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GLOBOCAN 2018数据显示,2018年约有1 810万例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例癌症死亡病例;其中,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按照组织病理学分类,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2]。NSCLC约占肺癌的85%~90%。腺癌是最常见的亚型[3]。>60%的新诊断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从而失去手术机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发展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4]。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报告数据,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高发恶性肿瘤,其中全球18.4%乳腺癌新发病例在中国[1]。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它侵袭性更高,更容易发生肝、肺等内脏转移,预后更差[2-3]。肝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之一,约占所有转移患者的30%[4]。寡转移被定义为转移数量和转移器官部位有限的、处于局限期和广泛性转移癌症之间的状态[4]。本文通过回顾一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肝寡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肺癌的85%,50%的NSCLC发现时已出现远处转移[1-2]。皮下软组织转移是晚期肺癌的特殊转移类型,约有1%~12%的肺癌发生皮下转移[3],皮下转移在所有癌症中的总发生率为5.3%[4]。皮下转移表明恶性肿瘤预后不良,且常伴有全身其他部位转移(如肝脏、脑、骨、淋巴结等)。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世界第4大常见恶性肿瘤,居全球癌症死亡原因的第2位,每年约100万新发病例及80万死亡病例[1]。近年西方国家远端胃癌发生率已经下降,胃食管结合部癌及近端胃癌发生率却持续增长[2],而亚洲国家仍以非近端胃癌为主。手术是可能治愈胃癌的唯一手段,早期胃癌根治术后OS率达90%[3]。但大部分病例发现较晚,初诊时难以治愈性切除,其5年OS率在美国仅29%[4]。全球范围内胃癌根治术后的5年OS率为20%~50%,在日韩总体术后5年OS率达60%~70%[5],我国经多年手术方法改进目前可使5年OS率提高到50%[6]。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为肿瘤相关死亡之首。放疗是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文献报道约61%患者在诊断后5年内需要接受至少一程放疗[1]。放疗在肺癌中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学关系,随着照射剂量升高,局部区域复发风险相应降低[2-3]。然而,肺癌放疗剂量的提高受到正常组织毒性限制,其中RILI是最重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 目前认为RILI是由多因素、多细胞参与的复杂、动态反应过程。有学者提出了RILI的细胞—分子调控假设:多种细胞受到照射后本身发生损伤,且细胞间相互作用并受到各种水平细胞因子的调控,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局部肺组织内的病理生理反应。分次放疗则能反复刺激这些细胞,导致肺实质损伤,进而引起各种细胞因子释放并诱发包括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血细胞乃至骨髓干细胞的系统性反应,从而造成进一步肺组织损伤及损伤修复[4]。在细胞水平,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后造成肺泡上皮细胞,主要是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导致肺泡张力变化、肺顺应性降低、肺泡塌陷和不张,同时伴有间质血管内皮细胞改变,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渗出增加→间质水肿→肺内充血。在分子水平,多种细胞因子如TGF-β1、TNF-α、IL-1、IL-6、PDGF-β等参与了RILI发生及发展过程,并将急性反应放大[5-8]。在组织水平,RILI可表现为RP或RF,相应影像学表现为局部肺内斑片影、通气支气管征、实变影、条索影或蜂窝样改变。  相似文献   

