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仲琴  高宁梅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2):2104-2106
目的:探讨心包腔内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安全性。方法:经细胞学确诊的51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常规心包腔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治疗组置管引流联合腔内注射CBP300mg+干扰素(IFNa-2b)600万u+PYM16mg,每周2次,共4—6次;对照组单纯置管引流。结果:可评价疗效病例49例,近期有效率治疗组(25例)心包积液量减少的CR、PR、PD分别是44.0%、32.0%、24.0%,对照组(24例)分别是1%、16.7%、7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治疗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7.50%、58.08%、29.17%,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对照组分别为58.33%、33.33%、0,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心包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细胞毒药物和IFNa-2b腔内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有效、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2.
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36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我们采用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3 6例 ,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 6例晚期恶性肿瘤心包内转移伴有大量心包积液患者作为治疗组 ;以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 2 8例晚期恶性肿瘤心包内转移伴有大量心包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 ;治疗组 :男 2 7例 ,女 9例。年龄 2 7~ 78岁 ,中位年龄 5 2岁。其中肺癌 2 6例 ,乳腺癌 7例 ,淋巴肉瘤 2例 ,肝癌 1例 ;对照组 :男 2 0例 ,女 8例。年龄 3 0~ 79岁 ,中位年龄 5 0岁。其中肺癌 …  相似文献   

4.
恶性心包积液多由心包转移癌引起,心包原发癌罕见。心包填塞是其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恶性心包积液具有多次穿刺后积液量不减少,迅即复生如前的特点,所以,选择一种合理的治疗方式是至关重要的。我院白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对39例有心包填塞症状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了微创心包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5.
心包腔内置管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急症之一的恶性心包积液 ,如不及时治疗 ,患者会因心包填塞而死亡。我院 1 993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共收治恶性心包积液患者 42例 ,其中 2 0例行单纯心包抽液治疗 ,2 2例行心包腔内置管化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2 0例单纯心包穿刺抽液组男性 1 4例 ,女性 6例 ,年龄42~ 63岁 ,中位年龄 5 2 .2岁。其中少量积液 ( <2 0 0ml) 1例 ,中等量积液 ( 2 0 0~ 5 0 0 ml) 1 3例 ,大量积液( >5 0 0 ml) 6例。 2 2例心包腔置管化疗组男性 1 4例 ,女性 8例 ,年龄 43~ 62岁 ,中位年龄 5 …  相似文献   

6.
恶性心包积液多由心包转移癌引起 ,心包原发癌罕见。心包填塞是其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恶性心包积液具有多次穿刺后积液量不减少 ,迅即复生如前的特点 ,所以 ,选择一种合理的治疗方式是至关重要的。我院自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0月对 39例有心包填塞症状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了微创心包穿刺置管 ,在尽量引流出心包积液后行心包灌洗 ,并交替给予顺铂及力尔凡 ,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经B超、CT或X线证实有大量心包积液的恶性肿瘤患者 4 2例 ,在局麻下行微创心包置管 ,首次心包引流液检查未…  相似文献   

7.
肺癌心包积液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治疗难度大,预后差。我科自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对22例肺癌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加心包腔内化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肺癌心包积液患者22例,男16例,女6例。中位年龄50岁。全部患者均有病理组  相似文献   

8.
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临床观察(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 ,对 5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行B超引导下心包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 +腔内化疗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全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 5例中 ,男2例 ,女 3例。年龄 35岁~ 6 0岁。全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 :非小细胞肺癌 3例 ,乳腺癌 2例。恶性心包积液均经胸部X线、B超和心包积液脱落细胞学查实。全部患者均有中到大量心包积液 ,有明显心包填实症状。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穿刺前均行B超检查 :通过胸骨旁、心尖部、肋缘下等多部位探查 ,了解积液量及积聚部位 ,选择最佳穿刺…  相似文献   

