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畸牙受矫治力作用后,其牙周组织将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参与了反应的整个过程。高速泳动族蛋白盒1(HMGB1)是一种重要的晚期炎症因子,参与骨组织改建并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据此推测其可能参与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牙周组织改建。本文就HMGB1与炎症反应、骨组织改建、成纤维细胞、牙周炎,正畸牙移动的生物学基础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牙移动生物学机理的研究是口腔正畸学的重要基础研究之一。本文综述了几年在机械力信号传递方面的进展,对机械力施加于移动牙上,牙周围组织中的生物活性大分子的产生,及些信息分子如何进行跨膜信息传递,导致细胞的形态及物质代谢的改变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大鼠牙周组织中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的表达及分布,研究Sclerostin在正畸牙移动骨改建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4只Wistar大鼠,安装加力装置,加载50 g力近中移动左侧第一磨牙,分别于安装加力装置后的0、1、3、5、7、14 d处死大鼠,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第一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数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探究第一磨牙牙周膜中Sclerostin的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随加力时间的延长压力侧骨组织破坏逐渐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clerostin的表达逐渐增加,5 d时达到高峰,之后又逐渐降低,压力侧表达多于张力侧。结论 Sclerostin可能通过Wnt信号通路或者直接或间接控制骨形态发生蛋白参与了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作为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家族成员,是一种含量极为丰富的细胞核内非组蛋白。研究发现,其作为一种晚期炎性介质,在牙周病及糖尿病伴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HMGB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牙周病、糖尿病伴牙周病等的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与正畸牙移动骨改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畸牙移动是伴随着牙槽骨改建而发生的生物机械移位过程;而细胞凋亡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研究证实细胞凋亡与人体许多部位的骨改建有密切关系。本文就细胞凋亡与正畸牙移动骨改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在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中的表达,以及对hDP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原代hDPCs,取第3-6代细胞用于实验。免疫荧光检测HMGBl在hDPCs中的表达及定位;分别用含不同质量浓度(0.1ng/mL、1ng/mL、10ng/mL、50ng/mL、100ng/mL、500ng/mL、1000ng/mL)HMGBl的培养液培养hDPCs,5天后采用CCK一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法观察1ng/mL质量浓度HMGBl对hDPCs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HMGBl表达在hDPCs胞核:低浓度HMGBl(O.1ng/mL、1ng/mL、10ng/mL、50ng/mL、100ng/mL)明显促进细胞增殖;1ng/mLHMGBl明显促进hDPCs迁移能力。结论:HMGBl表达在正常hDPCs胞核中,细胞外低浓度HMGBl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骨保护因子(OPG)的影响,初步探讨HMGB1在牙周疾病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组织块培养法,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第4~6代的细胞进行实验。分别用10、30、100 ng·mL-1质量浓度的HMGB1孵育牙周膜成纤维细胞24 h后,RT-PCR检测IL-6、RANKL、OPG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NKL、OPG的蛋白表达。均以0 ng·mL-1质量浓度组为对照,所得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HMGB1在10、30、100 ng·mL-1质量浓度时,细胞中的RANKL/OPG mRNA的比值增高(P<0.05),100 ng·mL-1质量浓度时细胞中的IL-6 mRNA的表达量增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10 ng·mL-1质量浓度组的RANKL/OPG的比值有明显增高。结论一定浓度的HMGB1可使牙周膜细胞中的RANKL/OPG比值增高,还会诱导炎症因子IL-6 mRNA表达上调。提示HMGB1可能会在牙周炎的发病以及炎症进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畸牙移动是在机械应力作用下多种因子介导的牙周组织改建。随着现代试验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在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正畸牙移动的生物学特征。在各种参与牙周组织改建的细胞因子中,生长因子是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了解其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助于正畸医师更好地理解正畸牙移动的生物学行为,指导其在正畸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就正畸牙移动的生物学基础、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变化、生长因子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牙槽骨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牙槽骨中的表达变化,探讨TGF-β在正畸牙槽骨改建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牙槽骨中TGF-β1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正常牙槽骨组织TGF-β1呈弱阳性表达。