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是证据充分的重要的牙周致病菌之一,参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及牙周组织的破坏过程。以往研究表明,牙周感染与全身健康及系统疾病均有着密切关系。P. gingivalis感染多种宿主细胞后,通过干扰相关信号传导及蛋白表达,对宿主细胞凋亡进行调控。现就P. gingivalis感染宿主细胞后对其凋亡调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成人牙周健康状况与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在牙周健康人群和慢性牙周炎人群中的分布,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成人牙周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牙周健康组(136例)和慢性牙周炎组(115例)的龈下菌斑样本,采用16S rRNA PCR法检测P.gingivalis,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Ⅰ~Ⅴ和Ⅰb)的特异性引物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菌株的分布,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牙周健康组和慢性牙周炎组龈下菌斑样本中P.gingivalis阳性率分别为22.1%和81.7%,多数样本中只检测到1种fimA基因型。牙周健康组中ⅠfimA型的检出率最高(占66.7%);慢性牙周炎组中则为ⅡfimA基因型(占43.6%),其次为Ⅳ和Ⅰb fimA基因型。慢性牙周炎的发生与P.gingivalis的关系密切(OR=16.36),Ⅰ、Ⅰb、Ⅱ、Ⅲ、Ⅳ、Ⅴ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的OR值分别为0.97、13.26、36.62、4.57、22.86、1.19;ⅡfimA基因型P.gingivalis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最强,其次为Ⅳ和Ⅰb型。结论P.gingivalis菌株的fimA基因型存在差异,特异性fimA基因型P.gingivalis可能与成人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素基因片段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的2个基因片段kgp-cd和rgpB-cd,探讨2个基因片段的存在和缺失与牙周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84个,对P.gingivalis阳性的龈下菌斑样本进行kgp-cd和rgpB-cd基因片段检测;根据2个基因片段的有无,将P.gingivalis分为A型和B型,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用t检验和x2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P.gingivalis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A型P.gingivalis在慢性牙周炎中的检出率高于B型(P<0.05),分别为85.29%和14.71%.不同基因型P.gingivalis引起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和牙龈出血倾向存在显著性差异(PD:t=2.85,P<0.05;BOP:P<0.05).结论:kgp-cd和rgpB-cd基因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齐帅  林晓萍 《口腔医学》2021,41(3):265-268
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ingivalis)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是牙周炎尤其是慢性牙周炎病变区或活动部位最主要的病原菌。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PO)有关,这一过程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而P.gingivalis作为关键牙周致病菌之一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我们对P.gingivalis与APO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该文拟通过回顾近年来发现的P.gingivalis与APO之间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对P.gingivalis与APO的联系和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PG0717基因,探讨PG0717基因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CP)患者90例和牙周健康者90例,共采集龈下菌斑标本540个;记录临床牙周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P.gingivalis阳性龈下菌斑标本的PG0717基因。结果在P.gingivalis阳性龈下菌斑中,CP组PG0717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6.22%和41.27%(掊2=4.50,P<0.05);随着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加重和探诊出血趋势的增加,CP组该基因检出率呈现增高趋势。结论PG0717基因与P.gingivalis的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与牙周致病菌、黏膜和免疫宿主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在牙周病中被认为是重要的致病菌之一,与黏膜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导致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牙龈上皮是口腔微生物群的物理和免疫屏障,在牙周组织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唾液组学的发展使利用唾液寻找疾病标志物日趋成熟。牙周炎是口腔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失衡引发的慢性炎症,导致牙周软组织和硬组织的破坏。唾液中微生物来源的标记物,宿主牙周组织炎症反应和软、硬组织破坏相关标记物可以反映牙周病的发生和进展。本文就牙周炎唾液诊断标记物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kgp基因型P.gingivalis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牙周状态下的龈下菌斑样本104个,根据kgp—cd基因序列的不同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将P.gingivalis分为4个基因型。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病变重部位和病变轻部位检出率最高的分别为kgpcdⅡ型(56.25%)和Ⅰ型(51.72%),对照组仅检出kgp--cdJ型(25%)和Ⅲ型(75%)。结论:kgpcdⅡ型P.gingivalis可能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最密切,在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kgp—cdⅠ型可能与慢性牙周炎无关,为健康人群或牙周健康部位的定置菌。  相似文献   

9.
