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鸡蛋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荣平  王家玮 《肉品卫生》1999,(7):17-17,19
近年来,在日本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1997年4月在东京,5月在山形县又连续发生了二起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有数人死亡。1996年7月,青森县发生食物中毒 9起,患者 132人,97年发生 12起,患者 360人,从日本全国来看,食物中毒事件亦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台州市学校食堂卫生现状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去年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台州市连续发生了两起学校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毒学生达67人,根据调查核实两起食物中毒均为学校食堂因加工不当所造成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这两起食物中毒造成了较大社会影响,不仅严重威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为分析连续发生中毒原  相似文献   

3.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红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238-1238
2003年9月6日、7日、12日,辽宁省阜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市直某单位职工食堂连续发生3起婚宴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为积累今后的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经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对3起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期北京市连续发生了32起食物中毒事件,—共造成693人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出现食物中毒症状。为了防止食物中毒再次发生,危害人们的健康,特请专家讲解有关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自2006年5月起,按照区卫生局的统一要求,我院对同一地点、同一事件中涉及3人以上的车祸、斗殴、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进行信息报告,现对2006年5月-2009年7月上报的突发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饮食从业人员带菌引起6起食物中毒报告广州市天河区卫生防疫站(510630)周凤金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在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但一个单位短期内连续发生6起食物中毒事件尚属少见。特报告如下。食物中毒情况:1992年9月17日至25日短短19天内广州市天河区竹...  相似文献   

7.
近期我区连续发生的两起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我们对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多种致病性弧菌做了分离鉴定,现将病原体检出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二起由甲胺磷农药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7月6日,巫溪县城厢镇连续发生二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甲胺磷农药污染空心菜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9~11日,福建省厦门市三家医院陆续报告3起旅行团旅客中出现聚集性呕吐、腹泻事件,认真总结旅行团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过程的经验教训,为提高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监测和处置水平,处理好旅行团食源性疾病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同一酒店先后发生的两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溯源分析,明确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方法根据GB 4789—2010对采集的102份样品进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鉴定符合的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用Bio 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两起食物中毒事件患者的肛拭子中分离出8株肠炎沙门菌,从厨师肛拭子中分离出2株肠炎沙门菌。对此10株肠炎沙门菌进行API细菌鉴定,结果显示这10株肠炎沙门菌的生化特征均一致,进一步的PFGE实验结果显示分子分型条带完全一致。结论这两起接连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同一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通过PFGE分型技术可以直观的判断所分离沙门菌的亲缘关系,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北京市大兴区2003~2011年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及特点,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2003~2011年食物中毒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大兴区2003~2011年共报告发生食物中毒27起,中毒人数539人;27起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10起,化学性食物中毒2起,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14起,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1起;食物中毒主要以第三季度为高峰,共发生15起,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5.56%;职工食堂的发生食物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结论针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管理,提高食物中毒查明率,加强监管和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龙岩市新罗区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新罗区2011—2015年食物中毒事件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新罗区2011—2015年共发生2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330人,总罹患率9.3%,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第3季度,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均最多,分别占71.4%和74.8%,罹患率也最高。发生场所集体食堂8起、饮食服务业6起、家庭聚餐5起,家庭食物中毒的罹患率80.0%为最高;中毒原因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10起),罹患率以植物性食物中毒最高(66.7%)。结论近几年新罗区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应针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以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各类食物中毒事件查明率及致病因子现场快速检出率,提出事件处置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及小白鼠动物毒性试验在食物中毒致病因子快速检测中所特有的作用。方法对180起食物中毒事件致病因子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对比各类食物中毒事件现场快速检测致病因子的技术方法和控制点等存在的差异。结果 180起食物中毒事件查明率为70.0%,其中109起掌握关键控制点,查明率为79.8%,71起不掌握关键控制点,查明率为54.9%;180起食物中毒事件采到可疑样品共131份,采集率为72.8%,致病因子检出率为87.0%,85起采用动物试验,致病因子检出率为96.5%,46起未采用动物试验,致病因子检出率为69.6%。结论掌握食物中毒查因关键控制点和采用动物试验是提高现场食物中毒查明率和致病因子检出率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市食物中毒风险进行评估,探讨流行特点及措施办法,最大限度应对食物中毒事件多发。方法调查整理分析2015年度全市食物中毒资料,对全年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大多县区发生不同程度食物中毒事件,自5月份发生首起事件至8月份,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7起,以植物性、化学性、细菌性以及不明原因等均有发生。结论有毒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仍时有发生,夏秋季仍是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其发生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15.
