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肿瘤免疫调节基因TBX-21启动子区单倍型与食管鳞癌的遗传易感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提取257例食管鳞癌患者及281例健康者外周血基因组DNA,根据前期研究中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得到的两组人群中TBX-21基因启动子区-1499 (G/A)、-1514(T/C)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PHASE 2.0软件构建这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单倍体型,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并进行多态性与食管鳞癌患者易感关联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TBX-21基因启动子区-1499 (G/A)、-1514(T/C)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单倍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共有4种,分别为G-T、G-C、A-T、A-C.通过校正性别与年龄、吸烟与饮酒、肿瘤家族史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这两个位点所构建的单倍体型中,病例组含有A-T单倍体的个体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OR=1.56,95% CI=1.01~2.41,P=0.044;含有A-C单倍体的个体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异性更为显著:OR =7.04,95%CI=2.05~24.39,P=0.002.但这两个位点构成的4种单倍体型与肿瘤的大小、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TBX-21基因启动子区-1499(G/A)、-1514(T/C)多态性位点构成的单倍体型中,具有A-T、A-C单倍体的个体食管鳞癌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1.56倍和7.04倍,但与食管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中Rb基因产物蛋白(pRb)的表达情况。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Rb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70例食管鳞癌中,pRb表达阳性率为64.3%,pRb表面强度与组织学分级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Rb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在生存率上差异显。结论 pRb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有关。因此,可为临床提供评价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浆多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对食管鳞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76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患者术前1d、术后7d血浆游离DNA中腺瘤性息肉瘤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维甲酸受体β2基因(retinoic acid receptor-beta2,RARβ2)、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基因(E-cadherin,CDH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4A家族p16基因(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4A,p16INK4α)、Ras相关家族蛋白1A基因(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member 1A,RASSF1 A)甲基化,选取同期6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血浆DNA作对照.用x2检验分析各类组织与血浆标本中5个基因DNA甲基化率的差异;血浆与食管鳞癌组织标本DNA甲基化的相关性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单基因与5个基因联合检测诊断食管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食管鳞癌组肿瘤组织中的APC、RARβ2、CDH1、p16INK4α、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4.7% (34/76)、72.4%(55/76)、72.4%( 55/76)、86.8%( 66/76)、55.3% (42/76),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正常组织[6.6%(5/76)、3.9% (3/76)、3.9% (3/76)、3.9% (3/76)、2.6%( 2/76),x2值分别为29.01、75.39、75.39、105.34、57.18,P均<0.001].食管鳞癌组术前血浆中5个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2.1%(32/76)、63.2% (48/76)、63.2% (48/76)、71.1% (54/76)、50.0%( 38/76),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3% (2/60)、3.3%(2/60)、1.7%( 1/60)、3.3% (2/60)、1.7% (1/60),x2值分别为26.88、51.62、55.01、63.48、38.30,P均<0.001].食管鳞癌患者血浆与肿瘤组织中5个基因甲基化的符合率均较高(Kappa值分别为0.679、0.791、0.791、0.542、0.895,P均<0.001).血浆中APC、RARβ2、CDH1、p16INK4α、RASSF1A基因甲基化单项诊断食管鳞癌的敏感度分别为42.1%( 32/76)、63.2%(48/76)、63.2%( 48/76)、71.1% (54/76)、50.0%( 38/76),特异度分别为96.7%( 58/60)、96.7%(58/60)、98.3% (59/60)、96.7%( 58/60)、98.3%( 59/60);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4[95%可信限(CI)0.606~0.782]、0.799( 95% CI 0.723 ~0.875)、0.807( 95% CI 0.733~0.882)、0.839(95% CI0.769~0.908)、0.742(95% CI 0.659~0.824);5个基因联合检测血浆甲基化的敏感度为80.3% (61/76),特异度88.3% (53/60),ROC曲线AUC为0.843(95% CI 0.773~0.913).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APC、RASSF1A单项检测(x2值分别为23.30、15.33,P均<0.001),但与RARβ2、CDH1、p16INK4α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8、5.48、1.75,P值分别为0.019、0.019、0.186);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22、1.922、3.348、1.922、3.348,P均>0.05).结论 食管鳞癌患者血浆与肿瘤组织中抑癌基因甲基化符合率均较高,血浆中5个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诊断食管鳞癌与单基因检测相比无显著优势,但前者敏感度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维甲酸受体-β(retinoic acid receptor β,RARp)基因、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况,探讨其在ESCC发生中的可能作用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95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ESCC组)、癌旁组织(癌旁组)及正常组织(对照组),3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RAR—β及DAPK的甲基化状态。结果ESCC组、癌旁组、对照组RAR—β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46.3%、26.3%和11.6%,DAPK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47.3%、22.1%和12.6%,ESCC组RAR—β基因和DAPK甲基化发生率高于癌旁组与对照组(P〈0.05);ESCC组RAR—β基因甲基化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R—β基因和DAPK基因甲基化在肿瘤位置、分化程度、转移及浸润深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R—β和DAPK基因高度甲基化是ESCC组织的遗传学改变之一,可能参与了ESCC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食管鳞癌Bcl—2和Bax基因表达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中 Bcl- 2和 Bax基因表达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36例食管鳞癌标本中 Bcl- 2和 Bax基因表达 ,结合放疗后生存率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36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中 ,术后生存 1a、3a和 5 a的癌组织中 Bcl- 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86 % (2 3/ 2 7)、6 9% (13/ 19)和 38% (3/ 8)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Bax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6 7% (18/ 2 7)、95 % (18/ 19)和 10 0 % (8/ 8)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 Bcl- 2和Bax基因表达与放疗敏感性有关 ,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放疗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食管鳞癌中CD44v5 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60例(维族、汉族各30例),及其对应的正常食管上皮组织60例中CD44v5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CD44v5 mRNA在维吾尔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剐为86.67%和46.67%(P=0.003):在汉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和50.00%(P=0.000);但在两民族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CD44v5 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CD44v5 mRNA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食管癌转移及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0)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汉族妇女mi R-21(rs1292037及rs13137)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易感的关系,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技术,对103例宫颈癌患者和214名健康对照个体的mi R-21(rs1292037及rs13137)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统计该多态位点与宫颈癌易感的相关性。