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低温心脏跳动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15例及室间隔缺损(室缺)41例患者施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未出现心室颤动,术后胸腔引流量少,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本方法避免了主动脉阻断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以及心脏局部冰屑及冷停跳液所致的物理性损伤,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法,能较好地保护心肌功能,手术操作简单,能清楚地发现隐匿及多发性室缺,降低残余漏;避免传导系统的损伤;在做好排气措施下,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微创右胸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近中期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 经右胸外侧小切口,应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方法,修补室间隔缺损及其合并畸形共126例;回顾分析手术疗效并随访患者的近中期生活质量.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 ~ 83 (28.2±19.6) min,腔静脉阻断时间10 ~65(24.3±15.8)min.术后绝大多数患者不用或仅用少量多巴胺类活性药,胸腔引流量为(160±56) mL,无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发生;1例发生脑部空气栓塞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经高压氧治疗1周后康复出院;一过性血红蛋白尿21例.随访120例,6例失访,随访时间6~76(39±14)个月,均恢复良好,全部恢复正常的工作及学习.结论 右胸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切口隐蔽,手术安全,能较好地保护心肌,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部分选择的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3.
右胸切口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房,室缺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胸切口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房、室缺修补术临沂市人民医院(276003)张秀辉,瞿晓琨,邢西忠1996-1997年,我们采用右胸切口,于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房间隔及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35...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144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体会。其中婴幼儿72例(占50%),体重10kg以下50例(占35%);直视缝闭104例补片修补40例;手术取得良好结果,手术死亡率1.4%。作者从手术时机的选择、修补方法及补片材料的应用三个方面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7年6月以来,共施行心内直视手术121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64例。现将手术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29例,女35例。年龄4~36岁(平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手术的VSD老年患者血气、水电解质、血液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方法比较80例VSD患者CPB过程中不同的时间点包括转机后5 min(T1)、升主动脉开放30 min(T2)的血液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总量(TCO2)、血糖(GLu)、乳酸(La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pH、Ca2+、K+、Na+等的改变。结果 T2时pH高于T1时(t=2.079,P=0.039),而PCO2低于T1时(t=1.952,P=0.042),T2时Hct显著低于T1时(t=3.446,P<0.01),而Glu显著高于T1时(t=5.207,P<0.01);T2时Ca2+(t=7.589,P<0.01)、K+(t=19.61,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T1时。结论 CPB下行VSD修补术的老年室间隔缺损患者需实时监测血气、血糖和电解质变化。  相似文献   

7.
电视胸腔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67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报告电视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6 7例的结果。方法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5月 ,行右侧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6 7例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31例 ,年龄 3~ 39岁 ,体重 13~ 6 8kg。室缺直接缝合 6 2例 ,涤纶补片修补 5例 ,同时行三尖瓣成形 5例。结果 :术中扩大切口 2例 ,室缺残余漏 1例 ,二次开胸止血 1例 ,手术时间 3 0~ 5 6h ,平均 3 1h。体外循环时间 6 2~ 15 2min ,平均 98min ;升主动脉阻闭时间 16~ 5 2min ,平均 2 8min。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是可行的 ,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胸腔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初步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胸腔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右侧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71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3例,年龄3-39岁,体重13-68kg。室缺直接缝合66例,涤纶补片修补5例,同时行三尖辨成形5例。结果 术中扩大切口2例,室缺残余漏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手术时间2.5-5.6h,平均3.6h。体外循环时间62-152min,平均是97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16-52min,平均28min。术后患恢复顺利,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习,完全镜视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胸腔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经验。方法采用右侧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71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3例,年龄3~39岁,体重13~68kg。室缺直接缝合66例,涤纶补片修补5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5例。结果术中扩大切口2例,室缺残余漏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手术时间2.5~5.6h,平均3.6h。体外循环时间62~152min,平均是97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16~52min,平均28min。术后患恢复顺利,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习,完全镜视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脏外伤急诊体外循环下心脏修补术的手术配合方式。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修补术治疗的心脏外伤急诊患者中择取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7例心脏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心脏修补术的治疗,并给予必要的抗休克护理。结果 17例患者均治疗成功。结论对心脏外伤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心脏修补术治疗时,应该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手术配合是影响抢救成功与否关键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风  梁郑 《山东医药》2006,46(6):29-29
