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挂线法辅助微波针经皮癌性肺结节穿刺,对比徒手肺结节穿刺,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和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孤立性癌性肺结节94例,CT轴状位肺结节长径平均(10.2±1.3)mm;实性肺结节45例,混合性磨玻璃结节38例,纯磨玻璃结节11例.肺结节距胸膜<1 cm 20例,1~5 cm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导向经皮切割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普诺麦斯公司生产的单次弹射切割针在CT导向下对122例患者肺结节进行穿刺活组织检查,其中结节直径≤2 cm 63例,>2 cm 59例;结节与胸壁相连30例,结节与胸壁距离<1 cm 32例,1~3 cm 37例,>3 cm 23例。分别统计对直径≤2 cm和>2 cm结节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22例均穿刺成功,其中114例获得组织并有病理结果;71例穿刺确诊为恶性肿瘤;40例穿刺诊断为良性病变,其中2 例随访后手术证实为恶性肿瘤;3例可疑恶性肿瘤,后证实为良性病变;8例不能确定诊断。总诊断准确率为93.44 %(114/122),灵敏度为97.26 %(71/73),特异度为97.96 %(48/49)。其中对结节直径≤2 cm诊断准确率为90.47 %(57/63),>2 cm诊断准确率为96.61 %(57/59)。结论 CT导向经皮切割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可使肺小结节得到确切诊断,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本院自1986年至1996年采用双套管针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提高了对肺周围型病灶的确诊率,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双套管针肺穿刺活检110例,女29例,男81例,年龄19~72岁,平均51.8岁。单针肺穿刺活检57例,女17例,男40例,年龄20~74岁,平均53.6岁。其操作为患者平卧,用X线诊断仪定位体表穿刺点,在X线电视引导下进针,并作正侧位观察,确定针尖在病灶内。单针肺穿刺术用9号针,确定位置后连接注射器,持续负压吸引并提插(0.5~1cm),拔针后将所取组织送病理活检。双套管针肺穿刺术的操作程序与上相同,只是先用16号针穿刺,待确定针尖在病灶内后,再以9…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老年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证实的113例老年孤立性肺结节病例。根据CT扫描图像选择最佳穿刺层面及穿刺点获取标本。结果 113例孤立性肺结节全部取材成功,穿刺病理提示恶性肿瘤94例,良性病变19例。经手术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观察证实为恶性肿瘤96例(85.0%),良性病变17例(15.0%),诊断准确率为96.5%,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90.0%。大结节组(>15mm且≤30mm,n=98)的诊断准确率为98.9%,显著高于小结节组(≤15mm,n=15)的80.0%(P=0.007)。全组并发症为气胸(n=22)和肺内自限性出血(n=15),症状均较轻;无致死性不良反应发生。气胸发生与穿刺次数(P=0.002)及肺内针道距离(P=0.06)有关。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创伤小且实用的定性诊断方法,对老年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3D打印共面模板(3DPCT)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24例进行3DPCT辅助CT引导下肺病变穿刺活检术的患者纳入分析,总结操作流程,分析操作时间、活检针调整次数、CT扫描次数、病理学检查结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4例患者均采用2根固定针,其中15例(62.50%)取材1次,9例(37.50%)取材2次.平均操作时间为(26.45±5.73)min,平均活检针调整(0.13± 0.34)次,平均CT扫描(5.25±0.53)次.21例(87.50%)活检针1次到位,3例(12.50%)调整1次.20例(83.33%)病理结果为阳性.并发症方面,18例(75.00%)出现针道出血;4例(16.67%)出现气胸,其中1例(4.17%)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3例(12.50%)出现术后咯血,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皆痊愈.结论 3DPCT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技术,在可接受的操作时间和CT扫描次数下,有较高的穿刺准确率,减少了肺内调整活检针的次数.熟练、规范的操作可以进一步提高肺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以利于癌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 将右锁骨内侧端上缘为A点,以右锁骨中、外1/3交界处锁骨下缘为B点并标记,B点外下2 cm处为皮肤穿刺点(C点),并定为静脉穿刺点,经过此点后针尖指向B点,针尖到达B点后,针尾略上抬以进入锁骨背面。进入锁骨背面后尽量压低针尾,紧贴锁骨背面,针尖指向A点。由于A点解剖标志明显,B点的测量也很明确,故易确定C点。结果 总结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行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60例次。1次穿刺成功40例次(占66.7 %),第2次穿刺成功15例次(占25 %),第3次穿刺成功4例次(占6.6 %),穿刺失败1例次(占1.6 %)。结论 采用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简单、实用、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小结节以及临近大血管的病灶具有难度。