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红曲复方制剂对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疗效。[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预防性高脂血症模型,将实验大鼠分成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0d,观察中药红曲复方制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连续喂养30d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G、TC和LDL-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30d后,阳性对照组TG、TC和LDL-C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TG、TC和LDL-C显著地降低(P0.01);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红曲复方制剂可有效控制并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高脂血症对大鼠脑部脂质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及体重随机分为基础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1周、2周和3周组,每组8只.检测血脂、肝脂、脑脂及载脂蛋白E(Apo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24-羟基胆固醇(24HyC).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1周后大鼠形成高脂血症.从第1周到第3周,大鼠血清、肝TC、TG、LDL-C水平上升,HDL-C水平下降;脑TG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脑TC和LDL-C水平无变化;脑LDLR水平升高,血清24HyC及脑24HyC水平升高.直线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TG、LDL-C与脑TG、LDLR呈正相关,与脑HDL-C呈负相关;脑TG与脑LDLR、24HyC呈正相关,脑HDL-C与脑LDLR、24HyC呈负相关.结论 高脂血症可导致大鼠脑TG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对大鼠脑TC、LDL-C水平无影响.大鼠脑TG水平随脑LDLR、24HyC的升高而升高,脑HDL-C水平随脑LDLR、24HyC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定心藤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PC组)、定心藤总黄酮低剂量组(MIF1组)、定心藤总黄酮中剂量组(MIF2组)、定心藤总黄酮高剂量组(MIF3组).NC组给予基础饲料;MC组、PC组和MIF各亚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同时给予药物干预.喂养6周后,禁食12 h,一侧眼球摘除法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喂养12周后,禁食12h,心脏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结果 MIF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MDA和升高HDL-C、SOD、T-AOC的水平,与NC组相比,MC组TG、TC、LDLC、MDA的水平明显升高,HDL-C、SOD、MD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C相比,MIF各亚组TC、TG、LDL C、MDA的水平明显降低,HDL-C、SOD、T-AOC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MIF可能通过提高机体SOD、T-AOC和降低MDA的水平,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脂饮食诱发大鼠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诱发建立雄性SD营养性肥胖大鼠动物模型。方法:40只SD雄性青年大鼠采用D12492配方所制作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进行限制饲喂,2周时剔除肥胖抵抗大鼠,其余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即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喂,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观察体重、Lee's指数。高脂饲喂8周时禁食24 h后麻醉取血分离血清,取肝脏制备匀浆,取体脂称重并计算脂肪指数,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和肝脂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脂饲喂4周后,高脂饮食组体重达到(299.3±17.74)g,而正常组大鼠体重仅为(202.8±9.14)g,高脂组的Lee's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高脂饮食组大鼠的脂肪湿重、脂肪指数、血清TC、TG、LDL-C以及肝脂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结论:选取SD雄性青年大鼠采用D12492配方所制高脂饲料运用限制喂养的方式成功建立营养性大鼠肥胖模型,节省造模成本,同时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中的TC、TG水平,造成动物的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病变,与人类临床肥胖症及相关并发症颇为相似,为共同研究人类营养性肥胖伴发的高脂血症与脂肪肝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刘新中  吴昆 《农垦医学》2008,30(3):169-171
目的:研究甜菜碱对大鼠高脂血症代谢的调节作用. 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烟酸对照组和甜菜碱小、中、大3个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LDL-C).结果:甜菜碱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中TC、TG、LDL-C,升高HDL-C,且与剂量呈相关性.结论:甜菜碱对大鼠高脂血症代谢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建平  张杰  赵洪云 《重庆医学》2022,51(7):1106-1111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对高脂血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组(20只)和高脂组(12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喂养8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判断高脂血...  相似文献   

7.
