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建功  李凯  刘树刚  王睿 《中国药师》2007,10(4):311-312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胶原诱导的Wistar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动物模型的滑膜细胞凋亡影响。方法: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rhTNFR:Fc组。rhTNFR:Fc组按17.5μg·kg(-1)每d皮下注射(ih)1次;阴性对照组ih等量0.9%氯化钠溶液;阳性对照组每d ih甲氨蝶呤(MTX),31 d后抽取膝关节滑液以ELISA法测IL-1β、TNFα水平;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检测凋亡。结果:TUNEL标记显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rhTNFR:Fc组的凋亡细胞分别为(2.1±0.9)%、(3.9±0.5)%和(4.4±0.8)%。阳性对照组和rhTNFR:Fc组膝关节滑液IL- 1β、TNF-α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本试验首次阐明了rhTNFR:Fc可诱导CIA大鼠滑膜细胞的凋亡。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制可能通过诱导滑膜细胞凋亡,最终减轻CIA大鼠的关节炎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盆炎灵合剂对混合菌液致盆腔炎性疾病大鼠模型的药理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妇科千金组,盆炎灵1组,盆炎灵2组、盆炎灵3组,每组6只。采用解脲支原体和致病大肠埃希菌混合菌液感染方法制造大鼠盆腔炎性疾病模型。造模后,妇科千金组(剂量:216 mg·kg-1)、盆炎灵1组(5 mL·kg-1)、盆炎灵2组(10 mL·kg-1)、盆炎灵3组(20 mL·kg-1)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灌胃21 d。对各组别大鼠进行子宫病理学检查,及炎症因子分析。同时对各组大鼠子宫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试验,检测组织中NF-κB 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盆炎灵各给药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相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盆炎灵各给药组大鼠子宫组织匀浆中炎症因子的浓度明显降低,且呈明显量效关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NF-κB p65转移到细胞核,给药盆炎灵后,细胞核中的NF-κB p65浓度降低。相对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子宫中的IκB-α被降解,给药盆炎灵后,细胞中IκB-α的浓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盆炎灵合剂可降低子宫炎性细胞浸润,明显降低炎症因子的浓度,对盆腔炎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牡丹苷A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作用以及其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株凋亡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MTT法检测牡丹苷A对体外人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率的影响。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牡丹苷A对A549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和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牡丹苷A对A549细胞株PI3K,Akt,NF-κBp65,Bax,Bcl-2的表达,并采用PI3K/Akt/NF-κB通路的激动剂IGF-1和抑制剂wortmannin进一步探讨牡丹苷A对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牡丹苷A能够抑制A549的增殖,上调Bax蛋白的表达量,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量,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同时降低PI3K, NF-κBp65的蛋白表达,抑制Akt磷酸化。结论:牡丹苷A能够阻碍A549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四氯化碳所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对TLR-4、NF-κB、AP-1的影响。方法:将56只SD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1:1)1 mL·kg-1,每周2次,连续注射8周,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经病理学检查确认成肝纤维化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药水飞蓟素40 mg·kg-1组、葛根素20,40,80 mg·kg-1组,每组10只。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60 d。同时另设置正常组大鼠10只。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纤维化程度。末次给药12 h后,检测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介素-6(IL-6)的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TLR-4、NF-κB、A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相比,葛根素可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ST、ALT、IL-6的水平以及TNF-α、IL-6的含量(P<0.05),并明显下调TLR-4、NF-κB、AP-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肝组织中TLR-4、NF-κB、AP-1的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对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为其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制备CIA模型,将关节炎评分>2的CIA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甲氨蝶呤组(1 mg/kg)、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每组6只持续处理30 d。另外选取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0.9%氯化钠注射液)。检测大鼠关节炎症状,关节组织进行放射评估和组织病理检测。定量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Ser536)和乙酰化-NF-κB p65(Lys310)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能减轻CIA大鼠的关节肿胀,明显抑制关节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破坏,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抑制关节滑膜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Ser536)和乙酰化-NF-κB p65(Lys310)蛋白水平表达。