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胸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胸部CT受检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120k V、300-350m A)和低剂量(120k V、50m A)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析两组受检者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评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值。结果:结果显示常规剂量图像质量略高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图像比常规组图像颗粒略增粗,但不影响诊断质量。低剂量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常规剂量组。结论:胸部低剂量扫描不仅可以明确胸部病变的诊断,而且能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射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指导下腰椎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将100名受检者分成实验1组(50例)和实验2组(50例),实验1组BMI<20,管电流100 mAs,实验2组BMI 20~30,管电流150 mAs;随机将不同体质量指数的50名受检者设为对照组,常规管电流250mAs,余参数与实验组相同。测量记录三组扫描剂量指数和图像噪声,并对各组图像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 三组扫描剂量指数分别为:实验1组7.0mGy、实验2组10.6 mGy、对照组17.6 mGy,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比对照组平均降低50%。实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体质量指数指导下,可以有效降低腰椎CT检查中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并且图像信息能够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讨多参数设置在低剂量胸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自2021年7月~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接受肺部CT检查的87例肺癌(其中12例患者仅做了增强检查)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平扫参数及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增强扫描静脉期参数比较,观察不同参数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结果:腺癌组λH、钙、羟基磷灰石、平均有效原子序数参数均高于小细胞肺癌组、鳞癌组,小细胞肺癌组λH高于鳞癌组(P<0.05);鳞癌组与小细胞肺癌组钙、羟基磷灰石、平均有效原子序数比较(P>0.05)。腺癌组静脉期碘基值、λH,动脉期λH参数均高于小细胞肺癌组、鳞癌组,动脉期水参数低于小细胞肺癌组、鳞癌组(P<0.05);小细胞肺癌组与鳞癌组静脉期碘基值、水、λH,动脉期碘基值、水、λH比较(P>0.05)。鳞癌、腺癌静脉期碘基值、λH、水的AUC、特异度、敏感度、阈值诊断效能较高,其中λH...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在结核相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诊断为结核病且临床确诊为结核性不孕症的患者126例纳入研究(TB组),对照为130例经病理证实非结核性不孕症患者(NTB组)。以病理诊断为参考,对比低剂量胸部CT、常规胸部CT与胸部X线片诊断结核肺部征象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同时对比三种检查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CT和常规CT比X线胸片显示结核肺部征象的能力更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种CT之间显示能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X线胸片剂量当量和管电流量分别为(0.2±0.1) mSv、(80±20) mAs,常规CT剂量当量和管电流量分别为(3.6±0.4) mSv、(1084±324) mAs,低剂量CT剂量当量和管电流量分别为(0.8±0.2) mSv、(339±126) mAs。X线胸片与两种CT的剂量当量和管电流量对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CT与低剂量CT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CT与常规CT的图像质量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结核性不孕症患者,低剂量胸部CT和常规胸部CT比胸部X线片能提供更多影像征象的支持,且低剂量CT较常规CT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可以作为X线胸片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脑出血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脑出血患者行头颅低剂量CT扫描,分析评价其图像质量,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并与传统扫描的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图像清晰无伪影,对比度、分辨率均符合诊断要求;应用低剂量技术,40例患者的平均CTDIvol为37.25 mGy,较传统扫描方式的46.08 mGy,降低约19.1%。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胸部低剂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50名常规人员分为两组:A组75名扫描方案为固定噪声指数(NI)为14,应用ATCM技术自动调节管电流(100-200 m A);B组75名,扫描方案为固定管电流40 m As。两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肺尖、中肺、下肺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IQS),测量图像标准差(SD)值,记录加权CT剂量指数(CTDlw),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尖、中肺、下肺SD值:A组为12.17土1.32、10.85士0.75、10.95士0.96,B组为18.35士2.21、12.19士2.74、13.54士2.58;IQS:A组为1.62±0.27、1.35土0.24、1.54士0.32,B组为2.80士0.34、2.13士0.48、1.89±0.45。在肺尖,A组的SD值和IQS低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应用ATCM技术可在更大的密度衰减范围中得到更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胸部急诊外伤患者行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在符合临床要求的同时,探讨最佳低剂量的扫描方法。