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比评价关节镜手术加或不加(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效果.方法一组(40例)应用关节镜手术(灌洗加松解术)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另一组(40例)则在关节镜手术后配合(牙合)垫治疗.结果随访2年,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VAS法)疼痛缓解程度均值分别为1.8、 2.5, 6个月时分别为3.2、 4.8, 1年时分别为5.6、 5.8, 2年时分别为6.0、 6.2;张口度增加均值分别为3个月时5.6 mm、 7.8 mm, 6个月时为8.2 mm、 9.7 mm, 1年时为9.4 mm、 9.8 mm, 2年时为9.7 mm、 10.2 mm,其中术后3、6个月时疼痛及张口度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年、2年时疼痛、张口度改变对比均不具显著性差异.结论关节镜下行灌洗加松解术,并行(牙合)垫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短期疗效(3~6个月)较单纯采用关节镜下行灌洗加松解术效果好,而术后1~2年疗效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关节下腔治疗颞下颌关节(TMJ)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DDw/o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单侧TMJADDw/oR患者56例,随机分为关节上腔组和下腔组,以治疗前作对照,经关节内灌洗、注射玻璃酸钠后行手法复位并佩戴密歇根(Michigan)稳定性咬合板2个月,复诊记录摩擦指数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关节上腔和下腔治疗组开口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1),摩擦指数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 下腔治疗组开口改善度较上腔治疗组增加明显(P〈0.05),而摩擦指数值又明显小于上腔治疗组(P〈0.05)。结论TMJADDw/oR的关节下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上腔。 相似文献
3.
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7例.试验组关节上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注射液1 mL,对照组关节上腔内注射强的松龙注射液12.5 mg.术后0.5 h、1个月观察患者开口度和疼痛情况.结果 张口度和疗效,术后0.5 h,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透明质酸钠和强的松龙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短期疗效均较好,但长期疗效,透明质酸钠明显优于强的松龙.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使用Michigan型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32例,疗程为3个月,采用Fricton指数来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拍摄许勒位X线片以及行关节上腔造影.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前后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2),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从治疗前的0.21±0.04下降到治疗后的0.09±0.03.但造影显示并非所有弹响消失患者的盘-突关系均恢复正常.结论: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消除弹响,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下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医用几丁糖关节腔内注射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 ,按就诊序号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用几丁糖 1 0ml关节上腔注射治疗 ,对照组患者用强的松龙悬液 1 2 5mg关节上腔注射。注射治疗后 1d、1 4d复诊 ,测量最大张口度。结果 注射后 1 4d ,试验组患者平均张口度恢复到 (36 73± 4 6 9)mm ,比注射前增加 1 1 73mm ;对照组患者平均张口度为 (2 8 5 3± 5 81 )mm ,比注射前增加 3 86mm。试验组张口度增加值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医用几丁糖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郑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40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稳定性牙合垫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的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最大开口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开口度、疼痛程度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及体征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同时点比较,张口度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时VAS、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 ,CMI)和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 , D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疗效优于单纯的关节上腔注射治疗透明质酸钠。 相似文献
7.
殆垫及关节灌洗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探索合理的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方法。方法:将48例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关节病患者分成3组,即[牙合]垫治疗组、关节灌洗组、关节灌洗术联合[牙合]垫治疗组。将3种治疗方法对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最大开口度进行统计分析,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疼痛指数: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指数的改变值,[牙合]垫治疗组〈关节灌洗组〈关节灌洗术联合[牙合]垫治疗组(P〈0.05),关节灌洗组与关节灌洗术联合[牙合]垫治疗组治疗前后开口度的改善度,差异无显著性,但均优于[牙合]垫治疗组(P〈0.05)。结论:对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关节灌洗术联合[牙合]垫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牙合]垫治疗或关节灌洗术,同时,关节灌洗术的临床疗效显效方面优于[牙合]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颌稳定型(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 对32例(34侧)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下颌稳定型(牙合)垫治疗,疗程为3个月,采用Fricton指数及疼痛量化表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icton颞下颌关节指数(CMI)从治疗前的... 相似文献
9.
