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广玲  曾丽 《国际眼科杂志》2008,8(12):2539-2540
目的:探讨限制性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对42例(56眼)限制性斜视患者,根据不同病因分为3组,应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或三棱镜映光法(Krims法)测定斜视角,进行眼球运动及复视像检查,并观察该斜视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限制性斜视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斜视的方向均与主要牵制肌肉相一致,而与复视像分离最大方位和眼球运动受限最大方位则相反;限制性斜视手术后可以消除或改善复视,尤其是有效解决了第一眼位和阅读位的斜视。结论:限制性斜视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指导对限制的肌肉做出准确判断和定位并进行斜视手术;斜视手术可改善复视症状、矫正眼位。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特征与手术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X  Li X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6):459-461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4例 (2 8只眼 )视网膜脱离术后斜视患者 ,应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或三棱镜映光法 (Krimsky法 )测定客观斜视角 ,并进行眼球运动及复视像检查 ;观察斜视手术患者同时行取巩膜环扎带或局部外加压物及 (或 )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 1~ 2 4个月。结果  (1) 16例 (19只眼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斜视的性质与巩膜外加压物的位置有关。 (2 )斜视术后复视消失 9例 ,改善 12例 ;眼位正位 14例 ,改善 7例。结论  (1)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属于限制性斜视 ,临床特征与麻痹性斜视不同 ;(2 )斜视手术可改善复视症状 ,矫正眼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压贴三棱镜的临床应用范围及疗效。方法通过在框架镜片上压贴相应度数膜状三棱镜,来矫正和缓解微小度数斜视和斜视矫正术后过矫欠矫、麻痹性斜视引起的复视,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代偿头位、成人视疲劳等。选取2005年~2006年我院斜弱视门诊中由于各种原因配戴压贴三棱镜的15例患者,观察其应用及疗效。结果病例15例,其中共同性斜视8例,斜视术后欠矫2例(包括合并眼球震颤1例),麻痹性斜视5例(其中外伤所致3例,Grave’s眼病导致斜视1例。)其中满意12例,明显改善2例,1例由于复视不能消除,改为手术治疗。结论压贴三棱镜是一种能有效改善复视、视疲劳症状,在斜视未行矫正术前或过矫欠矫后重建视功能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压贴三棱镜矫正小度数斜视和复视的效果。方法:对6例戴压贴三棱镜前斜视度为 9△~ 27△,无同时视,Worth-4点灯无感觉融合的内斜视手术欠矫患儿、4例斜视并复视的患者,配戴压贴三棱镜前用同视机查斜视度、同时视,Worth-4点灯查融合功能,并用三棱镜反复三次测量斜视度,稳定后确定三棱镜度数,将相应度数的膜状压贴三棱镜压贴在优势眼的镜片上,再戴眼镜测量斜视度、同时视和融合功能。结果:戴压贴三棱镜后6例内斜视手术欠矫患儿5例斜视度在0~ 5△,3例有同时视、Worth-4点灯有感觉融合;4例斜视伴复视患者戴压贴三棱镜后复视消除,代偿头位消失。结论:配戴压贴三棱镜矫正小度数斜视、消除复视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部分直肌转位术治疗单条直肌完全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5眼单条直肌完全麻痹性斜视患者行部分直肌转位术,手术前后眼位、复视、代偿头位及眼球运动情况。随访6 mo。结果:根据22例25眼患者的术前、术中检查结果,采用不同的术式组合:单纯部分直肌转位术2眼,麻痹肌的拮抗肌后退及部分直肌转位术20眼,麻痹肌的拮抗肌后退、部分直肌转位并对侧眼配偶肌后退术3眼。术后20例第一眼位完全正位,代偿头位及复视均消除,2例双眼外直肌麻痹患者轻度欠矫,分别配戴8△、10△三棱镜后复视及代偿头位均消失。斜视度术前100.23△±42.61△,术后0.82△±2.67△( t=10.797,P<0.001)。眼球运动评分术前-4.52±0.51分,术后-2.68±0.63分(t=-19.468,P<0.001)。结论:部分直肌转位术治疗单条直肌完全麻痹性斜视能有效矫正第一眼位的斜视、复视,消除代偿头位,改善眼球运动,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的手术特点和效果。方法 23例26眼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手术前后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或三棱镜映光法(Krimsky法)测定客观斜视角等,术后追踪2~28月。结果 (1)术中特点:眼外肌粘连、纤维化的程度不同;各直肌附着点距离角膜缘比正常的平均远2~3mm。(2)斜视矫正量:以单纯直肌减弱术矫正量最小,直肌减弱联合缩短再复信术矫正量最大。(3)术后眼位:第1正位率56.5  相似文献   

7.