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中宫颈癌数据,分析mi R-2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基因组变异及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 HPV感染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87.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9%,P<0.001),提示HPV感染是广东地区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等位基因分析结果显示,mi R-21rs1292037 T等位基因与mi R-21 rs13137 G等位基因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8及P=0.690)。TCGA分析结果显示,mi R-2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基因组变异无关,而可能为mi R-2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导致。结论 HPV感染与mi R-21高表达是宫颈癌临床表现并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但mi R-21(rs1292037 and rs13137)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汉族妇女宫颈癌的遗传易感可能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胸段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80 例行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标记各部位清扫淋巴结分别送检,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胸上、中、下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7.2%、10.5%和2.2%,上纵隔分别为22.6%、23.5%和3.7%,中纵隔分别为7.5%、69.3%和11.0%,下纵隔分别为0.9%、28.6%和33.8%,腹部分别为3.8%、19.7%和33.1%.胸部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变长度愈长、肿瘤分化越低、肿瘤浸润越深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也越高(P <0.05).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颈段食管旁、锁骨上、上中纵隔转移多见,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上下双向转移和跳跃性转移特点,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腹部、中下纵隔转移多见.建议胸上段食管癌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重点清扫颈段食管旁及锁骨上、下界包括隆突下淋巴结,胸下段食管癌可行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重点清扫隆突下、下胸段食管旁、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erbB-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食管鳞癌组织C-erbB-4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erbB-4的阳性率为81.25%,正常食管组织中C-erbB-4的阳性表达很低(6.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活检组织与术后切除食管鳞癌组织间C-erbB-4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C-erbB-4蛋白在低分化、高中分化鳞癌组的阳性率分别是100.00%、74.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食管鳞癌中C-erbB-4的阳性率为68.97%,低于进展期食管鳞癌中C-erbB-4的阳性率100.00%(P<0.01);C-erbB-4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C-erbB-4在食管鳞癌中呈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4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正常组织MMP-2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MMP-2的表达率(85.2%,46/54)与正常组织的表达率(9.3%,5/5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MP-2的表达程度随着食管癌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加强(P〈0.01),MMP-2的表达程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MMP-2表达程度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398,P=0.003),食管癌术后3年复发和(或)转移与MMP-2的表达程度也有相关性(P〈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与食管癌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和预后有密切关系,MMP-2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对食管鳞癌组织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表达状况及其与烟酒史、肿瘤家族史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食管鳞癌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 食管鳞癌、癌旁及正常组织CDH1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51.6%(32/62)、22.6%(14/62)和0(0/18).癌与癌旁组织比较,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和正常组织比较,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84,P<0.01);癌旁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487,P>0.05).食管鳞癌CDH1基因甲基化情况与其性别、年龄、烟酒史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食管鳞癌发生关系密切,在食管鳞癌中是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事件.CDH1基因甲基化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浸润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手术后大体标本58例,检测PTEN在58例食管癌大体标本中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其相应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从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浸润癌渐进性表达减低,PTEN蛋白在正常黏膜与浸润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TEN蛋白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PTEN基因的失活(或缺失)及蛋白表达的下降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分化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TEN在食管鳞癌组织表达的下降或缺损,提示食管鳞癌可能发生了浸润甚至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这可能为临床上食管鳞癌治疗及预后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五聚素3(PTX3)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癌旁食管黏膜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进行检测,分析PTX3基因mRNA的表达、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PTX3蛋白阳性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25%(5/20)食管鳞癌组织和90%(18/20)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存在PTX3基因表达,PTX3mRNA在食管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89,P<0.001)。80%(16/20)食管鳞癌组织和25%(5/20)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存在PTX3基因CpG岛超甲基化,提示PTX3基因超甲基化与食管癌发生之间有关联(χ2=12.13,P<0.001)。PTX3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30.38%(24/79),癌旁食管组织PTX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81%(67/79)(P<0.001)。随着食管癌临床分期增加,PTX3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结论 PTX3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是PTX3表达失活的主要原因,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作为食管鳞癌预后评估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nm23-H1基因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食管癌标本中nm23-H1基因的表达。结果 26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中,有14例阳性表达,而在28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中,13例阳性表达,两者无显著性差异。26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中,nm23-H1基因的平均阳性表达率为396%,在28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中,平均阳性表达率为172%,两者差异显著。结论 nm23-H1基因表达与否与食管癌的转移无关,但其表达水平的降低与食管癌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