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及C反应蛋白(CRP)在烧伤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92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感染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31例)、局部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7天测定并对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及CRP水平,绘制中性粒细胞CD64、CRP及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烧伤感染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其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及CRP水平对比,脓毒症组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均<0.05),局部感染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治疗第3、7天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及CRP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但脓毒症组仍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均<0.05),局部感染组仍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CD64、CRP及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655及0.872;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46%、87.50%,明显高于中性粒...  相似文献   

2.
何俊峰  高举平 《人民军医》2005,48(12):732-734
冠心病(CHD)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近年研究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和自然进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一种炎症反应的敏感而非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C-反应蛋白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华 《临床军医杂志》2007,35(1):115-117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组成部分,在呼吸系统多种疾病及其不同时期均有显著变化,CRP的测定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有较大的意义,有助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与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方法:89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59.8±10.9)岁,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CRP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及头颅CT或磁共振诊断左室肥厚及缺血性脑卒中,观察CRP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及缺血性脑卒中者血清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无靶器官损伤组(P<0.01)。结论:炎症反应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靶器官损伤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11~2012-11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7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共4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恶化程度,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C-反应蛋白水平高低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平恩  王祥  刘湘 《航空军医》2005,33(5):202-204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术前后血浆 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15例冠心病进行支架术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组1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支架术或造影术前当天早晨、术后48h 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浆 C-反应蛋白。结果术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冠脉造影组比较,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Braunwald Ⅱ、Ⅲ级与稳定性心绞痛组、冠脉造影组比较 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 值均小于0.05。但不稳定性心绞痛各亚组间 C-反应蛋白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冠脉造影组 C-反应蛋白浓度与造影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各亚组术后 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且随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分级增加升高越显著,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复杂病变型与简单病变型比较术后 C-反应蛋白升高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 C-反应蛋白浓度与术前无显著直线相关(r=0.32,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增加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血浆 C-反应蛋白水平;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分级越重,术后 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越明显,提示 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U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4例冠心病患者(试验组)和12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UA及HS-CRP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UA及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UA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UA及HS-CRP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往血沉(ESR)在结核病的诊断中可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参考指标,回检查简单易行,目前在国内仍较普遍应用。但易受贫血、妊娠、室温、血沉管的内径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敏血清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38洌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其中74例稳定型心绞痛(sA)、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终点法)检测血清其hs—CRP含量。同时探讨hs—CRP与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并参考比较不同hs—CRP水平各组患病数。结果:冠心病各亚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UA组血清hs—CRP浓度显著高于SA组;AMI组血清hs—CRP浓度分别显著高于UA组与SA组,均有统计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有关;血清hs—CRP水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C-反应蛋白对肺结核活动期辅助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俊  涂伟  李国伦  韦彤 《西南军医》2008,10(2):71-71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痰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查(TB—PCR定性)及血液中白细胞总数(WBC)的动态观察,探讨C-反应蛋白在肺结核辅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浓度,用全自动分析仪分析血常规,用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查试剂对患者痰液进行TB—PCR测定。结果痰TB—PCR阳性的肺结核患者C-反应蛋白增高较白细胞总数增高明显。结论在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中,C-反应蛋白敏感性较白细胞总数高,痰TB—PCR的特异性较高.对肺结核有互补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烧伤脓毒症患者的氧供、氧耗、氧摄取率特点及其变化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对1993年3月-1998年9月收治的烧伤脓毒症患者32例进行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并根据同时间点的动、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血红蛋白、计算氧供、氧耗量及氧摄取率。结果 脓毒症出现后、氧供、氧耗及氧摄取率明显增加,随病情好转,氧供、氧耗量及氧摄取率逐步恢复,但观察期内仍高于正常水平;而并发MODS患者首先表现为氧供量增加,但氧耗量及氧摄取率低于单纯脓毒症病人,出现氧耗量脱离氧供的假象,机体酸中毒显著。脓毒症并发MODS死亡患者临终前氧供、氧耗量、氧摄取率均低于成活者。