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铅是常见工业毒物。铅是否对染色体有致畸变作用,目前尚无一致结论。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我们对某厂铅冶炼车间32名长期在高浓度空气铅生产环境作业的工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并同时测定尿铅,δ-ALA,CP,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1.对象为某厂炼铅车间炼铅工人,接触铅工龄平  相似文献   

2.
铅作业工人尿铅检测结果分析胡松柏,刘新华(湖南省东安县卫生防疫站425900)为了解铅作业工人对铅的吸收情况,于1993年对某冶炼厂181名铅作业工人的尿铅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方法和结果1.1该厂干1986年投产,全厂职工207人,主要冶...  相似文献   

3.
尿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法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尿铅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方法进行了规范化研究。结果表明,取样5m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2μg/L,不同浓度尿样测定批间变异系数为2.8~5.6%,不同浓度接铅工人尿样加标回收率为93.8~105.6%。尿样加硝酸可保存2周。应用此方法在两个炼铝厂两个季节测定了工人尿铅112人次。  相似文献   

4.
热铅作业工人,经尿铅检验,尿自然排铅低于诊断标准的高限值0.08mg/L,往往易被忽略,而延误诊疗,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观察。对象和方法一、对象对象选择:热铅作业工人276名(黄丹生产操作工13名,铅铬黄生产操作工181名,  相似文献   

5.
牟建平 《职业与健康》2009,25(11):F0002-F0002
铅作为蓄电池的主要原料之一,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场所主要以铅烟和铅尘污染为主。作业工人长期吸入铅烟和铅尘可引起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肾脏损害,并引起尿铅增高。为了解该县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沐阳县疾控中心于2007年10-11月对该厂527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了尿铅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徐明 《职业与健康》2002,18(6):28-29
废铅熔炼劳动强度大、设备简陋、炼铅炉密闭性差,个人防护不好,车间空气中的铅通过呼吸、消化系统进入人体。为了探讨其对人体的影响程度。笔者对73名铅熔炼工人的血细胞、尿铅、尿δ-ALA(氨基酮戊酸)、尿CP(卟啉)进行了测定,对其症状和体征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铅熔炼组73人,其中男性39人,女34人。年龄在22~52岁之间,平均35.2岁。熔铅工龄1~17 a,平均9.4 a。对照组59人,经体检为正常健康人,无触铅史。其中男49人,女  相似文献   

7.
建水县某乡办炼铅厂建办于1986年11月,接铅工人152人。实行三班制,每班六时,露天作业。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时配有工作服、帽、鞋及口罩,但未能很好使用。生产过程为配料→烧结→打块→入炉→铅→电解。月产量200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 ,铅作业小厂大量增加 ,铅作业工人剧增 ,车间设备简陋 ,劳动条件很差 ,工人素质偏低 ,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铅烟 ,铅尘浓度严重超标 ,某乡镇蓄电池厂开办仅 2年 30名铅作业工人中就发生铅中毒 19例。结果报告于下。1 内容与方法1.1 现场劳动卫生调查 采取询问听取介绍等形式 ,了解工艺流程 ,防护设备及工人劳动保护情况。车间空气中铅烟 ,铅尘浓度测定采用滤膜法 ,实验室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湿式消化 )。1.2 职业性体检 对全厂 30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及血铅、尿铅和δ- AL A定量分析。尿铅测定 :1…  相似文献   

9.
<正>铅在工业生产中却有着广泛用途,而它对人体有较强的毒性,可对全身系统和器官造成损伤[1]。铅接触工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接触铅烟或铅尘会引起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而尿中铅的含量可以反映人体接触铅的情况,对铅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尿铅测定是铅接触工人普查、铅中毒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解温岭市铅接触作业企业工人健康状况,2009-2011年对全市313名铅接触工人尿铅进行了普查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采样对象为温岭市铅接触作业企业工人,以纯  相似文献   

10.
264名铅作业工人健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真  李宪登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2):1060-1060
为了解铅对工人的危害情况,我们于1998年6月对曲阜市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作了调查。对象 铅接触组: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男148人,女116人,年龄18~54岁,平均27-44岁;工龄0-5~34年,平均7-31年。对照组:122名印刷厂铅作业工人,男68人,女54人,年龄20~54岁,平均30-91岁;工龄1~36年,平均11-96年。方法 (1)车间空气铅浓度测定:用FC2B粉尘采样器,玻璃滤膜,样品测定用气相色谱法。(2)尿铅测定:采集工人晨尿,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含量。(3)体检…  相似文献   

