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有睑板腺功能障碍(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白内障患者在术前行睑板腺按摩对术后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MGD的白内障患者90例93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术前1 wk每天行眼睑部热敷及睑板腺按摩,对照组不采取措施。两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 wk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的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 Ⅰ 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 break-up time,BUT)结果。结果:与术前相比,对照组的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显著提高,BUT和SⅠt显著下降。而试验组的术后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BUT和SⅠt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可以加重合并MGD患者的睑板腺功能,破坏眼表状态,而术前行睑板腺按摩可以显著改善白内障术后MGD患者的眼表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眼表的潜在影响。

方法:采取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患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56例56眼,分别于术前1d,术后2wk,1、3mo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评分、睑板腺积分、睑缘形态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的评估。

结果:手术前后,SⅠt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OSDI评分、睑板腺积分、睑缘形态评分、BUT均较术前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k,1、3mo OSDI评分、睑板腺积分、睑缘形态评分均较术前1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wk,1、3mo BUT均较术前1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内障手术可能加重睑板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术前行睑板腺理疗对白内障术后眼表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2017-09/2018-07合并有MGD的白内障患者76例76眼,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试验组术前1wk给予眼睑热敷、睑板腺按摩治疗(在院内进行一次全套治疗后,嘱患者每晚进行家庭热敷+睑板腺按摩治疗一次),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两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试验组为行睑板腺理疗前)、术后1wk,1mo行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TBUT)、泪河高度(TMH)等,LipiView检查脂质层厚度(LLT),并使用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NITBUT、TMH、OSDI比较有差异(P<0.05); 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1wk, 1mo NITBUT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对照组术后1wk,1mo NITBUT较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试验组TMH术后1wk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wk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1wk,1mo OSDI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5),其中对照组术后1wk,1mo OSDI较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可破坏MGD患者的睑板腺功能及眼表状态,而术前行睑板腺理疗可以显著改善白内障术后MGD患者的眼表状态,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背景 睑板腺是位于上下睑板内一种特殊分化的皮脂腺,其形态学和功能学的严重改变与多种眼表疾病有关,研究睑板腺形态学和功能变化与干眼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睑板腺形态、结构及功能变化,探讨衰老与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及眼表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9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45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3例93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45~ 59岁组和≥60岁组;按照睑板腺缺失范围将受检眼分为睑板腺缺失范围≥1/3组和睑板腺缺失范围<1/3组.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表组织、睑缘形态、睑板腺开口形态和睑脂性状;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问卷对眼表症状进行调查和评分;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受检眼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睑板腺缺失、结膜充血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结果 93例受检者均无干眼主观症状,OSDI问卷评分均<12分.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受检眼均未发现睑缘及皮肤黏膜交界线的形态学变化,无睑板腺开口、睑脂排出及睑脂性状的异常.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发现,42眼BUT缩短,占45.16%;52眼泪河高度下降,占55.91%;58眼睑板腺缺失范围≥1/3,占62.27%.45 ~59岁组受检眼睑板腺缺失评分为1.65±0.79,≥60岁组为1.86±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1,P=0.197).但相关分析示年龄与睑板腺缺失评分呈弱正相关(r5=0.323,P=0.002),与BUT及泪河高度均无明显相关性(r=0.154,P=0.141;r =-0.024,P=0.821);睑板腺缺失评分与BUT呈负相关(r3=-0.251,P=0.015),睑板腺缺失范围≥1/3组BUT异常的发生眼数明显多于缺失范围<1/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 结论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睑板腺缺失逐渐加重;睑板腺缺失范围较大者发生泪膜不稳定的风险增加;早期MGD患者体征先于症状出现,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无症状的MGD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棒法按摩睑板腺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8/2017-06我院收治的MGD患者130例220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给予常规治疗即1g/L氟米龙滴眼液联合自行热敷的患者设为对照组(65例112眼),给予圆头玻璃棒按摩睑板腺联合常规疗法的患者设为联合组(65例108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和眼压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OSDI评分、BUT、SⅠt、CFS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眼压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k后,联合组患者OSDI、CFS、睑缘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UT和SⅠt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升高,但均≤21mm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k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6%(100/1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88/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棒法按摩睑板腺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MGD能够有效改善眼表症状和睑板腺分泌功能,促进泪液分泌,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徐凤  王梅艳  李之忠  张季瑾 《国际眼科》2017,10(11):2164-2166