本研究旨在探讨数显角度仪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皮肺穿刺活检的35例患者。将患者分为A、B、C3组,A组与B组为病灶直径≤30 mm的肺结节,其中A组接受数显角度仪协助下的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B组则在CT引导下徒手操作经皮肺穿刺活检。C组为病灶直径 > 30 mm肺部肿块,在CT引导下徒手操作经皮肺穿刺活检。然后比较3组之间穿刺前的肿块大小、进针次数、进针距离及术后血气胸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A组肺结节最大直径为(18.4±2.1)mm,显著小于B组(28.3±2.0)mm及C组(43.3±3.6)mm(P=0.003与P=0.003)。A组部分患者合并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及病灶邻近大血管,且该组穿刺点至胸壁外侧距离也明显高于B组(P=0.039)。但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概率为100%,明显高于B、C组,同时该组术后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另外两组。  结论  经数显角度仪协助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一项安全、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特别在肺小结节病变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3D打印共面穿刺模板(3D-PCPT)辅助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肺原发小微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肺原发微小结节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及诊断,评价3D-PCPT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穿刺成功率、恶性肿瘤诊断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与上述指标可能有关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操作.穿刺病灶直径为0.45~2.00 cm,中位直径为1.50 cm.35例患者采用1~2根定位针,8例患者未应用定位针;36例患者进行了1~2次活检,7例患者因取材不满意进行了3~4次活检.病理学诊断有1例患者无阳性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7.7%(42/43),恶性肿瘤诊断率为69.8%.并发症:针道出血发生率为62.8%(27/43),气胸发生率为30.2%(13/43),1例(2.3%)患者需胸腔闭式引流,2例(4.7%)患者出现术后咯血,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康复.病灶直径与1次活检成功率、恶性肿瘤诊断率、针道出血发生率相关(P﹤0.05),病灶越小,1次活检成功率及恶性肿瘤诊断率越低,针道出血发生率越高.定位针与1次活检成功率相关,应用定位针者的1次活检成功率明显高于未应用定位针者(P=0.006).结论 3D-PCPT辅助CT引导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有助于使穿刺技术流程标准化,值得进一步推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自1996年10月到2005年11月,对384例肺小结节患者施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小结节的准确率为97.4 %(374/384),并发症发生率 16.1 %(62/384);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8.8 %(328/332),特异性为100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诊断肺小结节有效的、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及并发症。方法收集95例超声检查疑似为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98个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并经术后常规病理检查证实。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及术后并发症。分析结节直径大小与取材满意率、诊断准确率的关系。结果 (1)细针穿刺取材满意率89.8%,粗针为96.9%。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6.4%、90.5%、82.6%;粗针穿刺组织学诊断为90.5%、91.7%、88.6%;(2)粗针穿刺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细针穿刺(14.3% vs.2.0%,P<0.05);(3)结节直径≥1.0 cm时,粗针穿刺诊断准确率高于细针穿刺(P<0.05)。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可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术中应用 CT 引导下穿刺定位后行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 CT 病灶直径<1.5 cm且胸膜无明显改变的磨玻璃样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8月至2014年9月共15例肺磨玻璃样小结节患者,手术室内麻醉、体位固定后行术中 CT 引导下带钩钢丝针穿刺定位,随即行胸腔镜切除术。评价术中 CT 引导下穿刺定位技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切除率及病理结果等。结果15个磨玻璃样小结节均在术中 CT 引导下穿刺定位明确并行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术。