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医用内窥镜是用来观察人内部体腔的,通过它能直接观察内脏器官的组织形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合医用内窥镜实施的内外科诊疗技术的诸多优点已为医学界所共识。1医用内窥镜的发展简述医用内窥镜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目前主要划分为3个阶段。1.1硬性内窥镜1806年德国人PhilippBozzini发明了硬性医用内窥镜,当时叫光导器(Lichtleiter),用于检查膀胱和尿道。早期的医用内窥镜以金属管为外壳,内部装有棱镜、透镜、反光镜等光学元件,采用烛光或钨丝外光部反射光源或小电珠内光源进行照明,对内部组织成像,进行观察。这种硬性…  相似文献   

2.
医用内窥镜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用内窥镜是用来观察人的内部体腔的,通过它能直接观察内脏器官的组织形态,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成为医疗诊断的可靠工具。结合医用内窥镜施行的内外科诊疗技术的诸多优点,已成为医学界所共识。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医用内窥镜的技术产品迅速发展。1 医用内窥镜的发展简述医用内窥镜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可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1.1 硬性内窥镜1806年德国人PhilippBozzini发明了硬性医用内窥镜,当时叫光导器(Lichtleiter),用于检查膀胱和尿道。打开了医用内窥镜的应用和发展之路,早期的医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纤维光学的发展而出现的医用纤维内窥镜,是医用内窥镜史上的重大飞跃。纤维内窥镜镜身细长,柔软可挠,传递光束,图象损耗小,分辨率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突破了硬直管型内窥镜在检查诊断过程中的种种限制。纤维内窥镜配上照相机、投影仪、电视摄像装置和高频电手术器等装置和器械,不仅可以拍摄彩照、检取标本和刷取细胞,还可进行细致检查,同时进行息肉切割、钳取异物和胃内止血等手术,在教学、会  相似文献   

4.
建立医用硬性内窥镜角分辨力的评定基础和方法,对医用硬性内窥镜光学系统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参数。由此,也可以用角分辨力来作为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评价方法。运用光学原理并结合YY 0068.1-2008《医用内窥镜硬性内窥镜第1部分:光学性能及测试方法》和ISO 8600-5:2005《光学和光电技术医用内窥镜和内治疗设备第5部分:硬性光学内窥镜光学分辨力的测定》(英文版)中对角分辨力的定义原则,对医用硬性内窥镜的角分辨力进行公式推导和测试。本文建立的角分辨力评定基础和方法适用于医用硬性内窥镜的标准应用。  相似文献   

5.
医用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简要介绍电子内窥镜的基本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常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在医学实践中的不断应用和飞速发展,已经导致由多台设备组成的比较复杂的系统来取代单台医用电气设备,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或监护。越来越多的这种系统是由原先不同专业领域制造使用的设备通过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而组成。为保护患者、操作者和环境的需要,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了IEC60601-1-1(1992-06)和第一号修订件(1995-10)。我国正在拟定GB9706.1标准的并列标准GB9706.1.1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 这样的医疗仪器系统有如X线诊断检查系统、带电视摄像仪的内窥镜、病人监护仪、带个人计算机的超…  相似文献   

7.
对植入性医用耗材采购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性医用耗材指任何借助外科手术,器械全部或者部分进入人体或自然腔道中,在手术过程结束后长期留置体内,或者这些器械部分留置在体内至少30天以上。目前纳入全程可追溯管理的植入性医用耗材范围有:骨科内固定植入耗材、人工关节、人工晶体、人工乳房、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血管或腔道内导管支架、介入性治疗导管耗材、其他金属或高分子植入耗材等。  相似文献   

