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近年来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SPIO)对比剂的研发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体现在干细胞移植后追踪成像、包裹有阿拉伯半乳聚糖的细胞膜受体靶向成像以及SPIO脂质体等剂型的研究方面。 目的:对MR对比剂SPIO脂质体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1998-01/2009-09关于超顺磁性氧化铁脂质体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SPIO,超顺磁性氧化铁,脂质体,MR对比剂”或“SPIO,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Liposome, MR contrast agent”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MR对比剂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4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超顺磁性氧化铁脂质体的24篇文献及1部著作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MR对比剂的不断创新改良对MRI诊断技术的提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超顺磁性对比剂的代表SPIO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价值上超越了以往的MR对比剂。SPIO脂质体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以及对特异组织良好的靶向性,在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上受到广泛关注并被逐步推广。随着功能影像和分子影像的迅速发展,SPIO脂质体在今后应用领域必将更为宽广。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脂质体;超顺磁性氧化铁脂质体;对比剂;磁共振成像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03.032  相似文献   

2.
背景: 巨噬细浸润目前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巨噬细胞靶向功能的新型MR对比剂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的开发和临床应用,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功能成像提供了可能。 目的:观察静脉内注射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是否能被高脂喂养所诱发的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所吞噬,所产生的磁敏感伪影是否能被磁共振成像所显示,并且将其量化用于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3/2007-03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完成。 材料:将20只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15只,正常组5只。实验组采用介入法球囊拉伤+高脂饮食喂养制作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4个月后,将实验组15只兔再随机分为2组,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扫描组10只,模型对照组5只。正常组饲以普通饲料。 方法:在注射试剂前,各组均进行1次MR扫描。然后,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扫描组经静脉注入超细颗粒超顺磁性氧化铁SHU 555 C,剂量200 μmol/kg,注射后即刻及注射后第1,3,5天4个时间点分别进行1次MRI检查;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后仅在第5天进行1次MR扫描;正常组以相同的剂量注入SHU 555 C后第5天进行MR扫描。MRI检查采用亮血技术时间飞跃法3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扫描范围包括腹主动脉腹腔干分叉处到髂动脉分叉处。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测量和对比各组在不同时间点腹主动脉管壁的信噪比以及注射试剂前后腹主动脉横断面积的缩小值和缩小百分比。腹主动脉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 结果: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扫描组注射后腹主动脉明显不规则,管壁可见斑点状信号缺失区,管腔不规则狭窄,以第5天最显著。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扫描组注射前和注射后第5天管壁信噪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SNR明显减低;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注射前后管壁SN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腹主动脉横断面面积测量,3组注射后第5天腹主动脉横断面面积缩小值和缩小百分比总体均数不等(P < 0.05),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扫描组与模型对照组、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扫描组与正常组之间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普鲁士蓝染色显示,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扫描组增厚的动脉管壁和粥样斑块内可见铁颗粒蓄积,被染成紫蓝色斑块状。 结论: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可以被人工高脂喂养所诱发的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吞噬,并且斑块内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的蓄积量足以产生磁共振所能检测到的磁敏感伪影。磁敏感伪影大小的测量可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过程,炎症细胞不仅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还可导致其进展为易损斑块。易损斑块与临床脑缺血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1-2],对其识别有助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分层及指导临床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特征是薄纤维帽、大脂质核、炎症细胞的浸润及富含新生血管斑块或存在斑块内出血等。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影像学研究方兴未艾,本文着重对18F正电子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18F-FDG-PET)在  相似文献   

4.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一方面可造成原位管腔狭窄,阻碍血运,而具有溃疡、出血等特点的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更是脑栓塞的重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各种影像学手段,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它们各有其特点,对于管腔狭窄和不稳定斑块的检测有着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医生应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测方式,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动脉血管壁多种类型的细胞(如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共同参与脂质驱动的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复杂性,不同巨噬细胞亚群执行不同的功能,调控血管炎症反应的方向。单细胞技术是全面无偏倚分析细胞异质性的理想工具。最新单细胞研究解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复杂的细胞和分子组成,证实斑块微环境中细胞的高度适应性和可塑性。通过高通量、高分辨率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斑块内巨噬细胞的状态、来源、动态转化轨迹、细胞间通讯及分子调控机制,有助于全面、深入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最终实现临床精准靶向治疗。