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脑部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该疾病中,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自噬在清除异常积聚的蛋白以及受损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稳态和细胞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对细胞自噬作用在阿尔兹海默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发现阿尔兹海默病的新的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细胞自噬可通过溶酶体吞噬降解自身结构,分为大自噬、小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自噬,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细胞自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双重调节作用,既可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又可促进其发生和发展,肿瘤细胞可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来诱导间质细胞自噬,而此过程中所产生的营养物质又为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转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或称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Lewy body)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最先由英国医师帕金森(James Parkinson)于1817年描述,1841年Hall称其为震颤麻痹,1892年Chsrcot称其为帕金森病。  相似文献   

4.
对近年来足细胞自噬在足细胞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足细胞自噬中扮演的角色。足细胞自噬活性的改变与足细胞病的进程密切相关,mTOR 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途径是足细胞保持自身稳定的重要调节器,以调控足细胞自噬平衡体系为干预靶点可能成为足细胞病防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重要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调节蛋白质合成和降解、细胞骨架形成并影响寿命。自噬是维持细胞内稳态所必需的分解代谢过程,自噬的存在对于细胞存活至关重要,而mTOR是调节自噬过程的主要因子。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大量证据表明,mTOR和自噬信号通路的紊乱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本文就mTOR、自噬通路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机制以及靶向此通路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持续变性,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水平研究蛋白质在不同疾病状态或外界因素作用下的差异表达情况,已成为探索疾病发病机制、疾病诊断和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并为PD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PD的诊断标记物和寻找药物治疗新靶点及研制可靠药物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就蛋白质组学在PD研究中对PD细胞和动物模型、发病机制和PD的诊断以及药物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已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人口健康问题。PD的典型神经病理学特征是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 α-Syn)在黑质-纹状体区的异常聚集, 造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坏死。随着研究的深入, 发现细胞自噬介导病理性α-Syn的清除过程参与PD的发病过程。自噬是细胞清除异常聚集蛋白和衰老受损细胞器的重要途径, 自噬清除α-Syn异常沉积可维持细胞稳态, 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此外, 自噬过程受损引起α-Syn聚集, 增加α-Syn在脑内的传播, 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 参与到PD的发生发展中。PD相关基因影响自噬调控, PD相关基因突变能导致溶酶体功能受损进而阻断自噬。同时异常聚集的α-Syn会进一步破坏自噬过程, 降低自噬清除能力, 增加神经毒性累积。自噬受损和α-Syn异常聚集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的重要机制。因此, 针对自噬和α-Syn异常聚集的研究可为P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通过增加自噬通量, 减少α-Syn积累可能成为治疗PD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对HeLa细胞自噬及自噬溶酶体的影响方法:采用HeLa、HeLa-GFP-LC3、HeLa-RFP-LAMP1等细胞系进行研究,并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饥饿组(饥饿处理0、4、12 h)和罗哌卡因组(10 mg/mL罗哌卡因,处理0、4、12 h),使用显微成像技术联合多种生化手段检测罗哌卡因处理的细胞中自噬的诱导、自噬溶酶体形态及溶酶体数目.结果:罗哌卡因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产生大量LC3点状聚集,并且LC3Ⅱ蛋白水平明显提高(P<0.05);相比于空白对照组细胞,罗哌卡因组和饥饿组细胞经4h处理后产生大量自噬溶酶体,罗哌卡因组细胞自噬溶酶体体积大于饥饿处理组;饥饿组细胞溶酶体数目在4 h减少,而在12 h有所恢复,但是罗哌卡因组细胞溶酶体数目持续减少无法恢复.结论:罗哌卡因可引发HeLa细胞自噬并破坏自噬溶酶体.  相似文献   

9.