术中 CT 定位成功率100%,平均定位时间(13.60±2.06)min,仅1例穿刺后出现少量气胸。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切除率为100%,其中肺叶切除1例,肺段切除1例,局部切除13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原位腺癌9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5例,AAH 合并原位腺癌1例。术后随访患者均存活,无复发、转移征象。结论术中麻醉下应用 CT 引导能准确将 CT 直径<1.5 cm 且胸膜无明显改变的磨玻璃样小结节行穿刺定位,并能联合单操作孔胸腔镜将其切除,准确、快捷、安全,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术中对于直径<1cm的肺小结节较难准确定位。数年前即有学者开始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术前的肺小结节定位。本文从适应症、结果、并发症三个方面回顾性分析了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0年4月,20例患者于胸腔镜术前接受了CT引导下肺小结节Hook-wire定位。小结节直径从0.5cm-2cm(平均9.8cm±5.3cm)。评价指标包括定位成功率,定位相关并发症,中转开胸比率等。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定位成功,CT定位花费时间平均为14.5min,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肺小结节Hook-wire定位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帮助术中精确定位肺小结节位置,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SCT与Pinpoint导引下穿刺活检术在肺内小结节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肺内小结节(<2 cm),均经MSCT与Pinpoint导引穿刺行组织学检查,分析穿刺病理取材正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2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而明确诊断。其中恶性22例,良性病变10例,穿刺确诊30例;2例穿刺未取得病理结论,经手术证实分别为腺癌、错构瘤。恶性预测值及敏感性分别为100 %,95.7 %,穿刺总准确性93.8 %。气胸2例(6.2 %),未经闭式引流或抽气处理;肺出血4例(12.5 %),其中1例有一过性咳血,均未经特殊处理。结论 MSCT与Pinpoint导引下肺内小结节穿刺活检可以获得较好的组织学标本,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切除联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充分分离直肠并离断肿瘤近端后经肛门拖出,直线型吻合器切闭肿瘤远端,圆形吻合器行端端吻合。肿瘤下缘距齿状线的平均距离为(3.0±0.5)cm(2.5~4.0 cm)。Dukes A期8例,B期17例,C期4例。结果所有患者保肛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检查残端无肿瘤残留,发生吻合口漏1例(3.4%),吻合口狭窄3例(10.3%)。随访6~60个月(平均30个月),盆腔复发1例(3.4%),吻合口复发1例(3.4%),肝转移4例(13.8%),肺转移3例(10.3%)。结论经肛门拖出切除联合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甲状腺结节的细针活检是否可以减少取材不足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228例患者中检测到的236个甲状腺结节的细针抽吸活检情况。其中有117例患者接受了超声造影引导下的细针活检(造影组),111例患者接受了二维超声引导下的细针活检(超声组)。造影组的靶目标避开无增强区,多角度穿刺结节中造影增强区域。超声组穿刺采取常规方法,即在结节内不同角度进行抽吸活检。最后的细胞病理学结果应用Bethesda系统进行报告。取材量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比较两组细针抽吸结果的取材不足发生率。结合患者粗针活检、手术及临床随访比较两组的穿刺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结节大小及超声特征均无明显差异。造影组的取材不足率显著低于超声组(3.3% vs 12.4%,P=0.008)。造影引导组细针活检诊断22例良性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诊断7例良性结节。超声造影组的良性率明显高于超声组(P=0.006)。两组间恶性肿瘤发生率相近。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减少了取材不足发生率,提高了甲状腺良性结节确诊率,通过微循环灌注成像可实现对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进行精确活检。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关于肺结节手术的定位,目前报道较多的是在CT引导下的术前定位。我们通过研究,探讨一种更简便、安全、可靠的肺结节定位法,为需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的肺结节患者提供精确的定位。方法:56例肺小结节患者通过术前CT上测量肺小结节在胸壁体表可以定位的位置,进而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中麻醉成功摆置体位后,作好标记,消毒、铺巾后,于术前定位点用静脉套管针刺入,嘱麻醉师膨肺,用电凝烧灼套管针金属内芯外端,使肺表面留下电灼定位点,胸腔镜下根据电凝烧灼点,确定结节的位置。统计定位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统计该胸壁体表定位法肺小结节定位点与结节的距离,结果准确定位的成功率为94.6%。其中3例患者术中发现小结节与定位点出现较大偏差(大于1.5 cm),有2例出现穿刺点活动性出血(发生率为3.6%),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术中即时的肺结节体表定位法,区别于其他术前定位方法(如Hook-wire),该方法可以避免患者长时间暴露在放射线的辐射中,并减少患者疼痛及心理负担,减少术前定位环节。术中即时操作,并可避免其他有创定位法的各种并发症。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精准的胸腔镜肺结节术前定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人工胸水在超声引导下微波固化治疗肝癌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云  陈敏山  李安华  韩峰  李锦清 《癌症》2005,24(9):F0003-F0003
