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继东  刘汉东  李元柱 《河北医药》2004,26(12):1005-1005
患者,女,54岁。因颈后部、右上肢疼痛伴双下肢无力2年,于2003年4月14日入院。检查:神清、语畅,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双侧髌震挛、踝震挛阳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颈椎MRI扫描检查:颈,(G)椎体下缘至胸。(T1)椎体水平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呈稍长T1,稍长12肿块影,考虑为神经元性肿瘤。颈椎MRI增强扫描检查可见病灶强化不太明显,胸腰椎MRI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颜斌  施向春  姚震均 《贵州医药》2002,26(9):788-788
患者男性 ,4 7岁。因下胸部束带感 8个月 ,3个月后出现右下肢无力且进行性加重 ,并双下肢麻木及行走时步态僵硬、困难 ,解大小便无力而入院。查体 :乳头下 5cm即第七前肋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减退 ,左下肢为甚 ,双下肢无明显肌萎缩 ,右下肢屈肌肌力Ⅳ级、伸肌肌力Ⅲ级 ,左下肢肌力Ⅴ级 ,右下肢肌张力稍增高 ,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右膝、踝反射亢进 ,双踝阵挛阳性 ,右下肢巴氏征阳性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未引出 ,肛门反射存在。胸、腰部MRI检查未发现异常 ,颈部MRI检查发现颈8胸1 节段脊髓内稍偏左T1 像信号明显增高 ,T2 像信号亦增高 ,病…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20岁.因左上肢无力、活动障碍6个月余,加重伴左下肢无力、失语20天于2000年10月19日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不能发音,不能伸舌,咽反射左侧欠佳,左侧软腭抬举差,左上肢肌力Ⅲ级,左手握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右手握力Ⅳ级,四肢肌张力增高,以左侧肢体明显,左上肢腱反射(3+),双下肢腱反射(4+),左半身感觉减退,以左躯干明显,双侧巴宾斯基征(+).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症状缓解不明显.MRI示:左侧大脑顶叶皮层下白质及基底节区可见一4 cm×5 cm大小轻度T1低信号、不均匀长T2信号肿瘤块影,轮廓不清晰,边缘不光整,下方达中脑及小脑,胼胝体都受损.左侧丘脑、中脑及桥脑内也可见长T2信号,轮廓模糊.右侧侧脑室轻度受压、变形,第三、四脑室大小、形态正常.颈髓内未见明显异常.行脑活检术,确诊为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20岁。因左上肢无力、活动障碍6个月余,加重伴左下肢无力、失语20天于2000年10月19日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不能发音,不能伸舌,咽反射左侧欠佳,左侧软腭抬举差,左上肢肌力Ⅲ级,左手握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右手握力Ⅳ级,四肢肌张力增高,以左侧肢体明显,左上肢腔反射(3 ),双下肢腱反射(4 ),左半身感觉减退,以左躯干明显,双侧巴宾斯基征( )。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症状缓解不明显。MRI示:左侧大脑顶叶皮层下白质及基底节区可见一4cm×5cm大小轻度T1低信号、不均匀长T2信号肿瘤块影,轮廓不清晰,边缘不光整,下方达中脑及小脑,胼胝体部受损。左侧丘脑、中脑及桥脑内也可见长T2信号,轮廓模糊。右侧侧脑室轻度受压、变形,第三、四脑室大小、形态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11岁。 1999- 0 6- 0 9因颈部疼痛、四肢无力在本院门诊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无发热、出血。查体 :无贫血貌 ,胸骨无叩击痛。颈强直 ,T2 以下躯体感觉减退 ,四肢肌张力高 ,双上肢肌力Ⅱ级 ,双下肢Ⅲ +级 ,四肢腱反射 ,双侧巴氏征 ( + ) ,踝阵挛 ( + )。颈椎磁共振显像检查提示C2椎体及附件呈长T2 短T1信号 ,相应脊髓信号欠均 ,略增粗。经神经外科会诊考虑C2 硬膜外肿瘤 ,C2 椎体肿瘤而于 1999- 0 6- 17行颈椎管减压 ,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 ,C2 小圆细胞肿瘤—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为血管外皮瘤 (低度恶性 )。术后恢复顺利 ,…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1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感觉减退20d”入院。检查:甲状腺、双侧颈淋巴结、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Ⅳ级,感觉平面在C3;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增高,双侧巴氏征阳性。颈椎MRI示:C7椎体骨质破坏,脊髓受压,提示:椎管内肿瘤。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椎管内转移腺癌。术后行甲状腺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多发结节及钙化,右叶有2个低回声、实性结节,最大约6mm×5mm大小,内有细小强光点;左叶3个结节,最大者约5mm×4mm大小,考虑颈椎椎管内肿瘤来源于甲状腺。3个月后查体:双侧甲状腺无明显肿大,右侧甲状腺可扪及一…  相似文献   

