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搜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在6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结果60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31例(51.66%)。34例大肠癌伴淋巴结转移者,其原发灶内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与大肠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乙酰肝素酶可能在大肠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牛保华  吴萍  赵卫 《肿瘤防治研究》2007,34(10):759-761,816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在9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全部标本进行CDl05染色,记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和MVD之间的关系。结果 95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49例(51.57%),MVD平均值为(72.1±20.6);阴性表达46例(48.42%),MVD平均值为(41.3±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酰肝素酶tuRNA表达与大肠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MVD有关(P〈0.05)。结论 乙酰肝素酶可促进大肠癌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可作为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源性乙酰肝素酶基因对增强大肠癌HT29细胞转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肠癌HT29细胞,观察转化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转化细胞裸鼠异种接种成瘤和实体瘤回盲部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建立,观察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对大肠癌HT29细胞侵袭性的影响。结果乙酰肝素酶基因转染细胞HT29-Hpa较未转染细胞HT29和转染空载细胞HT29-KZ生长速度明显加快;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显示HT29-Hpa细胞穿膜数(45.5±0.501)较HT29细胞(29.3±0.062)和HT29-KZ细胞(30.1±0.247)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转染细胞裸鼠皮下瘤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同期内HT29-Hpa细胞形成的皮下瘤(12mm×9mm×10mm)较HT29细胞皮下瘤(6mm×8mm×6mm)大,HT29-Hpa细胞皮下瘤回盲部原位种植致肝转移率(71.43%)较HT29细胞肝转移率(14.29%)增高。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乙酰肝素酶基因外源性的表达,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状况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 5 2例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情况 ,并用免疫组化法对全部标本用CD34抗体进行肿瘤血管内皮染色 ,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乙酰肝素酶mRNA与MVD及其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器官转移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 2 5例 (4 8.1% ) ,MVD平均值为 73.2± 2 2 .8;阴性表达 2 7例 (5 1.9% ) ,MVD平均值为 4 4 .8±11.9,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和MVD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0 5 )。结论 乙酰肝素酶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 ,乙酰肝素酶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内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β-actin基因碱基序列为内参照,检测8例正常胃组织、56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内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未检测到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56例胃癌患者中表达阳性41例(73.2%),癌旁组织仅有15例(26.8%)表达阳性,其表达值30.44%±10.46%显著低于胃癌组织的59.37%±15.11%,(P<0.001)。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直径大于5cm、浸润超过肌层,有静脉侵犯、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以及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者有关,而且表达值也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高表达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6.
乙酰肝素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ESCC术后组织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分析乙酰肝素酶表达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存在乙酰肝素酶基因的表达,并定位于肿瘤细胞质和(或)细胞膜中。55例ESCC组织中有40例乙酰肝素酶基因mRNA表达阳性(40/55,72.7%),癌旁组织有19例表达阳性(19/55,34.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化染色ESCC组织中乙酰肝素酶阳性率63.6%(35/55),癌旁组织阳性率21.8%(12/5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乙酰肝素酶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检测均显示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乙酰肝素酶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Ⅲ~Ⅳa的癌组织表达高于Ⅰ~Ⅱ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CC组织乙酰肝素酶基因及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并且与ESCC的转移和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乙酰肝素酶是一种内源葡萄糖醛酸酶,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最近3家实验室独立地克隆出其基因,为研究肿瘤转移开辟了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随着有关乙酰肝素酶分子生物学特性、调节因素、抑制剂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乙酰肝素酶很可能成为抗癌药物的靶子。  相似文献   

8.
