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时间药理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时间治疗学,已经在激素、免疫、化疗等一些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和常规治疗给药方法不同,它根据人体的生理、病理节律性变化,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疗效和最小的毒副作用[1]。  相似文献   

2.
时间药理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时间治疗学,已经在激素、免疫、化疗等一些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和常规治疗给药方法不同,它根据人体的生理、病理节律性变化,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疗效和最小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药时间不当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将服药时间都安排在了白天,而忽视了夜间。如某种药物需1日2次口服.应每隔12小时1次;如果1日3次,就应每隔8小时1次。  相似文献   

4.
概述 在消化道疾病的钡餐造影检查中观察下咽部及颈段食管的病变比较困难,而且很容易造成漏诊,特别对这一部分的食道占位性病变,癌性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意义非常重要,但延误诊断对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期,后果不可预料。  相似文献   

5.
时间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简要介绍时间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包括近日节律系统的基本特征、近日节律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和近日节律失调对人体的影响。根据时间生物学研究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其未来在载人航天研究领域和临床应用方面发展的前景和趋势,提出了建立“空间时间生物学”学科及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在临床应用方面,提出了时间治疗学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和睡眠调节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韩忠学  刘静  刘媛媛  樊霞  张文 《武警医学》2010,21(10):893-894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4项检查(以下称凝血4项)是诊断人体止、凝血及纤溶系统有无障碍的重要指标。凝血4项的检测在术前检查、抗凝药物治疗的监控、止凝血功能障碍和纤溶亢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因仪器的检测原理、试剂、地区等因素的不同,其检测的参考范围亦不同,故临床试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方能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西方名哲学家蓝姆曾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因重病而仅剩下数周生命的妇人一直将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思考和谈论死有多么恐怖。以安慰垂死之人称的蓝姆得知此事后直截了当地对她说:“你可不可以不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是把这些时间用来想怎么样活着呢?”  相似文献   

