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近年来,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开发利用,人工牙种植技术日趋完善,这种修复缺失牙的理想方法越来越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种植体从材料上可分为生物陶瓷、纯钛以及近年来发展应用于临床的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基(HA—Ti)圆柱状牙种植体。该种植体优点是HA涂层和周围骨组织间结合是一种化学键性结合,种植体与骨组织直接结合在一起,中间无任何纤维组织层,真正达到骨整合(OSSO-integration)。为保证种植的成功,从护理的角度严格把关,在种植前准备和种植手术配合过程中,不仅要遵循无菌操作,还必须遵循防污染操作。现将应用HA—Ti种植体行人工牙种植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病人牙种植术后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护理干预对策,为减少牙种植术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本院进行牙种植修复治疗的200例2型糖尿病病人,以回顾分析法收集病人基线资料,统计术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素,构建术后种植体周围炎风险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对风险模型进行预测;另选取收治的牙种植修复治疗病人68例对术后种植体周围炎风险模型进行验证。结果:200例2型糖尿病牙种植术病人术后出现种植体周围炎68例,发生率34.00%;2型糖尿病病人牙种植术后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因素有吸烟数量、HbA1c、刷牙频率、种植部位、牙周病史以及定期洁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吸烟数量>200支、HbA1c水平>7%、存在牙周病史、牙种植区域为前牙、每日刷牙次数≤1次、未定期接受洁治为2型糖尿病病人牙种植术后种植体周围炎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种植体周围炎风险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95...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称职的护士,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高尚的医德修养。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文化知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医德修养。医德修养包括学习态度、服务态度、自我反省、信仰、“慎独”等等。而“慎独”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种植义齿以其美观、舒适、损伤小等优点,受到患者的青睐。然而,临床上由于缺牙后生理性骨吸收和外伤性缺牙时骨性缺损,约40%~80%患者都存在骨量不足,使种植体植入困难。随着口腔外科新技术的发展,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及Bio-Oss生物骨、Bio-Gide生物膜近年来开始用于牙种植术中牙槽骨骨量不足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8.
气囊导尿管常用于临床留置导尿,广泛用于尿潴留,尿失禁和需严密监测尿量、比重、酸硷度、水电解质,可以间接反应血容量,抗休克治疗、肾功能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标,而且用气囊留置尿管对尿潴留和尿失禁病人避免多次插管而增加病人痛苦和感染机会及不需贴胶布,但是长期留置尿管,如护理不当,也可产生许多并发症,最常见有尿路感染,尿道损伤,尿路结 相似文献
9.
静脉留置针由于具有柔韧性好,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等特点,因此凡需长时间大量补液、穿刺困难、病情危重、大手术、不合作者和每日定时、定量给药的患者。为避免反复穿刺,紧急抢救均可选择使用。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王志刚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20,21(5):62-63,76
目的 探讨西吡氯铵含片治疗牙周炎患者牙种植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因慢性牙周炎缺牙行种植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西吡氯铵含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牙周指数评分[(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和改良牙... 相似文献
11.
目前“滥用”一词在医院听得最多的是抗生素的滥用,但是在2007年我院在护士岗位技能竞赛训练中,发现纱布的滥用也较多,无菌操作时要用纱布,非无菌操作时也往往用纱布替代,这样有些浪费,也没有必要。现以我院护士在岗位技能训练中7项基本护理操作为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ITI种植体即刻种植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TI种植体即刻种植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31枚ITI种植体的即刻种植进行临床的跟踪护理,对手术前、中、后采取相应的护理配合。结果 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默契的术中配合及完善的术后护理保证了ITI种植体即刻种植手术的成功。结论 ITI即刻种植的术前、中、后护理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包凤燕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8)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近年来,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静脉留置针质地柔软,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便于肢体活动.为输血输液提供了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利于病人的抢救工作,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我科于2008年1月至7月对91例住院病人使用苏州碧迪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TI种植体即刻种植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31枚ITI种植体的即刻种植进行临床的跟踪护理,对手术前、中、后采取相应的护理配合.结果 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默契的术中配合及完善的术后护理保证了ITI种植体即刻种植手术的成功.结论 ITI即刻种植的术前、中、后护理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16.
骨髓移植病人全身照射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报道骨髓移植病人全身照射(TBI)的护理。对骨髓移植患在全身照射的前后及整个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宣教工作及心理护理,取得配合;注意观察患的病情变化,保证全央照射顺利进行和骨髓移植成功。 相似文献
17.
18.
周芬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4):332-333
目的 为做好手术患者的护理,使患者平稳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方法 我们将手术中的护理分为术前、术中、术后3阶段完成。术前探访,手术前1天我们到病房了解有关手术的情况,让患者有机会表达忧虑。可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术中保持手术室环境肃静整洁,调节适宜的温湿度,工作安排明确有序,语言真实简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安全使用电刀,尊重患者的隐私,合理安置手术体位。术后2—5天探访患者和家属,收集有关信息,评估术中护理效果。结果 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患者感到安全、舒适,使他们在功能上获得最大程度恢复。结论 我们的工作赢得了患者的好评,护理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孙永娜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1):1987-1987
新生儿离开母体,各项评分良好后,便开始断脐包扎脐带。这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临床上脐部感染者也偶有发生。对于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应各个环节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为新生儿减轻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