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白术茯苓汤对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白术茯苓汤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苦寒泻下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运用放免分析法(RIA)检测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对脾虚大鼠血清素(GAS),血浆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结果:(1)脾虚大鼠GAS,MTL明显降低(P<0.01),VIP显著升高(P<0.01),(2)白术茯苓汤低剂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GAS,MTL,VIP无明显差异(P>0.05);(3)中剂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GAS上升(P<0.05),MTL有上升趋势(P>0.05),VIP显著降低(P<0.01);4.高剂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GAS上升(P<0.05),MTL呈上升趋势(P>0.05),VIP降低(P<0.05),与中剂量组比较GAS,MTL,VIP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调节胃肠激素,可能是白术茯苓汤治疗脾虚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白术茯苓汤水煎液及其提取分离组分与组分配伍对脾气虚大鼠血浆胃肠激素及肠道局部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大黄、厚朴、枳实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证的动物模型,采用RIA法检测血浆VIP、MTL、SS含量;ELISA法检测肠组织SIg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脾气虚模型大鼠VIP、SS明显升高(P<0.05),MTL、SIgA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高、中剂量组对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①白术茯苓汤及多糖、络合物、白术内酯Ⅲ、组分配伍的高剂量组均能下调血浆VIP水平(P<0.05),以白术茯苓汤及组分配伍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白术茯苓汤、组分配伍高剂量组能上调血浆MTL水平(P<0.05);白术内酯Ⅲ中剂量组、组分配伍高、中剂量组能下调血浆SS水平(P<0.05).②白术茯苓汤、各组分及组分配伍的高、中剂量组均能升高SIgA分泌水平(P<0.05),以白术茯苓汤、多糖低剂量组、组分配伍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白术茯苓汤及提取分离组分对胃肠激素及肠道局部免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VIP、SIgA作用明显,对MTL、SS作用不确切;组分配伍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中,观察大鼠在不同时间血清胃泌素(gastrins,GAS)和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的变化,并研究应用传统藏药对血清GAS和血浆MTL的影响。方法将大鼠从兰州(海拔1800m)运到西宁(海拔2260m)后直接放入低压氧舱(模拟海拔5000m)建立急性高原应激模型,进入低压氧舱后12、24、36、48h分别麻醉大鼠,取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GAS和血浆MTL。比较应用藏药甘露洁白丸、十一味甘露丸、十五味黑药丸3个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未进入低压氧舱)及高原对照组(进入低压氧舱)大鼠血清GAS和血浆MTL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在进入低压氧舱12h后GAS水平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MTL水平在24、36、48h明显下降(P〈0.01)。应用藏药干预后,3种药物组血清GAS分别与正常对照组、高原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甘露洁白丸组、十一味甘露丸组血浆MTL有显著差异(P〈0.01)。与高原对照组比较,十五味黑药丸组血浆MTL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大鼠血清GAS、血浆MTL水平变化与进入低压氧舱后的时间长短有明显关系。应用藏药干预后,对血清GAS水平无影响,而三种药物对血浆MTL水平,存在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茯苓甘草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大鼠的效果及对血清中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茯苓甘草汤高剂量组、茯苓甘草汤中剂量组、茯苓甘草汤低剂量组、多潘立酮组。