结论黄芩苷抑制CIA大鼠炎症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NF-κB信号转导途径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动物模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实验研究,从滑膜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环磷酰胺(CTX)的协同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性雌性Wistar大鼠CI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CIA模型对照组、小剂量MTX治疗组(MTX0.9mg/kg,每周1次)、小剂量CTX治疗组(24mg/kg,每3周1次)及小剂量MTX联合小剂量CTX治疗组(0.9mg/kg,每周1次,CTX24mg/kg,每3周1次);再选8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24周后全部动物处死取材,再经固定、脱钙、包埋,通过TUNEL法检测滑膜细胞凋亡。结果各治疗组滑膜细胞凋亡均较CIA模型组增加,联合治疗组凋亡程度最高,各组间平均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MTX和CTX联合治疗RA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滑膜的病理形态和滑膜细胞的NF-κB、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42只♂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8只)、模型对照组(8只)、青蒿琥酯工组(8只,40 mg·kg-1)、青蒿琥酯Ⅱ组(8只,20 mg·kg-1)、青蒿琥酯加甲氨蝶呤组(10只,青蒿琥酯20 mg·kg-1、甲氨蝶呤每3 d 0.5 mg·kg-1).采用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完全性福氏佐剂0.1 mL,致炎形成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于造模12 d后开始给药.给药12 d后处死动物,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滑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青蒿琥酯能明显减轻滑膜细胞的增生,减少滑膜层和滑膜下层淋巴细胞浸润.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及青蒿琥酯加甲氨蝶呤组关节滑膜细胞的bcl-2和NF-κB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显著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滑膜病变,降低滑膜细胞的bcl-2和NF-κB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17(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和IL-23水平的变化。方法取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利用牛Ⅱ型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观察CIA大鼠的关节肿胀程度,免疫后第48天处死大鼠,抽取静脉血,取血清,同时留取大鼠的肿胀的关节,留取滑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各组对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7和IL-23水平。结果 CIA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关节肿胀度明显升高。CIA大鼠外周血血清IL-6,IL-17和IL-2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结论 Th17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和IL-23在CIA鼠的外周血中过度表达,提示Th17型细胞因子在RA的免疫致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s)表达以及白芍总苷(TGP)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TGP(25、50、100mg.kg-1)组、雷公藤(GTW40mg.kg-1)组。用鸡Ⅱ型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GRKs表达水平,并观察TGP灌胃给药对其的影响。结果正常SD大鼠滑膜组织GRK2、GRK5、GRK6均有表达,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GRK2、GRK5、GRK6的表达明显升高,TGP给药后GRK2,GRK5,GRK6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IA滑膜组织GRKs表达增加,TGP抑制这种异常的变化可能是其治疗CI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红曲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曲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牛Ⅱ型胶原建立Wistar大鼠CIA模型,大鼠在首次注射Ⅱ型胶原后d 14灌胃红曲500 mg·kg-1,qd,给药至d 48处死大鼠(共给药34 d).分别测量不同时间点大鼠的后足容积,并对关节炎的肿胀程度进行评分;对大鼠的踝关节拍摄X线片,评价CIA大鼠的软骨和骨的破坏程度;同时对大鼠踝关节的滑膜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分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在CIA大鼠关节滑膜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在首次注射Ⅱ型胶原后11-13 d,大鼠关节炎形成.红曲组大鼠的踝关节肿胀程度于首次注射Ⅱ型胶原后第4周开始下降,与CIA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关节炎评分与CIA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d 48,红曲组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踝关节滑膜组织中MCP-1和RANTES阳性细胞均显著低于CIA模型组(P<0.05).结论:红曲对CIA大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踝关节滑膜组织中MCP-1和RANTE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Thd治疗组各10只。模型组和Thd治疗组采用Ⅱ型胶原制备CIA模型。造模次日开始,Thd治疗组灌胃给予Thd 150 mg&#8226;kg 1&#8226;d-1,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15 mL&#8226;kg 1,均给药6周。