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壓升高而引起視神經損害和視野缺損的一種眼科常見病,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失明,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本院從1996年3月開始采用中國西安華亞牌QGY電腦青光眼治療儀治療5例慢性開角型青光眼,5例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療效顯著,現將結果統計報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討青光眼睫狀體炎綜合征(PSS)視野損害的相關因素.方法 對145例PSS和166例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進行視野、眼壓等項追踪觀察.結果 ①PSS和POAG的視野損害發生率分别爲35.43%和93.42%;PSS的損害72.11%爲早期,而POAG的損害則78.92%爲中、晚期.②有損害的PSS患者之年齡較大,病程較長,間歇期眼壓較高,雙眼受累、24小時眼壓曲綫异常及缺乏眼壓交叉現象者較多.③26例有損害的PSS作了系統性檢查,僅11例合并POAG.結論 ①雖然PSS之視野損害遠較POAG少而輕,但預后不可過于樂觀.②雙眼受累、年齡較大、病程較長、間歇期眼壓較高及缺乏眼壓交叉現象者的視野損害發生率較高.③單純的PSS亦可導致嚴重損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討非動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nonarteritic anterior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影響中心視力的因素及治療效果,以利于療效評定及預後判斷.方法240例NAION患者(160例接受住院治療)的臨床資料,從中心視力、水腫程度、缺血部位、視野、FFA檢查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結果240例NAION患者中心視力的損害程度,在不同缺血部位、水腫程度之間有顯著的差异(P<0.005).160例患者住院治療,視盤水腫消退時間最長為35天,最短11天,平均時間21.5天,中心視力提高者104例,穩定者52例,有效率為97.5%,視野改善者134例,有效率為83.8%,FFA造影復查缺血改善者141例,有效率為88.1%.結論影NAION中心視力的重要因素是缺血部位、水腫程度,積極針對性的治療對防止NAION致盲有重要意義.  相似文献   

4.
在青光眼领域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青光眼的定义问题,因为它关系到疾病的性质和研究的发展方向。青光眼(Glaucoma)这个病名从何而来?它不是当初就没有自己的定义,而是原青光眼的定义(眼压增高病)被“视神经损害性疾病”的定义取代了。“视神经损害理论”是怎样取代原青光眼的定义?青光眼等于视神经损害性疾病吗?这正是我们要讨论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對趨勢導向藍黄視野檢查(tendency-oriented blue-on-yellow perimetry,TOP/BYP)、常規藍黄視野檢查(normal blue-on-yellow perimetry,N/BYP)及常規白白視野檢查(white-on-white perimetry,WWP)結果進行比較,評價TOP/BYP在青光眼視功能檢測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利用OCTOPUS 101全自動視野計分别對19例(38眼)正常人和27例(54眼)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分别進行TOP/BYP、N/BYP及WWP檢查,將三種視野檢查結果、視野檢查指數及視野缺損點數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 TOP/BYP檢查的特异性舆N/BYP檢查的特异性一致(89.47%);對已確診的早期POAG,TOP/BYP檢查的陽性率爲86.49%,明顯高于WWP的陽性率(54.05%),且舆N/BYP檢查陽性率(89.19%)之間無顯著性差异;對中期和晚期POAG,TOP/BYP檢查舆N/BYP和WWP檢查的符合率達100%;TOP/BYP和N/BYP檢查POAG視野缺損點數明顯大于WWP視野缺損點數.結論 TOP/BYP檢查青光眼視功能損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舆N/BYP相當,TOP/BYP檢測時間短,患者不易疲勞,是理想的藍黄視野檢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病人視神經病變的發生、病程舆預後關系.方法應用瑩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檢測64例127眼糖尿病患者眼底病變(視神經病變)情况.結果 127眼中檢出28眼患糖尿病視神經病變,糖尿病視神經病變發生率22%;隨病程延長,視神經病變發生率增加.結論 FFA是診斷糖尿病視神經病變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同顧性分析眼眶炎性假瘤的臨床論斷、并發癥及CT或MRI對其定位診斷分型意羲的探討.方法總結分析我院10年間資料完整的眼眶假瘤45例(48眼).結果前部型假瘤12例(12眼),痊愈8眼,好轉4眼;後部型假瘤12例(12眼),痊愈3眼,好轉9眼,其中繼發青光眼2眼,視神經萎縮2眼,眶炎综合徵1眼;彌漫型6例(7眼),痊愈3眼,其中繼發青光眼3眼,視神經萎縮2眼;泪腺炎型7例(7眼),痊愈3眼,好轉4眼,繼發青光眼1眼;肌炎型8例(10眼),痊愈8眼,好轉2眼,繼發青光眼3眼.平均總治愈率(26眼)54.17%.入院前平均視力0.17,出院平均視力0.29.結論高度重視對眼眶炎性假瘤的積極治療,减少誤診及并發癥,CT或MRI對眼眶炎性假瘤的定位診斷分型對指導治療、評估療效具有重要意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藥對氣虚血瘀型或以氣虚血瘀型爲主的視神經萎縮的療效.方法利用中醫的氣血理論,應用生脉注射液加活血藥物治療40例氣虚血瘀型視神經萎縮患者,觀察療效.結果 40例患者中,無光感或手動組有效率爲16.7%,指數以上組有效率爲703%,平均57.1%.結論生脉注射液加活血藥物治療氣虚血瘀型視神經萎縮有積極意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討開角型青光眼視盤形態與視神經節細胞功能變化在早期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對56例104眼門診相繼確診的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應用美國OIS公司生產的青光眼視盤定量診斷儀(圆Glaucoma-Scope,C-S)對其視盤及盤周200um處視網膜神經纖維分析(NFA),同時采用96年國際臨床視電生理學會推薦的圖形視網膜電圖(PERG)檢測凖則作PERG測定。结果 POAG 104眼中54眼C/D0.6以上,NFA雙峰消失;40眼C/D0.4-0.59,8眼C/D垂直位較水平位大0.19-0.22,2眼杯深超過600um以上,這50眼NFA視盤上方為75-100um者20眼,其余為50um,視盤下方為零或以下。PERG N_(95)振幅除1眼為3.10uv外,其余103眼顯著降低為0.5-2.61uv(90%在1uv左右)皆异常;峰時正常。結論 PERG檢測對POAG早期診斷最有意義。C-S對視盤形態和盤周視網膜神經(?)維高度的圖像分析意義重大,其指標雖無PERG敏感,但有利于随訪追踪觀察及時診斷。  相似文献   

