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宏  李梅  王雪梅  柴燕  赵小红 《内科》2010,5(2):141-142
目的探讨尿毒症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采用股静脉留置双腔管术的效果。方法采用股静脉穿刺插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动-静脉直接穿刺,动静脉外瘘及中心静脉插管。结果 69根股静脉留置双腔管共透析510次,平均留置时间为(20±10)d局部血肿7例,穿刺部位出血5例,感染11例,静脉狭窄2例,血栓形成4例。中心静脉插管以其快捷方便的特点,作为一种为透析病人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的方法 ,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结论股静脉插管术最适用于病情比较严重且处于昏迷状态,长期卧床,不能完全配合置管以及不能行颈内静脉插管手术的患者,此插管方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长期留置导管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 ,老年尿毒症及行透析的人数不断增加 ,其血管通路正逐渐成为肾科医师的难题。我科近 4年在 1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中长期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1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 ,年龄65~ 78岁 ,平均 (72± 6 8)岁 ,男 7例 ,女 3例。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 5例 ,高血压肾硬化 3例 ,多囊肾 1例 ,梗阻性肾病 1例。所有患者均因周围血管条件差或内瘘手术不成功而行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1.2 导管留置方法 永久性双腔导管 (美国Quinton公司产品 ) ,长 3 6cm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经颈内静脉 ,应用S…  相似文献   

3.
王俊霞  郏建臣 《山东医药》2005,45(25):67-68
2003年4月~2005年4月,我院对1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采用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维持血液透析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肉毒碱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常存在血脂代谢紊乱、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透析过程低血压及心律失常、肌无力,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不良、营养不良等问题。研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体内肉毒碱缺乏可能与上述症状有关,本文就肉毒碱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老年(≥65岁)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维护提供经验。方法收集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依导入透析时的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5岁)116例,中年组(65岁)130例,分析血管通路种类、建立和使用特点。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老年组采用导管比例高于中年组(440%vs 100%,P=0.006),女性采用导管者众。老年组经急诊导入透析比例高(19.0%vs 5.4%,P=0.008)。老年组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比例增高,但在合并糖尿病或外周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中,采用内瘘与采用导管的比例相似(50.7%vs 49.3%,P=0.217)。老年导管组营养状况[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和白蛋白]较其他组差(P=0.007,P=0.006,P=0.007)。老年组的肘瘘比例高于中年组(8.3%vs 0.9%,P0.001)。老年组的内瘘初始通畅时间短(P=0.009),但累积通畅时间与中年组相近,其中经干预的比例高(P=0.006)。老年组内瘘成熟不良发生率高(10.0%vs 3.5%,P=0.008)。老年组使用带涤纶套的导管比例高(30.4%vs 0.0%,P0.005),两组导管通畅时间无明显差异,但老年组的导管感染率高(21.7%vs 15.30%,P=0.006)。结论相对年轻患者,老年透析患者导管使用率和导管感染率均高,但通畅情况相似。老年透析患者肘瘘比例高,内瘘不易成熟且通畅情况略逊,但经积极处理可与年轻人接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各种上肢动静脉内瘘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主要并发症.方法 对4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行直接动静脉内瘘,分高位组(前臂上端及肘窝处)26例,腕部标准组20例,比较两组内瘘的血流量、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在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无显著差异,但内瘘血流量差异显著(P<0.05).高位组内瘘闭塞2例,标准组内瘘闭塞2例.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7.69%和6.67%(P>0.05).结论 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好、通畅率高,为血管条件差的老年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持久性颈内静脉插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安全且应用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但是,对于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内瘘包括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者,国外采用持久性双腔导管(PDLC)插入中心静脉已成为血管通路的极好补充形式。国内尚无报道。我们自1995年始先后为3例慢性肾...  相似文献   

8.