2006-2010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全国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及分布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食物中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将所有食物中毒报表和调查资料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软件按食物中毒发生时间、中毒原因、场所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2 024起,中毒62 828人,死亡973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61起;食物中毒时间主要集中有7、8、9月份;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以微生物为主;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结论加强突发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执行效力,加大防控食物中毒事件的宣传力度,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慧  杨海霞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7):1024-1027
目的 分析2004-2010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毒事件,为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0年甘肃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68起,中毒病例2 143例,死亡47例,病死率为2.19%;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其中9月中毒例数最多(720例).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28起,有毒植物性13起,化学性22起;致死人数较多的因素依次为农药/鼠药(25例)、毒蘑菇(7例)、肉毒梭菌(4例)、亚硝酸盐(3例)和其他(8例).结论 甘肃省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所导致食物中毒仍是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农药/鼠药中毒和蘑菇中毒是导致食物中毒事件中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9起食物中毒事件未能查明病因的原因,为今后处置食物中毒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2016年西安市发生的9起病因未明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从发生时间、场所、样品采集及检测结果分析病因未能查明的原因。结果西安市2014—2016年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4起,其中病因未明9起,占37.50%。9起事件共涉及1 398人,发生食源性疾病186例,罹患率为13.30%。不同季节、不同场所食物中毒事件病因查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集到样品的食物中毒事件查明率高于未采集到的(P0.05)。9起事件病因未明均有多种原因,其中上报滞后3起,由于患者原因未采集到生物样品5起,涉事单位原因未采集到食品留样5起,现场调查、采样或检测等处理不当5起。结论 9起食物中毒事件无法查明病因的主要原因有现场未采集到有效样品、实验室检测无法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支持以及上报时间滞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三亚市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食物中毒的对策和措施。方法 收集三亚市2011至2017年于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中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1 - 2017年三亚市共报告食物中毒69起,发病人数646人,死亡1例,中毒规模平均9.36人/起。食物中毒以不明原因为主,占52.17%。查明原因中以微生物污染最为常见,占39.13%,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比例最高,占66.67%。宾馆、饭店为食物中毒高发地点,占37.68%。食物中毒具有季节性,第一季度是高发季节,占28.99%,食物中毒事件规模以每起10人以下的为主,占73.91%。结论 三亚市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率相对平稳,冬季旅游旺季食物中毒高发,宾馆、饭店等旅游相关公共区域多发。未来应加强监测,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04~2012年福建省食物中毒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2004~2012年食物中毒事件的特征。方法对福建省2004~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福建省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福建省2004~2012年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121起,其中达级事件77起,苗头事件44起。波及33 426人,罹患3 015人,死亡47人。食物中毒的发生主要发生在9月份(28.09%);共9市53县(区、市)报告了食物中毒事件,占福建省县(区、市)的60.92%。动植物性因素是食物中毒事件最主要致病因素(32.23%),也是最主要致死因素(76.60%)。毒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是动植物性因素最主要致死因素(58.33%),同时也是所有食物中毒事件的最主要死因(43.75%)。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食物中毒是微生物因素最主要病因(45.94%)。结论福建省2004~2012年食物中毒事件9月为高发季节征;毒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是动植物性因素最主要致死因素,同时也是所有食物中毒事件的最主要死因。微生物引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最主要的病原病因是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山西省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暴发的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收集2011年山西省11个市119个县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子系统"报告的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山西省共报告集体食堂食物中毒12起,中毒631人,无死亡。12起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2起,植物性食物中毒6起,原因不明4起;1季度4起,2季度2起,3季度5起,4季度1起;单位食堂5起,工地食堂6起,学校食堂1起。[结论]控制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是降低山西省食物中毒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的关键,预防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是全年都应关注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