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超级细菌的定义 "超级细菌"是对所有抗生素都有强耐药性的一类细菌的统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很强的耐药性. 随着近年来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峻,"超级细菌家族"已经越来越大.2008年发现携有特殊基因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的超级细菌,能够对包括广谱抗生素碳青霉烯类的几乎所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自抗生素用于临床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与细菌出现的耐药性作斗争,然而由于抗生素滥用等原因,最近几十年来,细菌耐药问题尤为突出,已由单类耐药发展成为多重耐药,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一些知名学者提出了"抗生素耐药性危机","后抗生素时代"等足以充分表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正>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按照化学结构,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按照用途,抗生素分为抗细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抗病毒抗生素、畜用抗生素、农用抗生素及其他微生物药物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相关因素及用药情况。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发生AAD的97例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抗生素使用时间、患儿年龄和抗生素使用种类数与AAD发病率的相关性,并对AAD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时间<7 d患儿AAD发生例数与≥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 4岁患儿AAD发生例数与>4岁~14岁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生素联用种类数越多,AAD发病率越高,抗生素使用种类数与AAD发病率呈正相关(r=0.911);引起AAD的抗生素种类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结论: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与抗生素使用时间、患儿年龄和抗生素使用种类数有关,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引起AAD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细菌对MLS类和糖肽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LS类和糖肽类抗生素在人类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对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抗生素一样,随着这些抗生素的临床使用,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新的挑战.本综述对这两类抗生素的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进行了剖析,并就已开发的若干个新型MLS类和糖肽类抗生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产生的对其它微生物细胞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的物质。依照结构,抗生素可分为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多肽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利福霉素类、其它类及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等等,其总数约有40,000种。抗生素的产生菌有细菌、放线菌、霉菌,但占总数的60%以上都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放线菌与霉菌一样为丝状形态,又与细菌一样是原核细胞。抗生素与自身产生菌的生长发育无特殊  相似文献   

7.
刘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386-387
抗生素后效应(PAE)指的是抗生素与细菌接触以后,如果药物浓度下降到低于抑菌最低浓度(MIC)或者消除以后,细菌的生长还是受到抑制的效应。文中讲述了抗生素后效应机制,影响因素,检测方法以及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后效应,并阐述了抗生素后效应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分析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收治的580例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抗生素使用方法 、种类、致病病原菌类型以及耐药情况.结果:共有565例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为97.4%,使用一种抗生素131例(23.19%)、联合两种抗生素322例(56.99%)、联合三种及以上抗生素112例(19.82%);抗生素使用种类中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最多见;580例患者共分离出600株细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35例、革兰阴性杆菌365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不同致病菌对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耐药率差异较大.结论:调查分析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情况以及细菌耐药性有助于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水平,从而减少或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小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抗生素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使用情况 ,并对常见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历 44 7份 ,统计使用的抗生素种类 ,利用Microscan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抗生素使用种类达 19种 ,使用率为 10 0 % ,最高的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临床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对喹喏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结论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诱导下产生的耐药株逐渐增多 ,临床应根据药物的敏感性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作者自1944年以来一直从事于抗生素的研究工作。到1951年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被应用于临床上,建立了由细菌、立克次氏体引起疾病的化疗方法。1953年,抗生素的研究扩展到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在1957年抗性菌株在病人身上出现,使得抗细菌抗生素的研究得以发展。通过对β-内酰胺抗生素、氨基糖苷抗生素类的研究,从而对用于抗感染治疗的β-内酰胺、氨基糖苷类衍生物及其类似物的研究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1.
阻止药物到达细菌靶位的通透屏障与主动外排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一直卓有成效。一般认为任何细菌感染都会被治愈。但是,耐药细菌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势。正如Neu指出的,即使在有高明医术的医院里,因耐药细菌致病的病人正在死去,耐药细菌可分为两类,首先,医院中长期存在的抗生素筛选出毒力不强却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固有耐药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细胞壁和生物大分子(如DNA、RNA、蛋白质和叶酸)合成,但抑制过程如何导致细菌死亡仍是一个谜。Cell上一篇论文报道:不同杀菌机制的抗生素杀死细菌时表现出一种相同机制———生成羟基。抗生素分为杀菌型和抑菌型两类。Collins等曾发现用喹诺酮类对大肠埃  相似文献   

