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张玉梅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2,21(2):61-64
钛及钛合金在骨科及口腔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口腔种植体相关感染仍就是一个严重威胁,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如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过程复杂化、种植体失败、去除种植体、病人的额外痛苦、经济负担甚至生命危险[1-7]。由于钛种植体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相应地感染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2.
3.
种植体表面抗菌涂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种植体表面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表面改性技术可以在种植体表面制备抗菌涂层以控制致病菌的粘附和聚集,从而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围感染。本文从银改性涂层、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抗菌羟磷灰石涂层及生物活性分子涂层等方面就口腔种植体表面抗菌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种植体周围细菌黏附、聚集引起的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种植体的抗菌性,抑制其表面细菌的黏附和杀灭周围细菌是关键。现就钛种植体表面载银抗菌涂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羟磷灰石作为植入材料的活性涂层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但该涂层为细菌的黏附提供了便利,继而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症。种植体炎症是种植体保存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在羟磷灰石涂层中引入抗菌离子能提高羟磷灰石涂层的抗菌性能,从而显著提高种植体在体内的保存率。下面就羟磷灰石涂层材料的抗菌性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种植修复技术的不断应用与发展,种植相关的感染已经成为威胁种植长期效果的重要因素。细菌在种植体表面形成菌斑生物膜,其独特结构可以抵抗宿主防御功能,加速破坏其周围组织,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最终导致种植体周围骨进行性丧失、种植体松动、脱落。因此,抑制种植体表面微生物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是防治种植体周围炎的主要策略。近年来,种植体表面的抗菌处理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表面的抗菌改性同样会影响表面的其他生物学性能,如涂层对上皮组织边缘封闭作用的影响以及涂层对结缔组织附着作用的影响,涂层促进良好的软组织结合对于维持种植体的物理屏障具有重要作用;骨结合是种植成功的基础,而不同的抗菌涂层处理将影响骨结合的进程,以及其作用机制依据材料的不同存在差异;抗菌涂层对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参与免疫平衡调节亦具有重要作用等。本文将从种植体表面抗菌设计的原理和抗菌表面产生的生物学性能影响两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冯妍慧芝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9,29(5):284-289
牙种植体表面涂层是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关键因素之一。优化种植体表面微纳结构,增强种植体亲水性、骨传导性,减少应力传导,是20世纪来各大商业公司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各主流商用不同材料种植体的表面涂层技术,分析其利弊,进一步理解牙种植体表面不同涂层制备方法,为未来的种植体新材料和新涂层的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细菌影响人类生活,口腔细菌感染还会引起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等疾病。纳米材料的抗菌作用已被广泛研究,对于口腔种植而言,种植体表面材料改性已成为预防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其中二硫化钼(MoS2)基材料抗菌主要是通过电子转移从而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氧化还原作用破坏细菌,通常为多重抗菌方式协同作用。文章就MoS2基钛表面抗菌涂层在口腔种植领域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钛基种植体表面抗菌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金属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高机械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被广泛用于临床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然而细菌容易聚集和黏附其表面,且钛金属自身不具有抗菌性能,是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义齿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钛表面抗菌改性可改变种植体表面的理化性能,抑制致病菌的黏附和聚集,提高种植义齿修复的成功率。钛种植体表面改性主要是将抗菌剂或有抗菌性能的物质通过羟磷灰石涂层、二氧化钛纳米管和脱乙酰壳多糖等具有一定抗菌性能的载体对钛金属基体进行表面修饰,从而赋予钛金属不同程度的抗菌性能。本文就基体、载体和抗菌剂三方面的钛基种植体表面改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种植体表面涂层材料的抗菌性能,为种植体表面材料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种植体周围炎可疑致病菌株牙龈卟啉单胞菌(Pg)、血链球菌(Ss)、金黄色葡萄球菌(Sa),以TC4(钛合金)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材料的抗菌效果,并采用时效法测试时间长短对材料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采用贴膜法对Nano-TiO2涂层试件抗菌效果进行定量测试,对Pg、Ss、Sa的抗菌率分别为94.02%、99.34%、98.72%,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时效法测试时间长短对材料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材料表面细菌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材料对3种可疑口腔致病菌均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其抗菌性能优于TC4材料;其抗菌效果无时间依赖性,具有一定的抗菌稳定性和持久性,对于种植体周围炎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可植入生物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及骨科医学领域,但植入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溶解和细菌感染等情况的发生通常会引起植入的失败,所以植入材料的表面改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磷酸钙是人体骨组织和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在植入体表面构建的磷酸钙涂层已被证明可以通过其固有的骨传导性和生物相容性改善材料的骨整合。然而由于单纯磷酸钙涂层缺少抗菌性可能会导致植入后感染,所以研究者在涂层中引入了其他抗菌剂,以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能,本文列举了近年来磷酸钙涂层中掺入银、铜、锌、氟、硒、二氧化钛等无机抗菌材料及抗生素、抗菌肽、壳聚糖等有机抗菌材料的研究并对磷酸钙复合涂层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生物陶瓷涂层牙种植体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牙的表面处理有利于早期负荷,种植体表面工程包括表面形态设计、粗糙度控制、氮化处理、钝化处理等,其中较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表面涂层技术。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和活性很好的生物陶瓷材料,植入骨组织中的lu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形式和骨组织结合成一个整体。因此,在钛种植牙表面形成HA涂层,所制成的牙种植体不需要像钛种植牙那样设计机械固位形, 相似文献
13.
14.
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渊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7,6(3):128-131,158
八十年代中期,de Groot K和CookSD各自相对独立地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将羟基磷灰石(简称HA)生物陶瓷覆盖于钛金属表面,制成金属基HA涂层复合种植体。 相似文献
15.
纯钛种植体表面抗菌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钛种植体部分暴露于口腔中,在种植体植入、愈合和行使功能的各环节中,种植体周组织均存在着被细菌感染的危险。细菌附着在种植体上会影响新生骨的生长,导致支持骨的丧失,从而降低骨一种植体界面的机械稳定性,这是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种植体表面细菌聚集和粘附,对于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纯钛种植体表面抗菌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18.
羟基磷灰石涂层基牙种植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夏海斌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9,26(2):86-89
本文介绍了牙种植体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技术,对涂层的结构组成、存在问题和羟基磷灰石涂层牙种植体植入后的骨组织反应特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在犬下颌骨内植入种植体,观察新型抗菌涂层预防种植术后早期感染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2岁龄牙周健康的雄性Beagle犬4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三前磨牙,并在近远中根拔牙窝内预备种植窝行即刻种植术。随机选取2只植入载有新型抗菌涂层的种植体作为实验组,另外2只植入仅微弧氧化处理的种植体作为对照组,并用丝线在所有种植体的颈部结扎,术后给予高糖软食,诱导种植体周围发生早期感染。结扎2个月后对种植体周进行临床指标检查和X线摄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结果:2个月后,实验组种植体周的临床检查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0.05)。X线检查可见:实验组种植体周围无明显的牙槽骨吸收和透射影像,对照组种植体周围可见明显的骨吸收和裂隙状透射影像。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结合较好,未见明显间隙,而对照组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间隙。结论:在钛种植体表面构建的新型抗菌涂层具有显著的预防种植术后早期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生物材料能通过多肽涂层提高其生物活性。目前应用于牙种植体表面的多肽包括RGD肽及其衍生物、非RGD肽及钛表面结合肽,这些多肽能特异性地识别细胞表面整合素、细胞外基质或金属钛表面,从而起到促进细胞粘附分化、提高骨整合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