改良再定位(牙合)垫治疗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再定位(牙合)垫治疗TMD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DDNR)的临床治疗方法,评价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3例ADDNR病例(双侧10例,单侧3例),手法复位后,应用改良再定位(牙合)垫对其进行治疗,应用髁突运动轴图描记仪(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axiograph,CADIAX)对关节治疗前后功能进行评价,MRI对其治疗前后盘突关系进行评价.结果急性ADDNR主诉开口受限,下颌运动功能严重障碍,关节盘明显前移位,治疗后盘突关系得到全部或部分恢复,关节功能得到改善.结论采用改良再定位(牙合)垫对急性ADDNR早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可以恢复良好的盘-突关系,阻止关节盘和髁突的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构建病理状态下的颞下颌关节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探讨不可复关节盘前移位后颞下颌关节系统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利用CT和MRI扫描,通过Mimics和Geomagic软件平台,构建病理状态下的颞下颌关节系统三维模型,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力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包括上、下颌骨,关节窝、全牙列及关节盘的颞下颌关节系统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力学分析显示.正常关节盘的应力集中在中带外侧部,应力分布较均匀,而当关节盘前移位时,关节盘的中带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容易引起该部位关节盘变薄或穿孔:髁突表面应力主要分布在前斜面.而当关节盘前移位时,髁突受力增大.提示该部位易发生退行性变。结论:利用cT和MRI,能够实现对病理状态下的颞下颌关节系统的三维重建.且关节盘移位侧的关节盘、髁突应力峰值均大于正常侧关节。 相似文献
11.
稳定性(he)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使用Michigan型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32例,疗程为3个月,采用Fricton指数来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拍摄许勒位X线片以及行关节上腔造影.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前后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2),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从治疗前的0.21±0.04下降到治疗后的0.09±0.03.但造影显示并非所有弹响消失患者的盘-突关系均恢复正常.结论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消除弹响,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下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再定位夹板与中切点阻断器联合治疗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再定位夹板与中切点阻断器联合应用于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比较颞下颌关节的最大开口度、Mankoski疼痛指数和盘突关系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评价再定位夹板与中切点阻断器联合治疗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结果 15例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在联合治疗 2周后 ,其开口度均有明显的改善 ,疼痛指数也有明显的下降 ;6个月后 ,其盘突关系正常率为 80 %。结论 再定位夹板与中切点阻断器对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临床使用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病例进行疗效评价,比较稳定性咬合板和再定位咬合板疗效。方法:使用稳定性咬合板治疗的病例66人(男19人,女47人),再定位咬合板29人(男9人,女20人)。以上病例均是通过临床检查、颞下颌关节许勒位片和关节上腔造影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研究设计与统计:分别对两组用咬合板治疗前后的关节弹响,疼痛指数,压痛的程度,以及病人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对部分人治疗后的关节造影及许勒位进行评价,用SPSS建立数据库,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95例患者中,经过咬合板治后,关节弹响的消失的有69例,消失为72.63%。关节弹响减轻有17例,治疗弹响的有总的效率为90.5%。两种咬合板的分组对照,在两组在弹响治疗效果上没有差异(χ^2值为0.138,P=0.719)。在治疗前有疼痛的患者41名中,经过咬合板治疗后有34名患者疼痛消失,其比率为82.96%,其它7名患者均表示疼痛较治疗前有改善,在两种咬合板治疗的分组统讲计中,疼痛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χ^2值为0.005,P=0.967)。结论:两种咬合板治疗关节盘前移位均有疗效,当稳定性咬合板无法消除的弹响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也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的危险因素。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DDWoR患者纳入病例组,无ADDWoR症状的其他疾病患者或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人群面型、咬合因素、精神状况、口腔不良习惯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差异,计算各因素的比值比(odds ratio,OR),比较对该疾病的危险度。结果病例组132人,平均年龄26.55岁;对照组128人,平均年龄26.97岁。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均衡。危险度较大的暴露因素有偏侧咀嚼(OR=3.16)、下颌中线偏斜(OR=3.074)、功能性错畸形(OR=2.917)。结论ADDWoR是多致病因素的疾病,牙功能紊乱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而下颌运动异常和不良的咀嚼习惯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评价关节镜手术加或不加(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效果.方法一组(40例)应用关节镜手术(灌洗加松解术)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另一组(40例)则在关节镜手术后配合(牙合)垫治疗.结果随访2年,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VAS法)疼痛缓解程度均值分别为1.8、
2.5, 6个月时分别为3.2、 4.8, 1年时分别为5.6、 5.8, 2年时分别为6.0、
6.2;张口度增加均值分别为3个月时5.6 mm、 7.8 mm, 6个月时为8.2 mm、 9.7
mm, 1年时为9.4 mm、 9.8 mm, 2年时为9.7 mm、 10.2 mm,其中术后3、6个月时疼痛及张口度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年、2年时疼痛、张口度改变对比均不具显著性差异.结论关节镜下行灌洗加松解术,并行(牙合)垫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短期疗效(3~6个月)较单纯采用关节镜下行灌洗加松解术效果好,而术后1~2年疗效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