眶壁骨折修复术后斜视和复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眶壁修复术后斜视和复视眼外肌手术矫正效果.方法 对14例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手术6月后仍有斜视和复视的患者,采取二期眼外肌手术治疗.结果 4例为限制性斜视,二期手术探查,松解肌肉、解除限制因素,后徙受累肌或/和缩短拮抗肌后,前方及前下方视野内复视消除;10例为非限制性眼肌功能不足所致斜视,二期手术缩短受累肌/和后徙拮抗肌后,9例复视明显好转,前方及前下方视野内垂直及水平斜视度分别小于10△和15△.1例仍有眼位偏斜,需佩戴三棱镜矫正复视.结论 正确分析爆裂性眼眶骨折修复术后斜视和复视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术式,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限制性斜视患者行直肌悬吊术前后的立体视觉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限制性斜视病例,比较行直肌悬吊手术前后患者的眼位、眼球运动及双眼视觉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前有明显复视,手术后复视均消失。手术前垂直斜视角为10△~80△,手术后为2△~12△。手术前有立体视者3例占10.71%,无立体视者25例占89.29%,手术后有立体视者24例占85.71%,无立体视者4例占14.29%。比较手术前后立体视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限制性斜视行直肌悬吊手术后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功能视野的复视,而且有助于患者的立体视觉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性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琴  贾惠丽  周凤  李钫  彭云 《眼科》2007,16(6):414-417
目的评价眼外肌后徙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性斜视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单眼单条眼外肌受累的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性斜视患者15例。方法行受累眼外肌后徙术。手术前后用视野弧测定患者的双眼单视野面积;用直尺测量眼球由原在位向受限制方向转动的距离;用同视机测定9方位斜视度。主要指标手术前后双眼单视野面积、受限制方向眼球运动距离、受限制眼注视时原在位和下转15°绝对斜视度。结果9眼行下直肌后徙术,4眼行上直肌后徙术,2眼行内直肌后徙术。手术治疗前的平均双眼单视野面积为(23.99±19.39)°,手术后为(2115.72±527.10)°。手术治疗前受限制方向眼球运动的平均距离为(1.53±0.97)mm,手术后为(6.03±0.74)mm。手术治疗前受限制眼原在位注视时平均绝对斜视度为(22.37±6.63)°,手术后为(1.53±1.47)°。手术治疗前受限制眼下转15°注视时的平均绝对斜视度为(15.67±11.53)°,手术后为(2.17±1.90)°。手术治疗前后上述各观察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5眼术前存在高眼压,术后降至正常范围。术前所有患者存在代偿头位,术后均消失。术后9眼出现眼睑退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眼外肌后徙术能够明显消除复视和斜视,改善眼球运动。(眼科,2007,16:414-417)  相似文献   

10.
王卫  陈术  施爱群 《国际眼科杂志》2006,6(5):1148-1150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性斜视的发病机制和处理方法。方法:对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性斜视的患者28例进行视力、眼前节、后节常规检查,并行眼位、眼球运动、复视相、三棱镜和同视机检查。部分患者行牵拉试验。结果:患者28例中,垂直性斜视患者占21例,水平斜视患者占2例,上直肌挛缩患者2例,下直肌挛缩患者1例,上直肌瘢痕限制性斜视患者2例。结论: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性斜视并眼外肌运动障碍所致性复视的患者,经过早期的药物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恢复其眼外肌正常的运动机能从而改善斜视,消除复视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垂直直肌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对110例垂直直肌麻痹性斜视采取垂直直肌及部分配偶肌的减弱或加强,并对41例伴有水平斜视的患者进行眼位矫正。结果 110例术后斜视眼位均得到矫正,其中52例伴代偿头位和28例伴复视者的症状均已消除或减轻。结论全面细致的术前检查,准确的术前诊断,对正确实施手术矫正垂直直肌麻痹性斜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导致限制性斜视的特点与疗效。方法 对14例(16条眼肌)甲状腺相关眼病致限制性斜视行眼外肌后徙术或断键术,其中下直肌后退术7条;内直肌后退术3条;上直肌后退术3条,断腱术1条;外直肌后退术2条。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3~9月(平均5.6月),所有患者术后水平及向下注视时复视症状消失,眼位基本正常。结论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限制性斜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限制性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TAO限制性斜视患者,在眼科高频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观察注射前后的斜视度及复视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32例经重复注射2~4次BTXA后,其斜视度及复视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总体显效率占47%,有效率占44%,无效率占9%。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治疗TAO限制性斜视,定位准确,是一种有效缓解眼外肌痉挛和减轻复视症状及斜视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下眼外肌调整缝线式手术治疗复杂性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191例复杂性斜视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显微镜下眼外肌调整缝线手术矫正斜视,其中83例为超长量手术。全麻苏醒后或次日观察眼位及有无复视或复视是否消失,如需调整缝线则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调整。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术后全部眼位矫正良好、复视消失,未出现肌肉滑脱等并发症。结论:对复杂性斜视行手术显微镜下眼外肌调整缝线斜视矫正术,手术成功率较高,手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后继发斜视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斜视手术方案,探讨影响斜视度的常见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后继发斜视并行手术矫正者25例,随访5~41个月.