方法对筛选的96例病人采用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分别为220 m A、150 m A和70 m A不同剂量进行扫描,分别由4名CT诊断医师盲法分析图像质量。结果急诊胸部螺旋CT扫描一般可以采用次低剂量(管电流为70 m A以上)。结论急诊胸部外伤患者可以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是符合环保和最优化原则,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小儿气道异物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有气道异物的患儿行不同荆量检查,其中28倒为低剂量(30 mAs)扫描,20例为常规(100 mAs)剂量扫描,将轴位薄层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分别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及C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Flash模式在儿童胸部扫描中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本院第二代双源CT扫描小儿胸部病例,按不同扫描方法分组,A组120kv50mAsP=3.0,B组120kv50mAsP=1.4,然后对两组图像的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9,P=0.62)。CTDIvol、DLP和有效剂量(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8、2.15、1.0,P〈0.05)。结论Flash模式扫描可以降低扫描剂量,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胸部CT检查在石棉肺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棉肺的诊断 ,除根据肺实质病变的X线表现外 ,胸膜的特征性改变———胸膜斑 ,可视为石棉对呼吸系统损伤的佐证 ,是石棉肺诊断及分级的重要指标[1] 。本文以常规X线胸片与胸部CT检查相配合对照研究 ,以探讨CT对石棉肺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64例石棉肺住院患者 ,男 40例 ,女 2 4例 ;年龄为 5 2~ 86岁 ;Ⅰ期 60例 ,Ⅱ其 4例。拍摄后前位胸片和进行胸部CT检查 ,观察对比肺实质和胸膜改变。胸部X线平片检查采用高电压技术。条件为 12 5kV ,12 5 0mA ,焦点—片距离 1 8m ,曝光时间在毫秒水平 ,胶片为自动化恒温冲洗。胸部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CT胸部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2组,各50例,均为男18例,女32例。身高1.60~1.78 m,体重50~80 kg。常规A组采用管电流90 mAs,对照B组管电流70 mAs。管电压均为120 kV,两组胸部扫描的差异对比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扫描图像质量由2名高年资诊断医师进行盲审。结果两组对比单次扫描剂量CTDI分别为6.84 mGy、5.32 mGy,降幅为23.3%。常规组的平均有效管球剂量、总管球剂量和放射容积剂量指数分别为(75.83±4.92)mAs、(2092±128.14)mAs和(5.77±0.42)mGy。低剂量组分别为(56.24±5.87)mAs、(1592±114.02)mAs和(4.29±0.69)mGy,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2,t=35.41,t=5.48,p<0.05)。常规组的图像噪声为(11.4±2.97)HU,低剂量组为(14.22±3.39)HU,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p<0.05)。结论低剂量胸部CT扫描技术可明显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腰椎低剂量CT检查的临床应用和防护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来我科做腰椎C T检查的病人100例,均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按常规剂量(200mAs)做腰椎螺旋容积扫描,B组用低剂量(150mAs)扫描,扫描后统计两种剂量下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和腰3/4椎间盘的CT值标准差(SD),比较两种剂量下的CTDIW和噪声水平。两组图像质量均由2位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盲式阅片、评价,评判标准依据空间分辨率、噪声及伪影将图像分为好、一般、差3级。结果 低剂量扫描的mAs、CTDIW分别是常规剂量的75%、76.37%;低剂量扫描的噪声比常规剂量噪声高1.18倍,但两种剂量下的图像100%符合诊断要求,无差级图像。结论 腰椎低剂量CT扫描的图像不差,符合诊断要求,并能减少受检者的超额射线暴露,降低公众人群因辐射带来的终身癌症风险率,保护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CT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应用,CT扫描已成为评价副鼻窦病变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是安全进行鼻窦内窥镜外科手术的先决条件[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剂量技术应用于腰椎间盘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将128列行腰椎间盘CT扫描的患者分成研究组(A组)62例和对照组(B组)64例。A组采用智能扫描模式,B组采用常规固定管电流扫描,其余扫描参数完全相同,对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辐射剂量在均匀型、偏瘦体型中平均剂量分别下降32.04%、65.06%。同时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P > 0.05)。结论 低剂量技术可以根据患者体型(体厚)应用于腰椎间盘CT扫描,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与低剂量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其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56例肺癌患者的胸部DR与CT资料,对其DR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盲法分析,了解2种影像学方法在筛查肺癌中的意义。结果 156例肺癌患者中,通过DR筛查出的阳性结果为58例,阳性检出率为37.18%,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出的阳性结果为112例,阳性检出率为71.79%,低剂量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68,P0.05);不同类型的肺癌比较发现,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出周围型肺癌的比例(51.79%)明显高于DR(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3,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优于胸部DR,且辐射剂量低,有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适合大规模人群的肺癌筛查。  相似文献   

16.
