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 HO of THA可能的发病机制
HO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各类外伤、炎症、神经损伤或肿瘤等因素可刺激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成为成软骨母细胞,刺激成纤维细胞分化成为成骨细胞,由此导致骨化。1965年Urist等即发现了脱钙的骨基质可以诱导异位骨化的形成,并提出骨形态诱导蛋白(Bone Mor2phogentic Protein,BMP)是真正的诱导物。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3月至2007年6月我院共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57例,出现并发症23例(髋),发生率为13.7%。为总结经验,现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双侧髋关节疾病致双髋疼痛,行走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期双髋人工关节置换可减轻患者反复手术带来的痛苦,减少手术费用,易为患者所接受。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对12例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现将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2007年6月至2012年8月,对233例249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男75例,女158例.年龄56 ~ 79岁,中位数64岁.股骨颈骨折118例,股骨头坏死42例,骨性关节炎35例,创伤性关节炎7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32例,肿瘤2例.双侧髋关节置换术16例,单侧髋关节置换术217例.术后随访观察神经损伤情况.结果:3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损伤,其中2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神经损伤.1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即出现踝背伸障碍,肌力Ⅳ级,整个小腿外侧、足跟部、足背部痛觉减退;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药甲钴胺片治疗,3个月后患者感觉逐渐恢复,但遗留小腿外侧及足部轻微感觉障碍;继续随访1年,患肢感觉正常,但踝背伸肌力仍为Ⅳ级.另1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也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药甲钴胺片治疗,3个月后活动逐渐恢复,6个月后完全恢复;继续随访2年,患肢感觉肌力正常.1例股神经损伤患者,术后1周无明显神经损伤症状,下床进行功能锻炼后出现大腿前侧痛觉减退,股四头肌力量减弱为Ⅳ级,彩超检查确诊为髂腰肌止点部位血肿,停用抗凝药物,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3周后患者症状消失,复查彩超见血肿消失,术后6个月患肢感觉肌力仍正常,随后失访.结论:除电刀损伤、挤压伤外,下肢过度延长、术中过度牵拉、电热效应、血肿压迫也是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采用术前和术中联合测量下肢长度、术中暴露坐骨神经并适当保护、使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避免电刀局部灼伤、术中彻底止血、术后负压引流等相应的预防措施,术后神经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纠正畸形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而康复护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对2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系统的术后护理及康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初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桃红四物汤口服,对照组予以利伐沙班片口服,连续服用2周。观察2组患者凝血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用药安全情况。结果: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F=3.803,P=0.025;F=25.584,P=0.000;F=26.099,P=0.000);2组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 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存在分组效应(F=0.271,P=0.605;F=1.653,P=0.204;F=0.930,P=0.339);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2.312,P=0.104;F=0.528,P=0.591;F=0.351,P=0.694)。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国际标准化比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存在时间效应(F=3.814,P=0.052);2组间国际标准化比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存在分组效应(F=0.006,P=0.936);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092,P=0.786)。观察组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股静脉2例,静脉1例;对照组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股静脉1例,静脉1例;2组间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0)。2组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49.33±87.74)mL,(455.76±76.88) mL;t=-0.302,P=0.764;(273.33±108.07)mL,(263.33±115.92)mL;t=0.346,P=0.731;(269.68±72.36)mL,(271.59±66.96)mL;t=-0.106,P=0.916]。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异位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HO)是指发生于肌肉或结缔组织中的非典型骨形成的现象,它可发生于脊髓、大腿、肘关节损伤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 arthroplasty THA)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972年Hamblen[1]首次提出THA后异位骨化的概念,1973年Brooker[2]报道100例THA中有21例异位骨化,其特点为股骨假体的颈部周围有异化骨,严重时可限制髋关节活动,影响THA疗效.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8%~90%[3],其中症状性异位骨化约占1%~27%,桥梁性约占1%~18%.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15%~90%[4].HO的高发生率及其危害性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对其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及防治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灵片防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疗效。方法:对158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术后第1天口服活血灵引,疗程为4周。结果:按Brooker分级,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2.7%,未发现严重的异位骨化,且无副作用,结论:活血灵片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98年至2002年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28例,均获成功。对于手术后10-14天拆线出院的患者,我们进行了出院前特殊指导,家庭护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积极、系统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男11例,女21例;年龄58~83岁,中位数72.5岁;膝骨关节炎13例,股骨头坏死5例,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例.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3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时间14~28 d,中位数19.5 d;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结论:对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取积极、系统的预防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14.
髋臼骨折术后并发异位骨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30年来手术治疗移位性髋臼骨折逐渐增加〔1〕 ,随着髋臼手术技术的完善 ,骨不连及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下降〔2〕。而异位骨化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作为髂臼骨折术后一个严重的、最常见的并发症 ,则日益受到重视〔3〕。1 发病率髋臼骨折手术患者多发生 HO,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据报道髋臼骨折 (traum atic acetabular fracture,TAF)术后未进行预防的患者中 HO发病率为 18%~ 90 %〔4、5〕,同时部分患者出现 2 0 %或以上关节运动功能的丧失〔3、6〕。非手术治疗患者中只有一小部分 (5 % )发生 HO。 Routt和 Sw…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人工全髋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DTV)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150例患者分成3组,A组(50例)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盐水;B组(50例)为低分子肝素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C组(50例)术后用5%GS250 mL 川芎嗪240 mg静滴,1次/d,3组均连用7 d,术前及用药后7 d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A组术后DVT发生率为20%,B组为6%(和A组相比P<0.05),C组为12%(和A组相比P<0.05);在发生血栓的病人中,近端血栓与远端血栓的比率A组为4:1,治疗组为1. 5:1.结论:川芎嗪可以有效预防人工全髋关节术后DVT的发生,且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风险因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老年人口数目逐渐增加,老年髋部疾病发生率也逐年升高,有些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随着年龄的增高而手术发生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重要器官的功能减退和并发症,对围手术期治疗较年轻患者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16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分析,谨就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围 相似文献
17.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可以解决关节疼痛及畸形,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使患者早期活动,恢复下地走路的功能。术后患者由于采取被迫卧位及其他诸多因素,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烦躁号陇虑。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术后的舒适,最快地促进患者的最佳康复,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笔者尝试将舒适护理用于THR术后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期的到来,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病及骨折等髋关节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段,术后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可靠保障。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136例行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预防方法。方法对102例接受全髋置换的患者,于术后第一天开始口服消肿止痛合剂,每次口服50ml,每日三次,连续应用四周,术后定期行X线片检查。结果异位骨化情况按Brooker分级,0级92例,Ⅰ级8例,Ⅱ级1例,无Ⅲ、Ⅳ级病例。结论消肿止痛合剂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