10.
近幾年來,青光眼的藥物治療有了較大發展,許多新藥物的研制與開發正在試驗階段,本文就一些新的降眼壓及視神經保護藥作一簡要叙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討采用經角膜的下方小梁切除術治療視網膜玻璃體手術聯合硅油注入術後離治性青光眼的療效.方法對27例(27眼)硅油注入術後的難治性青光眼采用經角膜下方小梁切除術進行治療.結果隨訪3個月,所有病例滤過泡均扁平、彌散,在不使用降眼壓藥的情况下,眼壓穩定在21mmHg以下,且無一例過多硅油存留前房.結論該術式不僅降眼壓效果好,而且術後硅油不易溢入前房,解决了長期以來硅油注入術後難治性青光眼難以處理的問題.  相似文献   

12.
弱視     
崔浩 《国际眼科杂志》2002,2(1):108-113
1 弱視基本概念 1.1 傳統弱視定義目前國内外多采用Bangerter定羲,即眼本身無器質性改燮,或者有器質性改燮及屈光异常,但其視力减退與病燮不相適應,屈光异常并不能矯正視力,遠方視力在0.8(0.9)以下者,統稱為弱視.Bangerter于1955年提出了弱視的定義.40年多來,學衍界對弱視的認識有了顯著的發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觀察尼莫通(Nimotop)治療視神經挫傷的臨床療效,如視神經挫傷患者提供新的有效方法.方法本組34例視神經挫傷病人,隨機分爲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采用尼莫通注射液50ml静脈滴入藥;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結果尼莫通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結果統計學處理兩組差异具有高度顯著性.結論尼莫通的臨床應用爲視神經挫傷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有效的治療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視神經病變療效觀察.方法將視神經病變患者78例隨機平均分爲兩組治療組給予神經生長因子治療;對照組給予維生素B1、B12、胞二磷膽碱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6%,對照組總有效率15%,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有顯著性差异(P<0.05).結論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視神經病變療效顯著,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對比青光眼治療前後的視綱膜神經纖維層改變.方法用光學相幹斷層掃描儀對160祗原發開角型青光眼治療前後的視綱膜神經纖維層厚度進行測量,治療後平均追踪8個月(2~13個月).結果治療前後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分别是67.5μm和77.3μm(P>0.05).治療前後的平均眼壓分别是26mmHg和14mmHg(P<0.01).結論結果提示治療前後的原發開角型青光眼的視綱膜神經纖維層厚度有所增加,但對比治療前的視綱膜神經纖維層厚度,其改變無顯著性意義,盡管治療後眼壓有意義地明顯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一般臨床上青光眼手術都是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在球後麻醉下行鞏膜深層咬切術.但此方法有一定危險性,特别對晚期管狀視野青光眼,高度近視眼青光眼患者.臨床上時有報導麻醉後無視力,及穿破眼球,損傷視神經,球後血管等,我科自1999年起對26例病人實行地卡因表面麻醉下行鞏膜深層咬切術.術中及術後效果良好,無1例追加其它麻醉,現報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視神經損傷是嚴重影響視功能的疾病.可是在顱腦外傷時却可能因為着重于搶救生命而忽視了它的存在以致于失去最佳治療時機,這值得引起臨床上高度重視.  相似文献   

18.
急性視網膜壞死(ARN)是一種嚴重損害視功能且難以治愈的視網膜病變,通常在幾天或幾周内導致失明.于1971年首先由日本浦山晃等報道,近幾年,國内外對此病報道增多,并對其病因、臨床經過、診斷和治療方面作了詳細叙述.近來我院遇到1例單眼急性視網膜壞死誤診爲虹膜睫狀體炎的患者,現報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弱視     
(上接第1期113頁) 3弱視的分類 3.1斜视弱視患有斜视時,雨眼視線不能同時注视目標,傅導給斜视眼的神經活動(信息)出现了抑制.如該眼黄斑部機能長期處于抑制状熊,则形成斜視弱視.這種弱視若治疗及時,視力是可以提高的.單眼斜視易出现弱視,交替性斜眼易出现异常性雨眼視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觀察比較非動脈炎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NAION)與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AION)的眼底熒光血管造影(FFA)早期視盤充盈的顯著性差异及特殊性,以提示臨床上對這兩類病變的早期鑒别診斷.方法用FFA常規技術,隨機抽取正常對照組28例,視盤血管炎12例,急性視神經炎12例,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27例進行統計學對照分析.結果NAION與正常對照組早期平均熒光充盈時間無顯著性差异(P<0.10-0.20),AION與正常對照組早期平均熒光充盈時間延長2秒鍾以上(P<0.01-0.05),視網膜中央動脈早期顯影時間至少延長3秒鍾以上,具高度顯著性差异(P<0.001).結論仔細觀察視盤篩板前區FFA早期血管充盈模式,提供早期鑒别NAION與AION兩類病變的診斷依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