实验组压力侧和张力侧牙槽骨组织TGF-β1阳性表达增强。牙齿移动5d组和7d组,压力侧破骨细胞和张力侧成骨细胞TGF-β1均呈阳性表达。结论:TGF-β1作为局部调控因子可能参与了正畸牙槽骨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box l,HMGB-1)的水平,以探讨HMGB-1水平与种植体周围炎间的关系。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选取行种植手术1年以上的健康种植体39颗和种植体周围炎40颗,共79颗种植体,收集种植体周围GCF,并运用ELISA法检测其中HMGB-1、IL-1β、IL-8、TNF-α的浓度,同时检测种植体周围的临床指标。结果 :轻度种植体周围炎组的HMGB-1、IL-1β、IL-8及TNF-α浓度高于健康种植体组,重度种植体周围炎的浓度水平又高于轻度种植体周围炎组,HMGB-1与IL-1β、TNF-α的浓度之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种植体周围GCF中HMGB-1水平变化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变程度有关,且与经典炎症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检测GCF中HMGB-1水平可作为诊断种植体周围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Wnt3a和DKK1在大鼠正畸牙移动时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畸加力1,3,5,7,10,14 d组。使用镍钛拉簧施加50 g力近中移动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以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自身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牙周组织中Wnt3a和DKK1蛋白的表达。结果:Wnt3a和DKK1在加力组和未加力组的牙周膜中都有表达。在张力区,Wnt3a和DKK1都先增加后减少,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达到高峰;在压力区,Wnt3a先减少后增加,DKK1先增加后减少,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达峰值。结论:Wnt3a和DKK1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提示Wnt信号通路可能是正畸牙周改建的调控途径之一。[关键词] Wnt3a DKK1 正畸牙齿移动 牙周组织改建  相似文献   

12.
正畸牙移动过程中Cbfa1/Osf2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琦  周洪 《口腔医学研究》2007,23(3):270-272
目的:了解Cbfa1/ Osf2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变化,探讨其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正畸牙移动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动物模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bfa1/Osf2在此过程中的表达.结果:Cbfa1/ Osf2在加力组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且张力侧表达强于压力侧;其中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破骨细胞均为强表达.结论:Cbfa1/Osf2参与了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可能在牙周膜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及新骨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肤(Calcti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的变化,探讨CGRP对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5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40-280g)分为7组,其中一组未加力为对照组。选择右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12h、24h、3d、7d、14d、21d时牙周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不同区域CGRP表达发生改变。加力3d时,根尖牙周膜CGRP表达稍增加;加力7d时,所有观察区域牙周膜内CGRP表达显著增加。结论:CGRP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组织重建的多个阶段起作用,参与了牙周膜早期的重建和晚期的再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正畸移动大鼠上后牙过程中,PLAP-1、BMP-2在牙周膜的分布和表达。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6只,按1d、3d、5d、7d、14d、21 d分为6组,均用50 g移动左上第一磨牙,右上第一磨牙为对照。在相应时期处死大鼠后测量牙移动距离,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时期牙周组织的形态变化; PLAP-1、BMP-2在牙周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研究两者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不同时期牙移动的距离不同,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HE染色显示对照组牙周组织变化不明显;实验组张力区有成骨细胞生成,压力区破骨细胞生成,随着时间的延长最后两区形态都基本趋一致。免疫组化法示PLAP-1在牙周膜的表达总是张力区高于压力区,在第3天张力区表达最强,除21 d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2在第5天张力侧表达最强,在3 d、5 d、7 d的表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AP-1,BMP-2在正畸力作用下参与牙周膜组织改建的表达最高值时期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成骨特异转录因子Runx2在去势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的表达规律。