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感染状况,初步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44例非小细胞肺癌及18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HPV16/18两型DNA相关序列,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PV16/18E6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及肺良性病变组中高危型HPVDNA阳性率分别为43.18%(19/44)和5.56%(1/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肺癌组E6癌蛋白的检出率为36.36%(16/44),对照组未发现阳性病例(0/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统计分析显示:高危型HPV感染与肿瘤临床分期(Ⅰ~Ⅱ期)、吸烟史有关,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病理分型、肿瘤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可能与HPV16/18型感染有关;免疫组化检测E6癌蛋白简便可信,可作为检测高危型HPV感染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并研究HPV感染与细胞凋亡、P53及Survivin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PCR、TUNEL和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NSCLC及13例肺良性病变中HPV DNA、凋亡指数(AI)、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肺癌组HPV DNA检出率为40.8%(31/76),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7.7%(1/1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中分化肺癌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肺癌,吸烟者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均P<0.05).NSCLC中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3.2%(48/76)和42.1%(32/76),肺良性病变组均未见表达.NSCLC中HPV DNA阳性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组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NSCLC中HPV DNA、P53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凋亡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PV感染可能是NSCLC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HPV感染可能导致P53基因突变,突变的P53使Survivin蛋白表达增加,抑制凋亡,促进NSCLC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相关性;分析HPV感染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和多种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NSCLC 264例原发灶和65例转移灶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选择264例原发灶邻近的上皮组织(癌旁对照组)和12例肺良性组织分别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HPV L1蛋白.选择109例NSCLC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HPV16/18 L1基因序列;90例肺腺癌组织同时行EGFR、ALK、KRAS、BRAF基因状态RT-PCR法检测.结果 NSCLC原发灶与转移灶HPV L1蛋白检测阳性率相近.NSCLC原发灶HPV L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对照组和肺良性对照组.不同组织类型原发灶中HPV L1蛋白检测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别,肺腺癌HPV L1蛋白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肺鳞癌.109例NSCLC标本HPV16/18 L1基因序列11例阳性.HPV L1蛋白阳性肺腺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阴性,而EGFR、ALK、BRAF基因状态与HPV L1蛋白阳性无明显相关.结论 HPV感染与NSCLC发生可能有密切关系,尤其以肺腺癌关系更为密切;KRAS突变可能是HPV相关肺腺癌发病的驱动基因类型,为开展肺癌精准治疗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p53基因突变与子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像多态性(SSCP)分析银染色法检测了61例子宫颈癌、5例子宫颈间变、14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及p53基因5、6、7、8外显子的变异。结果显示,子宫颈癌、子宫颈间变及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HPV16、18阳性率分别为82%、40%及14.3%(P〈0.05),子宫颈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阳性率为20%,而子宫颈间变及慢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研究NSCLC组织中P53、β-连环素蛋白(β-catenin,β-cat)表达与HPV感染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PCR选用HPV16、18型特异性引物分别对89例NSCLC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进行检测。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β-连环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PV DNA检出率NSCLC组为39.3%(35/89例),肺良性病变组为5.0%(1/20例)(P〈0.05)。P53蛋白在NSCLC组表达率为82.0%(73/89例),肺良性病变组为20.0%(4/20例)(P〈0.05)。β-cat蛋白在NSCLC组中的异位表达率为67.4%(60/89例),良性病变组为15.0%(3/20例)(P〈0.05)。NSCLC中,HPV感染组P53蛋白表达高于无感染组(P〈0.05);P53蛋白阳性组β-cat蛋白异位表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HPV可能是导致NSCLC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HPV可能通过降解P53蛋白或使其突变而失去对β-cat蛋白的负性调节作用,使β-cat蛋白异位表达增加,促使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尖锐湿疣是一种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疾病,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目前已发现200多种HPV,其中HPV6及HPV11与尖锐湿疣发病的关系最为密切。HPV感染率下降有利于降低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尖锐湿疣患者中不仅存在HPV单一感染、双重感染,还存在多类型HPV混合感染。目前临床上常见HPV检测的取材方法可能存在表面污染的情况,准确而简便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HPV隐性感染者的随访时间受年龄和性别影响,年轻女性的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化学治疗方法相较物理治疗方法在提高HPV感染清除率方面更加有效,进而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目前各国数据显示HPV疫苗的确有预防尖锐湿疣的作用,但是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已被证实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HPV病毒在感染机体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同时也可以逃避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使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最终导致宫颈癌的发生。有研究显示调节性T细胞(Treg)参与了病毒引起的免疫应答,它可以维持机体对病毒的免疫耐受,最终引起病毒持续感染。既往关于Treg细胞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外周血中Treg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很少关注Treg细胞与HPV的关系,本文将对Treg 细胞与HPV存在状态的关系以及在HPV感染引起宫颈癌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朗格罕细胞和 p53 蛋白与喉癌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喉癌的发生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0例喉鳞状细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HPV)、p53蛋白、朗格罕细胞(Langerhanscel,LC)进行了染色。结果:HPV感染的癌旁粘膜内LC的数量明显少于无感染者,p53蛋白表达率(373%)也明显低于无感染组(8333%)。结论:HPV、LC、p53是与喉癌发生有关的三个重要因素,且三者相互影响。喉癌的发生机理可能是由于HPV感染引起LC减少,局部免疫功能降低和其它改变;HPV感染还可能通过表达的某种肿瘤蛋白使p53失活而致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及其与P53蛋白和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protein,LRP)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组化方法(IHC)分别检测76例NSCLC组织中HPVDNA及其E6、E7原癌蛋白,P53和LR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SCLC中HPVDNA及其E6、E7原癌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40.8%、43.4%,2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为78.9%;P53和LRP的阳性率分别为63.2%、59.2%,且HPV感染阳性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75.8%)显著高于阴性组(46.5%)(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组中LRP阳性表达率(68.8%)显著高于阴性组(42.9%)(P<0.05);而HPV感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LRP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HPV感染与高、中分化程度的NSCLC及吸烟有关;结论:HPV感染可能是NSCLC发生的另一重要病因学因素,且HPV感染可能导致P53基因突变,同时基因突变的P53可能促进肺癌耐药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的英文名源自乳头瘤病毒(papillomavirus)、多瘤病毒(polyomavirus)和猴空泡病毒(simian vacuolating virus)3,该病毒科包括乳头瘤病毒属(Papillomaviruses)和多瘤病毒属(Polyomaviruses)2个属,均为致瘤DNA病毒。