本文综述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揭示人和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表型、分布与功能异质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局限性及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R imaging,HR MRI)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厚度及稳定性的评估价值,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70例行头颅HRMRI检查的后循环缺血患者,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4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8例,分别纳入脑梗死组(n=42)与TIA组(n=28)。分析头颅HRMRI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斑块分布、厚度及稳定性。结果①脑梗死组中分布于腹侧壁、上侧壁的斑块数量高于TIA组,背侧壁、下侧壁斑块数量低于TIA组(P 0.05);②两组血管面积(VA)、管腔面积(LA)、血管最狭窄处(MLN)血管面积(VAMLN)(VAM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脑梗死组LAMLN显著低于TIA组,管壁面积(WA)MLN显著高于TIA组(P 0.05);③两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重构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脑梗死组PA、狭窄率、显著高于TIA组,斑块负荷百分比、RI显著低于TIA组(P 0.05);④脑梗死组易损斑块显著高于TIA组(P 0.05),但两组易损斑块分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⑤RI对脑梗死无明显诊断预测价值[AUC 0.591(0.454~0.728)];其余指标用于脑梗死的诊断预测均具一定诊断效能,以WAMLN诊断效能最佳[AUC 0.763(0.649~0.876)]。结论 HR MRI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厚度及稳定性具重要价值,且脑梗死与TIA在斑块分布、血管最狭窄处管腔面积、管壁面积及斑块稳定性上差异显著,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风险,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神经源性高血压病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MRI采用三维流入血管造影法(3D-TOF)横断面、左右斜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回顾性分析了24例神经源性高血压病人和10例正常人MR表现.结果在神经源性高血压病人组中有22例(91.7%)显示有神经血管压迫,其中17例为延髓左侧腹外侧或左侧迷走神经根部受血管压迫,2例为两侧延髓腹外侧或迷走神经根部均有血管压迫,3例为延髓右侧受血管压迫;在正常人组中有3例显示为右侧神经血管压迫,1例为延髓左侧腹侧椎动脉压迫.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神经源性高血压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可引起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 他汀治疗可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但目前临床上缺少评价他汀治疗对斑块影响的 无创性影像检查技术。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作 为一项新兴组织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组织一致性,能够准确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判定及 定量分析斑块内各组分(包括纤维帽、富含脂质核心、钙化及出血等),通过选择超小超顺磁性氧化 铁作为对比剂还可以评价斑块内炎症水平。本文就HR-MRI评价他汀治疗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传统的颅内动脉影像学检查技术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这些检查揭示了管腔的异常,但不能够准确描述血管壁上的病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利用高分辨颅内管壁磁共振成像技术直接观察血管壁。此新技术可以鉴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炎、动脉夹层、可逆性脑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HRMRI对2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检查,采用扩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成像、双翻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T1WI加强成像及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观察HR-MRI上MCA狭窄处的管腔和管壁特点及斑块特性,计算狭窄率、斑块面积比、血管重构率及残腔率;将斑块定性分为4类:等信号、高信号、低信号和混杂信号,然后定量测量斑块强化情况。根据DWI结果将患者分为急性卒中组与非急性卒中组,对比2组患者的斑块特征。结果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易形成环形及沉积在管腔前下壁,斑块厚度为0.5~1.5mm;急性卒中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大脑中动脉呈混杂信号的斑块数量明显多于非急性卒中组(P0.05),斑块强化率也明显高于非卒中组(P0.05)。轻、中度狭窄血管重构率与残腔率无明显相关性,轻、中、重度狭窄时斑块面积比与残腔率均呈负相关。结论 3.0T HR-MRI评估粥样硬化性狭窄大脑中动脉的斑块分布及管壁重构模式具有明显优势,结合HR-MRI显示的斑块强化率及混杂信号等可提高对急性卒中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大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异常反映了脂质在血管内皮的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提示血管内皮、内皮下结缔组织和血管平滑肌功能异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已被公认为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1],常见于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心脑血管性危险因素患者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众多临床研究表明,中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明显相关[2,3];脑卒中患者常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4].临床研究业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同时,可以延缓甚至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5],具有显著的预防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以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障碍[1],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TS患者脑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并在解剖及功能影像学方面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以及PET分子成像等先进的影像学技术也被相继应用于对TS的研究[2].现将这些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检查作为一项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一经在临床上应用,就吸引了临床医师的极大兴趣。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检查不仅可以显示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还可以分析斑块内的成分,评估斑块的稳定性,是其他检查无法比拟的,动脉的高分辨磁共振检查甚至动摇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血管检查"金标准"的地位,可见它在影像  相似文献   

14.
