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需缝线的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进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2例(12只眼)患者进行无需缝线的角膜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进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结果 术后效果良好,术中并发症少,未见术后并发症。结论 使用折叠式人工晶体行二期无需缝线的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使得手术切口减小,手术安全,术中易于操作。同时术口封锁不需缝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徐洁慧  曹永葆 《浙江医学》2007,29(11):1188-1189
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无晶状体眼患者中,由于眼屈光系统出现缺陷,患者视力明显受到影响。对于无后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可以进行巩膜缝线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恢复屈光系统的完整性。该手术远期效果较好,是目前的首选方法[1-2]。我们改良了手术切口,并根据患者有无玻璃体及后囊膜残留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人工晶状体和手术方式,简化了手术过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已做过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因术中并发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的患者,需植入人工晶状体以改善视力。我科自1996年以来对42例此类患者施行巩膜缝线固定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行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22例(22只眼)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术中植入情况,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视力:矫正视力<0.1者2只眼,0.1~0.3者7只眼,>0.3者13只眼;(2)眼压: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经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5天后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剩余所有患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3)人工晶状体位置:工晶状体位置基本居中者21例,偏心1例,无倾斜者;(4)并发症:一过性高眼压患者2例,使用降眼压药物5天后恢复正常,虹膜炎症反应患者3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4~7天后均好转。所有患者均无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结论: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手术放大镜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普及开展 ,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已成为眼科大夫面临的问题。临床上比较常见并发症是术中后囊膜破裂而影响人工晶状体的植入。近年来 ,我们在基层推广该手术的同时 ,摸索出一种因地制宜的方法 ,在手术放大镜下借助冷光源独头灯辅助照明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13眼 ,其中男性 5眼 ,女性 8眼 ;9眼为白内障术中出现后囊膜破损或悬韧带断离 ,破口大于6 mm× 6 m m或悬韧带断离范围超过 1/ 2 ,4眼为无晶体状体眼 ;年龄 4 2~ 72岁 ,平均 6 3.2 6岁。人工晶状体屈光…  相似文献   

6.
韦启俪 《华夏医学》2001,14(4):445-446
笔者参加 1999年 5月初郑州举办的日本眼科专家 AkiraMomose教授介绍的“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学习班后 ,我院自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用该方法为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 6 2例 6 2眼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6 2眼 ,男 41眼 ,女 2 1眼 ,年龄 12~ 81岁 ,老年性白内障 5 4眼 ,外伤性白内障 6眼 ,先天性白内障 2眼。术后观察时间最短 1月 ,最长 6月。术前屈光度测定 ,按照公式 P=19+1.2 5 R,R为患者术前屈光度 (D) ,再参考对侧眼屈光状况来确定人工晶状体 (IOL)屈光…  相似文献   

