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32):4557-4559
目的:探讨降糖联合他汀降脂疗法对甘油三酯(TG)水平介于2.3~4.5 mmol/L的混合型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0例TG介于2.3~4.5 mmol/L的混合型血脂异常的T2DM住院患者,根据年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情况以及预期寿命等,确定相应的降糖目标值,再根据相应目标值给予降糖(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或者单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同时给予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治疗前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治疗2周后复查血脂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性。结果:80例患者降糖达到相应目标值且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2周后,平均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分别下降了50.28%、42.91%、44.3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降糖方案的选择上,选择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可以更好地降低TG水平,与单用口服降糖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G介于2.3~4.5 mmol/L的混合型血脂异常的T2DM患者,给予降糖联合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可以显著降低TG、TC、LDL-C水平,并使TG水平降至2.3 mmol/L以下,甚至可以降至正常值。选择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与单用口服降糖药物相比,TG的达标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葛金华  吕娜  冯志海 《中国药房》2022,(20):2545-2550
患2型糖尿病(T2DM)的特殊人群因年龄、性别、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不同,在药物治疗方面与普通T2DM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根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系统综述了T2DM合并症或并发症患者、老年患者、儿童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的降糖药物选择策略。在制定T2DM特殊人群的个体化降糖治疗方案时,医师需根据其不同特征,依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合理选用降糖药物,从而精准降糖,并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肾病、肝病的T2DM患者,可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于合并胃轻瘫的T2DM患者,建议使用胰岛素;对于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T2DM患者,应优先选用兼有降尿酸作用的降糖药物,并慎用胰岛素;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T2DM患者,应选用不影响骨代谢或有骨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对于T2DM老年患者,建议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较低的药物单用或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恩格列净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06~2022-02收治的82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使用1种或多种降糖药物未达标者,对照组41例予以调整原降糖药物剂量或增加其他降糖药物(除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外),观察组41例在原降糖药物方案上予以恩格列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情况、血压变化以及左心室影像学指标。结果:观察组FBG、HbA1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BP、DBP、M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Dd、IVS、LVPW、LVMI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格列净辅助治疗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有助于降糖降脂,调节血压,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8月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择确诊为T2DM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APS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APS治疗组在西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APS治疗2周,常规治疗组则仅给予常规西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研究T2DM患者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浓度,以比色法测定NO水平。结果APS治疗组治疗后的ET-l、ICAM-1、V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足疗程APS治疗能改善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RI)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广泛应用于各型糖尿病(DM)的治疗,但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2-DM)患者,既往部分医生常于口服降糖药物失效后才开始使用RI治疗.目前许多证据表明,及早使用RI治疗DM,对控制血糖、减少DM并发症、改善DM患者预后等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侯金荣  王新军  曲义章 《河北医药》2008,30(11):1821-1822
近年来,由于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糖尿病(DM)患者明显增多.现代综合治疗DM的措施包括:教育与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控[1].家庭干预是对社区DM患者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控制血糖水平,以防止及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DM患者的寿命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应用PDCA循环[2]进行家庭干预和一般健康教育对94例DM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对照研究,旨在探讨DM有效、安全的自我保健、自我康复的社区护理模式,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上海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为T2DM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就诊的汉族T2DM患者70例,采用核酸质谱法测定患者6类降糖药物相关14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统计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 70例上海汉族T2DM患者的降糖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且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中国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C11orf65(rs11212617)基因分布存在性别差异(P <0.05)。此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PPARγ(rs1801282)、ADIPOQ(rs2241766)、C11orf65(rs11212617)、KCNQ1(rs2237892)和IGF2BP2(rs1470579)的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地区汉族T2DM患者降糖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人群类似,临床医师在选择双胍类、非磺脲类和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前有必要为患者进行药物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DM)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在临床上治疗和生存状态较差,而不同的降糖药物导致HF的风险不同。本文综述总结了目前各类降糖药物临床实验中对HF的影响:二甲双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可以降低危重心血管病和HF的风险,未来有望用于一线治疗,以改善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使用中药,避免药害(drug misadventure,DM)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本文提出了中药DM与中药ADR的区别,并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探讨了相应对策。认为医师用药不当、患者对中药治疗的不依从性及药物本身原因都可造成中药ADR及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的发生。临床使用方法得当,就可以避免中药DM和减少中药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影响了全球数亿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主要治疗方式为胰岛素和降糖药物的使用,但由于确诊不及时、起始治疗过晚、药物剂量调整不积极等问题,仍有很多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人工智能(AI)是数字信息智能化飞速发展的产物,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预测、诊断、治疗、随访等健康管理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有多种AI技术融入T2DM的健康管理中,如远程医疗、动态血糖监测等。该文综述了近期AI在T2DM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2006—2010年上海市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0年上海市ADR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库中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采用描述性、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全面分析口服抗糖尿病药物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特征,深入分析其风险因子,并运用回归模型探讨药物相互作用对ADR的影响。结果5a间共纳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812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逐年攀升,以老年、女性患者多见;ADR级别以一般为主,但2009—2010年新的(药品说明书或相关文献未记载的)ADR(一般及严重)报告数明显增多;ADR累及系统以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代谢与营养障碍最为多见,且ADR发生频率较高的药物品种为双胍类和磺酰脲类(SU);口服抗糖尿病药物ADB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日服药次数多、单一用药是胃肠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危险因素,联合用药、患者年龄是sU产生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对ADR影响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用易发生低血糖,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用易产生皮疹。结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涉及系统广泛,且近年新的不良反应呈增多趋势,而性别、年龄、体质量、用药频次及联合用药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ADR发生的风险,故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应加强ADB监测,重视和控制其风险因子,更安伞、合理她用药.  相似文献   

12.