8.
肝病患者凝血指标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4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血凝仪(ACLAdvance)对40例正常对照组、25例肝炎组、15例肝癌组、20例肝硬化组的凝血酶原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结果:各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和TT均明显延长(P<0.01),FIB均明显减低(P<0.01)。结论:肝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凝血4项指标检测对判断肝病患者的出血倾向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检测在临产孕妇的意义。方法:对143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71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PLT、PT、APTT和FIB值相应与对照组的PLT、PT、APTT和FI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疾病暴发调查中发病时间频数表对暴露时间估计的影响。方法:应用一起食物中毒教学实习资料的数据,分别以不同的起点和组距编制5个发病时间频数表,计算平均潜伏期和估计暴露时间,并对频数表的对数正态性进行检验。结果:5个频数表的中位数发病时间比较一致,1个频数表的平均潜伏期出现负值,4个频数表的平均潜伏期相差最高达3.729h,估计暴露时间相差最高达3.5h;4个频数表服从或近似对数正态分布,1个频数表明显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P=0.009)。结论:发病时间频数表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频数表的分布特点和平均潜伏期与暴露时间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11.
用毫安秒表测曝光时间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但是需要负载测量,这对X线机是不利的。在X线机检修时,不宜用这种方法对限时器进行逐档测量。笔者设计了一种精度高、线路简单的限时时间测量表,能在X线机空载条件下测量曝光时间。1电路原理:如附图所示,220V交流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疗程高压氧(HBO)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期住院进行HBO治疗的27例患者,对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了凝血功能指标的化验检查。其中16例患者在3个疗程结束时,14例患者在5个疗程结束时,9例患者在7个疗程结束时,13例患者在8个疗程结束时,16例患者在10个疗程结束时进行了凝血功能指标的化验检查。结果HBO治疗3个疗程时,PLT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个疗程结束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T与治疗前比较,只有5个疗程结束时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的FIB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趋势,但只有3个疗程结束时(P〈0.01)和10个疗程结束时(P〈0.05)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O治疗结束,各个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和APTT两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疗程HBO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并没有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不同飞行条件下飞行员飞行训练前后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以了解飞行训练对其凝血和纤溶平衡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活性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40名飞行员飞行训练前后的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和D-二聚体(D-dimer,D-D)。依不同飞行强度(1次飞行和两次飞行)、不同飞行场次(昼航和跨昼夜飞行)、不同飞行载荷(+3Gz和+5Gz)、不同飞行高度(3km和5km)分别各分为两组。另设30名场站地勤人员为对照组。比较自身飞行训练前后,及不同组间凝血善F溶指标的差异。结果飞行前飞行员组与对照组凝血一纤溶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飞行训练后PT、TT、APTT缩短、Fg、D-D升高,分别与飞行前自身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5-6.908,P〈0.01)。完成各飞行课目后分别与飞行前比较,PT、TT、APTT缩短,Fg、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8-8.717,P%0.01或P〈0.05)。第1次飞行后与第2次飞行后、昼航与跨昼夜飞行后、3km与5km飞行后比较,凝血-纤溶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Gz飞行后与+3Gz飞行后比较,TT缩短、F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5、5.772,P=0.013、0.000);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飞行员飞行训练后凝血与纤溶指标可发生改变,属于机体应激状态下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祝峰  何海明  刘金波  梁芸 《武警医学》2002,13(10):607-608
BC - 4PLUS型血凝仪是 1台 4通道、具有凝固法和发射法两种试验方法的仪器 ,能用于多种血酸和纤溶试验的检测。该仪器精密度较高 ,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患者体内凝血、溶血系统的状态。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特别是检测易受溶血、黄疸、脂血和药物等因素的干扰 ,对检验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血凝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外观异常的标本 ,对检测系统有程度不同的干扰。为此 ,我们对BC - 4PLUS型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 (FIB)抗干扰能力进行探…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凝血有关5项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在我国发病率较高,高峰年龄为40-50岁,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大多数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肝功能损害可导致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导致出血倾向甚至死亡。本文通过对86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的分析,发现D-二聚体等5项指标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相关,是临床预测出血倾向有价值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指标的变化范围及意义。方法 采用BC 1型血凝分析仪对各期肝炎及正常人进行PT ,APTT指标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急性肝炎PT ,APTT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及重症肝炎组的PT指标与对照组相比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其APTT指标也有显著差异 ,P值依次为 :P <0 .0 5 ,P <0 .0 1及P <0 .0 0 1。结论 病毒性肝炎PT ,APTT指标延长说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其指标检测对于判断预后及出血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华  张春 《西南军医》2007,9(4):99-99
科室是构成医院功能的基础单位。科主任作为科室的主要领导,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在繁杂的事物中抓住重点,重要的在于时间管理。科主任的时间管理一般分为四项内容。即:年目标管理,月进程管理,周任务管理,日时效管理。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创业绩、争第一”,其重要性不是从8小时以内省出多少时间,而是把有限的8小时用的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止血带对血凝纤溶及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止血带对血凝纤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成年狗30只,分为橡皮管止血带组、环绕充气止血带组、局部充气止血带组3组,每组10只.止血带连续应用6小时后解除,分别测定用前、用后3、6小时和解除止血带5、10、30分钟及1、2、3小时全身和实验侧肢体静脉血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鱼精蛋白、血液粘度和血浆渗透压.结果在狗后肢连续应用止血带6小时,应用或解除止血带时,实验侧肢体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比应用前明显延长(P<0.05).纤维蛋白原稍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鱼精蛋白实验为阴性.橡皮管止血带对血凝系统的影响最大,环绕充气止血带次之,局部充气止血带组影响较轻,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应用止血带后,实验侧肢体静脉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P<0.05),血液粘度上升, 解除止血带后趋於恢复.这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可能均和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内液外流、组织水肿有关.应用止血带后血凝时间延长、纤溶系统亢进,同时出现渗透压升高和血液粘度上升.  相似文献   

19.
重组巴曲酶对凝血系统的双向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重组巴曲酶(rBAT)对动物凝血系统的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实验动物的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和血栓干、湿重,观察rBAT对正常小鼠BT,CT的影响和对正常小鼠止血作用的时效关系;rBAT对肝素和尿激酶所致的小鼠出血倾向模型的治疗作用;以及rBAT对正常大鼠体内结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rBAT0.5~3.3KU·kg-1可使正常小鼠BT,CT显著缩短,但剂量加大至10.0KU·kg-1时又使BT,CT延长;其对正常小鼠的止血作用可持续2h以上;rBAT对于肝素和尿激酶所致的小鼠出血倾向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rBAT3.0~10.0KU·kg-1可促进大鼠体内血栓形成,30.0KU·kg-1则起抑制作用。结论rBAT对实验动物的凝血系统具有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凝标本的放置时间和离心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手术前送检(即采即送)合格的标本50份立即测定PT、APTT和在室温下放置2、4、8 h测定PT、APTT;抽取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50份,用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5、10、15 min后测定PT、APTT。结果 PT、APTT在4 h内测定的结果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 h测定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5、10 min测得结果与离心2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15 min时测得结果与离心2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T、APTT时应掌握好标本离体后放置的时间以及标本的离心速度和时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