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李炎梅 《现代保健》2009,(4):102-103
目的探讨两种梅毒诊断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试验(TRU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ELISA试验(TP—Ab)联合检测在辅助临床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EHSA试验(TP—Ab)进行检测,其中任一试验发生阳性反应的样本再采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试验。结果9343例血清样本TRUST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33%,经TPPA确认阳性符合率为98.62%;TP—Ab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92%,经TPPA确认阳性符合率为98.52%。TRUST和TP—Ab同时阳性检出率为2.21%,经TPPA确认阳性符合率为100%;TRUST阴性TP—Ab阳性的检出率为2.21%,经TPPA确认阳性符合率为93.10%;TRUST阳性TP—Ab阴性的检出率为0.12%,经TPPA确诊阳性符合率为72.72%。结论同时采用TRUST和TP—Ab进行血清学联合检测,可互补两种实验的不足,提高阳性检出率和辅助临床诊治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特异和特异性梅毒抗体血清学方法筛查效果,为采供血机构选择梅毒筛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同时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对48235份献血者血液标本做筛查试验,对检出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RPR法阳性率0.21%(103/48235);TP-ELISA法阳性率0.42%(202/48235),2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68,P〈0.01)。经TPPA法确认187份梅毒阳性血标本中RPR法检出阳性率为52.41%(98/187),TP-ELISA法检出阳性率为96.26%(180/187),2法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23,P〈0.01)。111份RPR法阴性、TP—ELISA法阳性血标本,经TPPA法确认为阳性89份;12份TP—ELISA法阴性、RPR法阳性血标本,经TPPA法确认为阳性7份。结论TP-ELISA法梅毒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RPR法,但两法均存在漏检、假阴性或假阳性现象,若同时采用特异和非特异性2种血清学方法进行献血者血液梅毒筛查,可有效减少梅毒经输血传播,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无偿献血梅毒筛查方法检测情况,为TTI实验室检验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102例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阳性标本皆采用TPPA、TP—HBsAg联合金标试纸和对照试剂进行平行检测。结果:102例筛查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85例阳性,总阳性符合率为83.33%,ELISA方法的阳性预测值(92.39%)高于TRUST方法的阳性预测值(77.27%);平行测试ELISA试剂检测一致性高于TRUST试剂检测水平;TP—HBsAg联合金标试纸检测阳性82例,阳性出现时间与ELISA S/CO值相关性分析:r=-0.348,P=0.002〈0.01,两者呈高度负相关关系。结论:在目前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较高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现有TTI实验室检测策略进行相应变动,并增加献血前粗筛方法和阳性确认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RPR、TRUST、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方法 以RPR、TRUST法检测门诊、住院患者标本210例:临床梅毒确诊18例,确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系统性红斑狼冷疮患者3例,乙型肝炎患者35例和健康体检者149例,RPR、TRUST阳性者以TPPA确认.结果 共检出RPR、TRUST阳性18例,检出率为8.6%,其中RPR、TRUST阳性、TPPA阳性15例,符合率为91.5%;RPR、TRUST阳性、TPPA阴性7例,RPR、TRUST假阳性率为3.3%,18例TPPA阳性标本中检出RPR、TRUST阳性15例,检出率83%;其余3例RPR、TRUST阴性,未检出率17.0%.结论 RPR、TRUST是住院、门诊人群梅毒筛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3种不同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茂良  周仁芳  王珏  何龙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10):1255-1255,1263
目的:比较3种不同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TRUST、TPPA、ELISA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98.33%、98.89%。特异性分别为78.86%、96.57%、90.86%。同时发现ELISA检测时存在假阳性。结论:TRUST不适合作为梅毒的诊断。ELISA可作为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一种理想筛查方法。但对ELISA阳性标本应做TPPA检测,对ELISA检测阴性的标本则不需要TPPA确诊。  相似文献   

6.
