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水平 《人民军医》2006,49(10):603-604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或终末期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认为是一种神经内分泌失衡状态。为更有效地治疗心衰、逆转心肌代谢异常,人们在寻找新的药物。他汀类药物不仅可降低缺血性心衰的病死率,还有望用于非缺血性心衰的治疗。这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独立于调脂以外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赵水平 《人民军医》2006,49(10):603-604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或终末期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认为是一种神经内分泌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的抑制药,因其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近年来,对他汀类药物的大量研究显示,其还可能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及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作用研究进展,旨在为他汀类药物在临床治疗方案中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邓永花 《西南军医》2012,14(2):335-337
慢性肾脏病(CKD)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血管疾病是CKD晚期的重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CK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及脂代谢紊乱,它们与CKD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脂、抗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最近有大的临床实验显示,在存在慢性炎症的疾病中,他汀类药物并不能改善预后,提示炎症可能影响其疗效。  相似文献   

5.
张金莉  王立云 《西南军医》2008,10(3):99-100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检测发病后24h内入院的半球缺血性卒中患者548例血脂水平和病情转归情况,比较入院前常规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入院后继续应用、入院后停用及过去从未接受过他汀类药物治疗与病情变化的关系。结果与未停用他汀类药物组相比,停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4~7d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更多见,梗死体积更大;与过去从未接受过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停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风险更高,平均梗死体积增大。结论停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3个月时的死亡和生活依赖风险增高有关,因此,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应继续常规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联合常规用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加用他汀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CHF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联合治疗组40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3、6个月时各查二维超声心动图1次,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的LVEDV、LVESV,均小于常规治疗组,LVEF明显提高。结论:常规治疗加用他汀类药治疗CHF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检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学改变.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药是目前有效的降血脂药之一,近年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该类药除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外,对心血管疾病还具有独特的防治和保护作用。因此多数报道认为,他汀类药的临床作用可能有多种非降脂机制参与,这些机制主要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减轻或消除炎症反应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等。本文综述他汀类药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别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炎症、气道重构和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调血脂药物,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但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血脂外,还有抗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免疫调节等作用,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有益,也开始用于治疗哮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本文就他汀类药物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他汀类药物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选取CHF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辛伐他汀(20 mg/d)和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疗,疗程为6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B型尿钠肽( BNP)、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并评估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记录6 min步行距离。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75.93%,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DL-C、hs-CRP、BNP和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对CHF疗效优于辛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特征,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HRV)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衰患者58名(心衰组)和非心衰患者65名(对照组),从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获得HRT、HR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等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心衰组和对照组的HRT、HRV、LVEF、LVEDD、QT间期离散度(QTcd)、平均心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24 h室性期前收缩的数量没有统计学意义。HRT与LVEF、LVEDD、SDNN等指标呈相关关系。结论心衰组患者HRT减弱,HRT可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彭艳玲  黄洁  马东星 《武警医学》2018,29(6):578-581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7 d检测24 h尿量、血钠、血钾、尿素氮、肌酐、尿酸、B型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7 d 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24 h尿量、血钠明显改善,BN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尿素氮、肌酐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酸、血钾未见明显变化。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伐普坦可有效改善CHF患者临床症状,纠正低钠血症,改善心肾功能,且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张晶  陈彦玲  黄瑄 《武警医学》2010,21(9):756-758
 目的 探讨贫血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15例NYHA Ⅱ~Ⅳ级至少1个月的住院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进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检查及超声心动图LVEF测量,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的随访观察.结果 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下降,贫血组CHF患者病死率及再入院率明显增加.结论 CHF患者常合并贫血.贫血的程度与CHF严重程度相关.贫血可作为C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76例,其中心功能Ⅱ级25例,Ⅲ级28例,Ⅳ级23例,并选择30例非心力衰竭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总三碘甲状腺氨酸(L)、总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结果心功能Ⅱ级组T3[(1.28±0.51)nmol/L]和FT3[(3.01±0.78)p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2.34±0.52)nmol/L和(4.27±0.64)pmol/L]比较,明显降低(均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心功能Ⅲ级、Ⅳ级T3和FT3水平则进一步降低(P〈0.叭),心功能Ⅲ级T3和FT3分别为(0.87±0.43)nmol/L和(2.42±0.61)pmol/L,心功能Ⅳ级T1和FT1分别为(0.60±0.36)nmol/L和(2.09±0.71)pmol/L。结论T3和FT3作为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参与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进程,可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临床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与高尿酸血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和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及左室重构程度的关系。方法 236例CHF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Ⅳ级,分为3组,分别为78、86、72例;按UA水平分为正常血尿酸组(132例)和高尿酸血症组(104例)。所有入选者入院后急诊或常规检查尿酸、肝肾功能、电解质等项目;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diameter,LVPW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明显升高,发生率为44.1%,随着心功能损害的加重,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增加(χ2=8.46,P〈0.05),尿酸水平增高(F=11.68,P〈0.05);血尿酸增高者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增大,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LVEDd与血尿酸水平正相关(r=0.386,P〈0.01),LVEF与血尿酸水平负相关(r=-0.324,P〈0.05)。(F=11.68,P〈0.05)。结论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尿酸水平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16.
文芳梅  程新春 《武警医学》2019,30(4):299-30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竭患者血浆CTGF、iPTH、甲状腺激素、NT-proBNP及LVMI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岁CHF患者120例,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各40例;选取同期住院体检的健康老人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血浆CTGF、iPTH、甲状腺激素水平、NT-proBNP及LVMI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CHF患者血浆CTGF、iPTH、甲状腺激素水平、NT-proBNP、LVMI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CHF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血浆CTGF、iPTH、NT-proBNP、LVM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浆CTGF、iPTH、NT-proBNP、LVMI水平明显升高 (P<0.05);心功能Ⅱ、Ⅲ、Ⅳ级三组患者FT3水平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FT3水平明显降低 (P<0.05)。血浆CTGF、iPTH、NT-proBNP、LVMI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ρ>0.6,P<0.05);FT3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 (ρ<-0.6,P<0.05)。CHF患者血浆CTGF、NT-proBNP、iPTH均与LVMI呈正相关(r>0.6, P<0.05);FT3与LVMI呈负相关(r<-0.6, P<0.05)。结论 血浆CTGF、iPTH、FT3、NT-proBNP及LVMI与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相关性较强,可作为CHF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并4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F组)、4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对其血清和肽素和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水平进行检测。HF组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NYHⅢ级者20例、NYHAⅣ级者25例。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F组患者血清和肽素和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 copeptin水平可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评估病情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远程医疗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创新保健服务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干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实施基于远程医疗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实行常规随访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6 min步行距离、治疗依从性和再入院率。结果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依从性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无显著差别,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时间越长,差异越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6 min步行距离远,再入院率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远程医疗的个案管理模式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为临床老年慢性心衰的多元化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科2008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对其多病因构成特点、心衰类型进行临床分析,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的测定结果进行心功能判断。结果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常见老年人心衰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老年心衰患者主要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为主要基础疾病,且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多元化及个体化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09至2015-04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依据NYHA(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Ⅳ级组,每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尿NGAL及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测量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 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分析各组不同指标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 健康对照组,NYHAⅠ级、Ⅱ级、Ⅲ~Ⅳ级组尿NGAL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NYHA分级、LVEDD增加、LVEF值下降、NT-proBNP升高)而升高,以NYHAⅢ-Ⅳ级组升高最为明显(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YHAⅡ级组尿NGAL水平即有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NGAL水平升高出现于Scr之前,提示尿NGAL是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害敏感而准确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