自噬调控神经类疾病是当前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自噬紊乱导致Aβ、Tau、α-syn等蛋白表达、沉积和功能失调,引发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运动是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这与AdipoR1/AMPK/TFEB、AMPK/mTOR等途径被激活后上调LC3、Beclin-1、Lamp1等自噬因子表达密切相关,较高的自噬水平可清除脑中沉积的Aβ、Tau、α-syn等蛋白,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神经元变性、突触结构和功能紊乱等。本研究综述分析了自噬在运动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将为运动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大自噬(以下称为自噬)是大多数溶酶体降解途径,涉及到回收长寿蛋白和细胞器。这是依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mTOR的负调控,是细胞生长和新陈代谢的关键过程,其终端产物生成大分子维持细胞体内平衡。自噬体膜的延伸在自噬体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个过程与两个泛素样结合系统密切相关。Atg5-Atg12结合系统:Atg7和Atg10促使Atg5和Atg12结合后与Atg16L1形成多聚体,附着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减退。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女性与男性相比有较高的发病率,表明女性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诱发AD。最近的研究提出雌激素可以直接减少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这两种AD的显著病理特征。大量实验证实雌激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绝经后女性的临床试验表明雌激素对AD的影响并不明显,这可能与雌激素受体选择性相关。本文就近年来雌激素及其ERα或ERβ受体与AD间的研究进行综述,进一步讨论雌激素受体选择性配体作为AD治疗中安全、有效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为主要病理特点。由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许多学者和专家都致力于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学的研究,认为环境中的某些金属元素如铅、铝、铜等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其中铅中毒成为近期研究热点。同时许多学者也提出了铅与神经毒性、脂质过氧化等都有一定关联。本文就近年来铅中毒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大量事实表明小胶质细胞在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的神经退化过程中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关于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仍有待确定,但当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最后都会导致神经元的死亡。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会分泌多种诱发或加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炎症因子或神经毒素。系统性炎症是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相关功能下降的主要诱因之一。本文,对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所产生的作用,特别是小胶质细胞对于帕金森氏病的动物和细胞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及新的方法和潜在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全球最流行的痴呆症形式,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谷氨酸功能异常参与了AD 的发生和发展,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是AD 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认知功能正常发展至AD 过程中,谷氨酸功能呈现波动性变化,这为以谷氨酸功能通路为靶点的干预措施的研究增加了难度。该文的目的是对谷氨酸功能异常与AD 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通过讨论谷氨酸的正常生理过程和功能,延伸到其病理过程,并针对谷氨酸通路中可能的药物靶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运动功能异常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神经精神病学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系统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和感觉症状等。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这些症状常被忽视或误诊,严重影响到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表现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于2005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主要依托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市脑老化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再生及修复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神经变性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神经变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遗传学研究、发病机理研究、早期诊断研究和治疗学研究。特点是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搭建神经变性病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本文综述了该重点实验室成立5年来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人才队伍成长和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在全球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中,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Parkin是帕金森病的相关致病基因之一,自日本学者发现证实其与帕金森病发病相关以来,关于Parkin的研究迅速发展。Parkin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蛋白底物、相关基因以及其致病机制已被众多文献报道,本文综述了Parkin及蛋白的结构,并对Parkin的泛素-蛋白体酶系统详细介绍,指出了Parkin的相关反应物以及和线粒体的关系,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8.
红景天苷对神经退行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是景天科植物红景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显示,Sal 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和亨丁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 HD)中的氧化和抗氧化系统起到双向调节作用。此外,Sal在PD和AD中可通过维持线粒体功能、减少ROS生成和增加抗凋亡蛋白和凋亡蛋白的比例以抑制细胞凋亡,进而促进神经元存活。但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具体机制,如Sal通过哪种机制调控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稳定以及Sal在疾病模型中的体内代谢分布改变等,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验证。本文仅就Sal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是一种最常见的老年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有:神经元外β- 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神经元内tau 蛋白异常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大量丢失或损伤。近年研究发现,脂肪因子与Aβ沉积、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以及神经元凋亡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该文主要针对脂联素(adiponectin,APN)、瘦素(leptin,L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脂肪因子对AD 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为AD 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