13.
浅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β-内酰胺类。这类抗生素在整个抗生素中比例较大,使用比较普遍,但滥用现象也比较严重。下面根据这类抗生素药效学和药代学的主要特点,浅述其合理使用。一、药效学方面(一)作用机理 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损,细胞内渗透压增高,细胞被胀破,以致细菌最后死亡。但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又有区别,即除青霉素和口服青霉素V不能透过革兰氏阴性细菌糖蛋白磷脂外膜(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外,其它均能…  相似文献   

14.
多重耐药细菌分子生物学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抗生素临床使用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与细菌出现的耐药性作斗争,然而由于抗生素滥用等原因,最近十几年来,单类耐药已逐渐发展成为多药耐药,使大量本能够有效替代的二线抗生素也成为无效;而且新抗生素的开发显然慢于细菌耐药发展速度,这种情况使得细菌耐药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小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佑群  吴扬 《儿科药学》2002,8(2):33-35
目的:了解抗生素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使用情况,并对常见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历447份,统计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利用Microscan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抗生素使用种类达19种,使用率为100%,最高的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临床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喹喏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结论: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诱导下产生的耐药株逐渐增多,临床应根据药物的敏感性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细菌素是由细菌核糖体合成的肽类抗生素。根据翻译后的修饰作用情况 ,将革兰氏阳性菌细菌素分为2类 : 类 ,修饰的细菌素 ,即 lanbiotic类 ; 类 ,未修饰的细菌素 ,即非 lanbiotic类。lanbiotic类为含羊毛硫氨酸的小肽抗生素 ,通过翻译后的修饰作用形成脱水氨基酸残基和硫脂桥。非 lanbiotic类细菌素可以分为 2类 :单肽细菌素和双肽细菌素。非 lanbiotic类细菌素的生物合成涉及一个前肽的合成 ,该前肽由一个在加工位点具有 2个甘氨酸的先导肽和成熟肽部分组成 ,在成熟过程中 ,通过 1个专门的蛋白酶在 2个甘氨酸后的区域切下先导肽 ,释放出成熟…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后效应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抗生素后效应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到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介绍了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属药物的后效应及联合用药对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旨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作用靶位被改变或修饰是细菌对抗生素产 生耐药性的另一种主要的作用机制。这里所指 的靶位主要包括抗生素与之结合发挥作用的细菌核糖体和被抗生素直接抑制的某些酶类或相关的蛋白质等,这些酶和蛋白质通常被称之为靶酶和靶蛋白。 已经研究清楚: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BP),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为50S核糖体,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以及克林霉素的作用靶位为30S核糖体,利福霉素类的作用靶位为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喹诺酮类的作用靶位为DNA促旋酶,磺胺类的作用靶…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滥用现象日趋严重,不合理处方日益增多,造成的毒副反应也越来越多。因此,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将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相互作用简述如下:1.青霉素类:包括青霉素G、耐酸青霉素、广谱青霉素等。青霉素类为速效杀菌剂,它能迅速杀灭繁殖期细菌,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只对具有抑菌成份的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提供了常用方法,但对含有抗生素类滴眼液的细菌计数测定方法没做具体规定(《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标准规定一般滴眼剂细菌数不得过100个/ml).虽然,抗生素是一种抗菌作用较强的药物,但不可能杀灭和抑制所有种类的微生物.因此,含抗生素类药物也可能被微生物所污染,此类药物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决定于此类药物本身在试验条件下是否抑制被检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只有在检验过程中去除其抗菌作用,使之不干扰微生物检查,结果才能有效.笔者在试验当中采用了两种方法即培养基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对抗生素类滴眼液的细菌数测定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薄膜过滤法用于抗生素类滴眼液的细菌数测定是行之有效的.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