采用低温盐酸灌胃法造模,取材后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及5-羟色胺(5-HT)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FD大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血清中MTL、GAS和5-HT的含量均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茯苓甘草汤高剂量组、茯苓甘草汤中剂量组、茯苓甘草汤低剂量组以及多潘立酮组与模型组比较,FD大鼠血清中MTL、GAS及5-HT的含量均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茯苓甘草汤高、中、低剂量组及多潘立酮组间在提高血清中MTL的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于提高血清中GAS、5-HT的含量,茯苓甘草汤低剂量组与其余给药组相比疗效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茯苓甘草汤高、中、低剂量各组能够提高FD大鼠血清中MTL、GAS及5-HT的含量,能够缓解FD大鼠的症状,这可能是治疗F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加味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桂枝、桃仁、苇茎等组成)对慢性肺动脉高压(HPH)的防治作用。方法:常压缺氧法建立HPH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为对照药,设对照组、缺氧组和中药治疗组,灌胃3周,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观察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之比[mR/(mL mS]、血浆及肺匀浆中磷脂酶A2(PLA2)、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①缺氧组大鼠mPAP、mR/(mL mS)、 PLA2、TXB2、MDA含量增加,6-keto-PGF1α、SOD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加味茯苓甘草汤能降低mPAP、mR/(mL mS),与缺氧组相比,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加味茯苓甘草汤能使肺组织中PLA2、6-keto-PGF1α、TXB2、MDA含量降至正常水平,与缺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④加味茯苓甘草汤能使血浆中PLA2、6-keto-PGF1α、SOD含量下降,与缺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TXB2、MD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期使用加味茯苓甘草汤可有效防治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其机理与抑制PLA2及相关炎性介质,降低自由基的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大承气汤对出口梗阻性便秘大鼠相关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出口梗阻性便秘大鼠血浆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采用直肠不全结扎法建立出口梗阻性便秘动物模型,并通过体外拆线解除梗阻进行比较,观察大承气汤对其血浆MTL和VIP的影响,以及大鼠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出口梗阻性便秘可导致大鼠结肠炎症反应,经大承气汤治疗后结肠黏膜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模型组血浆MTL含量较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大承气汤组大鼠血浆MTL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和大承气汤组大鼠血浆VI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大承气汤组大鼠血浆VIP的含量显著低于解扎组(P〈0.01)。结论大承气汤能显著减轻出口梗阻性便秘所导致的结肠粘膜炎症反应,并影响其血浆MTL、VIP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白术茯苓等比配伍不同剂量组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肠“神经-免疫”相关递质、Th1/Th2型细胞因子及TLR4/NF-KB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等比配伍治疗脾气虚CD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法结合Morris方法复制脾气虚CD大鼠模型,以白术茯苓汤等比配伍高、中、低剂量灌胃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IP、VIPRl、SP与NK-1R;ELISA法测定TNF-d、IL-lB、IL-4、IL-6、IL-8、IL-10;Real-timePCR法检测TLR4mRNA和NF-KBp65mRNA。结果①模型组TNF-a、IL-1B、IL-6、IL-8水平明显增高(P〈0.05);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TNF-a、IL-lB、IL-8水平(P〈0.05);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TNF-a、IL-1B、IL-6、IL-8水平(P〈0.05);低剂量组可明显降低TNF-n含量(P〈0.05)。②模型组IL-4、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可明显恢复IL-4水平(P〈0.05);中剂量组可显著增加IL-4、IL-10含量(P〈0.05);低剂量组对IL-4、IL-10影响不明显。