宋薇  蒲俊智  章强  刘军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1,15(3):169-172,176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检查对新生儿气漏综合征的诊断应用,提高对气漏及导致气漏的原发疾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 ~2019-12间本院确诊的37例气漏患儿的低剂量CT表现,所有病例均使用联影UCT760扫描仪接受胸部或腹部低剂量扫描,管电流低于25mAs,所有图像经过薄层0.625~1.0mm重建后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低剂量多层cT在鼻咽部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建立合适的低剂量扫描条件,以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的同时,减少受检者接受的放射剂量。方法:前瞻性将360例鼻咽部cT平扫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常规剂量组(120kV,250mAs)、低剂量1组(120kV,100mAs)、低剂量2组(90kV,100mAs),分析此三组鼻咽部cT图像质量和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鼻咽部低剂量多层cT检查的图像质量能够达到诊断要求,能够清晰显示鼻咽壁、咽隐窝、咽鼓管咽口、咽旁间隙及卵圆孔等结构。三组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如下:常规剂量组为38.1mGy,低剂量1组为15.2mGy,低剂量2组为7.1mGy。三组cT剂量加权指数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低剂量2组的CT检查图像质量既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减少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体检者为对象,均采取胸部低剂量CT筛查,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2组,即参照组(固定管电流模式扫描)和试验组(固定噪声指数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均30例,比较2组检查数据。结果:肺部图像的SD值、IQS比较时,组间肺尖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肺与下肺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BMI指数大于27kg/m^2,组间CTDIw的比较无意义(P>0.05);BMI指数小于等于27kg/m^2,组间CTDIw的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对于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呈现较高应用价值,可以实现体检人群的有效筛查,通过获取较高质量图像,为筛查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魏玲  钟井松  薛雷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475-2476
目的探讨64排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2月1日-2010年5月1日于我院行常规CT扫描且发现有肺结节患者35例,保持扫描其它参数不变,分别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观察比较不同剂量扫描患者显现肺结节的数目、形状、内部特征以及边缘特点。结果本组35例采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CT检出肺结节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大小结节检出数目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CT发现分叶征、毛刺征、钙化、空洞、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征各种肺结节征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节定性诊断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技术既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们接受射线剂量,同时具有准确检出肺结节的诊断优势,有望成为吸烟或慢性肺疾病的高危人群以及肺内结节普查的理想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儿童埋伏牙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4例临床疑有埋伏牙的儿童,随机分为3组(每组28例),分别运用120、100、80 k V管电压进行扫描,其余扫描参数均相同,比较各组间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图像质量的差别。结果 80 k V组和100 k V组的CTDIvol分别为120 k V组的33%和59%,且三组图像质量均合格,均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对儿童埋伏牙进行CT扫描时,采用管电压80 k V既能降低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