罗浩  廖家贤  莫隽  罗梅  张勤波 《内科》2013,8(1):13-15
目的总结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经验,探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5例使用传统盲穿、超声定位及超声引导三种方法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穿刺时间、病人满意度和发生并发症的种类和例数。结果传统盲穿218例中,一次成功103例(47.25%),穿刺时间(65±11)s,总成功率83.01%(181例),发生局部气肿、血肿17例(7.80%),误伤颈动脉9例(4.29%),神经损伤3例(1.38%),血气胸1例(0.46%),病人满意度54.13%;超声定位210例中,一次成功121例(57.62%),穿刺时间(45±8)s,总成功率91.43%(192例),发生局部气肿、血肿12例(5.71%),误伤颈动脉4例(1.90%),神经损伤1例(0.48%),无血胸、气胸病例,病人满意度77.62%;超声引导107例,一次成功92例(85.98%),穿刺时间(30±7)s,总成功率100%,除1例发生局部皮下血肿外,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82.22%。与传统盲穿比较,超声定位,尤其超声引导穿刺有很大的优越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风险较大的有创性操作,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能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血液透析治疗37例75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死亡原因.结果 血透能有效延长75岁以上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其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其次是感染.存活期≥12月与<12月的患者比较,开始透析前年龄越小,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浆蛋白水平越高;贫血程度较轻,而透析期间的营养状况越好;透析更充分,心血管并发症和感染越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分析表明透析前年龄、原发病为糖尿病、透析中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或感染、血浆白蛋白水平、贫血纠正程度等是高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透析是治疗高龄(≥75岁)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血管移植应用于血液透析(HD)通路的可行性。方法:广泛查阅近期有关组织工程血管应用于HD通路的文献,对其动物模型及临床研究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分层构建法可获得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组织工程血管。此后出现的简化分层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在一系列动物模型及临床实验中被证明可用于动静脉通路的建立。近期一种生物反应器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在狒狒模型上进行动静脉搭桥试验也获得成功,有望成为较理想的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结论:组织工程血管移植应用于HD通路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及特点。方法以2004年中国糖尿病学会提出的MS诊断标准对我院2000年至2006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结果386例患者原发病构成:糖尿病19.7%、高血压21.O%、慢性肾炎及其它疾病59.3%。MS总的发病率为39.9%;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及其它疾病MS发病率分别为94.7%。59.3%,14.8%;女性、男性发病率分别为42.3%和38.1%。整个群体MS相关异常组分:高血压97.4%,低高密度脂蛋白47.2%。高甘油三酯40.4%,高血糖295%,肥胖16.7%。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有较高MS发病率,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有助于阐明MS在MHD患者中的发病规律及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该文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38 cases of chronic hemodialysis between 1977 and 1982 were reviewed for endoscopic, radiographic, and hist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duodenitis. Forty patients underwen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arium x-rays; 13 were found to have multiple duodenal bulb nodules and three of these patients had very prominent duodenal bulb folds. There were 42 patients on whom upper panendoscopy was performed, and multiple duodenal nodules were seen in 15 patients and thickened folds in three patients. There were five patients in whom nodules were seen only on endoscopy. The size of the nodules varied between 3 and 8 mm in diameter and mucosal folds between 4 and 8 mm. Duodenal mucosal hyperplasia with chronic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e was found on biopsy of the nodules in 12 cases, while three cases with nodules revealed blunted villous structure with chronic inflammatory cells.  相似文献   

15.