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临床高脂血症的分类,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进行分析,为更合理地选择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喂养30d后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高脂饲料组大鼠体重比正常对照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T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TG、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高脂膳食不一定导致体重增加;高脂饲料喂养法所建立的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只符合高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特征,其是否只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研究,而不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葛根素合用二甲双胍(P-M,2:1)对高脂血症大鼠和小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慢性高脂血症模型,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P-M合剂组(140mg/kg)、葛根素组(100mg/kg)、二甲双胍组(50m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21天,取血清测定TG、TC、HDL-C和LDL-C水平.尾静脉注射Triton WR-1339建立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P-M合剂组(200mg/kg)、葛根素组(140mg/kg)、二甲双胍组(70mg/kg),每组10只,造模前3天开始灌胃给药,造模后24h取血清测定TG、TC、HDL-C和LDL-C水平.结果 P-M合剂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葛根素组血清TC、LDL-C水平及二甲双胍组血清LDL-C水平与P-M合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组相比,P-M合剂组血清TG、TC、HDL-C和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葛根素组血清HDL-C水平与P-M合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合用二甲双胍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黄连解毒汤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脂类代谢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每组16只,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它组大鼠连续喂养8周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模型建立后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AG)水平,测定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黄连解毒汤高、中、低剂量组能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MDA含量,显著提高HDL-C含量和提高SOD、GSH-Px活性。结论 黄连解毒汤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提高机体抗脂质过氧化,高剂量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竭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建立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然后对高脂模型大鼠进行血竭干预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观察肝脏组织的脂肪变性程度。结果血竭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升高HDL-C含量(P<0.05);血竭中、高剂量组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P<0.05)。并对剂量具有依赖性,在剂量为300600mg时随剂量递增,血竭降血脂的作用越明显;同时随着剂量递增,血竭改善脂肪肝的作用也增加。结论血竭可以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脂代谢,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血竭降血脂、抗脂肪肝作用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B-M合剂,2∶1)对高脂血症大鼠和小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慢性高脂血症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B-M合剂三个剂量组(280 mg/kg、140 mg/kg、70 mg/kg)、二甲双胍组(140 m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21d,取血清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尾静脉注射Triton WR-1339建立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B-M合剂三个剂量组(400 mg/kg、200 mg/kg、100 mg/kg)、二甲双胍组(200 mg/kg),每组10只,造模前3d开始灌胃给药,造模后24h取血清测定TG、TC、HDL-C和LDL-C水平.结果 B-M合剂各剂量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B-M合剂各剂量能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其中高剂量组血清TG、TC、HDL-C和LDL-C水平比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中剂量组明显降低血清TG、TC和LDL-C水平(P<0.05或P<0.01),低剂量组则主要降低血清LDL-C水平(P<0.05).降血脂效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相关性.结论 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的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地奥心血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蛋白的影响。用高脂饲料喂服雄性wistar大鼠,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动物分5组:1、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生理盐水。2、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生理盐水。3-4、地奥心血康010、020g/kg组:高脂饲料+地奥心血康;5、阳性药肌醇烟酸酯组:高脂饲料+肌醇烟酸酯(01g/kg),连续灌胃给药10d后采血,测定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DL-C)。地奥心血康020、010g/kg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P<005P<001(与高脂模型组比),分别使TC降低30%、19%;TC降低45%、20%;使LDL-C降低57%、31%;020g/kg也能升高HDL-C,为12%。地奥心血康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水平而升高HDL-C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杨耀光  韩刚 《重庆医学》2018,(8):1023-1024
目的 探讨大黄水提物与醇提物单味应用与1:1伍用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体质量20~25 g昆明种雄性小鼠给予不同方法灌胃,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1组(水提取)、实验2组(醇提取)、实验3组(水提取与醇提取1:1配伍),实验28 d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实验1组小鼠TG、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HDL-C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2组小鼠TC、TG、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HDL-C高于模型组(P<0.05);与实验1组比较,实验2组小鼠 TG、LDL-C降低(P<0.05);与实验2组和实验1组比较,实验3组小鼠TC、TG、LDL-C均降低(P<0.05),HDL-C升高(P<0.05).结论 大黄用乙醇提取降血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蒌片对脂肪性肝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对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PF级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蛋氨酸胆碱片,162 mg·kg~(-1)),丹蒌片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900 mg·kg~(-1)、600 mg·kg~(-1)、300 mg·kg~(-1))。空白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低剂量腹腔注射CCl4、灌胃高脂乳剂复制大鼠脂肪性肝病合并高脂血症动物模型。24 d后,尾静脉取血,检测其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观察其是否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给药28 d,末次给药2 h后,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脏组织匀浆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能显著改善脂肪性肝病合并高脂血症引发的肝脏组织及细胞损伤;丹蒌片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G、TC、FFA、LDL-C、V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丹蒌片大剂量组、中剂量组肝脏组织中TNF-α、IL-6、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丹蒌片能降低脂肪性肝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改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提示丹蒌片对脂肪性肝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蒌片能降低血脂水平,降低细胞炎症因子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