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号叠加方法记录体表希氏束电图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信号叠加方法对13例先心病患者(其中12例心电图上无传导异常表现,1例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进行了体表希氏束电图的测定、采用X、Y、Z正交双极导联,叠加300~400次心动周期,滤波频率为40~250Hz。测定结果与心内希氏柬电图进行了时比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相关性,各间期相关系数为0.70~0.92。时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体表希氏束电图可为其提供定位诊断。从而证实信号叠加方法记录体表希氏来电图的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心室晚电位(VLP)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作者对临床检测中出现的366例阳性者进行了病因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VLP阳性者366例,系住院疗养和门诊病人。男性306例,女性60例,年龄20~86岁(51±—11岁)。 1.2 方法 使用美国ART公司生产的EPX—1200型12导心电自动分析及晚电位分析系统进行检测。选用Simson倡导的X、Y、Z双极导联,采用信号叠加及双向滤波技术,用特制原件由微电脑自动计标程序测定并显示检测结果,滤波频率使用40—250Hz,在窦性心律下,心电信号放大并叠加200~300次,噪音干扰控制在0.3uv以内。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比观察了120例正常人的头胸导联及常规导联,旨在初步探讨其头胸导联的正常范围及在右心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20例中男性80例,女性40例;年龄20~71岁,平均46岁。均为正常健康者且符合下列标准:(1)均无心脏病史;(2)体格检查,X线胸片和胸透,心脏B超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4.
对象为首次心肌梗塞(简称心梗)者174(男 159,女 15)例,平均年龄 54±8岁。分常规治疗组(68例)溶栓治疗组(106例),于症状出现6小时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链激酶1.5 万U 58例,尿激酶 1.5~2万U 17例,重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活化素31例)。病人均作二维心超,极量运动试验:Holter EKG及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检查。在选带滤波范围40~250Hz,溶栓治疗组非Q型梗塞和左室晚电位(LP)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中经滤波的QRS时限,QRS终末40ms平方根电压(RMS_(40))及 QRS终末高频低振幅信  相似文献   

5.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右室梗塞时的一项特异的预后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常累及右心室,从而影响其预后。本文就心电图VR导联ST段抬高作为下壁心肌梗塞预后指标的可靠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20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住院病例,其中男性153例,女性47例,年龄35~91岁,平均63.5±6岁。诊断标准:典型胸痛持续30分钟以上;心电图Ⅱ、Ⅲ、aVF导联中不少于二个导联的ST段抬高≥0.1mV;入院24小时内肌酸磷酸激酶(CK)测值达正常值2倍以上(>140单位/升)。全部患者均作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及右心导V_3R-V_6R。对照方法选用尸解、冠状血管造影及右室或双室造影、~(99-)Tc核素扫描、以及右心压力监测血液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频心电图检测研究系统(HERS),对32例正常青年人进行高频心电图检测分析。选择X、Y、Z三个正交导联,所得的QRS波型分别为qR、RS和rS,相当于常规心电图的Ⅱ,aVF,V2导联。高频成分(≥100Hz)占0.01~0.1%,其中X导联平均占0.06±0.04%,Y导联平均占0.038±0.03%,Z导联平均占0.047±0.02%,高频上限为420~2250Hz。在QRS波群上切迹多数位于R波顶部附近,扭结多数位于S波上升枝中段和下降枝中、下段,三个导联QRS波上切迹和扭结总数平均为3.39±2.05(3~12)个,绝大多数(93.9±4.1%)不超过8个,在强度分级上一般仅为1~2级,不超过3级。上述数据可作为分析、判断高频心电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肥厚型心肌病(HCM)由于室间隔(IVS)肥厚等原因在心电图(ECG)上出现异常Q波及ST-T改变,易误诊为心肌梗死,必须谨慎地进行鉴别,现就12例HCM的心电图改变与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2例均经ECG、X线、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心肌酶谱检查确诊为HCM。男9例(75%),女3例(25%),年龄26~55岁,平均42.3岁,其中8例(66.6%)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4例(33.3%)无症状。 12例EOG均有异常Q波,7例呈QS型,出现在Ⅱ、Ⅲ、aVF导联,5例左胸导联及Ⅰ、aVL呈Qr、qr、qrs型、Q>r/4,时限≥0.04s,9例异常Q波导联S-T段单向上抬0.05~0.15mV,对应侧导联S-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 3 4例心电图P波增宽的原发性高血压病 (EH)患者房性心律失常进行动态心电图 (DCG)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发生机制作初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为 1997年以来在我院就诊的EH患者 ,共 69例 ,按体表 12导联心电图P波宽度分为 2组 :①P波增宽组 ,至少一个导联上P波宽度 >110ms(A组 ) ,共 3 4例 ,男 2 6例 ,女 8例 ,年龄 3 6~ 84(平均5 6± 12 )岁 ,P波时宽 112~ 13 4ms,平均12 3ms。因例数较少未根据P波增宽程度再行分组 ;②P波正常组 (B组 )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P波均≤ 110ms…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V_1导联的终末电势(PTF—V_1)和心功能有关,但明确研究PTF——V_1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文献尚少。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1 对象和方法1.1 对 象 AMI组:AMI患者68例,男52例,女16例;年龄44~76(平均62)岁。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确诊。 对照组:健康正常人33例,均经体检、化验、X线、  相似文献   

