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依从性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牙周基础治疗4周后进入牙周维护治疗的广泛性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追踪随访、临床检查及再治疗,分析完全依从性与不完全依从性牙周炎患者的第1年、第2年临床指标(PD、AL、BOP)改变。结果:完全依从性组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后出血率在第1、第2年均较基线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附着丧失均值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完全依从性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后出血率、附着丧失在第1、第2年均值较基线明显增高,达到初诊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第1、第2年AL≥1 mm位点百分比及活动性进展率较基线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完全依从性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稳定持久;不完全依从性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较差,活动性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临床指标及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40个位点),在治疗前和基础治疗后3个月时检测观测位点的临床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探诊出血(BOP),同时采集龈下微生物样本。采用PCR和反杂交的方法对所采集微生物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齿垢密螺旋体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后临床指标PPD及BOP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CAL的改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01)。治疗前PPD>6mm的位点只有福赛斯坦纳菌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显著减少(P<0.05),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础治疗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有效方法,可改善临床指标,减少龈下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数量。但在PPD>6mm的位点基础治疗对于这五微生物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对伴有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伴Ⅱ型糖尿病的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糖尿病组)与不伴糖尿病的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非糖尿病组)各20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和术后3、6、12个月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等指标。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对两组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各项牙周指数的改善在术后3、6、12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短期内(12个月)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大连市口腔医院特诊科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31例,随机分为激光组和器械组,每组患牙共计94颗,564个位点.器械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激光组采用半导体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3、6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吸烟强度对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1名男性牙周炎患者根据是否吸烟及吸烟强度分为非吸烟组及轻、重度吸烟组(n=27)。3组患者分别在牙周治疗前(T0)及治疗后3(T3)、6(T6)个月时,检测各组患者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及探诊出血(BOP)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与T0时相比,T3、T6时3组的PD、CAL及BOP均显著降低(P<0.05); 3组间两两相比,PD、CAL在T3、T6时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6个月时,非吸烟组PD、CAL的减少值均大于轻、重度吸烟组的减少值(P<0.05);轻、重度吸烟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各时间点各组间的BOP变化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吸烟会影响牙周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且与吸烟的强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牙周基础治疗对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和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牙周基础治疗+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与对照组(单纯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各30例,在牙周基础治疗的第6周,第12周,第24周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牙周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牙周菌斑中组成成分的变化,评价牙周序列治疗在成人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7例伴有轻、中度牙周炎的成人正畸治疗患者,在正畸治疗前1个月开始牙周序列治疗并持续至正畸治疗结束,记录正畸治疗前(基线对照)和治疗后1、3、6、12月以及正畸治疗结束时的各项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临床牙周附着丧失(CAL);同时,每次刮取患者16、21、24、36、41、44共6颗指数牙牙周袋中牙菌斑,提取细菌DNA,利用qRT-PCR技术比较患者牙菌斑中主要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福赛坦氏菌Tf、伴放线放线杆菌Aa)检出率有无差异。结果:配合牙周序列治疗,成人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与治疗结束时各项牙周检查指标(PLI、GI、SBI、PD、CAL)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牙菌斑中Pg、Fn、Tf、Aa检出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正畸治疗前比较,正畸治疗结束时患者牙菌斑中Pg检出率约降低8.5%,Fn检出率约降低21.3%,Tf检出率约降低23.4%,Aa检出率约降低36.2%。结论:成人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牙周序列治疗可促进牙周疾病的愈合,改善患者口腔中细菌微生物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VECTOR牙周治疗仪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随机分成VECTOR牙周治疗仪组和Grace龈下刮治器组,分别在治疗后3、6个月复查牙周探诊出血(BOP)及牙周探诊深度(PD),同时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摄片并进行有效评定。结果  在术后3、6个月的复查中,VECTOR牙周治疗仪组和Grace龈下刮治器组在改善牙周临床指数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VECTOR牙周治疗仪和Grace龈下刮治器在治疗慢性牙周炎上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26例要求正畸治疗的成人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开始牙周序列治疗并持续至正畸治疗结束,记录治疗前和牙周治疗后1个月、正畸治疗结束时的PLI、PD、BI、CAL。结果:成人牙周炎患者经过序列治疗和正畸治疗后各项牙周检查指标较治疗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序列治疗控制炎症后进行正畸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费晓露 《口腔医学》2014,34(9):692-694