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TRUST、TP-ELISA、TPPA检测梅毒抗体的效果,选择一种适合大批量标本的梅毒筛查方法.[方法]以TP-ELISA法检测门诊、住院患者标本2552例,TP-ELISA阳性者以TP-PA确认,并检测TRUST.[结果]共检出TP-ELISA阳性157例,检出率为6.07%.其中TP-ELISA阳性、TP-PA阳性155例,符合率98.7%;TP-ELISA阳性、TP-PA阴性2例,TP-ELISA假阳性率为1.27%.155例TP-PA阳性标本中检出TRUST阳性48例,检出率40.00%(48/155);其余107例TRUST阴性,未检出率60.00%(107/155).[结论]TP-ELISA是门诊、住院人群梅毒筛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LJST)、酶联免疫试验(EIJ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这3种方法 在梅毒检测中的效果及适用意义,根据不同检验目的 ,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EIJSA法检测服务业体检人员16 125例,ELISA阳性标奉用TPPA确证,并以TRUST法检测.结果 共检出ELISA阳性145例,检出率为0.90%(145/16 125).其中ELISA阳性、TPPA阳性143例,符合率98.62%(143/145);ELISA阳性、TPPA阴性2例,ELISA假阳性率为1.38%(2/145);143例TPPA阳性标本中检出TRUST阳性107例,检出率为81.82%,(117/143);其余26例TRUST阴性,未检出率18.18%(26/143).结论 ELJSA可用于大批量标本梅毒检测的筛查试验;TPPA可作为ELISA、TRUST、检测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TRUDT可用于梅毒疗效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梅毒检测方法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1542例门诊标本同时用梅毒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检测,阳性标本再用TPPA确证。结果:TPPA确证阳性的159例标本中,ELISA检出158例阳性,检出率99.4%,TRUST检出110例阳性,检出率69.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样本OD值的高低与TPPA和TRUST的符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TRUST仅适合于梅毒治疗的滴度检测及疗效观察,ELISA灵敏度高,适合于筛查,TPPA特异性好,适合于筛查后的确认试验。  相似文献   

9.
12290例肿瘤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试剂对肿瘤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提高阳性检出的准确度。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和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同时检测标本,阳性标本再进行苍白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12290例肿瘤患者血标本采用TRUST方法与ELISA方法初检,共检出梅毒阳性者483例,对483例初检阳性的标本,采用TPPA方法确认实验复检阳性的为419例,阳性率为3.41%。其中两种方法同时阳性者124例,采用TPPA方法复检全部为阳性。用TRUST方法检出阳性245例,采用TPPA方法复检阳性的为196例;用ELISA方法检出阳性362例,采用TPPA方法复检阳性的为347例。结论患者标本单一方法检测,漏检的机会较大,且假阳性多。从医疗单位避免医疗纠纷和患者减少心理压力及家庭矛盾两方面考虑,标本的检测最好是一遍ELISA方法和一遍TRUST方法双法筛查,阳性标本再用TPPA方法进行生物学假阳性甄别。  相似文献   

10.
欧慧 《现代保健》2013,(22):80-81
目的:筛选有效的检测试剂,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职业健康体检10286例标本,采用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梅毒诊断,并作结果分析。结果:ELISA法检出阳性标本675例中,经TPPA确证阳性657例,阳性符合率97.33%。TRUST法检出阳性424例,均经TPPA确证阳性;而ELISA筛查阳性而TRUST阴性的标本有7.17%的假阳性结果。结论:建议3种检测方法结合应用能更有效提高梅毒临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份梅毒阳性血清和96份健康体检阴性的血清用苍白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苍白密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3种方法检测65份梅毒血清中,TRUST阳性61份,阳性率为93.8%;TP-ELISA阳性63份,阳性率为96.9%;TPPT阳性65份,阳性率100.0%;3种方法检测96份健康者血清,TRSUT和TP-ELISA均检出生物假阳性。结论 TRUST敏感性、特异性均最低,TP-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TRUST,TPPA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TRSUT对于非特异性的梅毒血清学试验,仅可作为疗效观察和随访有无复发或再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梅毒的血清学方法很多,通过比较找出简单、快速适合临床需要的最佳的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对9865例病人血清标本分别用TRUST法和TP-EIA法进行梅毒抗体的检测,阳性者再用TPPA进行确证。结果:9865例血清标本TRUST法的阳性率为2.33%,TP-EIA法阳性率为2.92%,阳性者均经TPPA确证;进一步分析表明:TRUST阳性标本的TP-EIA的光密度值90%以上>1.0;而TRUST阴性标本的TP-EIA的光密度值90%以上<1.0;而且TRUST的滴度随病程变化而变化,而TP-EIA则不随病程变化而改变。结论:同时采用TRUST和TP-EIA进行血清学联合检测,阳性者再经TPPA确认,这样可互补两实验不足,提高阳性符合率,更好辅助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梅毒孕妇及其配偶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方法:对809例梅毒孕妇及其配偶进行TRUST和TPPA检测。