乙酰肝素酶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武军  杜立学  张煜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1906-1908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中Hp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pa在胆囊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胆囊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3.2%,23.6%和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pa的表达增高与肿瘤分期晚(P=0.007),淋巴结转移(P=0.040)以及肿瘤浸润深度(P=0.016)密切相关。高表达Hpa的患者3年生存率较低表达患者明显降低(20.8%VS50.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pa的表达不是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pa在胆囊癌中表达增高,并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Hpa的表达增高可以部分解释胆囊癌富于浸润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标本中Hp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pa在胆囊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胆囊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3.2%,23.6%和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pa的表达增高与肿瘤分期晚(P=0.007),淋巴结转移(P=0.040)以及肿瘤浸润深度(P=0.016)密切相关.高表达Hpa的患者3年生存率较低表达患者明显降低(20.8% vs 50.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 Hpa的表达不是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Hpa在胆囊癌中表达增高,并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Hpa的表达增高可以部分解释胆囊癌富于浸润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乙酰肝素酶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Zhang YL  Fu ZR  Ding GS  Fu H  Wang YH  Wang Q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4):359-361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 (HPSE)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HPSEmRNA在 5 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以Ⅷ因子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5 1例肝癌组织中有 2 5例 (4 9.0 % )HPSEmRNA表达阳性。直径≥ 3cm的肝癌组织中 ,HPSE的表达阳性率(6 3.6 % ,2 1/33)明显高于直径 <3cm的肝癌组织 (2 2 .2 % ,4 /18)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高侵袭性肝癌组织中 ,HPSE表达阳性率 (70 .0 % ,14 /2 0 )明显高于中等侵袭性 (4 6 .7% ,7/15 )和低侵袭性肝癌组织 (2 5 .0 % ,4 /16 ;P <0 .0 5 )。微血管密度高的肝癌组织中HPSE表达阳性率 (6 2 .5 % ,2 0 /32 )明显高于微血管密度低的肝癌组织 (2 6 .3% ,5 /19;P <0 .0 5 )。结论 HPSEmRNA表达对肝癌的生长、侵袭和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组织中Hpa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a)蛋白、mRNA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0例鼻咽癌组织(病例组)、3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对照组)中Hpa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Hpa蛋白和HpamRNA阳性表达率鼻咽癌组织(病例组)(73.3%和65.0%)均高于对照组(6.7%和0),P均<0.01;鼻咽癌组织中Hpa蛋白和HpamRNA阳性表达率Ⅲ-Ⅳ期(81.3%和72.9%)均高于Ⅰ-Ⅱ期(41.7%和33.3%),P均<0.05,颈部淋巴结转移者(86.0%和76.7%)均高于颈部淋巴结无转移者(41.2%和35.3%),P均<0.01;鼻咽癌组织中Hpa蛋白、HpamRNA的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MVD值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Hpa在NPC组织中呈高表达,它与鼻咽癌病期进展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鼻咽癌的浸润和转移中可能起一定作用。Hpa可作为反映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和估计患者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结肠直肠癌端粒酶、肝素酶表达升高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坡  吕亚莉  钟梅  王殿军 《癌症》2001,20(6):624-627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膀胱癌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研究28例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乙酰肝素酶mRNA在膀胱癌中阳性表达13例(46.4%),其表达率和表达量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 乙酰肝素酶与膀胱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可成为膀胱癌发生和发展的预后参数.  相似文献   

14.
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 Hpa)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a mRNA及Hpa蛋白在肝细胞肝癌、癌旁肝组织及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肝癌Hpa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与肿瘤包膜受侵、门脉受侵、肝内转移、TNM分期、复发有关(P<0.05)。肝癌Hpa蛋白的表达与包膜和门脉是否受侵、Edmondson分级、有无肝内转移、TNM分期及复发有关(P<0.05)。结论Hpa mRNA及蛋白在肝癌中高表达,并与肝癌的侵袭转移、复发、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DCC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4 0例正常大肠粘膜、6 6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DC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癌DC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39 4 % ,不仅明显低于癌旁组织(97 0 % )和正常对照组 (10 0 % ) ,而且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肠壁浸润深度呈负相关 ,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等无相关性。结论 :DCC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可反映大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 mRNA拷贝数、蛋白表达在大肠癌诊断、预后等方面的意义及与细胞凋亡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分子信标荧光绝对定量PCR、S-P免疫组化和TUNEL法,检测Survivin mRNA拷贝数、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Survivin mRNA拷贝数和蛋白表达阳性率,肿瘤组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凋亡指数AI,肿瘤组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Survivin mRNA拷贝数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显著相关;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部位和患者生存状况显著相关,蛋白表达阴性组AI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Survivin mRNA拷贝数与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 mRNA和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上调,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