医学影像学是当今医学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诸如三维CT(3-dimension compute tomography,3D-CT)、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MRI、磁共振波谱分析(MR spectroscopy,MRS)等技术已逐渐成熟并较广泛应用于临床,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弥散张力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功能磁共振(fMRI)等也逐渐在临床推广,四维影像学技术、超微磁共振等则是影像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我们就影像学在颅脑创伤方面的新近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02—2016-02收治的2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使用美国AVOTEC公司生产的3.0T磁共振视觉刺激呈现系统,对2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常规MRV、MRI检查,比较不同的成像序列对静脉窦血栓病变部位的显示情况。结果磁共振成像(MRI)可最直观观察静脉窦血栓病变部位及其并发症;超高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可清晰显示出静脉窦内的堵塞情况及血栓的范围,磁共振成像及超高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联合应用对静脉窦血栓精确确诊率80%以上。结论 MR是最有效诊断静脉窦血栓的检查方法,诊断精确度高,磁共振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高分辨磁共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动脉评估,探索脑梗死的病因。方法 纳入2017年6月-201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1 w,且完成高分辨磁共振等血管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收集其年龄、性别、血糖、血脂、血压、吸烟史、同型半胱氨酸资料,根据DWI弥散受限部位,通过头部MRA确定责任血管,对责任血管应用3. 0T高分辨磁共振进行扫描。根据高分辨磁共振扫描结果分为斑块阳性组和斑块阴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将斑块阳性组分为前循环组和后循环组,比较两组斑块分布特点,管壁体积百分比,血管重塑指数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共纳入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经高分辨MR发现责任血管斑块阳性组34例,斑块阴性组18例。斑块阴性组中:脑动脉夹层9例(颈内动脉夹层4例,椎动脉夹层4例,基底动脉夹层1例),烟雾病2例,血管炎1例,血管无异常组6例。本研究中经高分辨MR发现的斑块阳性组中头部MRA正常者11例(11/34),头部MRA提示管腔狭窄及闭塞者23例(23/34)。斑块阳性组与斑块阴性组在高血压(P=0. 02)及年龄(P=0. 0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动脉斑块阳性组中前循环组12例(均为大脑中动脉);后循环组22例(基底动脉19例,椎动脉3例),前循环组与后循环组两组间在斑块分布特点(P=0. 68)、管壁体积百分比(P=0. 18)、血管重塑指数(P=0. 41)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联合高分辨磁共振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的评估有助于脑梗死病因判断。前后循环在斑块的分布、管壁体积百分比、血管重塑指数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背景:干细胞磁性标记是新近开展的一项干细胞体外标记技术,结合MR成像设备可以活体监控移植入体内的干细胞。 目的:明确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体外标记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不同种类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细胞经MR成像的特征及可成像的最低标记细胞量。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6-09/ 2007-03在苏州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外科实验室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完成。 材料:猪髂骨骨髓由太湖梅山猪新鲜采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为德国Schering公司产品;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由苏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提供:铁颗粒晶核表面包被葡聚糖,3种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包被葡聚糖后根据颗粒大小(12,15,20 nm)分别依次简称为1#,2#,3#。 方法:分离、纯化、培养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进行不同种类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测量并绘制未标记细胞和标记细胞的MTT生长曲线;选取不同的细胞量组(Feridex标记细胞分别选取1×106、5×105及1×105 L-1量组,未标记细胞选取5×105 L-1量组,1#、2#及3#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细胞均选取 5×105 L-1量组)进行标记后MR成像,测量不同扫描序列标记细胞管的信号强度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干细胞的普鲁士蓝染色检测标记率;标记干细胞的MTT生长曲线;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不同Ependoff管内细胞团T1WI、T2WI和FFE图像的信号强度。 