结果:809例梅毒孕妇TRUST和TPPA试验均为阳性,其配偶中TRUST阳性率为25.82%(166/809),TPPA阳性率为28.41%(179/809)。TRUST滴度在1∶8~1∶16的梅毒孕妇的配偶TRUST、TPPA阳性率与滴度≤1∶4的孕妇配偶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而滴度>1∶16的孕妇配偶TRUST、TPPA阳性率最高,明显高于TRUST滴度为1∶8~1∶16的梅毒孕妇的配偶(P<0.05)。结论:梅毒孕妇及其配偶梅毒血清学结果不一致,梅毒滴度越高,传染性越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阳性的标本,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分析其在老年患者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作为梅毒筛查,对老年患者TPPA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 TPPA阳性的64例老年患者送检标本,用WB检测确证阳性63例,阳性符合率为98.4%,阴性符合率为100.0%.结论 TPPA测定抗梅毒抗体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几乎全部存在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对TRUST结果则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ELISA及TRUST方法用于梅毒抗体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梅毒检测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一种更适合大批量母血和脐血标本的梅毒筛查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7年12月天津市脐带造血干细胞库的母血和脐血标本共8005份(16010对),同时用ELISA和TRUST方法进行检测,对任意一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方法进行确认。结果TRUST法的阳性检出率是0.33%(52/16010),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是0.55%(88/16010)。52份TRUST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中经TPPA确认为阳性的有41份,有11份为假阳性;88份EUSA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中经TPPA确认为阳性的有87份,有1份为假阳性,(P〈0.05)。结论用ELISA作为检测脐血梅毒的初筛方法,能够确保临床脐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梅毒检测方法,为制定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35 872名出入境人员血清标本,采用ELISA、TRUST、TPP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结果35 872份血清标本,ELISA法阳性217份,阳性率为0.604%。TRUST法阳性97份,阳性率为0.270%。TPPA法阳性205份,阳性率为0.571%。ELISA和TPPA法无显著性差异(χ~2=0.343,P>0.05);TRUST法和TPPA法有显著性差异(χ~2=38.786,P<0.005)。结论ELISA法是大批量标本筛查的理想方法,阳性则用TPPA进行确认,TRUST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判愈。  相似文献   

17.
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全面了解梅毒在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特点,为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同时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3种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中,梅毒感染率为1.16%,男性感染率(1.52%)显著高于女性感染率(0.33%);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40-60岁年龄段,占感染总人数的59.23%;梅毒合并乙型肝炎感染率为0.22%。[结论]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多以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为主;梅毒合并乙型肝炎感染是传染病监测要面对的课题;采用TPPA和TRUST同时检测,可以提高梅毒的检出率,从而切实加强出入境人群的传染病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筛查苍白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新模式及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临床需做梅毒筛查试验的标本1584份,对这1584份标本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CLIA)和苍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其中任一方法阳性标本再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滴度检测.结果 CLIA阳性57份标本,阳性率为3.6%,TPPA阳性为56份标本,阳性率为3.5%,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率达99.9% (Kappa=0.995),57份阳性标本中,TRUST检出阳性为35份,阳性检出率为61.4%,低于CLIA的100.0%及TPPA的9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CI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做确证试验,阳性再做TRUST及滴度检测的新模式是可行的,提高了敏感性,降低了假阴性,优于目前使用的传统梅毒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