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口服耐受是近年来免疫学界研究的活跃领域。口服抗的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或克隆无能而介导免疫耐受,多种因素可影响口服耐受的形式,提示口服耐受形成涉及多种机制。旁观者抑制对自身抗原全部明了的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尤具有指导作用,利用口服抗原治疗自身免疫免疫病动物模型已获得成功,目前正进行治疗身免疫病的临床实验,初步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口服耐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耐受是近年来免疫学界研究的活跃领域。口服抗原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或克隆无能而介导免疫耐受,多种因素可影响口服耐受的形式,提示口服耐受形成涉及多种机制。旁观者抑制对自身抗原未全部明了的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尤其指导作用。利用口服抗原治疗自身免疫病动物模型已获得成功,目前正进行治疗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实验,初步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口服耐受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口服抗原的剂量 ,抗原的性质 ,宿主遗传背景 ,发育程度 ,抗原处理呈递的过程等。肠上皮细胞 ,DCs ,γδT细胞在口服耐受的形成机制中都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口服免疫机制及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免疫可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其通过胃肠粘膜进行抗原递呈 ,较经传统注射途径的免疫效果和依从性好 ,且简易便捷 ,是更为理想的免疫途径。口服疫苗有多种载体系统 ,某些经改造的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特别是乳酸菌属被认为是有前景的口服疫苗载体 ,因口服后可在肠道寄生繁殖 ,故可大大提高免疫的效率。本文围绕口服免疫主要的机制和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口服耐受的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耐受是指口服蛋白引起的一种免疫低反应状态。自Wel1sl911年首先报道这种现象以来,口服耐受引起了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者发现给动物饲服蛋白质或绵羊红细胞后,再次消化道外免疫时,动物对这些抗原不再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而对其它抗原的反应正常[1]。免疫...  相似文献   

6.
口服可溶性蛋白质抗原可诱导机体形成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口服耐受由于使用方便和无毒副作用,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口服耐受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作用机制至今也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就近年来对口服耐受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植物作为新型的生物反应器正日益受到关注,转基因植物以其独有的可食(饲)性成为疫苗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可行性已逐步得到证实,但相关的免疫机制尚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实验证实植物细胞壁类似天然的“生物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表达在植物细胞内的疫苗抗原蛋白抵御消化道酶的作用。使疫苗抗原特异地定位表达于植物细胞的内质网、叶绿体等细胞器中,以及将抗原蛋白组装成病毒样颗粒,也均可增强其抗消化能力。适当选用免疫佐剂等可增强转基因植物疫苗免疫保护反应,选择合适的启动子等可提高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这些均是增强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免疫保护反应、避免免疫耐受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8.
口服耐受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口服抗原的剂量,抗原的性质,宿主遗传背景,发育程度,抗原处理呈递的过程等。肠上皮细胞,DCs,γδT细胞在耐受的形成机制中都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简要介绍目前这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口服耐受的机理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可溶性蛋白质抗原可诱导机体形成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口服耐受由于使用方便和无毒副作用 ,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 ,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口服耐受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作用机制至今也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就近年来对口服耐受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作为新型的生物反应器正日益受到关注,转基因植物以其独有的可食(饲)性成为疫苗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可行性已逐步得到证实,但相关的免疫机制尚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实验证实植物细胞壁类似天然的“生物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表达在植物细胞内的疫苗抗原蛋白抵御消化道酶的作用。使疫苗抗原特异地定位表达于植物细胞的内质网、叶绿体等细胞器中,以及将抗原蛋白组装成病毒样颗粒,也均可增强其抗消化能力。适当选用免疫佐剂等可增强转基因植物疫苗免疫保护反应,选择合适的启动子等可提高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这些均是增强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免疫保护反应、避免免疫耐受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口服可溶性蛋白质抗原可诱导机体形成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口服耐受由于使用方便和无毒副作用,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口服耐受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作用机制至今也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就近年来对口服耐受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肠道是接触外界食物抗原的主要部位,同时也是机体微生物寄居的主要场所。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肠道病原菌和外界抗原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在宿主与外环境间稳态的建立和维持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肠道免疫系统是否能有效地区分有害抗原(病原菌)和无害抗原(食物蛋白和正常菌群)对维持肠道的稳态平衡至关重要。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具有独特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耐受性DC(尤其是CD103+DC)及独特的模式识别受体的表达在维持肠道对口服抗原和肠道共生菌耐受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肠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肠道黏膜免疫耐受的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血细胞嵌合体与移植耐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新概念的提出和新技术的应用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194 3年Medawar阐明了器官移植排斥的免疫机制 ,开辟了临床器官移植的新领域 ;近半个世纪以来 ,由于组织配型以及强力免疫抑制药物的发明和应用 ,器官移植已成为临床治疗各种终末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由于器官移植患者需要终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导致感染的频繁发生和肿瘤发病率的升高 ,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诱导器官移植受者对供者器官特异的免疫耐受 ,是解决器官移植排斥最彻底的方法。由于成年动物稳定的移植耐受诱导相当困难 ,长期以来不但进展缓慢 ,而且大…  相似文献   

14.
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取大量蛋白,其中既有能引起超敏反应的异种蛋白抗原,又有与人体自身蛋白有交叉反应的蛋白抗原。幸运的是,人体在进化中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功能,使之对于口服摄入的可溶性蛋白抗原产生系统性抗原特异性的免疫低反应状态,称为口服耐受(oral tolerance)。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这一现象的临床治疗潜能引起了医学界,尤其是临床医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肠道粘膜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肠道粘膜免疫是机体防御感染的第一防线,而道炎热症与口服受机制的研究更具有理论与的临床意义。对此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免疫学中的一个热点。据此,本文对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来源和功能,肠道蛋性炎症的发生,口服耍受的形成以及口服抗原治疗自躯免疫病等进行研究进展作一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巨噬细胞被少量内毒素多次刺激后则能引起内毒素耐受现象 ,主要机制为LPS信号转导功能障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以及脓毒症患者均具有内毒素耐受的特征 ,可作为其免疫功能失调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自身免疫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在于自我耐受的破坏以致于身身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损伤含有相应自身抗原的器官组织而引起临床症状,针对其发病机制,采用相应的免疫学方法来控制自身免疫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一些最新进展的免疫治疗方法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p65在口服耐受发生中的活性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两组:①口服耐受组,用小剂量(每次8mg/2mL PBS)的Fx1A抗原灌胃。②对照组,用PBS2mL/次灌胃。观察大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进行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了解大鼠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免疫组化和ELISA法,检测大鼠淋巴组织中NF-κB p65的活性及TGF-β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口服耐受组大鼠DTH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受抑制;肠黏膜Peyer’s淋巴结(PP结)中NF-κB p6S的活性及TGF-β1的表达明显增加。脾淋巴组织中NF-κB p65的活性降低,但TGF-B1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低剂量Fx1A抗原诱导的口服耐受的发生,可能与不同部位免疫细胞内NF-κB p65的活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口服免疫耐受是诱导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方法,口服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是主动抑制和克隆失活,低剂量口服抗原通过主动抑制起作用。而高剂量抗原主要是诱导克隆失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树突状细胞 (DC ) ,新生鼠保护性CTL的诱导 ,新生鼠Th1和Th2免疫应答诱导等的深入研究 ,引发了对新生儿免疫的重新认识。本文综述了对新生儿免疫耐受的研究以及树突状细胞、抗原剂量、免疫方式、细胞因子和协同刺激分子等对新生儿免疫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