7.
Hangman骨折是较少见的外伤性上位颈椎损伤,我科自1986年~1990年收治3例,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37岁,工人。主因从4m高坠落,枕部着地,伤后无昏迷,伤后3小时入院。查体:血压13.3/10.7kPa。神清被动体位,颈部活动受限,上位颈椎压痛,双上肢感觉存在,四肢运动功能丧失,感觉平而于第三肋间。X线片示:枢椎椎弓峡部骨折,椎体向前脱位,第五颈椎压缩骨折无明显脱位。行颅骨牵引,重超4.5kg。同时应用脱水药、抗生素及少量多次输血等支持疗法。4个月后病情不见好转而出院,到外院行脊髓探查椎体固定术。半年后上肢功能恢复,肌力达Ⅲ级。  相似文献   

8.
例1男性,26岁。2003年9月27日突然腰背部剧烈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6h后双下肢完全瘫痪,尿潴留,当日入院。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流利,颅神经正常;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低,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弱,双侧Babinski征阴性,胸7平面以下温痛觉消失,触觉及深感觉正常;腰椎穿刺压力110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正常;脊髓磁共振成像(MRI)示:腰3~5椎体水平狭窄,可见长T1、长T2信号。诊断: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给以扩血管、抗凝、神经营养剂等治疗,10d后双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感觉、括约肌功能正常。例2女性,40岁。以背部剧烈疼痛…  相似文献   

9.
本综合征为一种先天性颈椎及上胸椎联合发育畸形所造成的颈部短缩及运动障碍,现报告4例。例1,男,55岁。双手发麻,双下肢无力,颈部活动受限,左耳聋。查体:颈短,发际较低,颜面不对称。X线检查见颈部轻度侧弯,生理曲度消失呈“S”形,颈椎体变形,颈_7~胸_2椎体相互融合,颈_(2~3)棘突部分融合。颈_(3~6)椎体缘轻度骨质增生,颈椎第3~5椎间隙变窄。左侧茎突过长。腰椎_3隐性脊柱裂。例2,男,40岁。左上肢轻度麻木,以左手第1~3指为明显。颈部活动受限。X线检查见颈_(5-6)椎体融合,椎间隙部分消失,棘突合二而一。  相似文献   

10.
董媛 《中国医药》2006,1(12):762-76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年龄37岁,因双下肢无力痛觉减退入院。既往体健,无外伤、发热等病史。入院检查: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右Ⅲ级,左级,元肌束震颤.胸8下痈觉减退,关节位置消失,双膝反射亢进,双巴氏征(++),MRI示C3-C7椎体水平脊髓前部蛛网膜下腔消失,脊髓增粗,内见点状T2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异常,腰穿示压力360mmH2O,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盘退变中的椎体终板炎的低场MRI表现,以提高对颈椎终板炎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及漏诊,给临床医生诊疗提供信息。方法采用日立牌0.35T低场磁共振仪对312例颈椎椎间盘退病患者行MRI扫描,分析颈椎终板炎的MRI信号表现及形态特征。结果在312例颈椎间盘退变病例中,有116例患者退变椎间盘相邻椎板有不同程度的信号异常改变,累及335个颈椎椎体终板,其中119个终板在T1 WI、T2 WI上呈长T1、长T2信号,195个终板的骨髓在T1 WI、T2 WI上均呈高信号,21个终板的骨髓在T1 WI、T2 WI上均呈低信号,信号的形态可分为斑片状、三角形、窄带样。结论低场强条件下MR对颈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炎可以做出相应的诊断,且有较明确的信号及形态改变,结合分期,给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2.
杨晓慧  王肇瑞 《河北医药》2012,34(3):480-480
患者,男,57岁.因原发性肝癌介入后双下肢无力3d加重1d入院.患者于2009年10月出现腹胀、腹痛,进食明显减少,肝脏增强CT示肝内多发结节型肝癌(图1),肝脏肿瘤穿刺活检病理为肝细胞性肝癌,遂行肝动脉化疗时栓塞术2次,后未继续治疗.入院前3d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大小便困难,入院前1d患者出现不能行走.查体:右上腹饱满,肝脏于剑下8 cm可及,质地硬,移动性浊音阳性.脊椎无畸形,椎体无叩痛.双下肢水肿.神经系统检查: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弱.左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脐平面以下皮肤痛觉减弱,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双侧膝腱反射消失.双侧Babbinskin's、Kering's(-).初步诊断:原发性肝癌,椎体转移?入院后行腰椎MRI检查:T6、7椎体后缘椎管内可见形态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脊髓显示不清(图2);L4椎体信号异常,呈长T1等T2信号影(图3),诊断:结合病史,T6、7椎管内软组织肿块,考虑椎管内转移;L4椎体转移.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椎体及椎管内转移.患者家属拒绝进一步检查及治疗,一直给予对症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出现痛觉减退平面逐渐上升,7月1日痛觉减退平面达脐上1.5 cm处.住院第3天患者因消化道出血死亡.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 ,5 2岁。以左前臂麻木、酸胀痛伴左侧肢体无力、肌萎缩进行性加重月余于 1995年 10月 2 4日入院。查体 :体温36 .8℃ ,脉搏 80次 /分 ,呼吸 2 0次 /分 ,血压 16 / 11k Pa。营养中等。心、肺、肝、脾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 :左上肢深浅感觉减退 ,肌萎缩 ,较右侧小 1.5 cm,左侧肌力 级 ,左肱二头肌反射消失 ,肱三头肌反射、挠骨膜反射迟钝 ,右上肢、双下肢肌力正常 ,病理征 (- )。辅助检查 :颈椎拍片为颈 5、 6椎间孔变窄提示颈椎骨质增生 ,头颅蝶鞍片正常。肌电图示左右桡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 ,左正中神经近端运动传导…  相似文献   