③模型组VIP、VIPRl、SP与NK-IR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VIP、VIPRl(P〈0.05);中剂量组可显著减少VIP、VIPRl、sP与NK-IR(P〈0.05);低剂量组对VIP、VIPRl、SP与NK-IR影响不明显。④模型组TLR4mRNA和NF-KBp65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rrLR4mRNA和NF-KBp65mRNA含量(P〈0.05);高、低剂量组对TLR4mRNA和NF-KBp65mRNA影响不显著。结论白术茯苓汤等比配伍中剂量组能显著调节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肠“神经-免疫”相关递质、r1111/1112型细胞因子及TLR4/NF-KB通路.发挥治疗CD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承气汤对里实热证大鼠胃肠激素GAS、MTL、VIP、NT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对里实热证大鼠血和不同胃肠组织中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里实热证模型组、大承气汤小剂量、大剂量干预组4组.自身粪便法建立里实热证大鼠模型,干预组分别灌胃给予4.59、9.18 g/kg的大承气汤,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和胃窦、十二指肠、空肠、结肠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降压素(NT)水平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中GAS、MTL和十二指肠GAS,空肠NT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浆VIP、NT和胃窦、结肠NT则显著减少(P<0.05,P<0.01).大承气汤各组血浆VIP、NT和十二指肠GAS、NT,以及大剂量组空肠、结肠GAS和小剂量组空肠NT水平,较模型组亦显著升高(P <0.05,P<0.01),而大承气汤各组血清GAS,小剂量组血浆、胃窦、结肠中MTL及胃窦NT,大剂量组胃窦、结肠VIP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大承气汤具有调控胃肠激素的作用,改善里实热证大鼠胃肠道分泌紊乱的机制可能与提高胃肠道GAS,降低MTL、VIP及双向调节NT分泌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香砂六君颗粒对脾虚大鼠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香砂六君颗粒对脾虚大鼠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影响,以探讨该药治疗脾虚胃病的机制.方法:用利血平注射液股四头肌注射复制脾虚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香砂六君颗粒高剂量组(A组)、中剂量组(B组)、低剂量组(C组)、香砂六君丸组(D组)、自然恢复组(E组),进行相应治疗,疗程结束后用葡聚糖蓝2000(BD2000)标记胃肠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下腔静脉采血放免法测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结果:与健康对照组(F组)比较,E组胃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比升高,MTL、GAS降低,SS升高(P<0.01).与E组比较,A、B两组胃残留率降低(P<0.01),小肠推进比降低(P<.01),MTL升高(P<0.01),GAS升高(P<0.01),SS降低(P<0.01);C组胃残留率降低(P<0.05),小肠推进比降低(P<0.01),MTL升高(P<0.05),GAS升高(P<0.05),SS降低(P<0.01);D组胃残留率降低(P<0.05),小肠推进比降低(P<0.01),MTL、GAS升高(P<0.05),SS降低(P<0.05).与C组比较,A组胃残留率、小肠推进比降低,MTL、GAS升高,SS降低(P<0.01).与B组比较,D组胃残留率升高(P<0.05),小肠推进比升高(P<0.01),MTL、GAS降低,SS升高(P<0.05).A组与F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香砂六君颗粒可提高脾虚大鼠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降低血浆生长抑素水平,促进胃排空,延缓小肠推进,其作用优于香砂六君丸,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液中胃肠激素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大鼠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造模组、维酶素治疗组和黄芪建中汤治疗组,采用复合法复制大鼠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是模型,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d,运用组织芯片技术比较各组大鼠胃粘膜的微观结构结果:CAG组大鼠胃粘膜验证积分显著升高,而胃粘膜厚度和腺管总长度显著降低(P〈0.01),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ld后,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变与CAG组和V组比较已取得显著的改善(P〈0.05~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对CAG大鼠胃粘膜病理形态学改变具有明显的复健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维酶素组。  相似文献   

11.