8.
对植入性医用耗材采购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入性医用耗材指任何借助外科手术,器械全部或者部分进入人体或自然腔道中,在手术过程结束后长期留置体内,或者这些器械部分留置在体内至少30天以上。目前纳入全程可追溯管理的植入性医用耗材范围有:骨科内固定植入耗材、人工关节、人工晶体、人工乳房、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血管或腔道内导管支架、介入性治疗导管耗材、其他金属或高分子植入耗材等。随着现代医学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医用光学医疗器械,包括诸如内窥镜、眼科光学仪器、医用手术及诊断用显微设备、医用激光器、植入体内或长期接触体内的眼科光学器具等,是临床不可或缺的诊断和治疗器械。此类产品的质量控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是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最高机构,负责所有进口医疗器械和国产高风险第III类医疗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内窥镜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内窥镜清洗消毒不当所引起的交叉感染也是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1-3]。内窥镜是一种与人体自然腔道及黏膜直接接触的仪器,不能耐高温、高压,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某些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但由于内窥镜价格昂贵,购买量少,使用率高,清洗消毒时间不足,这个问题已引起医学界和患者的高度重视。清洗不彻底是消毒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使用中应采取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老年食管裂孔疝的临床及内镜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早期诊断及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方法 对112例老年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诊治的80例中青年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组患者l临床表现和中青年组患者相似,老年组患者吞咽困难、心脏症状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合并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较中青年组多见(P〈0.05)。胃镜检查提示老年组并发食管癌、食管狭窄较中青年组多见(P〈0.05)。老年组患者误诊率及手术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 老年食管裂孔疝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且多见严重并发症,应常规行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支撑喉镜与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疗效,探讨不同声带息肉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160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支撑喉镜组(n=80),B组为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组(n=80),分别采用支撑喉镜与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切除,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总疗效以及广基型息肉疗效B组要优于A组(p〈0.05);带蒂型息肉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切除广基型声带息肉效果优于直视支撑喉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满足现代战争野战条件下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治疗的需要,设计制造一套可在野战条件下携行、展开和使用的消化内镜诊疗洗消设备。方法:该设备由2个折叠式携行箱组成。箱体在携行状态时内置消化内镜检查治疗所需设备,在展开状态可施行各类常规诊疗操作和内镜清洗消毒。结果:该设备可快速收拢、展开和使用,内镜消毒效果达到了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标准。结论:该系统可在野战条件下及基层医疗单位使用,用以完成各类消化内镜诊疗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鼻孔息肉的来源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35例患者经鼻内窥镜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治愈29例(82.9%),好转6例(17.1%),手术均获成功。结论后鼻孔息肉以上颌窦来源为主,亦可来源于筛窦、钩突尾端、后囟门黏膜、蝶窦及后鼻孔周缘息变组织。根据鼻窦冠状CT,利用鼻内窥镜技术可探清息肉来源,经鼻内窥镜手术及规范的围手期治疗可获痊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内窥镜无线采集系统,用于内窥镜检查的图像采集。方法:内窥镜无线采集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均采用单片机STC12LE2052AD为主控制芯片,nRF24L01为无线传输模块,采集图像时按下发射模块的按键,霍尔传感器接通后发射模块输出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收到信号后三极管接通,通过采集软件功能完成图像的采集,对300例患者分别进行电子胃镜检查(100例)、喉镜检查(100例)和腹腔镜检查(100例),并进行图像采集测试。结果:设计的内窥镜无线采集系统,经临床对患者的电子胃镜、喉镜和腹腔镜检查各100例的图像采集测试,系统能够采集到各内窥镜检查的清晰图像,实现内窥镜无线图像采集时操作简单、故障率低和系统性能稳定,可满足临床科室的使用。结论:内窥镜无线采集系统适用于内窥镜检查的图像采集,提高内窥镜检查系统采集图像的自由度,降低内窥镜采集系统的故障和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联合喉内窥镜及支撑喉镜两者治疗喉部良性肿物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喉部良性肿物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70例采用支撑喉镜治疗;试验组90例采用支撑喉镜联合喉内窥镜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率57.1%(40/70),好转率25.7%(18/70),无效率17.1%(12/70),总有效率为82.9%;试验组治愈率76.7%(69/90),好转率17.8%(16/90),无效率5.6%(5/90),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9%与4.4%。结论:支撑喉镜联合喉内镜对喉部良性肿物治疗有效,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8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48例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行CT、内镜、腹部超声等检查发现肿瘤,其中位于胃32例,空肠、回肠10例,十二指肠2例,结肠2例,直肠1例,肠系膜1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CD117阳性率为91.7%(44/48),CD34表达阳性率为75%(36/48)。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目前手术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伊马替尼的应用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illcam SB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期间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54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胶囊内镜组)。受检者在胶囊内镜排出体外后,有32例受检者愿意再行全消化道造影检查(传统检查组)。疑诊小肠疾病者46例(疑诊小肠疾病组),无症状人群8例(无症状人群组)。54例受检者中20例检查前一周有肉眼可见的血便(急性显性出血组),14例受检者症状主要为黑便或反复大便潜血阳性(慢性隐性出血组)。统计检查成功率、病变检出率、诊断阳性率等指标。结果胶囊内镜在小肠运行时间为(317.97±18.21)min,工作时间为(494.97±26.19)min。胶囊内镜组检出病变以小肠粘膜多发糜烂、小肠肿瘤、小肠淋巴滤泡增生症为主,两组未见病变分别为14、27例。胶囊内镜组检出率和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传统检查组(p<0.01)。疑诊小肠疾病组和无症状人群组两组检查成功率、回盲部通过率、病变检出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显性出血组和慢性隐形出血组两组检查成功率、回盲部通过率、病变检出率、诊断阳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受检者检查中未出现并发症。胶囊滞留率为0%。结论 Pill Cam SB胶囊内镜检查小肠疾病无创、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阳性率,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避免或减少腹痛诊治的延误。方法分析因腹痛收住消化内科后请外科会诊的原因及病例构成。结果外科会诊患者中以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最多见占51.07%,其次以肠道肿瘤多见占17.78%。超声检查32.78%、CT检查26.67%、胃肠镜检查13.89%可确诊这类患者,及时行这些检查可缩短腹痛患者入院后至请会诊时间。结论对腹痛待诊患者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者,应根据病情尽早安排超声、CT及胃肠镜检查,仔细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能最大可能避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小肠重建技术及其在小肠疾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怀疑小肠疾病患者口服中性对比剂后进行西门子64层螺旋CT全腹部增强扫描,在独立的工作站上进行图像重组,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与临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与CT诊断一致,其中正常7例,良性病变6例,恶性病变9例.结论口服中性对比剂后进行MSCT多种成像对临床诊断可提出有价值的倾向性意见,其中MPR像和MIP像意义最大,可完整、直观地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性质等,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