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539例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新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86-888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400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类型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以及催醒药的使用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结果53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2.46%;各种不良刺激所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9.35%及33.77%,不同手术类型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同,胸外科手术后发生率为55.67%,显著高于其他科术后躁动发生率;用药物催醒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9.40%,高于不用催醒药的18.72%。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苏醒期患者躁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躁动的原因,探讨护理体会。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80例重症患者发生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80例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使得躁动患者能够得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及处理,避免了一些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耐心、细心、全面的观察及护理,是及时有效的控制躁动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我院麻醉恢复室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对162例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其中发生躁动的36例,未发动躁动的126例。对引起躁动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苏醒期躁动的36例患者中,发生1级躁动12例(33. 33%),2级躁动17例(47. 22%),3级躁动7例(19. 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阳性腹痛史、家庭支持、性格、心理状况、麻醉前留置导管、出血量、肌松药物及术后镇痛均为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相关影响因素(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状况、肌松药物及术后镇痛均为引发术后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引发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因素较多,加强对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及危害的认知,减少诱发因素并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可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相似文献   

4.
赵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8038-8038
目的分析脑外伤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9-08-2010-07脑外伤患者发生躁动的203例,给予护理。结果躁动停止186例,药物终止198例。结论良好的护理和药物控制可防止因躁动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王俊英  郝秋梅  高晋红 《护理研究》2006,20(33):3048-3049
躁动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中发生率较高,总结我院1997年—2005年收治的1436例病人,其中表现有躁动者398例(27.68%),躁动这一常见而又容易被人忽视的临床现象对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的观察和及时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观察经验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1997年—2005年收治的1436例病人,男1107例,女329例;年龄2个月至81岁,平均39.27岁。所有病人均经临床症状、体征的详细检查记载及CT扫描。2方法及观察内容2.1方法观察记录时,将其分为躁动组与非躁动组,躁动组398例,非躁动组1038例。其中躁动病人又以躁动的程度不同分为轻度躁动(+…  相似文献   

6.
全麻恢复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对1989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导致躁动的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手术类型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282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恢复期躁动,发生率14.1%,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恢复期躁动的发生以疼痛和尿管刺激为多见。结论医护人员应熟悉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提高苏醒期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378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可能发生的原因。结果:在6378例患者中有668例发生躁动,其中导尿管刺激、术中镇痛不够、患者对气管导管不耐受、肌张力未完全恢复而意识恢复等是导致躁动的常见原因。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留置导尿管和加强病情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是减少躁动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国建 《护理学报》2010,17(5):52-53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观察统计全麻苏醒期躁动患儿的例数及程度,记录发生躁动患儿年龄、麻醉方式及是否有不良刺激。结果432例中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患儿96例,躁动患儿中存在尿管刺激的62例,存在气管导管刺激的47例,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的患儿躁动发生率高于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2岁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最高,但各年龄段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防范措施,减轻各种不良刺激对患儿的影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患儿注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区分是否苏醒,是避免患儿躁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丁佐梅 《当代护士》2018,(1):126-128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在本院行全麻择期手术患者380例,根据患者麻醉苏醒期间是否发生躁动分为躁动组及非躁动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筛选出患者麻醉苏醒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80例患者中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7.89%,躁动组与非躁动组在全身麻醉方式、手术类型、导尿管留置、麻醉诱导后导尿管留置、糖尿病发生率、术中补液量、术后镇痛、术后贫血、手术时间及在麻醉恢复室内停留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ASA分级、静脉复合麻醉、术中输液、导尿管留置、术后疼痛是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躁动的因素较多,临床工作者应对高危人群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麻醉苏醒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1例全麻醉术后复苏期躁动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忠儿全麻醉术后复苏期的躁动特点及所带来的危害性,严密监测呼吸循环功能,掌握躁动指征:重视管道、呼吸道及输液等护理。结果121例躁动患儿因躁动造成静脉输液外渗或滑脱35例,胃管滑脱1例,导管滑脱2例,伤口出血1例,余82例躁动忠儿仅安全平稳转出恢复室。