由于受到肺组织的阻挡,超声很难探及肝顶(hepatic dom e)部肿物。有报道显示[1,2],在保证患者术中呼吸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人工注入一定量的胸水,可以使挡住肿瘤显像的肺组织被推离,从而显现穿刺径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尝试人工制造胸水,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膈肌微波固化(percutaneoustransdiaphragm atic m icrowave coagulationtherapy,PTD-M CT)治疗肝顶部肿物2例,现将有关资料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设备与材料超声仪:TO SH IBA N em io-10型,配有3.5M H z穿刺探头;14G穿刺引导针;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E…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随着肺癌早期筛查的广泛开展及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outed tomography, CT)的普及,临床上微小结节型肺癌在可手术的肺癌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增加。如何在术中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病灶是近年来胸外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此项研究,旨在探索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模拟引导穿刺染色定位外周肺部微小结节,并评估这一新方法的定位效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5年1月我们对97例患者共100枚直径1 cm内的肺部周围型微小病灶,术前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病灶进行CT模拟定位,患者麻醉后依据术前放疗计划标记的穿刺位点、角度和深度,向病灶注射亚甲蓝,继而手术,在胸腔镜下根据染色标记楔形切除病灶区域肺组织。剖视标本并快速病理检查。统计穿刺注射亚甲蓝的时间、染料注射完毕至剖胸寻视到染色斑的时间、色斑中心点与病灶边缘的距离、定位成功率和并发症率等数据。结果100枚病灶共完成定位96枚,成功率为96%。麻醉后皮肤定位点穿刺注射亚甲蓝的时间为(4.85±1.25)min;染料注射结束至入胸寻找到染色斑的时间为(16.36±2.36)min;色斑中心点与病灶边缘的距离为(4.78±2.34)mm;所有患者无并发症。结论放疗计划系统模拟定位引导穿刺亚甲蓝注射法对肺部周围型微小结节的定位成功率较高,无相关并发症。此方法可避免患者清醒状态下穿刺定位的恐惧和疼痛,并可明显减少患者的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孔诚  陶华  陆进成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13):793-796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锁骨上区的照射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锁骨上淋巴结的复发情况,测量CT轴位图像上复发淋巴结的相对位置,包括淋巴结中心至体中线的距离(复发距离)和淋巴结的上界。结果:共收集66例术后锁骨上区复发患者,复发淋巴结76枚。复发淋巴结的平均长短径是(2.05±1.02) cm×(1.55±0.73) cm。复发距离为1.77±1.19 cm(范围0~5.4 cm),95%参考范围的上限为5.05 cm。除锁骨上复发淋巴结(环状软骨弓水平以下)之外,收集到5枚颈部复发淋巴结(位于环状软骨弓水平以上)。出现环状软骨弓水平以上复发的患者所占比例4.5%(3/67)。结论: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疗锁骨上区的CTV不需要包括最外侧的颈横血管淋巴引流区,外界以离体中线不超过6cm为宜。仅照射环状软骨弓或环甲膜水平以下锁骨上区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诊治孤立性肺结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间42例孤立性肺结节经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胸腔镜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5肋间,长约15—30cm,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7和8肋间,约10—15cm,经单一操作孔完成手术。术中冰冻检查若为良性结束手术;若为恶性则扩大手术。结果:42例患者中(肺部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14例)单操作孔手术38例,术中改传统三孔手术4例,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30—160min,平均(65±12)min;术中出血10—240ml,平均(85±30)ml。术后患者均顺利恢复,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进一步减轻了创伤,可以完成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