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期文 《中外医疗》2008,27(13):39-39
目的 探讨坦度螺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按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将门诊和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和单用帕罗西汀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6周末联合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单用组.两组间的副反应情况相仿.结论 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2.
王星  李建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596+1600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和单用帕罗西汀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6周末联合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单用组,两组间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3.
姚琳  潘丽红 《海南医学》2015,(5):637-64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坦度螺酮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原抗抑郁剂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单用帕罗西汀组(对照组)、帕罗西汀联合不同剂量坦度螺酮(分别为20 mg、30 mg、60 mg)组(3个研究组),每组各15例,疗程8周;采用4级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观察疗效;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进行总体评价;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性功能障碍进行自我评价。结果①治疗8周后各组HAMA、HAMD、CGI总分及因子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各组起效均比对照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2周、4周、8周时研究组各组的因子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④治疗8周后对照组与研究各组性功能障碍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四组的不良反应接近。结论坦度螺酮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肯定,起效快;坦度螺酮对抗抑郁剂所致的性功能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顾成宇  邢葆平  张滢  任志斌 《浙江医学》2016,38(10):715-717,,721
目的探讨枸橼酸坦度螺酮在新型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82例符合DSM-IV-TR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为枸橼酸坦度螺酮研究组(研究组)41例和安慰剂对照组(对照组)41例,分别予枸橼酸坦度螺酮40mg/d和安慰剂治疗6周,在基线和治疗第2、4、6周进行临床评估,采用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在第4、6周ASEX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在治疗第2、4、6周ASEX总分低于基线(P<0.01)。对照组在第2、4、6周ASEX总分低于基线(P<0.01)。对照组ASEX总分第4周与第2周相比、第6周与第4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TESS总分在第2周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TESS总分在基线、第4、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可能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存在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坦度螺酮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应用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6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坦度螺酮与艾司西酞普兰合用)和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和第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第2周时HAMA评分开始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在治疗第4周、第8周时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研究组痊愈5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11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3.00%,显效率高达60.60%。对照组痊愈3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5例,无效5例,有效率84.84%,显效率39.39%。研究组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坦度螺酮对焦虑和抑郁均有治疗作用,与抗抑郁药联合应用能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及诊断标准(CCMD)-3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坦度螺酮和帕罗西汀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探讨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陈波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795-2795
目的:评价坦度螺酮治疗躯体病伴发焦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符合第七版内科学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神经症、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者,给予坦度螺酮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坦度螺酮治疗躯体病伴发焦虑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坦度螺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焦虑药,可以作为治疗躯体病伴发焦虑的新药应用。  相似文献   

8.
坦度螺酮联合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期文 《中外医疗》2008,27(9):19-19
目的 探讨坦度螺酮与文拉法新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按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门诊和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坦度螺酮联合文拉法新和单用文拉法新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6周末联合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单用组.两组间的副反应情况相仿.坦度螺酮联合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文拉法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及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病人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入组GAD病人90例,坦度螺酮组给予坦度螺酮30~60mg/d,每日3次口服,丁螺环酮组给予丁螺环酮15—30mg/d,每日3次口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观察疗效,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坦度螺酮组HAMA总分及各时段HAMA减分率与丁螺环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F-36各因子分高于丁螺环酮组。结论坦度螺酮治疗GAD疗效肯定,并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杨兆正 《中外医疗》2010,29(29):131-131
目的评价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方法。47例患者分别服坦度螺酮30mg/d或坦度螺酮60mg/d。疗程8周。结果 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显著减少(P〈0.01)。高剂量坦度螺酮组比低剂量组起效早,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坦度螺酮为治疗广泛性焦虑安全而有效的药物,坦度螺酮的高剂量较常用剂量有更明显的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曲唑酮、坦度螺酮和阿普唑仑对广泛性焦虑症的短、中期疗效和安全性及服药依从性的差异。方法223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入曲唑酮组(77例)、坦度螺酮组(74例)和阿普唑仑组(77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6周,半年后随访。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和随访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并于治疗前、治疗6周末和随访时检测血压、心电图、血常规。结果曲唑酮和阿普唑仑2组患者治疗第1周末HAMA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坦度螺酮组患者治疗第2周末HAMA总分显著下降(P<0.01)。随访时阿普唑仑组患者HAMA总分显著高于曲唑酮和坦度螺酮组(P<0.05)。