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世归 《黑龙江医学》2021,45(4):353-354
目的:探讨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疾病,使用克氏针固定的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及对患者第一腕掌关节稳定性、拇指功能康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手术资料,患者均采取克氏针固定治疗,随访患者6个月,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第一腕掌关节稳定性及拇指功能.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的优良率为96.67%,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同术后1 d时刻相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第一腕掌关节稳定性与拇指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8.33%、96.67%,明显高于术后1 d 86.67%、83.33%的优良率(P<0.05).结论:采取克氏针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具有良好效果,且可有效促进第一腕掌关节稳定性及拇指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微型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经验。方法 将86例第一掌骨底基骨折患者拇指向桡远侧持续牵引,在骨折线远近端(第一掌骨远端及大多角骨和舟状骨)旋入4枚螺杆,在X线透上手法复位,通过调节侧方延长杆纠正短缩及分离,用万向球形关节纠正成角或旋转畸形。术后2h-2d即能活动拇指间关节,进行主动伸屈功能操练。 固定4-6周拆除支架锻炼活动。结果 86例患者随访80例,失访6例。去支架后随访半年至3年9个月,平均26个月。90%患者拇指外展、内收、内旋及对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微型单侧外固定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临近第一腕掌关节,如存在关节内骨折直接影响拇指的功能。Green和O’Brien将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分为4型:Ⅰ型Bennett骨折;Ⅱ型Ronando骨折;Ⅲ型关节外骨折;Ⅳ型儿童型(骨骺骨折)。治疗方法多达20余种,如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闭合复位穿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我们自2000年10月起应用拇指支具持续牵引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3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文海  杨云峰 《海南医学》2008,19(11):17-18
目的 评价微型钢板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1月~2007年6月应用微型钢板经掌背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21例.结果 18例骨折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3个月(12~47个月).骨愈合时间平均7.4周(8~16周),按TAM标准评定手指功能.其中:优13例,良2例,差3例,优良率83.3%.结论 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改良传统固定方法,2004年6月~2008年6月对20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门诊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拇指-前臂轴线位夹板周定治疗.结果 20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周,功能评定:优17例,占85%,良2例,占10%,差1例,占5%.结论 手法复位、拇指-前臂轴线位夹板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疗效优良可靠,操作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AO微型钛板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应用微型钛板经掌背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29例,按TAM标准评定手指功能。结果29例骨折伤口均一期愈合,其中26例得到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3月(6~20个月)。骨折临床愈合平均时间7.4周(8~16周),其中优19例,良4例,优良率88.5%。结论AO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桡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桡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14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13个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及骨不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7个月。优10例,优良率93%。结论采用桡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保守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方法,要求其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固定可靠,效果满意。方法自制支架,用铁丝或钢丝折成俯视图如“8”板状,长约20CM,侧视图如“8”形状,支架两端用胶布或细铁丝行“8”字张力带固定以对抗第一掌骨屈曲和内收应力。治疗17例,其中关节外骨折11例,Bennetie骨折5例,Rolamdo骨折1例。固定4-6周。固定后三天开始拇指伸屈活动。结果 骨折均解剖或接近解剖对位,随访半年至一年半,拇指功能恢复均良好。结论 本法支架制作简单,便于治疗操作,骨折固定可靠,病人痛苦小,功能恢复好,可门诊治疗。  相似文献   

9.