结论 高代谢是烧伤和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因此,保证机体充足氧供、减少氧耗量、提高组织细胞氧摄取率是避免器官、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胡卫红  乔杰  王黎娜  同军 《武警医学》2007,18(7):504-508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的相关性.方法 60例PCS患者和60例对照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PCOS肥胖组及非肥胖组各30例、肥胖及非肥胖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ELISA方法及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MCP-1及CRP水平,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睾酮(T),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雄烯二酮(A)水平;应用化学方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结果 (1)非肥胖PCOS组血清CRP及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肥胖对照组(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CP-1与BMI(r=0.381,P=0.000)、CRP(r=0.219,P=0.027)、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265,P=0.007)及TG(r=0.439,P=0.000)呈正相关;CRP与BMI(r=0.477,P=0.000)、TG(r=0.214,P=0.032)及HOMA-IR(r=0.617,P=0.000)呈正相关,与HDL-C(r=-0.209,P=0.035)呈负相关.结论 PCO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加重了PCOS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PCOS患者血清中MCP-1与CRP具有协同性;MCP-1及CRP可能共同参与了PCOS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的表达在儿童支气管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76例,健康对照儿童2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分别比较各指标在支气管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以及支原体感染阳性组与阴性组中的差异:比较3种CD64指数计算方法的敏感性以及与CRP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肺炎组WBC及CRP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CD64指数计算方法中Indexl及Index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ndex2结果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支原体感染阳性组CD64Index1、Index2、Index3与支原体感染阴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64Index3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比值的诊断敏感性最高.最佳临界值为7.04。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比值测定有助于支气管肺炎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烧创伤破坏皮肤连续性及完整性,影响机体免疫反应,甚至诱导免疫抑制。感染是重度烧伤患者常见、严重甚至致死的并发症。创面脓毒症是创面严重感染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是烧伤患者主要死因之一。创面脓毒症的治疗重在预防。对创面及时、有效的处置是防治创面脓毒症的基础及关键。在传统抗感染治疗策略基础上,探索抗感染治疗的新方向、新制剂对于缓解抗菌药物耐药、改善创面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创面脓毒症病原菌的免疫治疗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剂量补充精氨酸(arginine,Arg)对严重烧伤患者白细胞介素-16(IL-16)、白细胞介素-17(IL-17)、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脓毒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重度以上烧伤住院患者2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12)和对照组(n=89),对照组精氨酸剂量0.1g/kg,试验组剂量0.4g/k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d血清IL-16、IL-17、CRP变化,并统计两组脓毒症发病率。结果治疗7d后,试验组患者IL-16、IL-17、CRP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脓毒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Arg的补充能够降低严重烧伤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降低脓毒症的发病率,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IL-16、IL-17、血清CRP的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内毒素增敏系统--脂多糖结合蛋白/脂多糖受体CD14(LBP/CD14)的变化与严重脓毒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5例烧伤体表总面积大于30%患者,根据烧伤脓毒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19例)和非脓毒症组(1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烧伤后1、3、5、7、14、21、28...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生儿败血症患儿CD64、PCT及hs—CRP的变化并评价三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新生儿败血症组100例及同期入院的非感染对照组100例分别检测CD64、PCT及hs—CRP三项指标,1周后选败血症组中临床好转患儿50名作为恢复组,复查三项指标。CD64,PCT和hs—CRP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感染对照组,恢复组三项指标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项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均明显提高。结论:联合检测三项指标的水平及变化,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脓毒症的疗效。方法笔者选择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烧伤脓毒症患者47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液体复苏、抗感染、肠内外营养、各器官功能维护、切削痂、植皮等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使用清热解毒及益气扶正中药注射液,配合口服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中药煎剂。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内毒素(LPS)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6,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1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TNF-α、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L-6、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烧伤脓毒症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相对于单独的西医疗法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静脉血白细胞过滤法对脓毒症犬白细胞CD11/18、CD14的影响。方法 大肠埃希杆菌(O111∶B4)经静脉注入健康犬体内建立大肠埃希杆菌型脓毒症犬模型。将脓毒症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9)和白细胞过滤组(过滤组, n=9)。过滤组犬行静脉血白细胞过滤。以开始注入大肠埃希氏杆菌点为T0′, 开始静脉血白细胞过滤时间点为T0。检测两组犬T0′、T0、T1、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体温、红细胞浓度(RBC)、血小板浓度(PLT)、白细胞浓度(WBC)、血浆TNF-α浓度、IL-6浓度、中性粒细胞CD11/18与单核细胞CD14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过滤组心率、RBC浓度、PLT浓度、血清TNF-α浓度、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时MAP升高, 体温降低, WBC浓度下降 (P<0.05); T5时中性粒细胞CD11/18表达下降(P<0.05);T1, 5时单核细胞CD14表达下降(P<0.05)。结论 静脉血白细胞过滤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大肠埃希杆菌型脓毒症犬的血流动力学, 降低白细胞浓度, 降低中性粒细胞CD11/18和单核细胞CD14的表达, 对血浆中炎症因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流式细胞仪分析指标与传统感染指标在早产儿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早产儿72例,依据诊断结果分为感染组34例,非感染组38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和CD64,免疫比浊分析法测定hs-CPR,光化学染色检测血小板,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以后用WBC代表),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组CD11b、Hs-CRP和CD64显著高于非感染组(t=8.88,P<0.01;t=22.62,P<0.01;t=24.79,P<0.01);CD11b灵敏度为0.90,特异性为0.98,阳性预测值为0.98,阴性预测值为0.98。结论 外周血CD11b阳性细胞对早产儿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高于hs-CPR和CD64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