结论全麻醉术后复苏期患儿躁动发生率高,危害性大,而采取各种评估及安全护理措施是患儿顺利渡过术后恢复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减少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89例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结果:手术及导管的刺激、急性尿潴留、体位改变、切口疼痛、心理因素等是导致躁动的常见原因。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正确安置体位、留置导尿和加强病情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是减少躁动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秦心怡  刘雁 《全科护理》2020,18(15):1813-18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病人98例为研究对象,统计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并收集所有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8例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病人中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8.57%;单因素分析显示,苏醒期躁动者年龄(≥60岁)、性别(男)、白细胞计数异常、留置导尿管及术后疼痛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躁动者(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留置导尿管及术后疼痛是腹腔镜胃肠道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病人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留置导尿管及术后疼痛是腹腔镜胃肠道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确保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注射液维持麻醉与七氟烷维持麻醉对患者术后恢复期躁动的影响及安全护理方法。方法:将35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168例和B组189例,A组患者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注射液维持麻醉,B组患者采用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期躁动发生情况和需要药物干预的例数及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结果:A组发生躁动2例,未进行药物干预,苏醒后对躁动无回忆;B组发生躁动26例,18例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注射液镇静,苏醒后23例患者对躁动无回忆,3例男性患者自诉为尿管不适。结论:七氟烷维持麻醉患者恢复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注射液维持麻醉。有预见性的对患者采取安全护理可减少术后患者躁动引发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靶向预控护理在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6月实施靶向预控护理前120例全麻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复苏管理;将2017年7月~2018年2月实施靶向预控护理后120例全麻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躁动问题加用靶向预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麻醉复苏期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靶向预控护理开展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管理,效果较好,可降低躁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斜视手术的患儿术中麻醉深度对术后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7岁且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行斜视手术的患儿123例。术中应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并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麻醉深度。术后于苏醒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内采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对患儿进行躁动评分。比较躁动与非躁动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根据BIS值将患儿分为2组:HBIS组(术中BIS均值≥40)及LBIS组(术中BIS均值40),比较2组患儿躁动的发生率。结果:躁动与非躁动患儿术中BIS值分别为42.77±8.96与46.67±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与非躁动患儿其他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IS组与LBIS组患儿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21.59%和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IS组与LBIS组比较,OR=0.435(95%CI=0.184~1.027),P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麻醉深度会影响术后躁动发生率,术中麻醉深度过深(BIS均值40)可能会导致小儿术后躁动发生率上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脑外伤患者的躁动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名有一定临床经验及资质的护师对本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外伤并发躁动120例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发生躁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引起患者躁动的原因有颅内因素和非颅内因素,占前3位的分别是颅内高压,全麻手术后遗症,尿潴留。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护理。结论引起脑外伤躁动的原因较多,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根据不同的原因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而减少躁动产生的不良后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佳 《妇幼护理》2022,2(8):1701-1703
麻醉复苏期躁动妇女患者会降低自身护理依从性,容易导致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对麻醉复苏期躁动妇女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麻醉复苏期及躁动的概念简要阐述,然后分析麻醉复苏期躁动的原因和影响,最后分别阐述常规护理、围术期护理、镇痛药物护理、催醒药物护理、插管护理、尿管护理、吸痰护理等麻醉复苏期躁动妇女患者护理策略,希望能够显著改善麻醉复苏期躁动妇女患者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6):2917-291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全麻患者复苏期气管脱管及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麻醉复苏室收入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躁动发生情况、气管插管脱落情况及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躁动率为78.18%,对照组患者躁动率为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脱落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患者躁动发生率及气管插管脱落率,且能改善患者复苏期呕吐、呼吸抑制及误吸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全麻并给予留置导尿管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苏醒期躁动和躁动分级、苏醒期末及术后12h尿路刺激发生率及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末尿路刺激发生率及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尿路刺激发生率及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尿路刺激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 520例全麻术后入麻醉苏醒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导致躁动的各种不良刺激,以给予护理对策.结果:530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5.06%,各种不良刺激所致的苏醒期躁动,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6.23%、33.77%.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