10.
心室晚电位(VLP)阳性提示心室内可能有折返径路,心肌梗塞及心肌炎较常导致VLP阳性,但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对心脏损伤程度不同,VLP是否阳性,我们对18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观察。  资料和方法 1996年12月~1997年12月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186例,男性102例,女性84例,年龄38~74(平均65.6)岁,高血压病史2~21(平均11.5)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入选:1心肌梗塞及心肌炎病史;2心功能~级。对照组42例均为22~68岁体检健康的正常人,心电图无异常表现。所有病例及对照组均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并依据心电图表现将其分为心电图正常组78例,左室肥大…  相似文献   

11.
CRnR导联心电图目前仅见少量报告,亦无统一诊断标准。作者对75例健康成人CRnR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旨在探索CRnR导联心电图的正常值,为临床心电图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75例均为健康成人,其中男37人,女38人,年龄17~66岁,平均41.5岁。均经体检、X线、B超及常规心电图检查,排除各种器质性心脏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心电图学中传统认为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 6 的R波逐渐增高 ,S波逐渐变小。但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论点与实际情况不符。为观察正常人胸导联变化规律 ,我们对 10 0例正常人心电图作了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0 0例中男、女各 5 0例 ,男性年龄 2 2~ 71(平均 41 4)岁 ;女性年龄 19~ 66(平均 3 8 7)岁。本组统计资料为本市部分单位健康体检人员 ,X光 ,彩超 ,实验室检查正常者。应用北京北泠通用电气公司的CARDIO - 10 0 V2 0心电工作站 ,所作心电图均为 12导同步采集 ,激光打印测量选择心电图 12导联同步记录中…  相似文献   

13.
以病史、体征、心电图检查均正常,时域法检测心室晚电位(VLP)也属阴性者作为正常人组(30例),VLP阳性者26例作为病人组,用频域法检测,对比两组的ST、QRS-T频谱段的X、Y、Z、C导联的26Hz、40Hz的分量、音量比和26-250Hz/0-26Hz、40-250Hz/0-40Hz的面积比,两组参数t测验结果显示,无论ST还是QRS-T频谱段,Z和C导联参数有显著差别,且多在26Hz滤波方式中显示,而其它参数均无显著差别,本结果可作为正常参考值,但尚难以提出频域法检测心室晚电位完整的阳性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100例健康人经常规12导联及原部位Nehb导联检查,ST—T正常后,加查改良Nehb导联心电图,对各波的形态及正常值范围进行了检测分析。 1 资料及对象 本组100例健康人心电图均来源于健康体检。年龄10~68岁(平均36~17岁),其中男性75例、女性25例。经常规12导联及原Nehb导联检查正常,加做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11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55例静脉内链激酶(SK)治疗(SK组),60例保守治疗(非SK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SK组45例(81.8%);非SK组21例(35%),使用双极正交X、Y、Z导联,滤波、两向高频通滤波在25Hz和40Hz。分析结果选择两个滤波频率,最佳通滤波频率时记录心室晚电位(VLP).ECG信号平均结果无异时决定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常有心绞痛或活动平板试验诱发局部缺血。残存狭窄程度按照TIMI(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等级指标试验研究,血栓溶解血管Ⅱ(?)或Ⅲ(?)列为“开放”.  相似文献   