目的:研究睑板腺管按摩联合药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4-12/2016-12在我院进行治疗的MGD患者100例189眼,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睑板腺按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wk,1、3mo患者的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眼表疾病指数、角膜染色评分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观症状、眼表疾病指数、角膜染色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值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主观症状、眼表疾病指数、角膜染色评分下降幅度及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值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睑板腺管按摩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MGD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泪膜破裂时间、ShimmerⅠ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睑板腺分泌物的检查,将74例145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根据疾病程度,分别行睑缘清洁、疏通、按摩、人工泪液、或抗炎、抗感染等联合治疗。结果: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74例145眼治疗1mo后,眼表疾病指数评分下降,睑腺分泌物评分下降,泪膜破裂时间延长,眼表活体染色评分下降。各型MGD的总治愈率34.5%,总有效率98.6%。结论:眼科医师应掌握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重视症状、病史的询问及眼表及睑板腺功能的检查。避免睑板腺功能障碍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眼表状况的改变。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就诊于上海市浦东医院眼科并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67例(83眼),评价术前及术后1、2、3个月的眼表症状指数评分(OSDI)、裂隙灯显微镜下睑缘形态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以及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技术计算下泪河高度(TMH)、下泪河深度(TMD)和下泪河面积(TMA)。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1、2、3个月的OSDI较术前显著恶化(F=1193.031,P<0.001),BUT显著下降(F=21.042,P<0.001);而睑缘形态评分、CFS、TMH、TMD、TMA和SⅠT在术后没有显著改变。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白内障术后在不伴有明显器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眼表症状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纹眼线患者睑板腺功能的改变,探讨纹眼线对眼表形态的影响。方法收集纹眼线女性患者40例(80只眼),同时选取年龄匹配的未纹眼线健康女性40例(80只眼)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OSDI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中,纹眼线组的OSDI评分,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挤压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UT、SIT评分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值均<0.01)。结论纹眼线可能会破坏睑板腺功能,影响泪液分泌和泪膜的稳定性,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眼表损害及眼部不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和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矫正老年性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下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 年8月至2018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下睑内翻的老年性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4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行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B组行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两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行睑缘评分、睑板腺挤压试验、睑板腺分泌功能试验、脂质分泌情况评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眼表症状及体征评分等,并作对比。结果 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除B组干涩症状外,其余A、B两组眼部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1个月时干涩、疼痛、异物感、灼烧感和流泪症状缓解情况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B组睑脂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较A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余睑板腺相关指标术后1周、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两组眼部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B组相比,A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更低、泪膜破裂时间延长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睑板腺功能障碍伴下睑内翻患者,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优于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行飞秒激光LASIK后弥漫性层间角膜炎(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DLK)发生情况的临床观察,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与DLK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01/10就诊于我院近视治疗中心符合飞秒激光LASIK手术适应证,并进行手术者200例396眼,分成两组观察,A组为试验组(MGD组),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197眼;B组为对照组(无MGD组),无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199眼.A组与B组之间年龄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观察睑板腺开口阻塞情况、睑板腺分泌质和量、睑缘异常情况.观察术后1、3d,1wk DLK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MGD组100例197眼中发生DLK为15例18眼,发生率为9.1%;无MGD组100例199眼中发生DLK为3例3眼,发生率为1.5%;MGD组DLK的发生比率明显高于无MGD组.两组间DLK发生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GD可能是飞秒激光LASIK术后DLK发生的一种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媛  王薇  侯志强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7):1329-1332

目的:探讨眼表面干涉仪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辅助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10/11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62例MGD患者和3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人员均按规定顺序,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眼表面干涉仪检查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测。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别比较两组受试者检查结果,并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观察MGD组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受试者中均有眼睑缘形态改变者,且病变形态各异。MGD组OSDI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平均泪膜脂质层厚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BUT、不完全瞬目时间比例、睑板腺开口评分和睑板腺分泌物性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GD患者平均泪膜脂质层厚度与OSDI评分、睑板腺开口评分及睑板腺缺失评分均呈负相关(rs=-0.730,P<0.01; rs=-0.639,P<0.01; rs=-4.15,P=0.001),与BUT呈正比,与睑板腺排出能力和分泌物性质的评分均呈反比,但均无明显相关性。OSDI评分与睑板腺缺失评分呈正相关(rs=0.790,P<0.01)。