牙周炎对糖尿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已有公认,近年的研究还表明牙周炎也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长期慢性的牙周感染使宿主外周血中多种炎症介质水平增高,全身的亚临床炎症状态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并造成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Li YP  Liu DL  Shu R  Zhou YB 《上海口腔医学》2012,21(3):241-245
目的:利用啮齿动物模型,比较分析中国人群口腔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临床菌株的毒力。方法:采用小鼠脓肿形成实验,将6株从牙周炎患者牙周袋中分离获得的P.gingivalis临床菌株L2、L3、L4、L5、L11和L12分别注射至小鼠后背中央,观察其临床症状,并与国际标准菌株ATCC33277和W83进行比较,分析临床菌株的毒力特性。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3、ATCC33277和W83诱发小鼠产生原发性脓肿和轻微的全身反应,L2、L5、L11、L12则诱发小鼠产生远处转移性病变和严重的全身反应。结论:中国牙周炎患者口腔中的P.gingivalis临床菌株与国际标准菌株相比,在诱发实验鼠发生局部脓肿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临床菌株间的毒力特征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周基础治疗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洁刮治术(SRP)治疗前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的变化,分析P. gingivalis与SRP疗效之间的关系,探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监测和评价SRP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查SRP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探诊出血(BOP);采集SRP治疗前后的龈下菌斑共142个样本,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中的P. gingivalis。构建含有P. gingivalis扩增片段的重组质粒,建立定量标准。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SRP治疗后PD、CAL和BOP均明显下降(P<0.001);治疗前P. gingivalis检出率为80.28%,治疗后下降为54.23%;治疗前P. gingivalis数量与PD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70(P<0.001),治疗后牙周袋内细菌数量明显减少(P<0.001)。治疗前牙周袋内P. gingivalis的定植数量与PD、CAL和BOP的改善无相关性(P>0.05),但治疗后治疗有效位点P. gingivalis数量减少程度明显大于治疗无效位点(P<0.05),细菌减少量与PD改善弱相关(r=0.25,P=0.04)。结论SRP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P. gingivalis检出率和绝对数量;治疗前P. gingivalis定植水平对临床指标的改善没有影响,治疗后P. gingivalis数量下降程度可以反映治疗效果。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可以用于牙周炎治疗效果的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牙周炎这一慢性炎症反应过程中,补体不仅可以调解机体防御反应,保护宿主,还可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或通过调控信号转导通路,协助病原菌进一步感染和破坏牙周组织,最终导致免疫病理性的损伤反应。在免疫炎症反应中,补体不仅可刺激白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调节辅助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促进细胞免疫和T细胞依赖的抗体分泌,增强免疫效应的调节,提高机体免疫力;亦可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对组织造成损伤,引起牙周炎。以补体受体拮抗剂干扰补体受体-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有利于机体清除病原菌,达到防治牙周炎的目的。理解补体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为牙周炎治疗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是牙周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致病性归因于一系列毒力因子如菌毛、荚膜、脂多糖、牙龈蛋白酶等。相关毒力因子的致病机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表面结构菌毛、荚膜及菌体分泌脂多糖、牙龈蛋白酶等重要致病因子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 牙周致病菌除使用传统培养方法鉴定出的红色复合体外, 许多新的与牙周炎存在较强相关性的微生物种属也相继被发现。其中, 龈沟产线菌(Filifactor alocis, Fa)作为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菌, 其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Fa不仅可以破坏宿主细胞、诱发免疫逃逸反应, 促进牙周炎的发生发展, 还可与其他牙周致病菌相互作用协同致病。本文就近年来Fa与牙周炎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牙周炎的病因和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相同龈沟液样本中挥发性有机酸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龈沟液中有机酸的浓度;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相同样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牙周健康对照者;慢性牙周炎患者P.g阳性组龈沟液中丁酸与异戊酸浓度显著高于P.g阴性组。结论结果表明相同样本龈沟液中丁酸与异戊酸的表达与P.g的检出相关联,P.g是重要牙周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牙周致病菌除使用传统培养方法鉴定出的红色复合体外,许多新的与牙周炎存在较强相关性的微生物种属也相继被发现。其中,龈沟产线菌( Filifactor alocis,Fa)作为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菌,其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Fa不仅可以破坏宿主细胞、诱发免疫逃逸反应,促进牙周炎...  相似文献   

17.
牙周炎是一种主要由菌斑生物膜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炎症破坏性疾病,与宿主的免疫反应相关。牙周致病菌可通过一过性菌血症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微小RNA(microRNA)作为近年来小分子RNA的研究热点,可在表观遗传学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炎症调节。本文综述了牙周致病菌通过microRNA调控免疫炎症反应的机制,从而介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为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关联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此外,通过探索动脉粥样硬化与牙周炎相关特异性microRNA的表达模式,可为未来诊断或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ingivalis)是一种重要的牙周致病菌,研究和开发P.gingivalis的抗菌物质是牙周治疗的重要内容.传统抗生素类药物可诱发细菌耐药现象及菌群失调;化学类抗菌药物常引起着色、味觉改变等副反应.克服传统抗菌物质副反应的新型抗菌物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牙周致病菌可引起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由其引发的宿主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会进一步加重牙周组织的损伤。本文就龈沟的天然免疫防御机制,微生物对龈沟防御机制的敏感性,中性粒细胞和牙龈上皮细胞对牙周致病菌的免疫反应进行系统阐述,旨在表明真正的牙周致病菌因不能很好地激发或者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导致牙周炎的发生,为牙周病的治疗和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宿主和微生物相互作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宿主的免疫反应受到如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放线菌聚集杆菌等病原体的干扰,并引发免疫细胞的功能与状态的改变是这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维持牙周免疫稳态对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炎至关重要。本文就牙周炎发生过程中免疫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