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6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对64例157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万古霉素血清峰浓度和谷浓度均在治疗窗范围内的仅占40% 左右,而谷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及峰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约占50% ;首剂饱和方案组与首剂未饱和方案组中血清峰浓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谷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肾功能正常组患者用药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尿素氮无显著性差异,而肾功能损害组患者用药前、后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近45% 的患者给药方案为500 mg,每日2~3 次,约75% 的患者未能达到有效峰浓度,约60% 的患者谷浓度超过正常水平.结论:老年感染患者使用万古霉素个体差异很大且多数患者伴有肾功能轻中度损害,应尽量给予首剂饱和方案并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利于实现个体化给药,进而提高该药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整合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数据,为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对某院2020年全年使用万古霉素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1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年龄、溶媒量、肾功能的关系以及溶媒量、药物浓度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128例患者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共239例次,其中126例次的患者(52.72%)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在治疗窗范围(10~20μg/ml)内。60~70岁患者的血药浓度均值约为27.89μg/ml,已达到中毒浓度,而<60岁和> 70岁患者的血药浓度均值都在正常范围内。肾功能轻度损害组的患者和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组的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前后的血肌酐及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肾功能正常组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前后的血肌酐及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次给药浓度为0.5%组用药前后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次给药浓度> 0.5%组用药前后的尿素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年龄、基础肾功能、溶媒量均会影响万古霉素的血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大剂量使用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情况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51例老年感染患者给予万古霉素1 g静滴q12h,对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以及治疗前后相关肾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万古霉素1 g静脉滴注q12h的给药剂量,56.9%老年患者血药谷浓度超过20 mg·L-1,并且治疗前后血肌酐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患者肾功能是否正常,给予万古霉素1 g 12h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有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患者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时,经验性给予1 g q12h的剂量,初步观察到血药谷浓度很可能会超过参考范围,并会引起肾功能的损害,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仍需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7例次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本院2005~2011年207例次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监测血峰、谷浓度103例次,峰浓度和谷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的各占65.31%和42.60%。35例使用去甲万古霉素的患者中监测血峰、谷浓度104例次,峰浓度和谷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的各占32.65%和16.36%。〉60岁组的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谷浓度均显著高于〈18岁组(P〈0.05)。应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结论: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有利于实现个体化给药,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万古霉素治疗的44例老年患者。对不同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20mg/L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变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20mg/L时,肾功能无明显损害;老年患者予万古霉素治疗时需行血清谷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6.
万古霉素的临床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孝成 《北方药学》2012,9(2):39-40
目的:了解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其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选用万古霉素治疗并同时监测血药浓度的患者,采用手工查阅病历的方法,对其年龄、性别以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临床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82例住院患者万古霉素抗感染有效率为68.3%.药物利用率DUI为0.82,不同性别患者万古霉素血药峰、谷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肾功能正常与肾功不全者在峰浓度上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谷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肾功不全者更需要加强监测以实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某院老年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对肾功能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给药方案的适宜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老年患者,按日剂量把给药方案分为4组,对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以及治疗前后相关肾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老年患者中,血药谷浓度监测结果在参考范围10~20 mg·L-1的占41.67%,高于参考范围的占43.33%;轻度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万古霉素给药方案为1g qd/0.5g q12h的仅占47.92%,给药方案为0.5g q8h或1g q12h的有近30%老年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万古霉素给药方案为1g q12h组,老年患者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个体差异大,谨慎使用1g q12h的给药方案,给药方案需在血药谷浓度监测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8.
25例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肾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毅  胡青  许静  王华 《中国药业》2010,19(7):63-64
目的评价25例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肾毒性。方法选取应用万古霉素的25例老年患者,对所做的病原学检查、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肾功能指标、合理用药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前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血药浓度监测的正常范围内,老年人应用万古霉素是安全的,但仍应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9.