16.
两种型号心电图机心电图波形振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电图机是临床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仪器之一。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心电图机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都有很大的改进。我们用两种型号心电图机在同一时间内分别描记100例受检者常规心电图 ,旨在了解不同心电图机对心电图波形振幅的影响程度及其相互关系。资料和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患者 ,男性60例 ,女性40例 ,年龄18~83(54.2±14.8)岁。采用4203型3导联同步心电图机 (肌电滤波35~45Hz、交流电滤波50Hz)和8420K型12导联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 (肌电滤波35~40Hz、交流电滤波50Hz) ,对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我们对 13 6例电轴左偏患者用标准 12导联心电图 ( ECG)同 Frank导联心向量图 ( VCG)对照分析 ,旨在进一步探讨电轴左偏对左前分支阻滞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性 96例 ,女性 40例 ;年龄 15~ 70岁。有心脏病者 68例 ,可疑心脏病者 46例 ,无心脏病者 2 2例。方法 :用标准 12导联心电图 ( FCG)与 Frank导联心向量图 ( VCG)对 13 6例电轴左偏的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1心电轴左偏 - 3 0°~ - 90°;2 QRS波 、a VL、呈 q R型。QI、a VL不超过 0 .0 2秒 , 、 、a VF呈 r S…  相似文献   

18.
食管导联信号平均心电图记录窦房结电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从食管导联记录窦房结电位的可行性 ,笔者对 8只犬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 ,其方法是 :直接将双极电极放置于犬的食管、窦房结区和右房部位进行同步单次记录与信号平均记录。叠加次数为 2 0 0个心动周期。检测仪采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自制的三通道心电微电位仪 ,前置放大器采用AnalogDevices 2 90型隔离放大器 ,系统增益为 2 0 0~ 10 0 0 0 0倍 ,采样频率为 2kHz,且A/D转换器为 16位精度。心内电极的高通滤波器频率为 2Hz ,而食管导联的高通滤波器频率为 0 .5Hz。结果 :正式实验的 6只犬 (另 2只为预实验犬 ) ,食管导联信号平均心电图均记录到了窦房结电位。结论 :在高增益条件下 ,采用信号平均方法经食管导联能记录到窦房结电位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V7~V9导联异常对判定后壁心肌梗死(PAMI)有重要意义.但是PAMI难于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反映出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本文探讨V1~4导联心电图改变对PAMI及右室心肌梗死(ARVI)的诊断.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组:选择1995-03~2000-06住我院ccu的首发AIMI患者68(男49,女19)例,年龄30~7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准.排除左、右心室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A型预激;右位心、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照组:临床除外心肺疾病的健康者84(男58,女26)例,年龄30~75岁. 1.2 方法 AIMI患者,入院时除做常规标准12导联心电图外,均加做V7~9及V3R~V5R导联.发病第1天每6 h做1次,以后每24 h做1次,3 d后每周2~3次,连续心电监护1周 .对照组做标准12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8例急性左室前壁梗塞患者进行双极右胸导联检测,结合有关文献,初步分析其合并右室心梗时的心电图表现与特点。 1 观察方法与结果 8例皆为住院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49~66岁(平均58岁)。临床表现和血清酶变化等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后12小时内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显示急性左室前壁梗死图形,同时加做双极右胸导联。 双极右胸导联采用头胸(HC)导联和胸腹(CA)导联系统连接法,即将普通心电图的Ⅰ导联负极作参比电极,分别置于右前额(HC)或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