李晓宇  刘皋林  杨洋 《中国药房》2012,(46):4385-4387
目的:探讨抗糖尿病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服务。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1998-2011年发表的抗糖尿病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文献,对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性别与年龄构成、发生时间分布、累及器官或系统、药品种类等进行汇总、分析。同时对糖尿病并发症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亦做了归纳与分析。结果:抗糖尿病药引发不良反应的年龄主要集中于51岁以上;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1d~2个月;累及器官或系统涉及全身各大系统,其中最常见的为胃肠道反应;严重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包括室性早搏、低血糖性昏迷、过敏性休克、全身剥脱性皮炎甚至死亡等。结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是广泛的,有些甚至是严重的;广大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对其进行密切的监测,积极推进抗糖尿病药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降糖药临床不良反应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述各种抗糖尿病药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外近期公开报道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总结、分析。结果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随着药物剂量增加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会导致很多不良反应,目前已知常见临床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糖、消化道症状、变态反应及代谢和营养障碍等。结论抗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系统广泛,有的后果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口服抗糖尿病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2004—2011年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检索出口服抗糖尿病药品不良反应病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其发生时间、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一器官、怀疑药品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病例报告表1447例,其中男性846例,女性601例,超过半数的病例发生在用药l天之内。双胍类、磺酰脲类二代、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列怀疑药品类别前3位。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一器官主要有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所有病例经恰当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结论口服抗糖尿病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一器官较多,临床上要严格掌握适应征,注意合理的联合用药,关注少见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眼科用药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眼科临床合理用药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某眼科集团228家医院在2017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药事数据上报平台中的1229例门诊和住院患者发生的ADR,对给药途径、转归、临床表现以及发生ADR例数排名前10位药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在1229例ADR...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我院上报的327例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药品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表现、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前10种药物及其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 327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158例,女性169例,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19~40岁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有168例(51.38%);主要涉及的精神科药物是抗精神病药(69.97%),其次为抗抑郁药(13.70%);口服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更常见,以消化系统最常见(31.40%),其次是神经系统(14.25%),涉及最少的是呼吸系统(0.79%)。一般的药物不良反应占多数,奥氮平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3.98%)。结论精神科药物品种多,用药情况复杂,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管理和监测,合理使用精神科药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胰腺抗抑郁症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盐酸度洛西汀(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NRI,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不良反应,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 (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Public Data Open Project,openFDA)数据库检索2种药物不良反应,对比分析两药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openFDA数据库中,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端点的交互式图表板块,对2004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2种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检索,使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提取相关数据及图表进行分析。结果: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及盐酸度洛西汀的不良反应(ADR)报告数分别为6 826份和5 701份,ADR上报者职业分布比例相似,不良反应集中发生于美国,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患者,用药适应证分别主要为抑郁、焦虑及抑郁、疼痛,2种药物的ADR类型均为严重程度。结论:基于openFDA大数据库能对两药的ADR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多维度的挖掘分析,在临床治疗用药时应当开展药学监护,密切关注2种药物使用适应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集到58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告,建立数据库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引起58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药物,经统计主要药物以抗菌素类为主,共284例,占全部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48.8%,其中儿童ADR主要损害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共286例,占ADR的49.1%。结论加强儿童ADR的监测,注意儿童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临床表现,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12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24例ADR报告涉及药物42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首位,占70.42%,静脉给药产生ADR最多占73.24%,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不良反应的分类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其次分别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因素、药物因素及给药途径有关。应加强ADR蓝测工作,确保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我院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德  田静 《中国药业》2011,20(1):45-46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汇总100例ADR,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男46例,女54例;60岁以上患者33例;涉及药物45种;单一用药38例,联合用药62例.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占57.28%;皮肤及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