结论:MGD症状和体征与眼表面干涉仪检测的泪膜脂质层厚度、睑板腺缺失显著相关,眼表面干涉仪可快速、无创、客观地诊断MGD并评估病情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对伴有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白内障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金华文荣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伴有MGD的白内障78例(81眼),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眼表功能。结果:术后3天泪液分泌情况(SIt)、泪膜破裂时间(BUT)高于术前1天(P<0.05);术后3个月的SIt、BUT高于术前1天,P<0.05,低于术后3天(P<0.05)。睑板腺分泌物形态:术前1天与术后3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MGD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依旧出现眼表功能障碍,随访至术后3个月,并未见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睑板腺分泌物及泪液中前列腺素 E2( prostaglandin E2, PGE2)含量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方法:将72例120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轻中度组36例60眼和重度组36例60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睑板腺分泌物和泪液中PGE2的含量。正常人30例60眼设为对照组,只检测泪液中PGE2含量。
  结果:泪液中PGE2含量在三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00.26,P<0.01),重度组泪液PGE2含量高于轻中度组(t=5.789,P<0.01)和正常组(t=7.468,P<0.01),轻中度组泪液PGE2含量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923,P>0.05);睑板腺分泌物PGE2含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 F=151.76, P<0.01);重度组泪液与睑板腺分泌物中PGE2含量呈正相关(r=0.71,P<0.01);轻中度组泪液与睑板腺分泌物PGE2含量呈正相关(r=0.30,P<0.05)。
  结论:睑板腺分泌物和泪液PGE2含量对判断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睑板腺开口挑排等物理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12我院收治的MGD患者52例10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确诊为MGD,随机分为两组,A组(物理治疗组)26例50眼患者给予局部清洗、热敷、睑板腺开口挑排、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及人工泪液等综合治疗,B组(对照组)26例50眼患者仅用人工泪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和泪膜破裂时间。结果:A组自觉症状好转24例47眼,好转率94%,B组自觉症状好转14例27眼,好转率5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泪液分泌治疗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泪膜破裂时间(BUT)A组治疗后明显好转,治疗后2,4wk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FL),治疗后2,4wk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D是一种可致眼表炎症及损伤的慢性疾病,睑板腺开口挑排等物理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何建中  钟敏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7):1324-1328

目的:对比分析Lipi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传统的热敷疗法(warm compress)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MGD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单独一次Lipi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 对照组受试者每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热敷眼罩热敷治疗15min,每天1次,共2wk。对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wk进行包括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TBUT)、脂质层厚度(LLT)、睑板腺缺失情况等8项指标的评估。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对两组的组间差异性及时间差异性进行分析。若两组存在组间差异性,进一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若组内存在时间差异性,则采用LSD-t检验分析。

结果:两组受试者眼表疾病主观症状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Schirmer试验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wk,试验组与对照组在OSDI、MGYSS、LLT、眼表染色评分、TBUT这些方面,改善程度的差值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者不良医疗事件。

结论:单独一次睑板腺热脉动系统疗法和热敷疗法均能够有效且安全地治疗MGD。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白内障术前进行眼睑热敷联合睑板腺按摩对白内障合并轻中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 患者白内障术后临床效果的改善。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50~85岁轻中度MGD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先接受3次眼睑热敷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再行白内障手术,对照组直接行白内障手术。分别记录MGD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白内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结膜染色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 5M)检查并记录非侵入性泪河高度(NITMH)、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TBUT)和睑板腺缺失范围(MGL);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得分进行评估。使用广义估算方程(GEE)、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77例(77眼), 最终纳入分析68例(68眼),每组34例。实验组在MGD治疗后,睑缘形态、睑板腺排出能力、SⅠT、 TBUT及OSDI评分较MGD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角膜点染在白内障术后1周时较治疗前增加 (P=0.002),至术后1个月时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睑脂质量变化量在白内障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白内障术后1周时,实验组睑缘形态的变化量小于对照组, 术后1个月时,NITMH变化量小于对照组,而OSDI评分变化量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症状及体征更轻;对照组在白内障术后1周时,睑缘形态及SⅠT明显变差,至术后1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 睑脂质量在术后1周时变差,NITMH在术后1个月时减少,二者至术后3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白内障术前采用眼睑热敷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MGD,可改善术后睑板腺功能状态,缓解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