11.
职业性铅接触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铅接触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变化。方法对某蓄电池厂135名铅作业工人及52名非接触者进行了尿铅含量及尿NAG活性测定。结果接触组工人尿NAG[(13.91±1.62)U/gCr]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7.82±1.55)U/gCr]。随着尿铅水平升高,尿NAG活性有升高趋势。接铅1~3年组尿NAG活性开始上升,7年以上明显增加。结论尿NAG活性似可作为铅致肾损害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某蓄电池厂铅污染及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仓市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和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方法生产车间空气铅烟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铅尘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76名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测定。结果①车间内采集8个点的空气样,铅烟5个点,其中3个点超标,最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1.4倍;②76名员工尿铅超标(尿铅值≥33.78μmol/L)有44人,其中轻度中毒(尿铅值≥57.91μmol/L)有24人;③各工段间作业工人尿铅水平显示不同程度的超标;④男女和不同工龄间的尿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工作场所作业工人尿铅水平显示不同程度的超标,应引起该单位对车间环境、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蓄电池生产行业主要以铅烟和铅尘污染为主,作业工人长期吸入铅烟和铅尘可引起消化、血液和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头晕、乏力、腹痛、贫血等症状,并且尿铅可增高。为了解本市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我们于2004年对本市6家乡镇蓄电池厂354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性健康体检,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78年至今兼管职业病防治工作,每年对本单位铅作业工人进行体检及尿铅等分析,观察到作业工人的尿铅不稳定与差异。现将81年~87年资料比较完全的整理报告如下。方法:选择本作业工龄半年以上者444人次,并用非铅作业者361人次对照,进行正常体检,尿铅分析,尿卟啉及驱铅试验。对生产车间定点定时进行空气监测。所有样品均用双硫腙比色法进行分析。结果:444人次铅作业工人,有107人次尿铅超  相似文献   

15.
1986年6月某货场的6名工人从货车上卸运四乙基铅溶液(49%含量)150桶,约50t。卸车作业约6h。卸车过程中,作业工人的手套均被四乙基铅液体浸湿。当劳动1h左右,6名工人均感到头晕、胸闷并出现流泪、流涕,继而出现头痛、头胀、恶心、皮肤瘙痒、咳喇,并有2例患者吐血性泡沫痰。检查结果,3例脑电图异常,3例胸部X 线呈现不同程度的间质改变。化验检查:血、尿,便常规、网织细胞检查均未见异常。采用双硫腙比色法测尿铅为0.05~0.69μmol/L。经对症和驱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1年后随访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乡镇蓄电池厂工人的职业性铅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2 0 0 3年对台州市路桥区3家私营蓄电池厂接触铅的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筛检,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铅接触工人共183人(男12 0人、女6 3人) ,年龄19~5 5岁(平均2 8岁) ,铅接触工龄3个月~8年(平均2年)。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的测定采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16 0 0 9 1995 ) ,用FC 1A型粉尘采样器(北京市劳动环境保护科学院)采样,速度为15L/min ,体积为15 0L ,采样点设在工人操作点的呼吸带。按统一表格询问既往史、职业史、个人卫生习惯及与职业有关的症状,并做常规内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尿铅和尿粪卟啉、尿δ氨基 γ酮戊酸…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某蓄电池公司铅作业工场4名工人中发生3人铅中毒,l人铅吸收,于1996年11月对日对该工区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l基本情况该公司铅作业工场面积约4()m,高约3m,有4名工人,均为男性,工人工作、食宿均在该车间内,食宿地点距离铸铅作业地点分别为2.sin和sin,中间没有任何分隔。生产环境没有配备任何密闭通风排毒设施,只在离熔铅作业地点0.sin处有一台14寸落地扇,工人作业期间没有佩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c劳动时间常超过8小时。2劳动卫生学调查2.1生产L艺2.2生产环境铅烟含量铅烟浓度以浇注工种最高,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18.
荆门市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尿铅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某蓄电池厂415名铅作业工人进行尿铅检测分析,了解该蓄电池厂工人体内铅负荷情况,筛查观察对象,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15名铅作业工人晨尿,按照WS/T17-1996方法进行尿铅检测。参照GBZ37-200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尿铅≥0.07mg/L为超标(即观察对象限值),比较不同车间、性别、年龄段间尿铅超标率的差异。[结果]415名铅作业工人尿铅均数为(0.077±0.099)mg/L,超标人数92人,超标率为22.17%。合金车间、化成车间、制板车间、成品车间的工人尿铅超标率分别为37.50%、16.07%、16.25%、33.07%,其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9,P=0.001)。男女工人尿铅超标率分别为24.66%和16.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37,P=0.060)。年龄段越大,超标率越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09,P=0.072)。[结论]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尿铅超标明显;合金车间、成品车间工人的尿铅超标率较高;男性工人尿铅超标率高于女性;工人尿铅超标率有随年龄段增大而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龙岩市乡镇冶炼厂铅污染情况,为采取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6家乡镇冶炼厂生产环境空气中铅浓度进行测定,同时对122名接铅工人进行尿铅和尿粪卟啉测定。结果空气铅样品75份,超标54份,超标率72.0%;122名接铅工人尿铅升高51人,经确诊:轻度铅中毒18人,中度铅中毒7人,总中毒率20.5%;诊断为观察对象26人。结论结果提示我市乡镇冶炼厂铅污染情况严重,并直接危害着工人身体健康。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空气铅浓度严重超标企业,应限期整改,以确保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地处河北省安新县老河头镇一带,有许多乡镇企业和个体炼铅场所,都是土法炼铅,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给这一带的庄稼和村民造成很大的危害,每年有上百人到我们这里进行驱铅治疗,他们的尿铅含量都很高,一般在0.1~0.9mg/L之间。这些病人中,有的是直接炼铅的工人,有的则是并不参与炼铅的妇女和儿童。经询问得知,一些炼铅户将铅的的原料堆放在庭院中,孩子常在上面玩耍;刮风时含铅的粉尘还会随风飞扬,给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