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症医学的发展促进了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呼吸机的应用在现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普遍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及大手术后的呼吸支持治疗中[1].当危重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时,呼吸机支持治疗几乎是最重要的急救措施.呼吸机作为一种生命支持手段,可以为治疗原发病提供时间,但是一旦原发疾病或诱发因素好转,即需及时地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以及患者身体机能状况,考虑能否撤机,以尽早撤离机械通气 .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三种不同撤机方式[GCS评分、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SB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撤机方式随机分为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SBT组,每组各40例。3组均采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方式(SIMV+PSV)行机械通气。GCS评分组待GCS评分达15分,稳定2 h至窗口期出现;感染控制窗组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时判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SBT组待SBT成功后,拔除气管导管改无创通气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3组患者机械通气前通气及氧合指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重新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 GCS评分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其他两组(P均〈0.05),感染控制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SBT组(P均〈0.05);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的VAP发生率均低于SBT组(P均〈0.05),但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重新插管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GCS评分撤机方式治疗可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可减少VAP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呼吸机撤机的关系,评价甲状腺功能和呼吸机撤机结局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高明医院ICU、有创机械通气时间>48 h并曾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的重症患者126例,根据拔管后24 h内是否需再次有创机械通气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physiology, APACHEⅡ)评分、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等。结果:126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撤机成功86例,撤机失败40例。撤机成功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水平明显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 TT3)、总甲状腺激素(total thyroid hormone, 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方法及措施。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可以通过预防得到有效控制的。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过合理预防及治疗,其发生率可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认识、了解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2002年12月入住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111例的临床资料,分为VAP组和未发生VAP组。结果:发生VAP组21例(21/111,18.9%),VAP组患者上机时间明显长于无VAP组,其主要病原菌有铜绿假单胞菌、真菌、金葡菌,21例中死亡6例,死亡率6/21,放弃6例,6/21,总死亡率57.1%。未发生VAP组90例(90/111,81.8%)中死亡16例,死亡率17.8%。结论:呼吸机组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且死亡率明显增高,对呼吸机治疗患者应可能早脱机。  相似文献   

7.
王桂芬 《当代医学》2010,16(22):105-106
目的对ICU患者行呼吸机通气后撤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撤机成功率。方法对24例撤机失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撤机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呼吸道管理不善为主要原因。结论综合护理可以降低呼吸机通气后的撤机失败率。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7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探讨其对患者预后影响和防治对策。方法:观察住院期间机械通气48h以上74例患者,通过观察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机械通气48h以上74例患者,57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77.03%;其中单纯致病菌33例,两种及两种以上致病菌24例。病原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2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1例,克雷伯杆菌14例,白色念珠菌11例,大肠埃希菌5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白色念珠菌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方法及措施。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可以通过预防得到有效控制的。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过合理预防及治疗,其发生率可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细菌学特点和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1月该院56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VAP发病率为30.35%;40例病情缓解,平均机械通气时间(5.16±1.24)d;16例死亡,平均机械通气时间(9.24±1.36)d;V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74.67%,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结论 VAP发生率、病死率高,早期预防、合理治疗有利于VAP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为有效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2~5 d的VAP发生率为20.45%,机械通气5 d以上的VAP发生率为57.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36%;多种致病菌感染者的死亡率高于单一致病菌感染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治疗难度大。临床应以预防为主,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8例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氏菌、不动杆菌及霉菌感染多见,多发生在机械通气3天后.基础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疾病、胸腹部术后、肾移植术后等.死亡25例.结论 对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病人应加强肺部感染的防治,以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护理的角度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的措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我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48h以上的患者,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呼吸机管路系统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胃一肺感染途径,采取合适的体位,口腔护理病室环境管理及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等方法。结果本组55例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10例,发生率为18.2%。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护理和预防措施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自主呼吸试验(SBT)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逐步撤机法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比较,以寻找最佳撤机方式.方法 将12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SBT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BT组与对照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3.9±1.9)d和(5.6±2.2)d,平均入住ICU时间分别为(5.5±2.4)d和(7.4±3.0)d,VAP发生率分别为11.3%和26.6%,48 h内再插管率分别为9.7%和10.9%.结论 SBT撤机方式比SIMV逐步撤机法具有机械通气时间短、住ICU时间短,VAP发生率低的优点,而48 h内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现了SBT应用于撤机过程中的优越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a reasonable weaning way through compa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treated by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SBT)with those treated by SIMV gradual weaning.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six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B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IMV group) ,then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the average time in ICU,the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rate as well as the re -intubation rate within 48 hours were recorded,and finally SPSS 13. 0 was used to mak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averag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uration of SB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3.9 ± 1.9) days and (5. 6 ± 2. 2) days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time in ICU were (5. 5 ±2. 4) days and (7. 4 ±3. 0) days respectively,the VAP rate was 11.3% and 26. 6 % respectively and the re-intubation rate within 48 hours was 9. 7% and 10. 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SBT weaning is superior to SIMV gradual weaning in short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short time in ICU and low VAP rate. And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 -intubation rate within 48 hou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体系对机械通气撤机时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85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呼吸系统功能评分结果进行分组:3。4分者为撤机A组(44例),5~6分者为撤机B组(41例),并随机选取同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按传统方法撤机,作为传统组,比较3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B组和A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4.91±0.87)d和(5.11±1.10)d,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的(7.84+2.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直接撤机成功率最低,为80.48%,明显低于A组(95.45%)和传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传统组再插管率均为0,B组的再插管率为4.88%;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传统组最高,达27.5%,明显高于A组(11.36%)和B组(1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影响撤机成功率的情况下,采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3-4分)撤机,具有更短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更低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发病特点和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2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并发VAP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等.结果:COPD并发VAP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混合细菌感染以及合并真菌感染占较高比例,感染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VAP的发生率为55.8%,营养状况、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与VAP的发生有关.结论:COPD并发VAP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感染病原菌复杂、耐药率高、耐药谱广.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VA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11月我院PICU中非感染情况上呼吸机并且上机前血清PCT正常的患儿30例,按照患儿在≤7 d的机械通气时间内是否有VAP发生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为上机后患有VAP的患儿;对照组15例为上机后未出现VAP的患儿。检测并比较机械通气前后的血清PCT水平。结果观察组的PCT水平在机械通气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后观察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上机后2 d、上机后4 d及上机后7 d的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前及治愈后PCT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着病情的改善,PCT值逐渐降低,上机前、上机后2 d、上机后4 d、上机后7 d及治愈后的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血清PCT的敏感性较高,对血清PCT水平进行及时的检测有利于小儿VAP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原因调查分析,探讨护理方法,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ICU病房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90例患者,进行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的时间及人工气道建立的途径与VAP发生关系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90例机械通气患者中,21例患者发生了VAP,发生率为23.33%;年龄、基础疾病及机械通气时间与VAP发生相关(P<0.01),3种人工气道建立的途径相比较与VAP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VAP发生原因,加强护理,处理好发生VAP的相关因素,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智能模式撤机法与医师经验撤机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外科收治的92例先天性非紫绀型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不同撤机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呼吸机智能模式撤机,对照组42例采用医师经验撤机.比较两种撤机方法的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重置管率及撤机前后30 min机体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所需的撤机时间为(0.59±0.1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4±0.21)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撤机前后的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酸碱度(pH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智能撤机法能够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和提高撤机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