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未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各25只。全麻下行大鼠去势术或假手术,术后饲养3个月。构建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牙移动模型,并分别于牙移动0d、1d、3d、7d与15d处死去势组大鼠和假手术组大鼠各5只,取上颌第一磨牙周围牙周组织,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的改建。结果:去势大鼠与假手术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基本相似,即张力区以成骨为主,压力区以破骨为主。去势组大鼠牙移动15d张力区成骨细胞及压力区破骨细胞均显著多于假手术组大鼠(尸〈0.05)。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Runx2表达先升后降。牙移动1d、3d、7d张力区与压力区Runx2表达均显著高于0d(P〈0.05),15d与0d则无显著差异。去势组大鼠牙移动牙周组织Runx2表达变化与假手术组大鼠基本一致,但是去势组1d压力区和7d张力区Runx2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P〈0.05)。结论:去势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牙周组织改建符合正畸牙移动的基本规律,但其牙周组织的改建更为活跃。去势大鼠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内Runx2的表达增强,这可能与活跃的牙周组织改建相关,其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骨皮质切开术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及其组织学改建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未孕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骨皮质切开手术组和对照组。在手术组大鼠行骨皮质切开术,对照组大鼠行对照手术后,构建正畸牙移动模型。在牙移动0、1、3、7 d分别处死2组大鼠各6只。测量牙移动距离并制备组织学切片行HE染色、骨钙素及Runx2免疫组织化染色。采用SPSS16.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骨皮质切开组大鼠在移动3 d后牙移动速度大于假手术组大鼠(P<0.05)。牙移动第3天和第7天,手术组大鼠张力区新骨面积大于假手术大鼠(P<0.05),同时,此时手术组张力区骨钙素阳性成骨细胞增加(P<0.05)。手术组大鼠牙移动3 d及7 d时张力区Run2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同时促进牙周组织成骨活性,这可能是保障牙移动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牙周局部注射3种浓度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大鼠正畸牙移动速度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每组24只.在大鼠上颌左侧第一磨牙与上颌中切牙之间安放加力装置,每隔3 d注射药物10 μ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A组注射10-10 mol/L的1,25-(OH)2D3,B组注射10-8 mol/L的1,25-(OH)2D3,C组注射10-6 mol/L的1,25-(OH)2D3,分别于加力后的第1、 3、 7和14天各组处死6只大鼠.制取标本后测量第一磨牙移动距离.结果 对照组、A组和C组大鼠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正畸牙移动减慢时期,B组大鼠观察到持续的牙移动而没有移动减慢时期.结论 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应用一定浓度的1,25-(OH)2D3能促进正畸牙的移动. 10-8 mol/L的1,25-(OH)2D3能更有效地促进大鼠正畸牙的移动,避免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缓慢时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炎性牙周条件下牙移动及牙周改建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为正常牙移动组、牙周炎牙移动组,通过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在预定的0、0.5、1、2、3、5、7、14、21d时间点处死动物,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牙移动张力侧TGF—β1蛋白表达强度及时间分布特点。结果正常牙移动组中,TGF-β1在牙周膜的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和骨髓组织呈弱阳性表达,牙移动1d后,张力侧牙周膜区免疫染色的阳性反应明显增强,2d后达到高峰;牙周炎牙移动组,TGF-β1在破骨细胞、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呈阳性表达,牙移动0.5d后,张力侧牙周膜区免疫染色的阳性反应明显增强,以后逐渐下降。结论牙周炎症影响正畸力效应下的牙周组织改建。  相似文献   

20.
《Journal of orthodontics》2013,40(4):281-290
Abstract

Proteoglycan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and diverse family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within the connective tissues of the periodontium.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function and metabolism of the various proteoglycans in periodontal tissues, such as alveolar bone and periodontal ligament, and considers their potential fate in response to an orthodontic force. Such considerations provide an important background in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for proteoglycan metabolites, alongside other connective tissue metabolites, as biomarkers for assessing the deep-seated metabolic changes and as a diagnostic tool in monitoring 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