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伤救治发展模式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创伤院前急救系统的逐渐完善、院前时间缩短和院前创伤复苏技术的提高,使严重创伤病人的院前死亡率大大降低,被送到急诊科的机会增加。但严重创伤对全身各系统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使病人到达急诊科时往往处于生理功能耗竭状态,并且现存的创伤急救模式使得创伤院内复苏与确定性治疗的中间衔接期过长,导致创伤病人在急诊室拥挤和延搁,进一步影响严重创伤的救治。建立科学的创伤急救模式是目前创伤急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创伤急救理念进展和我院急诊科现状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不论交通事故、打击砸伤、坠落、刀伤所造成的严重创伤,抢救能否成功,时间是关键。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10月在对68例严重创伤患者通过院前急救、病室的监护治疗紧密相连构成了严重创伤急救的基本护理工作程序,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诊严重创伤早期救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急诊严重创伤1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3例,救治脱险121例(91%);死亡12例(9%),其中急诊救治中死亡3例,手术时或手术后死亡9例。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114例,其中抢救脱险105例,急诊科滞留时间(57±28)min;死亡9例,急诊科滞留时间(125±48)min,两者急诊科滞留时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缩短急诊科滞留时间,早期实施确定性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捉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急诊严重创伤133例救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剑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2):1151-1152
目前,在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四位,而严重创伤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如何提高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已成为医院急诊外科研究的一个迫切课题。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急诊救治的严重创伤病例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2001-01~2006-01我院急诊科接诊的2356例创伤病例,其中严重创伤133例(占同期创伤抢救人数的5.6%)。在133例严重创伤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47例,年龄6~77岁,17岁以下12例(9.2%),18~30岁69例(51%),31~45岁23例(18%),46~59岁16例(12%),…  相似文献   

5.
不论怎样的创伤,抢救能否成功,经验证明:时间是重要因素。美国马利兰急诊研究所的经验:威胁生命的损伤,伤后最初60m in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间犤1犦。有人称之为严重创伤急救的“黄金1小时”。为此,我科自2000年6月~2004年6月,在对180例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中,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不断完善创伤急救的组织系统,使严重创伤急救的3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急危重症监护病房的监护治疗紧密相连,构成严重创伤急救的基本护理工作程序,从而为病人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30例,男118例,女62例,年龄18~50岁;均无伴随疾病,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间或病人就诊时间分别是伤后10m in、4h,交通事故伤124例,坠落伤56例,创伤指数均在15以上,均须入院或手术治疗。2护理2.1院前急救护理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包括现场急救护理和转运与途中监护。到达现场后,护士应迅速对病人进行护理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状态;观察表面皮肤损伤、言语表达的能力、四肢活动状况以及病人对伤情或症状的耐受程度...  相似文献   

6.
探讨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临床救治和护理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74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救治方法和护理措施.74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救治成功率为90.5%,救治时间为(45.3±16.7)h,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95.5%.在急诊中对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救治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抓住抢救的最佳时间,同时采取整体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2004年9月-2005年11月我科对205例严重创伤急救护理中,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不断完善创伤急救的组织系统,使严重创伤急救的3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急危重症监护病房的监护治疗紧密相连,从而为病人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5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救治,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模式救治,观察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确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创伤急救模式能够提高严重胸腹外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整体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急诊中所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评价整体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0%,抢救时间为(48.55±18.30)h,患者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5%,抢救时间为(75.55±16.50)h,患者的满意度为82.5%.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急诊中开展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手术时间,并且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创伤评分一体化为导向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92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以创伤评分一体化为导向的急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用时、救治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抢救所用时间均更短(P均<0.05),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更高(P均<0.05),重症监护室入住率、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P均<0.05)。结论 以创伤评分一体化为导向的急救护理模式可为严重创伤患者争取有效的抢救时间,且能提高救治效果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温红梅 《全科护理》2008,6(33):3014-3015
[目的]总结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在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运用于152例急诊PCI术中。[结果]152例病人在来院90min之内全部开通血管梗死相关动脉(IRA),介入治疗成功率100%。[结论]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在急诊PCI术中的应用具备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在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运用于152例急诊PCI术中。[结果]152例病人在来院90 min之内全部开通血管梗死相关动脉(IRA),介入治疗成功率100%。[结论]程序化护理工作模式在急诊PCI术中的应用具备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李燕  杨煌云 《护理研究》2011,25(28):2599-2600
数字化医院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我院临床医疗引入数字化管理后,实现了全院病人信息资源共享,保证了病人信息、医疗文书的准确性,减少了护士繁琐重复的转抄时间,真正做到了把护士让给病人,保证了护理质量与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4.
李燕  杨煌云 《山西护理杂志》2011,(10):2599-2600
数字化医院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我院临床医疗引入数字化管理后,实现了全院病人信息资源共享,保证了病人信息、医疗文书的准确性,减少了护士繁琐重复的转抄时间,真正做到了把护士让给病人,保证了护理质量与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护理专业人才,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进行《急救护理》课程开发.方法 将2008级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199名学生采用抽签法分成实验组(100名)和对照组(99名),实验组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流程,对《急救护理》课程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进行的方法进行《急救护理》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组制团队管理方式对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应用小组制团队管理方式对外科病房进行管理,并比较实施前后各项护理指标.[结果]实施后各项护理指标评分提高,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下降.[结论]小组制团队管理方式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外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赵冬梅 《妇幼护理》2022,2(14):3247-3249
目的:分析临床进行急救儿科护理服务期间对比其常规护理服务、动态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儿科临床救治患者80例,作为分析对象,研究时间自2018年6月开始,收集临床相关数据,并拟定出研究计划,直至2021年11月截止,期间将参与本次研究案例患儿依照其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并制定研究小组人数上限为40例,待成功组建研究小组后,对其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予以动态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临床指标等。结果:据统计,两组患儿家属对其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对比,满意度结果分别为(95.00%)、(7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差;两组护理质量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态度、专业能力、护理效果等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对比,对照组患儿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情况,相比较研究组较差,(P<0.05)。结论:临床实施儿科紧急救护期间予以患儿动态急救护理模式,效果极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临床急救时间,提高其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情况,全面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等,极具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是否合格的专业人才问题。我院是省级教学医院,承担着医学院校及进修人员的临床教学。为提高急诊教学质量,我科结合临床实际,对急救护理技能训练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在教学中引入急救护理技能比赛训练模式,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