6.
放疗是弥漫性头皮癌的主要治疗手段[1],但因其靶区位置表浅、包绕脑并紧邻视路,计划设计困难[2]。电子线和光子线混合照射虽有助于减低脑受量,但靶区覆盖较差[3-4]。虽然IMRT可改善剂量分布,但可能导致OAR受量高[5-6];而VMAT在获得良好剂量分布同时还缩短了治疗时间[7]。因此笔者通过与常规3DCRT和IMRT对比,探讨VMAT应用于头皮癌放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正>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s,PNS)是指由肿瘤引发并且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或者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一种免疫性炎症[1],是一种恶性肿瘤非转移性并发症[2]。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PCD)属于PNS中的一种。肿瘤会产生与小脑共同的抗原并引起神经反应[3],在众多的报道中,抗浦肯野细胞抗体(抗Yo抗体)阳性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极其罕见。在这里我们报道一例诊断为PCD且抗Yo抗体阳性的肺腺癌患者,并且经过抗肿瘤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胆道恶性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 BTC)占所有消化系肿瘤的3%[1],在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第二位[2],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A)属于BTC的一种,我国BTC中仅有1.3%至10.0%患者表现为MSI-H,32.3%至42.86%患者表现为PD-L1阳性[3],因此MSI-H、PD-L1阳性的ICCA患者极具讨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恶性蝾螈瘤(malignant triton tumors,MTTs)是属于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MPNSTs)的一种特殊亚型,占所有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5%[1],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约0.001%[2],但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复发率高[3]。研究认为,超过半数的恶性蝾螈瘤的发生通常与1型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tosis-1,NF-1)有关[1]。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无NF-1病史的下肢MTTs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肝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肿瘤。2020年肝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6位,死亡率位居癌症相关死亡第3位[1]。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治疗效果较差,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系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国内一项Ⅲ期临床研究显示,索拉非尼联合FOLFOX 4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可将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近一倍[3]。我院收治的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多纳非尼联合抗PD-1单抗、FOLFOX方案HAIC治疗3个月转化成功,现将该病例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发病率不足1/10万,是临床上罕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primary cardiac angiosarcoma,PCAS)是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约占1/3,最常见于右心房[1]。因无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导致难以早发现、诊断及治疗,但恶性程度较高、进展快,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出现肝、肺、骨等远处转移[1-2]。  相似文献   

12.
徐文娟  聂子淮  顾建华 《癌症进展》2022,(11):1187-1188
<正>甲状腺未分化癌属于甲状腺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肿瘤[1],占全部甲状腺癌的10%~15%,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女性较多见(﹥40岁),发病迅速,早期可发生全身转移和浸润,恶性程度高,预后差[2-3]。未分化癌按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可分为梭形细胞型、巨细胞型、小细胞型、寡细胞型,除小细胞型外,  相似文献   

13.
<正>0 引言浆细胞肿瘤可分为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髓及其他全身)、孤立性骨髓瘤(骨浆细胞瘤)、髓外(软组织)浆细胞瘤和浆母细胞肉瘤[1]。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是一种罕见的不累及骨髓的软组织浆细胞瘤,约占所有浆细胞肿瘤的3%~5%,以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多见,约占80%~90%,且多见于鼻腔、鼻窦及口鼻咽部[2]。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病毒发病机制和慢性刺激被认为是主要因素[3]。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ternational Agency for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涵盖了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等情况。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数首超肺癌位列第一,肺癌死亡病例数仍居榜首。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近2000万例,死亡病例数近1000万例,全球癌症负担非常重。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新发病例数226万例,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癌”。令人欣慰的是,在发达国家中,乳腺癌五年生存率近90%,我国亦达83%。肺癌新发病例数虽位居第二,但其死亡病例数高达180万,仍居榜首。其中,男性肺癌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为女性的两倍左右,主要由主动吸烟等因素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5.
<正>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s,PNS)是由免疫介导的一组与肿瘤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功能统紊乱通常先与癌症确诊数月甚至数年[1]。PNS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平均每334例肿瘤患者中就有1例PNS[2-4]。在神经系统典型的PNS中最常见的是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PCD)、感觉神经病和边缘脑炎[5]。PCD是一种罕见的非转移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与任何癌症相关,最常见的是妇科肿瘤、小细胞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6]。临床上特异性抗体和肿瘤的检出有利于疾病的诊断,某些抗体的检出也暗示了肿瘤所在的位置,如有小脑症状的妇女血清中抗Yo抗体的存在被认为是患有PCD和妇科肿瘤(通常是卵巢癌)的确凿证据[1]。  相似文献   