9.
恶性心包积液临床较常见,预后恶劣,治疗效果较差。对不能耐受全身或局部化疗的病人,更是如此。我们自1995年1月至今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心包腔内注射治疗转移性心包积液20例,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作者单位:泰安市(271000) 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女5例,年龄40~65岁。原发肿瘤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肺癌12例,乳腺癌5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心包积液均经X线、B超检查证实,16例心包穿刺查见恶性瘤细胞,另4例瘤细胞学阴性,且排除了其他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置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心包积液目前国内一直沿用反复心包穿刺抽液注药的方法,这种传统的方法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自1994年1月至1995年9月,我们采用床旁B超定位,剑突下经皮心包腔穿刺置管,反复注药的方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满意。国内尚未见报导,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46—61岁,平均52.2岁。5例以心包填塞为主要表现入院;6例合并胸腔积液;合并左下肺不张、合并左下肺炎。术后复发合并多处转移、左全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术后各1例。B超检查,心脏舒张期,后心包积液厚度均在0.8cm以上。均有细胞学或/和病理学诊断结…  相似文献   

11.
12.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癌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 (centralvenouscatheter,CVC)留置治疗癌性心包积液的应用价值 ,寻找降低缩窄性心包炎的方法。方法 在X线导引下取剑突旁按Seldinger方法穿刺并留置CVC ,抽取心包积液 ,心包腔内注射药物。结果  38例癌性心包积液均获成功 ,无气胸、出血和心脏损伤情况发生 ,抽取心包积液 2 0 0~ 30 0ml左右 ,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置管 14~ 5 8天 (平均 17.2± 4 .8天 ) ,无因心包缩窄外科治疗者。结论 CVC留置治疗癌性心包积液 1次置管可达到急救、诊断、治疗及心包腔冲洗的目的。对降低缩窄性心包炎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B超引导下心包内穿刺并置管引流加腔内化学药物注入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对58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心包腔后置入导丝,沿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彻底引流后每周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经治疗后17例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65.5%。无心包缩窄及窦道形成。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心包内穿刺置管引流加腔内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具有方便、有效、安全等特点,有助于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系统在恶性胸腔积液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1年6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经胸水细胞学确诊的3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改良的中心静脉引流装置,进行引流并注入药物,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其中CR13例,PR20例,NC2例,有效率为94.3%,并发症主要为管腔堵塞。结论置留式改良的中心静脉导管装置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是一种微创、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且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5.
The case of a 61-year-old woman who presented a recurrent symptomatic pericardial effusion and a malignant cardiac tamponade six months prior to the detection of a mediastinal anterior mass is described. Diffuse malignant pericardial mesothelioma was diagnosed after mediastinal mass biopsy. The patient underwent further oncological evaluation followed by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16.
恶性心包积液的内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艳芳  于雷  王金万 《癌症进展》2007,5(4):352-354
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已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近年来许多临床医师对恶性心包积液的内科治疗做了大量研究,如腔内化疗、生物反应调节剂、博莱霉素、热疗等,其近期疗效均较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is a frequent complication of advanced incurable malignancies and requires treat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prognostic factors for cytology-positive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in patients treated by pericardial drainage.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 series of consecutiv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ytologically positive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who were treated by pericardial drainage at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Hospital, Tokyo. Results 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pericardial effusion were treated by pericardial drainage, 60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cytological positive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including 32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13 with breast cancer, 8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and 7 with miscellaneous cancers. Subxiphoid pericardiostomy was performed in 50 of the patients and percutaneous tube pericardiostomy in the other 10 patients.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recurred in 14 patients, and pericardial drainage was performed again in 9 of them.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 was 6.1 months, and the 1-year survival rate was 28%.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significant negative prognostic factors: performance status, development of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during chemotherapy, mediastinal lymph node enlargement, and cytologic type. (P = 0.03, 0.02, 0.01, 0.00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poor prognostic factors may be better to consider as indication of palliative therapy, even if oncologic emergency had been resolved rapidly by drainage.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经B超引导下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行心包引流,并腔内注射沙培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19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法,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入Arrow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导管行心包引流后腔内注射沙培林5KE。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心包积液引流并发症低、引流彻底,同时腔内注射沙培林疗效好、副作用小。结论: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并腔内注射沙培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方法简单易行、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