治疗过程中对大鼠的关节炎症程度进行评分,治疗后对大鼠右后足进行放射学评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大鼠滑膜组织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1,2,3,9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VEGF、MMP 1,2,3,9活性表达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Thd治疗组大鼠关节炎症指数、放射学和滑膜组织MVD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Thd能改善CIA大鼠关节炎症症状和放射学改变,并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VEGF、MMP 1,2,3,9表达而发挥抑制关节滑膜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蒿藤胶囊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CIA)大鼠的免疫抑制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与Ⅱ型胶原混合后乳剂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每周检测大鼠右后足关节肿胀百分率;末次给药后,观察关节滑膜的病理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蒿藤胶囊对外周血中CD4+ T淋巴细胞的影响,酶联法检测蒿藤胶囊对血清中TNF-α、IL-17、IL-6、IL-21及IL-22的影响,PCR法测定蒿藤胶囊对脾脏组织中JNK、p38、ERK 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测定蒿藤胶囊对脾脏组织中JNK、p38、ERK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测定关节滑膜中JNK、ERK蛋白表达。结果:蒿藤胶囊0.193 g·kg-1在给药14 d时可显著缓解CIA大鼠的关节肿胀率,降低病理学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IL-17、IL-6的水平,抑制CD4+ T淋巴细胞升高,下调脾脏组织JNK、p38、ERK mRNA及JNK、ERK蛋白的表达并下调关节滑膜中JNK、ERK蛋白表达。结论:蒿藤胶囊治疗CIA大鼠的免疫抑制机制可能与下调脾脏组织与关节滑膜中JNK、ERK表达,降低外周血中CD4+ T淋巴细胞的比例与血清炎症因子IL-17、IL-6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藏党参提取物(以下简称“ZDS”)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48只大鼠中随机选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剩余40只大鼠建立CIA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ZDS低、中、高剂量组(0.44、0.88、1.76 g/kg,以生药量计)和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0.0025 g/kg),每组8只。灌胃给药,灌胃体积为400μL,每天1次,连续28天。分别于给药前(0天)及给药7、14、21、28天后称定大鼠体质量,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末次给药后,观察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测定其胸腺指数、脾指数、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以及膝关节滑膜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IκB)、磷酸化IκB(p-I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给药14、21、28天)显著降低(P<0.05),关节炎指数评分(给药前及给药不同时间)显著升高(P<0.05),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胸腺指数、脾指数、炎症因子水平以及p-NF-κB p65、p-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ZDS低剂量组大鼠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ZDS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的体质量(给药21、28天)均显著增加(P<0.05),关节炎指数评分(给药14、21、28天)均显著降低(P<0.05),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胸腺指数、脾指数、炎症因子水平以及p-NF-κB p65、p-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I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ZDS对CIA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骨保护素(OPG)-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70(HSP70)融合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OPG-HSP70重组基因菌株诱导表达,收集蛋白并鉴定,大量提取,纯化,复性;实验大鼠分为OPG-HSP70组、OPC组、HSP70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CIA大鼠模型制备后分别给予相应处理,观察对大鼠关节病变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OPG-HSP70组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P<0.05);关节病理切片显示关节滑膜无明显增生;骨密度值增高(P<0.05).结论:OPGHSP70融合蛋白具有减轻CIA大鼠关节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是否可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炎症性骨吸收。方法分别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 Ⅱ-Fc)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3、10、30mg.kg-1.d-1)吡格列酮灌胃治疗CIA大鼠3周。比较各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的病理差异、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TNFα的蛋白水平差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等方法检测OPG、RANKL及TNFα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后踝关节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组织增生及软骨不同程度破坏;各治疗组关节炎症和滑膜增生不同程度改善,无软骨及骨破坏。相比模型对照组,各治疗组血清及软骨中OPG水平明显增高,而血清中TNFα及软骨中RANKL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比低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高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OPG水平较高,而TNFα及RANKL水平较低(P<0.05)。相比TNFα拮抗剂治疗组,高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软骨中OPG水平较高,而RANKL水平较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通过下调CIA大鼠血清中的TNFα及关节软骨中的RANKL,上调关节软骨、滑膜及血清中OPG的蛋白表达,起到抑制CIA大鼠的炎症性骨吸收的作用;并且有随剂量增大而增强的趋势,高剂量吡格列酮治疗时此作用可能稍强于TNFRⅡF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抑制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方法:传代培养人A549细胞并分为5组:对照组,CSE组,羧甲司坦低、中、高剂量组(予不同浓度羧甲司坦孵育和CSE诱导)。qRT-PCR、ELISA检测主要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blot)、免疫荧光(IF)观察NF-κB及MAPK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以羧甲司坦预处理或后处理,均可降低CSE诱导的A549细胞的IL-6、IL-8和MIP-1β mRNA的表达;降低IL-6及IL-8的释放。