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国产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的降压疗效。方法 :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 2 0 0例 ,采用平行、随机、双盲对照方法 ,其中卡维地洛组 10 0例 ,给卡维地洛 10~ 2 0mg ,po ,bid ;拉贝洛尔组 10 0例给拉贝洛尔 50~ 10 0mg ,po ,bid ;对另 2 0例开放服卡维地洛 ,4 0mg ,po ,qd ;2药均服 4wk。结果 :2药均能明显降压、减慢心率 ;总有效率卡维地洛为 83% ,拉贝洛尔为 75% ,组间比较 (P >0 .0 5)。对 2 0例开放服卡维地洛者 ,治疗前后经 2 4h动态血压监测 ,发现日间平均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差别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对 2 0例中的10例计算血压谷 /峰比值 :SBP为 58% ,DBP为36 %。结论 :2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均较好而安全。  相似文献   

2.
西尼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西尼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经过 2wk安慰剂洗脱后 ,筛选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 4 8例。分为A组 2 4例 ,给西尼地平 5mg加苯磺酸氨氯地平模拟片 ,po ,qd ;B组 2 4例 ,为苯磺酸氨氯地平 5mg加西尼地平模拟片 ,po ,qd。 4wk末如达目标血压 (坐位舒张压≤ 12kPa) ,继续服用至 8wk末 ,否则剂量加倍服用至 8wk末。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75 %和 83% ,2组收缩压降低幅度分别为 (0 .2 6±s 0 .16 )kPa和 (0 .31± 0 .16 )kPa ,舒张压降低幅度分别为 (0 .2 1± 0 .11)kPa和 (0 .2 4± 0 .0 8)kPa(均P <0 .0 1)。不良反应 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西尼地平治疗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国产和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国产非洛地平组 6 4例(男性 4 0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6 7.8a±s1.3a) ,用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 5~ 10mg ,po ,qd× 8wk治疗 ;进口非洛地平组 6 4例 (男性 38例 ,女性 2 6例 ,年龄6 8.9a± 1.3a)用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 5~ 10mg ,po ,qd× 8wk治疗。结果 :国产和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 94 %和 95 % ,2组疗效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不良反应发生率国产组 16 % ,进口组 14% ,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国产与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有相似的降压效果 ,两者使用均安全  相似文献   

4.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为双盲对照试验。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40例 (男性 3 2例女性 8例 ,年龄 49a±s 1 0a)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各 2 0例 ,分别给予厄贝沙坦 1 5 0mg ,po,qd或缬沙坦 80mg ,po,qd ;2wk后按血压决定维持原剂量或厄贝沙坦增加到 3 0 0mg ,po,qd或缬沙坦增加为 1 60mg,po,qd;总疗程 4wk。结果 :厄贝沙坦治疗 4wk末的总有效率为 75 % ,收缩压下降 (2 .7± 1 .8)kPa,舒张压下降 (1 .5± 0 .8)kPa均P <0 .0 1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5 %。结论 :国产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短期疗效明显 ,每日服药 1次 ,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5.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 ,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法 ,比较厄贝沙坦与氯沙坦的降压效果。经 2wk安慰剂导入期后 ,服厄贝沙坦 (5 8例 ) 75mg ,qd或氯沙坦 (5 9例 ) 5 0mg ,qd ,于wk 4末坐位舒张压≥ 12kPa者则剂量加倍 ,继续服用 4wk。厄贝沙坦组 17例病人与氯沙坦组 14例病人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wk 8末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8wk治疗末 ,有效率厄贝沙坦组 83%、氯沙坦组 78%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厄贝沙坦的谷 /峰值收缩压为 81% ,舒张压为 70 % ,氯沙坦分别为 75 % ,71%。 2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晕。结论 :对轻、中度高血压病 ,厄贝沙坦是一种有效、安全且耐受性好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6.
扎鲁司特治疗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扎鲁司特对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176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均给扎鲁司特2 0mg ,po ,bid ,疗程 6wk。观察临床疗效、肺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 (PEF)治疗后wk 2 ,4 ,6末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其中轻度组和中度组早晨PEF增加较重度组更为显著 (P <0 .0 5 ) ,轻度组和中度组PEF日内波动率较重度组下降更为显著 (P <0 .0 1)。治疗后 ,临床控制 5 0例 (2 8.4 % ) ,显著改善 92例 (5 2 .3% ) ,改善 2 5例 (14.2 % ) ,无效 9例 (5 .1% ) ,其中轻度组和中度组疗效较重度组更佳 (P <0 .0 5 ) ,激素低敏感型 (SI)哮喘病人临床有效率达 10 0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扎鲁司特对哮喘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抗炎和平喘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血尿酸代谢和降压疗效。方法 :6 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分为 2组 ,氯沙坦组 34例 ,用氯沙坦 5 0mg ,po ,qd ,依那普利组 34例 ,用依那普利 10mg ,po ,qd ,均持续 4wk。结果 :wk 4末降压总有效率氯沙坦组 76 % ,依那普利组 79%。 2组疗效比较 ,P >0 .0 5。血尿酸水平在wk 4末氯沙坦组较治疗前下降 (12 5±s 4 0 ) μmol·L- 1,依那普利组下降(34± 38) μmol·L- 1,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降血尿酸总有效率为 74 %和 2 1% ,2组疗效比较 (P <0 .0 1)。结论 :氯沙坦不仅降压而且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8.