周冉  方焱  苏丹 《安徽医药》2020,24(4):805-810
目的通过分析危重症病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 CIMA)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87例病人共进行 190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对万古霉素的监测结果及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7例病人共监测血药浓度 190次,血药浓度( 24.48± 18.65)μg/mL,在治疗窗的占 35.3%,其中首次监测浓度在治疗窗内的仅占 26.67%;18~60岁组、 60~75岁组以及> 75岁组病人血药浓度均值均超出治疗窗;肾功能下降组病人血药浓度[(21.84±19.86)μg/mL、(34.44±22.26)μg/mL、(36.14±20.33)μg/ mL]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13.04±8.09)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前后,肾功能正常组的尿素氮[(7.42± 2.47)比( 11.16±9.44)μmol/L]和肾功能轻度下降组的肌,酐清除率[(75.98±6.72)比( 111.43±60.31)mL/min]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中度下降组和肾功能重度下降组肾功能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 87例病人中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为 21.13%,肾功能亢进( ARC)的发生率为 18.31%。结论万古霉素药动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应加强危重症病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结合病人个体情况,施行个体化用药;此外,在危重症病人中,应尽早识别 AKI及 ARC病人,根  相似文献   

10.
詹峰 《中国药师》2020,(2):299-302
摘要:目的:分析某院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去甲万古霉素的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对117例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谷浓度和峰浓度区间患者的分布,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性别、年龄和肾功能对血药浓度的影响,统计各浓度区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结果:117例患者中,去甲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处于有效范围(10~20μg·ml-1)的占29. 06%(34/117),处于有效峰浓度范围(20~40μg·ml-1)的占67. 52%(79/117)。平均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在不同年龄段人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 05),>75岁患者的血药谷浓度>20μg·ml-1和峰浓度>40μg·ml-1比例显著高于<60岁组和60~75岁组(P<0. 05)。不同性别患者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肌酐清除率(Ccr)<40 ml·min-1组和Ccr 40~60 ml·min-1组患者的血药浓度均显著高于Ccr≥60 ml·min-1组(P<0. 05),且易发生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4. 53%(17/117),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结果为肯定14例,很可能2例,可能1例。结论: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年龄和肾功能对血药浓度影响显著,应常规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特别应加强75岁以上老年人及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用药监护,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某院万古霉素(VAN)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放大免疫分析法监测VAN血药浓度,并对该院2013-2017年113例患者173例次VAN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VAN血药质量浓度均值为(17.7±14.2)μg·mL-1,在治疗窗范围内(10~20 μg·mL-1)的仅占31.79%,其中首次监测在治疗窗范围内的仅占28.57%,达到中毒浓度(>20 μg·mL-1)的患者占32.95%;>60岁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比例最大(38.73%),且血药浓度均值(23.9±17.4)μg·mL-1超出治疗窗范围;日剂量<2 g组,<18岁及>60岁患者血药浓度均值都达到中毒浓度;肾功能异常患者与肾功能正常患者血药谷浓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VAN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该院VAN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比例较低,需加强血药浓度监测;临床医生和药师需重视血药浓度结果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实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相关用药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万古霉素谷浓度监测202次,平均血药谷浓度(14.36±8.12)mg/L,浓度小于10 mg/L的有68例次(33.66%),在10~20 mg/L的有100例次(49.51%),大于20 mg/L的有34例次(16.83%);肾功能正常与异常组间,血药谷浓度有显著性差异;用药前后,各项肾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万古霉素个体差异大,需加强血药浓度监测;针对肾功能异常患者,临床医生和药师需审慎评估给药剂量;临床医生应根据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实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9,44(5):628-631