Tuberculos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uberculosis was diagnosed in eight patients undergoing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and occurred with an incidence 10 times tha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Dialysis-associated tuberculosis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rmittent fever, anorexia, weight loss and hepatomegaly. Ascites was present in 50 per cent of the patients. A recently converted positive tuberculin skin test was observed in five of eight patients. Tuberculosis was extrapulmonary in seven of eight cases and consequently the diagnosis was frequently delayed. Over-all mortality was 37.5 per cent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duration of symptoms prior to initiation of therapy. A trial of antituberculous therapy is warrante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dialysis in whom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anorexia, weight loss and/or hepatomegaly develop particularly in areas endemic for tuberculosis.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体AVF功能不良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TA明确内瘘狭窄的部位、数目、程度等.结果 48例次临床诊断自体AVF功能不良的MHD患者,经CTA显示内瘘狭窄病变共86处,其中局限性狭窄51处(59.3%),节段性狭窄35处(40.7%).自体AVF位于前臂患者41例次狭窄共77处,近吻合口动脉狭窄9处(11.7%),吻合口狭窄12处(15.6%),近吻合口狭窄37处(48.0%),流出道狭窄共19处(24.7%),其中远心端距吻合口3~5 cm 14处(18.2%);5~10 cm 4处(5.2%);>10cm 1处(1.3%);自体AVF位于上臂患者7例次狭窄共9处,近吻合口狭窄6处(66.7%),流出道狭窄3处(33.3%),其中远心端距吻合口3~5cm 1处(11.1%);5 ~10 cm 2处(22.2%).血管狭窄程度25% ~ 49% 10例次(20.8%),50% ~74% 25例次(52.1%),75% ~99% 13例次(27.1%).结论 CTA可准确评估MHD患者自体AVF功能不良的内瘘血管狭窄部位、数量及程度,为进一步手术干预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颈内静脉长期导管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经皮颈内静脉长期置管的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置管术后情况、导管的使用情况、常见并发症的防治、透析充分性评价等。结果(1)实施颈内静脉长期置管18例次,其中3例为重新置管,置管成功率100%。(2)导管相关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置管处局部渗血;1例出现导管出口感染,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3例患者出现导管血栓形成;2例诊断导管纤维鞘形成;1例因人为损坏出现导管破裂。经过相应处理后均使问题得到解决。(3)导管使用期限:本组患者长期导管使用时间为4~41个月,除1例死亡(原因为脑出血),3例为重新置管,余患者仍继续使用。(4)透析充分性评价:15例患者平均尿素下降率为72%,平均尿素清除指数达1.54。结论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老年血透患者,使用颈内静脉长期导管行血液透析可以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置管及导管护理技术、加强健康宣教,能延长导管使用年限,减少导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目前存活的老年(≥60岁)MHD患者资料共111例。对其人口学资料、血压、实验室指标、透析相关参数、透析充分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其血红蛋白水平,按照高血红蛋白组(Hb≥110g/L)及低血红蛋白组(Hb〈110g/L)进行比较探讨。结果(1)111例老年MHD患者平均年龄为(69.4±6.8)岁,男性占64.0%(71/111),中位透析龄为3年,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占54.1%(60/111)、糖尿病肾病患者占13.5%(15/111)。(2)111例患者透前血压为(142.3±16.2/77.7±8.2)mmHg,达标率为39.6%(44/111);血红蛋白水平为(107.9±17.2)g/L;钙磷乘积为(4.1±1.7)mmol^2/L^2;iPTH水平为266.1±259.2pg/mL,达标率为27.9%(31/111);白蛋白为(34.5±4.9)g/L;spKt/v达标率为72.1%(80/111)。(3)低血红蛋白组与高血红蛋白组比较,其糖尿病。肾病患者比例较高、血肌酐水平较低、透析时血流量较慢,P值〈0.05;其他实验室指标如铁蛋白、钙磷、iPTH、白蛋白及血压水平、年龄、性别比等无统计学差异。(4)尽管高血红蛋白组患者血肌酐水平较高,但其干体重、超滤量、透析充分性等指标与低血红蛋白组无统计学差异,前白蛋白水平略高。结论(1)老年MHD患者以男性为主,原发性。肾小球肾病仍是主要原发病,但应重视糖尿病肾病患者增多带来的挑战。(2)老年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对较为满意,但对CKD并发症的控制有待加强。(3)提高老年MHD患者的营养水平、鼓励蛋白质摄入可能有助于贫血的纠正,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现象非常普遍,调整透析液的钠离子浓度可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目前透析过程中常用的钠模式有低钠透析、标准钠透析、可调钠透析和个体化钠透析模式。前三种透析模式在透析结束时都可能会达到钠离子的负平衡或正平衡,引起透析失衡综合征或透析间期口渴、干体重增加等。个体化钠模式的目标是透析结束时实现钠离子的零平衡,既不引起钠潴留,也不过度丢失钠,更好地控制血压及干体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非常理想的透析液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