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光霞 《中国保健》2009,(21):864-865
目的:探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标准三通道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除术。MVRS包括彻底切除机化条索、剥膜、松解性视网膜切开、过氟化碳液体和硅油填充、内窥镜、异物取出。本组病例共26例(26眼),其中15例行巩膜环扎,合并白内障行晶状体切除术9例,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2例。结果:2例在以MVRS后因出现视网膜前膜或局部RD,术后6~8w分别再次行MVRS并补充硅油。5例患者术后补充激光光凝。16例术后有一过性眼压升高,经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14例眼压恢复正常,有2例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其中1例行抗青光眼术,1例放出少量硅油。结论: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解除牵拉、取出异物、复位视网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从而挽救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段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采用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2月本院眼科收治的58例后段开放性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结果:58例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Ⅰ期进行清创缝合后玻璃体切除治疗,Ⅱ期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部分患者Ⅲ期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症状消失、眼压恢复正常。结论:后段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可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开放性眼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我院眼科病房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并发损伤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受伤原因中占比较大的分别为锐器伤、击打伤及车祸伤,患者多为青壮年劳力,伤者多为农民、工人及农民工等体力劳动者,受伤部位以Ⅲ区为主,并发损伤多见虹膜脱出、视网膜脱落、玻璃体脱出等.经治疗后67例患者视力有所恢复,但仍有18例患者术后无光感,治疗结果与受伤后就医时间有关,比较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眼外伤致伤原因多种多样,多发于青壮年劳动者,受伤后及时就医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力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玻璃体植入治疗严重眼外伤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1例人工玻璃体植入治疗严重眼外伤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过。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人工玻璃体能支撑视网膜,恢复眼球结构和部分视力。3只眼由于人工玻璃体渗漏而失败。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出院指导对巩固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玻璃切除术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及眼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137例玻璃体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13例(82.5%),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10例(7.3%)。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外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铁器制造过程中所致严重眼外伤是职业工人外伤眼视功能下降甚至眼球萎缩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期急症手术将伤口关闭,以及2期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我们分析了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铁器制造职业工人严重眼外伤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眼外伤患者手术室护理的安全管理。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2年8月眼外伤急诊手术1 979例,分析影响眼外伤手术护理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安全、顺利,没有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结论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对眼外伤患者的护理安全认识(意识),加强术前安全评估,注重心理护理,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制度,可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开放性颅脑损伤通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到2021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85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通过保守治疗的患者36例,设为对照组,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49例,设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等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vs...  相似文献   

9.
叶静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3):366-367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积血98例(110眼);分析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并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的变化。结果本组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原因主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伤、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以及原发性视网膜裂孔。术后视力增加者78例(80%)83眼,无提高者12例(12%)15眼,下降者8例(8%)12眼。结论反复发作不能吸收的玻璃体积血应尽早行玻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手术水平.方法 对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46例患者保守治疗6例,中转手术治疗1例;手术治疗共41例,按照骨折类型及血肿部位给予头皮清创,清除血肿、修复硬脑膜、缝合缺损等手术处理.随访观察12~18个月,G0S评分结果为良好34例,残疾5例(轻度3例,重度2例),植物状态生存3例,死亡4例,本组患者死亡率为8.69%.结论 手术是开放性颅脑损伤的重要治疗方法,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及评估超声刀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某院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组,35例)和观察组(超声刀开放手术治疗组,35例),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的机体应激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术后5d的机体应激相关血清指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刀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短期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手术,安全性较高,且机体不良应激程度也更低.  相似文献   

12.
邓棋 《中国卫生产业》2013,(26):25-25,27
目的探讨眼外伤早期继发性青光眼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次选取100例(100眼)眼外伤早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结果积极采取针对性方案治疗后,本组眼压水平监测<10mmHg3例,10~21mmHg86例,>21mmHg11例。与治疗前平均眼压比较,治疗后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取有效药物在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早期积极应用,待效果不佳时取及时联合手术,以使视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操文莉  陈震  邢怡桥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0):1201-1204
目的 研究机械性眼外伤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指导机械性眼外伤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机械性眼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就诊时间、致伤原因、外伤性质、外伤类型、受伤环境、入院时视力、是否手术、有无并发症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1 587例1 622眼机械性眼外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40~60岁者占43.5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33.33%;性质大部分为闭合性眼外伤,占54.81%;类型主要为钝挫伤,占38.38%;致伤原因以钝器伤最常见,占41.46%;受伤环境多发生于公共场所,占30.06%;最常见并发症是外伤性白内障和玻璃体积血,分别占31.32%和27.00%。1 558眼经过治疗后,689眼视力有所提高,869眼视力未提高。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00, 95%CI: 1.064~1.354)、就诊时间(OR=4.987, 95%CI: 3.833~6.488)、外伤性质(OR=0.154, 95%CI: 0.096~0.246)、外伤类型(OR=1.590, 95%CI: 1.420~1.779)和入院视力(OR=1.145, 95%CI: 0.938~1.398)是影响视力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机械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就诊时间、外伤性质、外伤类型和入院视力;眼外伤以预防为主,尽早治疗,使眼部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臂开放性创伤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中合理地指导抗菌药物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9年2月-2010年2月120例开放性手及前臂创伤感染的患者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的分析.结果 通过细菌的培养鉴定,共分离出142株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等,分别占22.5%、12.7%、7.0%、25.4%、17.0%、7.7%、7.7%;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青霉素类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90.6%、94.4%、9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86.1%、87.5%、81.8%、81.8%;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最低,革兰阴性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结论 开放性手及前臂创伤患者发生感染比较常见,而且病原菌的分布也比较广泛,对病原菌耐药性有效地监测,能正确地指导患者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国内重要文献数据库的资料中损伤控制应用于急诊外科多发伤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e)、Pubmed(截止至2013年1月)及其参考文献,语种为中文。筛选所有损伤控制应用急诊外科多发伤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ROT),对照组为采用常规治疗的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检索时限定研究对象为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检索和评价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符合标准的应用损伤控制治疗急诊外科多发伤的RCT文献38篇,筛选出采用ISS评分并行临床疗效判定的6篇文献(损伤控制治疗组为226例,对照组为239例),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损伤控制治疗急诊外科多发伤疗效显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目前数据库的临床资料显示,应用损伤控制治疗急诊外科严重多发伤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眼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2007年4月-2014年4月眼外伤7 034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发生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50例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生医院感染眼外伤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探究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眼外伤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0.71%;患者年龄、致伤原因、发生眼外伤到实施手术的间隔时间、侵入性操作等与眼外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年龄<14岁和>60岁、植物性有机物致伤、外伤至手术间隔>3d及手术中有侵入性操作为眼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可显著降低眼外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牙外伤的临床特点,为牙外伤的防护和应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4例牙外伤急诊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0∶1。外伤时间春季较少,冬季较多;周末较平时增加。外伤牙受伤牙位左右基本对称,上中切牙最易受累。各类型牙外伤中,冠折为最多见。大部分患者在牙外伤后24h内到急诊就诊。结论应针对牙外伤的发病原因、地点、人群、好发季节、好发牙位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避免牙外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行常规手术和损伤控制外科的严重创伤患者,检测其早期血乳酸浓度,了解两种手术方式对早期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严重创伤患者40例,依据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手术组(对照组)和损伤控制外科组(控制组),每组20例.记录患者入院时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入院时和入院后6h的血乳酸浓度,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结果 控制组入院后6h血乳酸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3.5±1.1) mmol/L比(4.2±1.4) mmol/L,P<0.05],早期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6±6.3)%比(11.4±5.3)%,P<0.05].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外科有利于早期乳酸的清除,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是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