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90例早期食管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其中15例患者术后出现食管狭窄,发生率为16.67%(15/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狭窄与未狭窄患者固有肌层受损情况、病变长度、病变范围、组织浸润深度、术中应用止血夹数目、临床分期、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固有肌层受损、病变长度﹥3 cm、病变范围﹥50%环周、组织浸润深度为m3~sm2、术中应用止血夹数目﹥5均是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固有肌层受损、病变长度﹥3 cm、病变范围﹥50%环周、组织浸润深度为m3~sm2、术中应用止血夹数目﹥5均是早期食管癌...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联合放疗治疗侵犯黏膜下层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9~2015年11例已侵犯黏膜下层但尚未远处转移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了ESD术,术后均进行了放疗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均被整块切除,平均肿瘤直径为28mm(12~53mm);侵及至sm1患者8例,sm2患者3例;切缘均为阴性,1例患者淋巴结有转移。放疗治疗结束后平均随访51个月(20~70个月)。无患者死于食管癌,无患者复发。[结论] ESD联合放疗治疗早期食管癌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患者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于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资料。共198例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内镜下判断是否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分为2组,分析其临床、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有无差异。  结果  198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有119例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并与ESD术后切缘阳性有关(P=0.032)。ESD术后标本切缘阳性34例,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有白色苔藓样病变(P=0.036)、病变累计管周范围(>3/4 管周,P<0.001)、术后病理(黏膜内癌以下,P=0.002)、病变浸润深度(M3以下,P<0.001)是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ESD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合并白色苔藓样病变患者ESD术后切缘阳性风险性增加;病变累计管周范围>3/4 管周、病变浸润深度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EC)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并发延迟性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ESD治疗的86例早期EC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SD术后并发延迟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早期EC及癌前病变ESD术后并发延迟性出血率9.30%(8/86)。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深度、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与早期EC及癌前病变ESD术后并发延迟性出血有关(P<0.05),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使用抗凝药物、肿瘤位置、病理类型与早期EC及癌前病变ESD术后并发延迟性出血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黏膜下层病变、肿瘤大小≥3 cm、术中出血量≥800 mL是早期EC及癌前病变ESD术后并发延迟性出血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早期EC及癌前病变ESD术后并发延迟性出血受肿瘤大小、病变深度、术中出血量影响,临床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摘 要: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被证实为一种治疗早期食管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与以往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技术相比,ESD技术使大块食管黏膜病灶完整切除成为可能,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内镜切除适应证再次得到扩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且二者疗效相当,5年生存率均可达95%以上。该文就早期食管癌ESD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失败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探讨其失败的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操作及处理决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ESD术并经术后病理明确为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排除异位胰腺、平滑肌瘤、脂肪瘤等)的患者,按ESD成功与失败分组,对照研究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变形态、病变大小、手术时间、病理类型、抬举征、并发症等因素与ESD手术失败的关系.结果 41例行ESD术处理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的患者中,30例成功完整切除病变,11例ESD术失败(10例转外科手术切除,1例管状腺瘤残留随访);统计分析显示,ESD失败组与ESD成功组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形态、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时间、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仅在病变抬举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抬举征阴性为ESD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1 1例ESD手术失败患者中,2例患者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与肌层距离较近,粘连严重,其抬举征均为阴性;5例患者黏膜下层纤维化粘连,其抬举征均为阴性;1例患者术中迷走反射兴奋致心律显著下降;1例患者ESD术后病理证实肿瘤脉管浸润;另有2例患者其肌层内环肌束向上生长入黏膜下层,剥离困难,其抬举征均为中心区阴性.结论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失败仅与病变抬举征有关,抬举征阴性为ESD手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变抬举征阴性与黏膜下层纤维化粘连、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肌束向黏膜层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I-NENs)的安全性及临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39例经ESD治疗GI-NENs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ESD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  结果  39例GI-NENs均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根据病理组织学和增殖活性分级:G1 37例、G2 2例、G3 0例,其中直肠23例,胃12例,十二指肠4例;35例病变侵及黏膜层或黏膜下层,4例病变侵及固有肌层,ESD术中穿孔1例,出血2例。术后随访6~90个月,仅1例胃神经内分泌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NETs)患者于术后5个月及34个月在胃内不同部位分别形成新的病变,随后均再次行ESD治疗并追踪随访。39例患者均未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生存率为100%。  结论  对于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GI-NENs,病变局限于黏膜下层且直径≤1.0 cm是ESD绝对适应证;对于未侵及固有肌层且直径为1.0~1.5 cm的直肠NENs或1型胃神经内分泌瘤(Type 1 gastric neuroendocrine tumours,T1-GNETs)T2患者,应优先考虑ESD治疗,以保留胃肠容积及功能。   相似文献   

8.
王实  朱舒文 《肿瘤学杂志》2012,18(9):704-707
食管癌的早期诊治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及生活质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早期食管肿瘤是一个经济有效且微创的治疗方法.全文收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文献,并就食管早期肿瘤ESD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所用器械、治疗经过及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并发症及病灶复发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据其临床表现及经内镜超声检查结果确诊为SMT的患者22例,肿瘤直径0.5 ~3.0 cm,均行ESD治疗,术后进行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随访及内镜复查.结果 22例SMT患者行ESD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基底和切缘均未见病变累及.病理学诊断:食管平滑肌瘤6例,早期食管癌2例,胃平滑肌瘤3例,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胃黏膜内癌2例,直肠腺瘤癌变4例,结肠脂肪瘤1例.手术时间(自进镜开始至完整剥离病变)35 ~ 116 min,平均53 min.22例患者均未出现皮下气肿、纵隔气肿、隔下游离气体等穿孔体征,无大出血及迟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7d,平均5.5d.术后均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复查胃肠镜,均未见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SMT的一项简单有效、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在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完整切除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延迟性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早期食管癌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延迟性出血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分析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延迟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21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经ESD治疗后,20例发生延迟性出血,发生率为9.26%(20/216);发生组年龄≥60岁、肿瘤直径≥3 cm、术中出血、浸润深度(M3)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基础疾病、肿瘤位置、术中使用肾上腺素、病理分类、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肿瘤直径≥3 cm、术中出血、浸润深度(M3)是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延迟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易发生延迟性出血,年龄≥60岁、肿瘤直径≥3 cm、术中出血、浸润深度(M3)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