乳头瘤病毒包括人乳头状瘤病毒及动物乳头状瘤病毒,已从多种动物及人类细胞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PCR、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6例NSCLC及13例肺良性病变中HPV16、18型DNA、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分别计算增殖指数(MI)和凋亡指数(AI)。结果NSCLC中HPV16、18型总阳性率为40.8%(31/76),而肺良性病变组阳性率为7.7%(1/1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PV感染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NSCLC中HPV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MI及AI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HPV16、18型感染在NSCLC发生中可能有病因学意义,其致癌机制之一可能通过减少癌变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细胞癌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鳞状细胞癌中HPV16/18型感染状态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HPV16/18DNA,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形态学观察癌组织中的挖空细胞。结果44例肺鳞状细胞癌中,23例(52.27%)HPV16/18型呈整合状态,9例(20.45%)呈大部分游离少许整合状态,12例(27.27%)阴性。15例非肿瘤肺组织标本中未检测到HPV16/18型,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27例肺鳞状细胞癌(61.36%)P53蛋白阳性,其表达与HPV16/18在癌细胞中的存在状态有关(P〈0.05);19例(43.18%)可见挖空细胞。HPV的感染、挖空细胞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结论HPV感染可能是一部分肺鳞状细胞癌的致癌因素之一,这部分癌中P53的表达显著低于HPV阴性和存在游离状态HPV的病例。挖空细胞某种程度上预示HPV的感染,但不是确定HPV感染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OX-2、P—gp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以探讨COX-2在NSCLC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分析NSCLC中COX-2、P—gp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NSCLC及16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COX-2、P-gp蛋自表达,应用PCR法检测两组中HPV16/18DNA的表达。结果①NSCLC中COX-2和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3%(32/54)和46.3%(25/54),远癌正常组织未见阳性表达;②COX-2阳性组中P—gp的表达阳性率为65.6%(21/32),明显高于COX-2阴性组的18.2%(4/22),两者有显著相关性(r=0.468,P〈0.05);③肺腺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73.1%(19/26),明显高于肺鳞癌46.4%(13/28)(P〈0.05),NSCLC中COX-2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吸烟史等无关(均P〉0.05);④NSCLC中HPV16/18DNA总检出率为40.7%(22/54),肺良性病变组为6.3%(1/1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2例COX-2阳性的病例中HPVDNA同时阳性有13例,22例COX-2阴性病例中有13例HPVDNA阴性,两者无相关性(P〉0.05);HP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9/22)及50.0%(16/3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OX-2可能通过上调P—gp的表达而参与对NSCLC多药耐药的调节;NSCLC中COX-2、P-gp表达与HPV感染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骨桥蛋白(OP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OPN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09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内科、心胸外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6例,12例患者病例资料不完整失访,随访截至2010年8月31日,共随访完整资料患者114例,采用ELISA法测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OPN。采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分析血清OPN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绘制生存曲线,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14例患者中血清OPN水平高于中位数组的共60例,平均生存时间(14.33±9.79)个月,血清OPN水平低于中位数组的共54例,平均生存时间(12.71±7.8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OPN水平高于中位数组与低于中位数组患者的1、2、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OPN水平的高低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临床分期是影响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与血清OPN、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OPN水平的高低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呈正相关,但单一指标不能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预后转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例NSCLC的p53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31例肺腺癌p53基因5、6、7、8外显子突变,研究结果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本组NSCLC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5.6±8.4岁(中位数55岁),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47个月,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和61%。p53蛋白表达与预后无关(χ2=1.00,P=0.8),而p53基因突变组病人的生存率显著低于无p53基因突变组(χ2=4.81,P=0.03)。同时,p53蛋白表达与PCR-SCP检测的p53基因突变的一致率仅为52%。结论:在NSCLC中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可能有不同的预后意义,p53基因突变可作为肺腺癌的辅助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 P53和 nM23基因表达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 47 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微波修复抗原、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47 例中,低分化癌组 P53蛋白阳性率 88.88%,高分化癌组 P53 蛋白阳性率 4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01).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组的P53 蛋白阳性率 82.60%,无淋巴结转移组的 P53 蛋白阳性率 2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 蛋白在肺腺癌与肺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47 例中,肺鳞癌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组 nM23 阳性率 21.42%;无淋巴结转移组 nM23 阳性率 62.5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nM23 在肺鳞癌与肺腺癌,在肺腺癌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及在非小细胞肺癌高、中、低 3 种不同分化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53 蛋白表达程度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 nM23 能抑制肺鳞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宣威与非宣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P6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 P63在肺鳞癌组织中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中,P63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与患者性别无关;P6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在相同病理类型、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同性别的阳性表达率,宣威组与非宣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63的表达在宣威并无地区特异性,并不是宣威肺癌高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 expression in primary lung cancer cells, 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 and patients'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From 2008 to 2010, 208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or CT-guided biopsy were recruited from Huadong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PD-L1 expression in both primary lung cancer cells and CD68 positive T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