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通过术中探察及术前、术后斜视度和眼球运动等情况来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次数、术后矫正视力及直肌悬吊后徙术对斜视度的影响.结果 斜视术前所有患者均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者8例,术中发现受累眼外肌均有瘢痕粘连.手术方式单纯行眼外肌减弱术者7例,直肌减弱联合加强术者18例,其中共10例行悬吊后徙术.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正位眼者分别为21例和15例,欠矫者分别为4例和9例,眼球运动明显受限者分别为5例和7例,复视者分别为2例和1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次数多于1次较1次者术中可见更严重的瘢痕粘连,且术前及术后1周斜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0.00).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0.5与≥0.5者术后随访期末斜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直肌悬吊后徙术使用与否对术后l周及末次随访时斜视度均无影响(P=0.26、0.63).结论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和眼外肌瘢痕粘连.视网膜脱离手术次数、术后矫正视力可影响患者斜视度,悬吊后徙术为安全有效的斜视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珊  许泽骏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5):1000-1001
目的:观察水平肌肉移位术对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矫正效果。 方法:总结7例9眼间歇性外斜视伴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病例,手术矫正水平斜视的同时,对水平肌肉止端垂直移位,矫正并存的小度数垂直斜视;术后随访3~18(平均6)mo,观察其疗效。 结果:水平斜视矫正的同时,垂直眼位也得到满意矫正,5例7眼患者垂直眼位消失,1例1眼患者术后由R/L8变成R/L2,1例1眼患者术后由原来R/L6变成L/R2。随访期间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医源性A-V现象,无复视,无代偿头位。 结论:在解决水平斜的同时进行水平肌肉垂直移位可兼顾到小度数垂直斜的矫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治疗常规手术无效的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的效果。 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因常规退缩手术治疗无效到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再次行斜视矫正手术的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患者5例(8只眼),男性2例(4只眼),女性3例(4只眼);年龄52.0~73.0岁,平均(61.2±2.4)岁。手术前后,全部患者均进行视力、验光、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球运动、斜视角、眼轴长度及眼眶冠状位和水平位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检查。采用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进行治疗。 结果全部患者5例(8只眼)患眼处于内下斜位,外转和上转功能受限;CT显示所有患眼存在上直肌向鼻侧移位、外直肌向下方移位、眼球后部向颞上方疝出肌圆锥。2例双眼(4只眼)行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1例双眼(2只眼)行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联合内直肌后徙悬吊术,2例单眼(2只眼)行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时,4例(6只眼)患者术后第一眼位正位,1例(2只眼)患者术后远期第一眼位为-15°,CT显示脱位的眼球被还纳回肌圆锥内,眼球的外转和上转功能逐渐恢复。所有患者未出现复视。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外直肌和上直肌部分联结术可有效矫正经常规退缩手术治疗无效的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还纳脱出的眼球至肌圆锥内,并改善眼球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Diplopia after cataract surger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cause of diplopia after cataract surgery. SETTING: Cataract surgery at 7 hospitals and examination of diplopia at a central eye hospital. METHODS: This study comprised 18 eyes of 17 patients with diplopia that developed after cataract surgery in which retrobulbar anesthesia was used. The Hess screen test was done to diagnose oculomotor dysfunction. RESULTS: Several cases showed superior or inferior deviation of the globe, but most patients had nonuniform disturbances of eye movement. Examination of 3 patients by the Hess chart within 1 week after surgery showed paralysis of eye muscles but an overaction at a later stage, evident by reversal of eye position 1 month later. Surgery for strabismus was performed in 6 cases. One case with diplopia improved spontaneously 3 month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and achieved good alignment. CONCLUSIONS: The Hess screen test was useful for comparing changes in oculomoto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Oculomotor dysfunction after cataract surgery may be caused directly by traumatic injury during administration of anesthesia or surgery using bridle sutures or indirectly from sensitivity to anesthetic ag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