目的 观察牙周支持治疗对维持基础治疗长期效果的作用。方法 对在口腔医院接受过牙周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接受支持治疗16例,未接受支持治疗14例(对照组)。牙周临床检查包括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阳性位点(+),比较初诊,6周复诊以及最后一次复诊时的上诉各项临床检查指标。结果 6周复查时两组的PD和BOP(+)位点百分比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后一次复诊时支持治疗组的PD为2.83 mm,BOP(+)位点百分比为15.49%,与初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的PD为3.51 mm,BOP(+)位点百分比为60.42%,与初诊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支持治疗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牙周炎症,但是其炎症控制的长期效果需要通过支持治疗来维持。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糖尿病与牙周炎有双向影响关系[1-2],通过牙周基础治疗不仅可以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患者糖代谢的控制水平[3],甚至对其脂代谢水平的控制也有一定帮助.但也有学者并不承认其降低血脂的意义[4].本实验旨在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Ⅱ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PR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控制、炎症指标龈沟液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SPR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仅接受龈上洁治术,比较2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牙周指数[包括平均探诊深度(PO)、临床附着水平(CAL)和龈沟出血指数(SBI)]和龈沟液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采用 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牙周指标SBI、PD 和 CAL以及龈沟液CRP均降低。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实验组牙周指标及龈沟液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牙周指标及龈沟液CRP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但治疗后6个月牙周指标、龈沟液CRP逐渐上升。结论: 相对于龈上洁治,完整的SPR牙周基础治疗更能降低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C反应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硫化物(pS)与口气挥发性硫化物(VSC)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全口洁治后1周,对20例慢性牙周炎伴口臭的患者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前后用Halimeter检测口气中VSC,用金刚探针检测pS,并对牙周袋内pS及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纵向观察6个月。结果口内pS〉0的位点数(r=0.592,P〈0.001)和ps值(r=0.506,P〈0.001)与口气VSC均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后6周、3个月、6个月,pS与出血指数呈低度相关,r值分别为0.183、0.411、0.350(P〈0.05);SRP后6周,pS及各临床指标较基线水平显著改善(P〈0.001),并在第3、6个月时进一步改善或保持稳定。结论pS值可以特异性地反映牙周袋内硫化物的水平,可作为牙周疗效判断的客观指标,反映和监测维护期的牙周组织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CP)牙周状况和最大咬合力的影响。方法 重度CP病例27例,每病例双侧磨牙各选择一患牙(初诊患牙牙周袋≥5mm,牙松动度≤Ⅱ度),随机分为龈上洁治组(S组)和根面平整组(P组)。S组患牙给予龈上洁治、碘氧液冲洗疗法;P组患牙予以龈上洁治、根面平整和碘氧液冲洗疗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测定息牙的咬合力值、龈炎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结果 ①P组治疗后1、3、6个月,最大咬合力值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S组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10)。②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咬合力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6个月,P组的咬合力显著高于S组(P<0.01);③治疗后3、6个月,P组的GI值、PD值显著低于S组(P<0.001)。结论 洁治、根面平整治疗对于CP患牙的最大咬合力、GI、PD的改善是持续性的,较龈上洁治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全身和口腔局部环境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治疗组24例,行心内科治疗和牙周基础治疗;无系统性疾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0例纳入慢性牙周炎治疗组,行牙周基础治疗;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对照组20例,仅行心内科治疗,不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及各项牙周指数的变化。结果同牙周基础治疗前比较,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治疗组与慢性牙周炎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的各项牙周指数、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伴牙周炎治疗组与冠心病伴牙周炎对照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牙周指数、血清hs-CRP(t=2.81)、IL-6(t=2.84)、TNF-α(t=3.15)水平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够促进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局部炎症的控制及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在临床指标及血糖控制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牙周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16周实验组菌斑指数(PLI)及出血指数显著减少,且PLI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其他各项临床指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治疗后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有利于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减轻牙周炎症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比较单独应用Er:YAG激光与常规牙周基础治疗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和自身对照设计,患者一侧用Er:YAG激光治疗,另一侧用超声联合手工刮治.分别于基线、治疗后6周、3个月和6个月进行牙周临床指标检查,内容包括菌斑指数、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和附着丧失;并对基线时探诊深度≥4mm的位点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2组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和附着丧失在治疗后6周、3个月和6个月时与基线比较均有明显下降,2组菌斑指数在基线及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且同一时间点2组间各项临床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r:YAG激光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方法可行有效,可取得与常规牙周基础治疗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4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LAgP)20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2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3、6个月检测全口牙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LAgP和GAgP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的PD、CAL、BI和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L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G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第一恒磨牙治疗后1、3、6个月的CAL较同期中切牙的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GAgP和L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的中期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32例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在1个月内完成口腔卫生指导、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后6周复查,进行牙周维护,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记录全口牙周情况: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并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hs-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血糖的检测.结果 牙周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改善,平均PD由(3.95±0.15)mm减少至(2.93±0.21)mm,平均AL由(3.08±0.43)mm降至(2.43±0.37)mm,PD≥5 mm的位点百分比由(22.37±6.88)%降至(3.00±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周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降低,由(2.71±2.69)mg/L降至(1.99±2.1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LDL及血糖的测定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研究范围内,对于伴有冠心病的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牙周临床指标改善,血清hs-CRP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