目的 比较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后不同血药浓度的肾毒性,分析不同血药浓度下万古霉素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新生儿内科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新生儿病例111例。对患儿基本情况、患儿疾病分布、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病原学检查、药物疗效、合并用药和用药天数、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总结和分析。根据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把患儿分为A组(谷浓度<10μg/mL)、B组(谷浓度10~20μg/mL)和C组(谷浓度>20μg/mL)。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患儿111例,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10μg/mL为48例(A组),10~20μg/mL的有40例(B组),>20μg/mL的有23例(B组)。万古霉素治疗期间有13例发生了与万古霉素相关的肾毒性,其中A组2例(4.17%),B组3例(7.5%),C组8例(34.87%)。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细菌性肺炎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10mg·L^-1时肾毒性的发生。方法将53例万古霉素谷浓度〉10mg·L^-1的患者按谷浓度不同分为A(谷浓度〉15mg·L^-1)、B(10mg·L^-1〈谷浓度≤15mg·L^-1)2组,治疗前至治疗后3d内进行肾功能指标的监测。结果53例患者中共有5例(9.4%)发生肾毒性,其中A组(25例)发生4例(16.0%),B组(28例)发生1例(3.6%);与用药前相比,A组患者用药后血肌酐值有明显上升(P=0.006),内生肌酐清除率有明显下降(P=0.014),B组患者用药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276,P=0.750);2组间用药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A组患者谷浓度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血肌酐值的变化均有线性相关(P=0.005,Pearson相关系数为-0.648;P=0.001,Pearson相关系数为0.716)。结论当万古霉素谷浓度在10~15mg·L^-1时,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而谷浓度超过15mg·L^-1时,肾功能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can be predicted on the basis of serum cystatin C concentrations and that this measurement is more sensitive than serum creatinine concentration as a marker of renal function.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the initial dose setting of vancomycin by the population mean method with use of serum cystatin C as a marker of renal function, we compare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measured vancomycin concentrations and predicted vancomycin concentrations based on serum cystatin C or serum creatinine concentrations in elderly (>/=65 years old) and nonelderly (<65 years old) patients. An analysis of prediction accuracy (bias) and precision was evaluated by calculating the mean prediction error (ME), the mean absolute error (MAE),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d prediction error (RMSE). For nonelderly patients (n = 5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AE based on the use of serum creatinine or serum cystatin C concentration. However, for elderly patients (n = 105), the MAE based on serum cystatin C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based on serum creatinine leve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erum cystatin C is a good marker of renal function in comparison with serum creatinine for dose setting of vancomycin, especially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病患者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数据,为规范此类特殊人群万古霉素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终末期肾病患者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病例,调查患者基本情况、肾脏替代治疗、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分析不同肾脏替代治疗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状况。结果:纳入患者51例,32例(62.7%)采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13例(25.5%),连续肾脏替代治疗6例(11.8%)。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剂量的给药模式,均未给予负荷剂量,给药频次和给药时机存在差异。监测时机合理率仅27.5%,49.1%患者住院期间仅监测1次。血液透析初次监测时机把控较为严格,腹膜透析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监测时机随意性较大。所有51例患者共进行监测101例次,其中93例次为谷浓度,谷浓度<10 mg·L-1为31例(33.3%),10~20 mg·L-1为40例(43.0%),>20 mg·L-1为22例(23.7%)。依据监测结果,用药剂量或频次调整比例分别为23.9%,20.0%,45.5%。万古霉素谷浓度达标率由27.5%升至96.1%。结论:终末期肾病万古霉素用药应采取标准的负荷剂量和个体化维持剂量,配合治疗药物监测可提高治疗达标率。  相似文献   

17.
王东晓  左震华  李莉  朱曼 《中南药学》2012,10(10):790-792
目的 探讨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药学监护内容.方法 通过剖析1例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如何依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防治. 结果 怀疑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导管的重要性、经验治疗的效果决定是否拔除导管并制定下一步诊治方案.病原体明确后,及时根据相关指南选择针对性治疗药物.病情危重的高龄老年患者是发生万古霉素肾毒性的高危人群,应警惕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发生,密切监测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以保证疗效、降低肾毒性.结论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病情复杂,应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诊治方案,并对患者进行全程的药学监护,密切监测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和肾功能变化,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