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 94例 ,随机分成 2组。治疗组 4 8例给曲美他嗪 2 0mg ,po ,tid和美托洛尔 12 .5mg ,po ,bid ,疗程 4wk。对照组 4 6例给美托洛尔 12 .5mg ,po ,bid及安慰剂 ,po ,tid ,疗程 4wk。结果 :治疗前后 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 ,硝酸甘油消耗量和静息、运动时血压心率的二项乘积差值分别为 (- 6± 4 )次·wk- 1和 (- 3.3± 2 .2 )次·wk- 1,(- 4± 3)mg·wk- 1和(- 2 .1± 1.4 )mg·wk- 1,- 1198± 4 5 8和 - 82 8±5 36,- 2 0 0 6± 1131和 - 616± 14 65 (P <0 .0 1)。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6例轻、中度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人 ,分为赖诺普利组 4 6例 ,用赖诺普利 2 0~ 30mg ,po ,qd。吲哒帕胺组 30例 ,用吲哒帕胺 2 .5~ 5mg ,po ,qd ,均维持治疗 8wk。结果 :赖诺普利组总有效率 85% ;吲哒帕胺组总有效率 57%。 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 /舒张压下降分别为 (4 .0± 1.6 )kPa/ (2 .3± 1.1)kPa和 (2 .4± 1.0 )kPa/ (1.3± 1.1)kPa ,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赖诺普利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疗效优于吲哒帕胺 ,可作为治疗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0.
加兰他敏片治疗阿尔采末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验证加兰他敏治疗轻、中度阿尔采末病 (A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轻中度AD病人97例 ,其中 4 7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72±s 6 )a],用加兰他敏 1片 ,po ,tid。另外 5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71± 6 )a],用安慰剂 ,开始 1片 ,po ,tid。 2组治疗 1wk后 ,分别加至 2片 ,po ,tid。疗程为 8wk。以精神状态判断量表作疗效判断。结果 :加兰他敏组总有效率 5 3% ,安慰剂组为 18% ,加兰他敏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 ,多为恶心 ,呕吐等。结论 :加兰他敏组在认知功能、总体疗效等方面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对轻、中度AD病人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399例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国产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399例(男性 228例,女性 171例;年龄 52 a± s 9 a),其中200例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组各 100例,起始剂量分别为 10 mg,po,bid与 50 mg,po, bid, 2 wk后按血压决定维持原量或增加到 20 mg,po, bid或 100 mp,po, bid,总疗程 4 wk。开放组 199例服卡维地洛 10~20 mg,po, bid × 4 wb。其中 49例延长到 6 mo。结果:随机单盲各100例用药 1wk血压、心率均明显下降,治疗 4 wb总有效率分别为 76%及 66%,卡维地洛组优于拉贝洛尔组( P< 0. 05)。用卡维地洛共 299例总有效率 86. 0%。开放组中 49例降压从 4 wk~6 mo呈稳定下降。 2药不良反应依次为 15%及13%,均较轻,可耐受。结论: 2药均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有效而安全的药物,卡维地洛略优于拉贝洛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单用依那普利(Ena)与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nif-CR),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方法:单用Ena组36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67±s13a),剂量5~20mg,po,bid,平均剂量为24±8mg/d;联用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68±5a)。采用Ena片2.5~10mg,po,bid,平均剂量为12±4mg,加用Nif-CR片30mg,po,qd。疗程均4wk.结果:单用组与联用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42%与78%,总有效率分别为72%与94%,组间比较P<0.01。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联用组疗效优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地拉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人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62±s11a)采用地拉普利15~60mg,po,bid,共4wk为地拉普利组。另设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5±9a)采用卡托普利12.5~25mg,po,bid或tid共4wk为卡托普利组。结果:地拉普利组剂量30~60mg/d,总有效率87%,增加剂量未见疗效增加;卡托普利组总有效率90%,组间经Ridit分析法检验:P>0.05。2组副作用均轻微。结论:地拉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罗通定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罗通定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12 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罗通定组 65例 (男性 4 2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55a±s9a)用罗通定 30~ 90mg ,po ,tid ;卡托普利组 64例 (男性 39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53a± 11a)用卡托普利 12 .5~ 50mg ,po ,bid或tid。 2组疗程均为 4wk。结果 :治疗 4wk后 ,2组血压下降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罗通定组的总有效率为 91% ,卡托普利组为 92 % ,2组疗效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罗通定与卡托普利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但卡托普利组有 2例因咳嗽频繁而停药。结论 :罗通定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疗效好、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2周安慰剂洗脱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美托洛尔25mg,bid,服药2周末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增至50mg,bid,疗程共8周.治疗组给予卡维地洛10mg,bid,服药2周末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增至20mg,bid,疗程共8周.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80.0%,显效率5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显效率5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程度轻微,可耐受.结论:卡维地洛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