16.
肺癌是现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第一的恶性肿瘤[1]。放疗是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至少60%肺癌患者需要接受放疗[2]。而肺癌放疗的首要剂量限制因素便是RP。RP是胸部放疗常见并发症,是胸部恶性肿瘤放疗后正常肺组织受到辐射损伤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RP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气紧和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常常因为呼吸窘迫和高热而死亡,还有一部分患者只有影像学改变而无临床症状。影响RP风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吸烟、KPS评分、病理类型、剂量学参数、肿瘤部位、合并其他疾病情况和化疗情况等[3-4]。但是,在充分考虑以上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对相同临床分期、肺功能相似的患者给予相同剂量和相似体积的照射,RP的发展快慢与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患者在放疗期间或者放疗后3月内便出现急性RP症状,有的则出现在放疗后 1年多,呈慢性RP表现,有的则没有RP发生。大量临床观察发现RP发病具有个体差异性,提示RP发生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50年代中期以来,肺癌已成为男性死亡的最常见原因。1987年后,女性患者肺癌也已超过乳癌成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美国1993年估计肺癌新发病例达170000人,男女比例为1.4比1。肺癌发病率高而治愈率低,5年生存期只有10%~13%,未经治疗者大约在1年内死亡,中数生存期不到6个月。肺癌组织学检查腺癌最常见,达50%;鳞状细胞癌占1/3;小细胞癌占15%;大细胞癌不到5%。 影响肺癌预后的因素是病变分期及可能采取的治疗方式。根治需要在转移之前有效地控制原发肿瘤,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仍然是控制原发病的最有效方法。根据1986年国际承  相似文献   

18.
闫超  陕飞  李子禹 《中国肿瘤》2023,32(3):161-170
[目的]分析2020年中国与全球各地区的胃癌发病及死亡数据,了解胃癌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方法]以国际癌症研究署发布的GLOBOCAN 2020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估算数据为基础,提取其中各个国家及地区的胃癌年龄标化发病及死亡数据,对比中国与全球20个地区的胃癌发病、死亡情况。[结果] 2020年全球胃癌新发及死亡病例数分别为1 089 103例和768 793例。东亚地区胃癌新发和死亡病例数最高,分别为651 864例和432 325例。全球男性胃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ASIR和ASMR)均高于女性,分别为女性的2.26及2.23倍,且ASIR和ASMR越高的地区,男女差异越大。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岁及以上持续升高,新发和死亡病例数在6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各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水平与ASIR呈弱相关(R2=0.03,P=0.014),与ASMR无相关性(P=0.902)。我国胃癌新发及死亡病例数为478 508例和373 789例,分别占全球的43.94%和48.62%,ASIR和ASMR分别为20.74/10万和15.99/10万,均处于全...  相似文献   

19.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SCCHN)起源于上皮细胞, 常发生于口腔、咽部和喉部等部位[1]。除鼻咽癌以外, 大部分SCCHN的危险因素与吸烟和饮酒相关, 部分口咽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相关[2]。据统计, 2020年全世界范围内唇癌/口腔癌、喉癌、口咽癌和下咽癌的新发病例估计约74万例, 死亡病例约36万例[3]。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唇癌/口腔癌、喉癌、口咽癌和下咽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分别约为7.8万例和4.0万例[4]。  相似文献   

20.
薛梦  曾玉梅 《癌症进展》2023,(9):1038-1040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据报道,20%~30%的乳腺癌患者在原发肿瘤治疗后发生转移,而其中90%的患者死于乳腺癌转移[2]。没有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80%[3]。大部分的乳腺癌容易转移到骨、肺、肝脏、脑、淋巴结等部位,转移到胃肠、腹膜和阑尾是极其罕见的。本文报道1例42岁女性左侧乳腺癌术后1年余转移到阑尾的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等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