结果:应用多聚赖氨酸介导干细胞磁标记方法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效率为100%,普鲁士蓝染色见细胞浆内有多少不等的蓝染铁颗粒;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在T2WI尤其是FFE(T2*WI)序列信号明显降低;在25 mg/L Fe培养液标记浓度下,MR成像的最低细胞量为1×105;在不同种类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下,2#、3#USPIO与Feridex在T2WI及T2*WI上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而1#USPIO与Feridex在T2WI及T2*WI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Feridex标记间充质干细胞在T2WI及T2*WI上与T1WI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 结论:超顺磁性氧化铁可以简便标记间充质干细胞并且在适当浓度下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没有影响,MR T2WI和T2*WI序列可敏感显像磁性标记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减退、人格和行为障碍、认知功能和精神障碍等表现为特征,并伴有神经炎性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典型病理学改变。目前临床常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结构影像学技术,仅能发现出现了脑组织结构改变的AD患者,但无法实现疾病的早期和超早期诊断。功能影像学和分子影像学分别能从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评估AD的发展进程和变化,功能影像学技术包括CT灌注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动脉自旋标记等,通过检测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变化来评价大脑活动和功能的改变,对诊断临床前AD有着指示性作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波谱成像等,在确定AD标志性生物靶点的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放射性示踪剂,识别和结合AD特征性病理分子,从细胞层面的病理变化实现AD早期发现。相比于结构和功能影像学,分子影像学技术对AD早期发现、分级评估、治疗效果预测有着更大的作用,为阐明发病机制、研发药物新靶点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该文概述了AD各类影像学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相关技术的临床和科研价值,并评价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并浅谈了未来的展望与挑战。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 49(5): 60-66]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3.0 T 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TIA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3.0 T HR-MRI检查出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记录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和厚度,并根据斑块稳定性将患者分为斑块稳定组(n=38)和斑块不稳定组(n=42),比较两组患者TIA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持续时间,门诊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或TIA再发时间、TIA再发次数及脑梗死例数。结果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容易在背侧壁形成,斑块厚度以0.5~1.5mm为主;斑块不稳定组患者TIA发作次数显著多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TIA发作持续时间显著长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随访1年发现,斑块不稳定组患者脑梗死或TIA再次发作时间显著短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TIA发作次数、脑梗死例数高于斑块稳定组患者(P0.05)。结论 3.0 T HR-MRI能够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厚度等情况,并对斑块进行定性分析,进一步预测TIA病情发展,为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内科2010-02—2014-02收治的9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常规的磁共振(MRI)及MR弥散加权成像进行检测,分析疾病的不同时期低场强MR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结果。结果在脑梗死发病的超急性期以及急性期,MR弥散加权成像对病灶的显示率为100.0%,T2加权像(T2WI)对脑梗死病灶显示率分别为32.00%(8/25)、57.89%(22/38)、100.00%(33/33)。结论采用MR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诊断结果较MRI准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