首次对黑水城出土的一则西夏文药方进行了翻译、释读与考校,认为此方为治疗风头眩和头风目眩之"天雄散",其组方为"天雄、细辛、山茱萸、山药、防风、白术、茯苓、远志、川芎、人参、旋复花",此西夏医方所依据的底本应为已佚某种汉文医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五磨饮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清远中医院2013年2~12月收治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五磨饮中药配方颗粒,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检测患者胃动素及胃泌素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胃动素[(376.5±92.8)pg/mL]和胃泌素[(58.8±13.9)pg/mL]含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血浆胃动素[(356.7±85.4)pg/mL]含量显著升高(P〈0.05),有升高血清胃泌素[(48.7±12.4)pg/mL]含量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磨饮能够有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促进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Apriori关联规则探讨治疗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中药复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治疗CRS的中药复方,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的高频次中药、药物配伍及归经规律.结果 检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胃论》中药物五味配伍疗效关系。方法:研究原著及参考文献,用统计分析原著作中所有方剂中的药物分类、关联性,进一步总结药物的性味配伍方法。结果:《脾胃论》中药物性味配伍,多以辛甘苦并用,起到补脾升举阳气、泻阴火、疏肝理气、除湿热、行气止痛、散结消痞六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俊 《中医学报》2020,35(2):366-369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泄泻大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PF级大鼠60只,采用生大黄水致泻结合饮食失节法复制脾虚泄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平均分为5组,即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简称阳性组,0.5 g·kg^-1)、参苓白术散高(20 g·kg^-1)、中(10 g·kg^-1)、低(5 g·kg^-1)剂量组。连续给药14 d后,检测血浆中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胃动素(motilin,MTL)、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血浆淀粉酶和尿液中D-木糖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正常组大鼠皮毛富有光泽,精神状态良好;造模后大鼠明显消瘦,便溏,肛周污秽,毛发疏散、竖立,皮毛没有光泽。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模型组大鼠血浆中MTL、SS、VIP、血浆淀粉酶活性指标和尿液D-木糖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阳性组及参苓白术散各给药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升高脾虚泄泻模型大鼠的体质量,其中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大鼠体质量、尿液D-木糖、血浆中MTL、SS、VIP、血浆淀粉酶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组相比,参苓白术散高、中剂量组对大鼠体质量升高程度更为明显(P<0.05),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与阳性组作用强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升高大鼠血浆MTL、SS、VIP强度与阳性组相当(P>0.05),参苓白术散中剂量组改善SS、VIP指标方面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TL指标则明显低于阳性组。与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相比,参苓白术散中、低剂量组均明显偏低。结论:参苓白术散能显著改善脾虚泄泻大鼠的消化吸收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脾胃激素MTL、SS、VIP表达水平,升高血浆淀粉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宫瘤消片最佳水提取工艺,为该制剂开发成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以芍药苷的提取量和浸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仙鹤草、牡蛎、土鳖子、党参、白术、吴茱萸、白花蛇舌草水提方法。结果:取其白花蛇舌草等七味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2倍量水,煎煮1.5h;第2次加10倍量水,煎煮1h。结论:本法经济、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王灿晖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王灿晖教授诊治有效的CAG患者124例305诊次的病例资料。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的频数分析总结常用药物及药物类别,用聚类分析挖掘出核心方和常用药对。结果 药物使用频次排在前3位的是焦白术、太子参、莪术;常用药物中补气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要类别;聚类分析挖掘出2个核心方和4个常用药对。结论 王老治疗CAG注重顾护脾胃正气,以补脾气、清郁热、理气血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8.
常用苦寒药对大鼠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传统认为有伤胃作用的9味苦寒药黄连、山豆根、黄柏、黄芩、栀子、苦参、大黄、汉防己、龙胆草对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9味药物分别给大鼠连续灌胃10d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胃与血中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9味苦寒药对胃黏膜MTL、血与胃黏膜PGE2均有降低趋势;对血中GAS影响为苦参、栀子、龙胆使其显著增加(P<0.05),而大黄、黄芩使其显著降低(P<0.05)。结论9味苦寒药超临床用量使用,对大鼠MTL、GAS、PGE2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能使胃与血中PGE2下降,并能显著降低胃黏膜MTL。  相似文献   

19.
补气活血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通脉胶囊,30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有效率为9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活血胶囊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连建伟膏方进行用药及配伍规律分析。方法 :将连建伟2003年11月~2014年4月膏方建立数据库,对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428剂膏方中药物160味,以补气、补血药为主,其次为健脾理气药。出现支持度≥50%且置信度≥80%的典型药组有15组,药组多以补气与健脾、补血与健脾等相须为用,也有补气与助运相使为用。主治病证多为慢性虚劳性疾病。结论:体现了补气不忘行气、养血不忘活血的药物配伍规律,并重视茯苓的应用,既益气健脾,又利水渗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