李建波 《当代医师》2013,(10):1379-1380
【摘要】目的总结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41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41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至1.5年,平均(12.4±3.5)个月。41例愈合时间8~12(8.2±2.4)周。随访时Krimrner腕关节评分;优36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5.1%。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简单易掌握,效果可靠。符合骨折治疗最优化原则,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0年至今 ,采用手法复位 ,注射针头有限内固定加“∩”形石膏外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 1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均为伤后不超过 1周的新鲜骨折 ,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2 0岁~ 5 4岁 ,右侧 11例 ,左侧 5例。全部病例X线片为第一掌骨基底骨骨折合并脱位或半脱位。1 2 治疗方法 :首先进行手法复位 ,术者一手牵引拇指于外展位 ,另一手握掌背侧 ,拇指向掌远侧按压突出的第 1掌骨基底部 ,骨折即可复位。然后进行注射针头有限内固定 ,由助手维持牵引复位状态 ,术者酒精消毒 ,用 5ml注射器换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移位掌骨骨折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病例报告]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间因掌骨干骨折而接受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32例为研究对象,男21例,女11例,年龄17-60岁.单发骨折22例,多发骨折10例.闭合性损伤30例,开放性骨折2例,其中4例为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掌骨颈骨折15例,掌骨干骨折9例,基底骨折8例.粉碎骨折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11周(8-12周).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 TAM)的评级标准并参考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otal activeflexion TAF)的评级标准进行评定,优20例,良9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 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移位掌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早期功能锻炼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脱位又称 Bennett骨折 ,是一种很不稳定的骨折 ,这种骨折复位容易 ,固定比较困难 ,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1] 。若早期处理不当 ,常导致骨折畸形愈合 ,影响拇指功能。笔者采用手法复位 ,前臂下段掌腕石膏固定第一掌骨外展、拇指对掌位 ,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脱位 ,获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4 2例均为男性 ,年龄最小者 15岁 ,最大者 57岁 ,均为第一掌骨受纵向暴力致伤 ,新鲜骨折者 39例 ,超过 10 d者 3例。2 治疗方法局麻后 ,皮肤表面垫一层棉纸 ,包缠管型石膏自前臂下 1/2至拇指指间关节 ,于石膏凝固近临界期手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观察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伴腕掌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7例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伴腕掌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第4,5腕掌关节背侧行纵行切口,成功复位后采用微型钢板实施内固定.随访3~18个月,7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发生腕掌关节脱位及半脱位病例,手指功能评定结果为优6例,良1例.[讨论]给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伴腕掌关节脱位患者行早期切开复位及应用微型钢板的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C形臂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石膏脱外固定治疗的73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6个月~2.5年的随访,本方法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4.5 d,功能评定优良率占97.26%。结论:透视下经皮钢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操作简便,损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疗效确切,且医疗费用低,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8~58岁。结果:术后随访2年,30例优22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6.7%;结论: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方法简单,损伤小,复位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的技术及疗效.方法 对掌指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早期切开复位、微型纯钛板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并辅以术后早期功能训练.31例42处骨折中,掌骨骨折26处,其中掌骨头骨折9处,基底部骨折4处,指骨骨折16处,均为指骨基底部骨折.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1年,骨折处完全愈合.按手外科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微型螺钉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成功经验.方法共收治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4岁.关节外骨折10例;Bennett骨折23例;Rolando骨折5例;粉碎骨折8例.均采用微型螺钉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46例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随访5~12月(平均7.6月),关节功能优29例,占63.1%;良13例,占28.3%;差4例,占8.6%.结论采用微型螺钉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外部锁定克氏针固定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中Bennett骨折及Roland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7年11月对我院18例采用闭合复位外部锁定克氏针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克氏针牢靠性,按TAM系统评定法测定掌指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8例,随访时间为术后1至12个月,术后TAM系统评分:优15例,良3例,中1例。功能满意,固定牢靠,无一例发生骨折再次移位情况。结论使用闭合复位外部锁定克氏针固定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疗效可靠,对比传统固定方法稳定牢靠,术后不易发生克氏针松动及再次移位风险,可缩短石膏外固定时间并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张国祥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458-3460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治疗经验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例急性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X线摄片与查体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根据疼痛、握力、灵活性进行评定,本组病例中优4例,良3例。结论经皮克氏针固定牢固可靠,愈合率高,是治疗急性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S型铁板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36例。根据骨折端复位和功能恢复程度判定。优32例,良4例,无恢复差病例。S型铁板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形成了3个较好着力点,骨折断端稳定,血液循环良好,骨折愈合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