14.
1病例介绍患者女,16岁,因"突发背部疼痛2天"于2008年1月入院。入院查体:神清,合作,被动体位,脊柱生理弯曲正常,胸1~胸3椎体棘突压痛、叩击痛,右上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4级,双上肢感觉正常。双下肢乏力,麻木,肌力4级,膝关节反射亢进,小便困难,扶入病房。经MRT检查,考虑胸1~胸3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入院诊断:胸椎管内肿瘤。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入院后第二天在全麻下"经后路胸椎管内病灶清除并椎管减压术",术中见"硬膜可见蚯蚓状扩张弯曲静脉",术后复查胸椎MRI示:椎管内异常密度影已不存在。术后积极预防感染、止血、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手术切口如期愈合,术后14天拆线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odic I型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43例椎体终板炎(I型)患者的MRI资料,其中颈椎10例,腰椎33例,均行MRI平扫,3例加做MRI增强,进行。结果43例中,共累及76个椎体终板,45个椎体终板MRI表现较典型,呈境界清楚条带状长T1长T2信号,或长T1混杂T2信号,压脂序列为高信号,31个椎体终板MRI表现为边缘不清大片状或局限性三角形、半圆形信号异常,3例增强扫描病变均有强化。结论 MRI是诊断椎体终板炎的最佳检查方法,Modic I型椎体终板炎的MRI表现虽复杂多样,但也有其特点,诊断时需仔细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42岁.因右侧肢体肌力减退一年,加重伴左侧面部麻木20天入院.入院时查体:神志清,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右下肢肌力Ⅲ级,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侧肢体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右侧指鼻试验阴性,轮替试验( ),右侧Babinski( ),Chadock( ),昂白氏征( ).MRI提示:桥脑有2.0cm×2.5cm×2.5cm大小的低密度区,呈现长T_1长T_2信号.注射CDTA后有部分增强.印象:桥脑肿瘤,认为血管网状细胞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70岁。因“颈肩痛、双手麻木并全身无力0.5年,加重15d”入院。查体:颈段脊柱左侧弯,C3、4颈椎棘突压痛(+),四肢肌力IV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hoffman征(+),巴氏征(-),双手及双下肢关节位置觉消失。颈椎MRI提示:重度颈椎病(脊髓  相似文献   

18.
徐朝辉  程凤宽  赵善义  郭涛 《河北医药》2001,23(11):876-876
患者 ,男 ,35岁。因车祸昏迷 1 0h入院。入院后X线摄颈椎片无骨折及明显错位。颈椎CT示 :C3 - 5间盘突出 (轻度 )。苏醒后自述颈项及双肩部胀痛 ,双上肢发胀。行卧位颈牵 1 0余天 ,疼痛有所缓解。后来我科行坐位颈牵引及颈部低中频电疗 1 0次 ,症状缓解不明显 ,并出现双手麻胀 ,拿实物时感觉手与物体间有一层东西间隔 ,轻触手背皮肤时刺痛 ,感觉障碍呈手套状分布致肘关节 ,上肢肌力无明显变化 ,但腱反射轻度亢进 ,双下肢感觉、肌力无异常变化 ,病理反射未引出。进一步做颈部核磁 ,发现颈髓中央部于C3 椎体及C3~ 4间盘处有一 1 .7c…  相似文献   

19.
邓仲存  马瑞芳 《淮海医药》2003,21(1):F003-F003
患者男 ,2 5岁。 1996年 9月出现颈项部疼痛 ,在当地医院行颈椎 X线平片检查无异常 ,经按摩、针灸治疗疼痛减轻。1999年 10月颈项部疼痛加重 ,且出现右上肢麻木、无力、以上肢为重。查体 :右上肢肌力 级 ,右下肢肌力 级 ,左上下肢肌力 级 ,四肢肌力张力增强 ,C3以下轻触觉减  相似文献   

20.
1997年 7月~ 2 0 0 3年 4月 ,笔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 8例颈胸段脊髓内室管膜瘤 ,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手术体会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36~ 5 4岁 ,平均 4 7± 6岁。病程 7个月~ 7年 5个月。以颈背部疼痛起病 2例 ,一侧下肢麻木无力起病 6例。入院查体 ,双下肢肌力 0级、双上肢肌力Ⅰ级一例 (为病程 7年 5个月的一例患者 ) ;双下肢肌力减退 ,Ⅰ~Ⅲ级者 2例 ;一侧下肢肌力减退 ,Ⅱ~Ⅳ级者 5例。术前MR检查 ,肿瘤位于颈胸段脊髓内 ,髓内等T1或稍长T1、稍长T2 异常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