曲唑酮、坦度螺酮和阿普唑仑3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1.5%、67.6%和67.5%,经2检验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曲唑酮和坦度螺酮2组副反应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阿普唑仑组(总2=7.68,P<0.05;分2=7.44,P<0.01),曲唑酮组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坦度螺酮组(2=16.03,P<0.01),曲唑酮和阿普唑仑组患者嗜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坦度螺酮组(总2=16.51,P<0.01;分2=11.94,P<0.01)。随访时曲唑酮和坦度螺酮组服药依从性好者显著高于阿普唑仑组(总2=19.43,P<0.01;分2=19.19,P<0.01)。结论曲唑酮和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短期疗效与阿普唑仑相当,中期疗效和服药依从性优于阿普唑仑,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与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效果.方法:将9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组(以下简称合并利培酮组):在帕罗西汀(20 mg/d)治疗的同时合并应用利培酮(0.5~2.0mg/d).②帕罗西汀组:单用帕罗西汀(20mg/d)治疗.两组持续治疗观察期均为4周.于入组前、入组后第1,2,4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结果:①治疗第2,4周末,两组间HAMD、HAMA总分及减分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合并利培酮组的总有效率为66%,痊愈和显效率占52%.帕罗西汀组的总有效率为27%,痊愈和显效率占19%.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在临床治疗中可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曲唑酮对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维持治疗抑郁症所致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120例男性抑郁症患者,采用单一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6个月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对其中评分小于7分的康复期患者再进行亚利桑那性经验量表(ASEX)调查,筛选出性功能障碍(SD)者45例,再将此45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3)和对照组(n=22),分别采用SSRI类抗抑郁药联合曲唑酮和安慰剂继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采用ASEX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IIEF-5)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4周末及8周末,研究组ASEX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IIEF-5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唑酮联合SSRI类抗抑郁药对由SSRI类抗抑郁药引起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罗拉治疗躯体疾病及非躯体疾病性抑郁及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1例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评分>7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2分,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10分的患者,根据是否含有神经系统躯体疾病,分为躯体疾病组和非躯体疾病组;用帕罗西汀和小剂量罗拉治疗,于治疗后1、2、4、8周及3、6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以HAMD、HAMA、SDS、SAS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均得到改善,峰作用时间为第4、8周;治疗3月后临床效果在两组患者中均趋于平稳;治疗后的各观察时点,两组间的各种评分无明显差别;不良反应在治疗2周后逐渐减少。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罗拉对躯体及非躯体疾病性抑郁及焦虑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小剂量罗拉可明显增强帕罗西汀的治疗作用,而不会明显增加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董春瑶 《当代医学》2022,28(1):21-23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癫痫并发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6例癫痫并发焦虑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坦度螺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治疗第1、2、4、8周,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能有效提升癫痫并发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降低HAMA、HAMD评分,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且安全性较高,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帕罗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帕罗西汀组31例,男、女分别为14例和17例,年龄22~45岁,帕罗西汀20~60 mg/d,1次/d;氯米帕明组29例,男、女分别为13例和16例,年龄20~48岁,氯米帕明150~300 mg/d,分2次口服。疗程为6周。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定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6周治疗后,帕罗西汀组有效率58.1%,氯米帕明组有效率5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总分明显低于氯米帕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帕罗西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口干、食欲减退、恶性、头痛等。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有效且安全,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17.
枣仁安神胶囊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帕罗西汀辅以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症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用帕罗西汀,1天20mg,早晨顿服。观察组32例,除服用帕罗西汀外,加服枣仁安神胶囊5粒,每天睡前服,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进行HAMA、HAMD、睡眠障碍评分。结果:观察组于治疗后第1周即获得HAMA、HAMD、睡眠障碍减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HAMA于第4周获得减分,第2周获得HAMD、睡眠障碍减分。结论:帕罗西汀辅以枣仁安神胶囊较单用帕罗西汀起效更快,且能明显改善睡眠状态,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饶世雄  谭伟  谭友果  魏庆平 《四川医学》2011,32(9):1415-1417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0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25例和帕罗西汀组25例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A和HAMD分值均显著降低,在治疗第1周、第2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评分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在4、68、周时两组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两组在治疗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帕罗西汀组治疗惊恐障碍疗效分别为92%8、8%。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患者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对伴有疼痛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伴有明显疼痛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度洛西汀60mg/d和帕罗西汀20mg/d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试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同时监测血压、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结果:度洛西汀组治疗后2周、4周和6周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帕罗西汀组治疗后4周、6周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度洛西汀组VAS评分在治疗2周、4周和6周时均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治疗2周和4周时,度洛西汀组HAMA总分和HAMA躯体性焦虑因子分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治疗6周时两组HAMA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对焦虑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0.98%和58.54%(P〉0.05),痊愈率分别为34.15%和26.83%(P〉0.05)。结论:度洛西汀对伴有疼痛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帕罗西汀相当,但对焦虑和疼痛起效更快,对疼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