7.
常规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多采用带孔直径为7mm的一体片式人工晶状体或直径为5.5mm无孔的一体片式人工晶状体。自2005年3月至2007年11月我院对21(眼)例晶状体脱位、后囊膜巨大破口行Ⅱ期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韩进宝  陈彪等 《吉林医学》2001,22(6):336-337
目的 :评价巩膜隧道小切口 (5 5mm)无缝线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 :对 2 5例 (2 7只眼 )白内障患者施行隧道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 3个月的视力≥ 0 2者占 10 0 % ,≥ 0 5者 18只眼占 6 6 6 7% ;术中 1例晶状体碎核脱入玻璃体腔中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 ,术后视力恢复较快等优点 ,是当前安全有效的白内障摘除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03例(120只眼)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观察术后不同时间视力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5以上者96只眼(80%),术后1月裸眼视力0.5以上者99只眼(82.5%),术后3月裸眼视力0.5以上102只眼(85%)。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小,效果好而稳定,有很好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0.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安全性大、并发症少和早期恢复视力等优点,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二期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二期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46眼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随访8.5个月,术后矫正视力3眼达0.6以上(6.5%),19眼达0.4-0.5(41.3%,15眼达0.2-0.3(32.6%),6眼0.05-0.1(13.0%),0.05以下3眼(6.5%)。结论 二期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矫正无足够后囊膜支持的无晶体眼的有效、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术后弱视训练治疗儿童单眼无晶状体眼视功能重建的效果。方法儿童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88例8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44眼,对照组44例44眼,2组均行后囊切开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个月观察组结合健眼遮盖和弱视治疗仪进行弱视训练,对照组术后不行弱视训练。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脱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观察组脱残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a观察组视力≥0.5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1a外伤眼脱残率均高于先天眼(P<0.01,P<0.05)。术后1a外伤眼视力≥0.5者多于先天眼(P<0.01)。对照组术后1个月外伤眼脱残率高于先天眼(P<0.01);术后1a外伤眼与先天眼矫正视力脱残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外伤眼视力≥0.5者高于先天眼(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术后弱视训练治疗儿童单眼无晶状体眼对儿童视功能的重建优于单纯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93例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另一组行常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并对该两组病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小切口组明显高于常规大切口组。结论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裸眼视力好 ,恢复快 ,且该术式无需昂贵仪器 ,手术费用低 ,因此该术式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针导引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二期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 IOL)植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由不同原因所致、需行二期IOL植入术的21例(21只眼)的患者资料。采用双针导引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二期IOL植入术,术中用两根29G针头分别在距角膜缘后2mm的相对位置做平行角膜缘、长3.6mm的巩膜层间隧道,三片式IOL折叠后注入,晶体襻与针头对接后即可在后者的导引下进入巩膜层间隧道,无需缝线即可完成IOL固定。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及IOL稳定性。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5.5±1.8)个月。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50±0.23,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2±0.2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P>0.05)。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为0.62±0.28,较术前升高(t=4.40,P<0.05)。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301±164)个/mm2,术后3个月为(2267±182)个/mm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P>0.05)。1例术后出现持续性眼压升高。术后无眼内炎、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期内OCT示各例术眼的IOL位置居中,未出现偏位或倾斜。结论 双针导引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二期IOL植入术术式简易,不仅能避免缝线相关并发症,而且能稳定、有效地固定人工晶体,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红卫 《现代医学》2011,39(1):25-27
目的:探讨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5例(均为单眼)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眼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矫正视力0.1~1.0。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为原发疾病所致眼底病变。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术中虹膜表面、后面出血,术后前房、瞳孔区渗出,角膜水肿,前房、玻璃体少量积血,一过性眼压升高。经3 d~2周治疗均恢复。结论:充分利用黏弹剂轻柔、细致地处理虹膜前后粘连,准确植入高质量的人工晶体,熟练的显微操作及人工晶体缝合技术,使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时机,要主订后并发症的处理。在Oplon OPMI-6型显微镜下,对45例外伤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随访3024月,平均12月,矫正视力≥0.5者占60.87%,≥1.0者占26.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ECCE)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0 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12 0只眼 ) ,在上方角膜缘后 1.5~ 2mm处切口做长约 4mm巩膜隧道 ,行ECCE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 1d、1周、1个月和 3个月裸眼视力≥ 0 .5者分别占 70 .2 % ,88.5 % ,89.5 %和 90 .2 %。术后 1周、1个月和 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与术前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后角膜水肿和前房炎性反应轻微 ,瞳孔形态保持良好。结论 :该手术疗效满意 ,术后恢复快 ,可稳定眼屈光状态及视力。  相似文献   

19.
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谦  陆士恒 《四川医学》2010,31(6):746-747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1月我院对128例(206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其术后视力和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3~1.0者112例185眼(89.8%),数指/眼前~0.2者16例21眼(10.2%),少数出现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和房水混浊、一过性高眼压,并发症经处理均消失。结论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前房稳定性好,操作更简单,易于掌握,效果可靠,适合基层单位开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报告105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应用小切口可允许患者术后很快恢复正常活动,小切口也是此手术较标准计划性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主要优点,主要适用于无硬核的白内障患者,有关此种手术的主要操作技术也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