羧甲司坦预处理可抑制p65入核。Western-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CSE组,羧甲司坦低、中、高剂量组的P-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7±0.05)、(0.90±0.19)、(0.68±0.15)、(0.64±0.12)和(0.57±0.13),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0.10)、(1.25±0.33)、(1.01±0.19)、(0.89±0.22)和(0.81±0.18),CSE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羧甲司坦低、中、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CSE组(P<0.05)。结论:羧甲司坦通过抑制NF-κB p65及ERK1/2 MAPK活化,发挥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起重要作用的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Ⅱ型胶原建立类风湿关节炎(CIA)动物模型,以MTX(0.2 mg/kg/W)进行处理,6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进行IL-1β和TNF-α检测;分离大鼠膝关节取关节滑膜细胞(FLS)进行培养、鉴定,检测脂多糖(LPS)诱导的FLS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并观察MTX对FLS分泌IL-1β和TNF-α的影响;在FLS的培养中加入不同剂量的MTX,用Westen Blot方法检测FLS中ERK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肿胀度测定及关节病理显示造模成功,分离关节滑膜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FLS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为85.5%.造模后,CIA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TX能有效减少CIA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P<0.05),但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MTX能抑制LPS诱导的CIA大鼠关节FLS分泌IL-1β和TNF-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MTX对CIA大鼠FLS中ERK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IA大鼠FLS中p-ERK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MTX干预后,低剂量组对p-ERK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而中、高剂量组可降低p-ERK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TX既有免疫抑制作用,同时还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而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其抑制MAPK信号通路中的ERK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rhTNFR:Fc组、LPS组和rhTNFR:Fc+LPS组。给药后记录各组大鼠死亡情况,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比,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TNF-α含量及其生物活性。结果:LPS注射后大鼠死亡率及肺湿重/干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可见大鼠肺间质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TNF-α含量及生物活性增高;rhTNFR:Fc+LPS组大鼠死亡率降低,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清TNF-α生物活性显著低于LPS组(P〈0.05)。结论:rhTNFR:Fc通过中和TNF-α,降低TNF-α生物活性,有效减轻LPS引起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二妙散对胶原诱发关节炎(CIA)大鼠脾脏和关节中CHRNA7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雌性Wistar大鼠CIA模型,不同浓度二妙散对CIA大鼠灌胃治疗,研究二妙散对CIA大鼠脾脏和关节CHRNA7表达的影响。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不同实验组大鼠脾脏和关节中CHRNA7的表达特性。结果 CHRNA7 mRNA在关节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脾脏(P<0.05);在CIA大鼠脾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CHRNA7 mRNA在CIA大鼠关节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1.5 g/kg二妙散药物组CIA大鼠关节中CHRNA7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结论不同实验组关节和脾脏中CHRNA7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二妙散治疗CIA最适药物浓度为1.5 g/kg,CHRNA7参与CIA大鼠炎性反应的形成,介导CIA炎性因子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枝莲黄酮(SBF)对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联合三氯化铝(AlCl3)和人类重组转移因子-β1(RHTGF-β1)(复合Aβ)所致大鼠皮层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凋亡通路中细胞色素-C及其下游凋亡因子Apaf-1、Caspase-9和Caspase-3的调节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脑室注射复合Aβ建立记忆障碍模型,术后第45天进行记忆障碍模型筛选,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SBF 35,70,140 mg·kg-1剂量组。SBF药物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6 d,模型和假手术组连续灌胃生理盐水36 d。吉姆萨染色(Giemsa)法检测皮层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皮层细胞胞液中细胞色素-C(Cyt-C)、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皮层细胞胞液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大鼠脑室注射复合Aβ能够引起大鼠皮层细胞凋亡,伴随着胞液中Cyt-C、Apaf-1和Caspase-9 mRNA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增加。而SBF可显著抑制复合Aβ所致大鼠皮层细胞凋亡、逆转胞液中Cyt-C、Apaf-1、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的增加(P<0.01)。结论:SBF通过减少线粒体对Cyt-C的释放及逆转Apaf-1、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抑制复合Aβ所致大鼠皮层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