2001年3月~2005年4月,我们对62例年龄10个月以下巨大室间隔缺损患儿实施修补术,效果满意。现将麻醉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0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经在低温阻断循环下施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均成活。其中9例术后平均9.5天康复,1例术后发生中度脑损害,经高压氧治疗基本康复。作者认为,准确可靠的降温、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维持及正确应用甘露醇等脑脱水剂,对预防脑损害的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肺灌注对体外循环(ECC)下室间隔缺损体外修补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ECC下行室间隔修补术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试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万U/kg,ECC期间持续肺动脉灌注低温含氧血混合乌司他丁;对照组在相应时段同样方法使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术前、ECC后1 h、12 h、24 h各时间点血气分析指标,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氧合指数(OI)及呼吸指数(RI).结果 ECC后各时间点试验组患者PA-aO2、OI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ECC下行室间隔修补术的患者使用乌司他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13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319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手术的临床结果与体会。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对1319例VSD患者行修补手术,男791例,女528例,年龄2个月~40岁。其中婴儿111例,体重6.0kg以下26例。全组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105例合并其它畸形同期矫治。结果术后30d内死亡6例(病死率0.45%),出现并发症88例(发生率6.67%),随访1203例无远期死亡,效果满意。结论VSD修补术安全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4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418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418例,其中经正中切口414例,左外侧小切口4例。患者搭桥数目1 ̄5(3.1±0.9)根,应用左侧乳内动脉274根,桡动脉21根。结果术后气管插管时间为2 ̄6h,平均胸腔引流量为(365.0±23.0)ml,输库血146例(34.9%),二次开胸12例(2.9%),早期心肌梗死4例(0.9%),心绞痛6例(1.4%),心功能不全8例(1.9%),心律失常30例(7.2%),早期死亡4例(0.9%)。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90年代初 ,随着内镜外科的发展 ,电视胸腔镜技术逐渐应用到心血管外科领域 ,如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 ,心包开窗引流术等不需要体外循环的手术。 90年代中期 ,随着不开胸的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技术的发展 ,电视胸腔镜辅助 ,胸壁小切口 ,房室缺修补 ,瓣膜替换等心内手术得以开展 ,而完全在电视胸腔镜下 ,经胸壁打孔修补室间隔缺损 ,尚未见文献报道。 2 0 0 0 - 0 9我科在成功完成 7例右侧胸壁打孔 ,电视胸腔镜下房缺修补术的基础上 ,又成功实施室缺修补术2例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例 1:女 ,2 2岁 ,体重 4 6kg,发现心脏杂…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报告患儿 ,3岁 ,体重 15kg。既往无手术史、麻醉史、药物过敏史。术前诊断室间隔缺损 (VSD) ,1999年3月 17日在静吸复合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直视修补术。体外循环预充全血 80 0ml,琥珀酰明胶5 0 0ml,林格液 180ml,10 %氯化钾 11ml,10 %硫酸镁9ml,1- 6二磷酸果糖 5 g ,头胞唑林钠 1.0 g ,稀释后Hb 76 g/L ,稀释量 2 6ml/kg ,晶胶比 0 .6 0∶1。常规体外循环准备 ,管道核对无误 ,并行降温 ,鼻咽温降至 32℃ ,依次阻断升主动脉 ,上、下腔静脉 ,灌注心肌保护液 (4℃改良StThomas液 ) 2 0 0ml。体外循环中动、静脉平衡良好。血氧之比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经验体会。方法 常规全麻后,取仰卧位,自第3肋间水平至剑突根部做皮肤切口,正中锯开胸骨下段,达胸骨角水平,保持胸骨柄的完整,切开并充分悬吊心包,建立主动脉插管和上腔静脉插管、开始体外转流,然后行下腔静脉插管和套带,进一步完成心内纠治手术。结果 32例均成功地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短,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纵隔引流少,无并发症出现,达到了满意的美容效果,切口仅为平常的1/2~2/3。结论 该术式安全、方便,具有创伤轻、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但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经验体会。方法 常规全麻后 ,取仰卧位 ,自第 3肋间水平至剑突根部做皮肤切口 ,正中锯开胸骨下段 ,达胸骨角水平 ,保持胸骨柄的完整 ,切开并充分悬吊心包 ,建立主动脉插管和上腔静脉插管、开始体外转流 ,然后行下腔静脉插管和套带 ,进一步完成心内纠治手术。结果  32例均成功地完成手术 ,体外循环时间短 ,早期拔除气管插管 ,术后纵隔引流少 ,无并发症出现 ,达到了满意的美容效果 ,切口仅为平常的1/ 2~ 2 / 3。结论 该术式安全、方便 ,具有创伤轻、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 ,但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20.
1岁以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手术的婴儿,多数反复合并呼吸道感染、心衰,多有不同程度的肺高压形成。患儿的基础状态较差,在经历了手术及体外循环的打击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术后监护及处理存在较大的困难。现将我院重症监护室(ICU)自1990~1999年收治的90例婴儿VSD修补术后的患儿的处理体会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全组患儿共90例,男57例,女33例,年龄均为1岁以内,体重37~10kg,平均为685kg。其中体重≤5kg为25例,占277%;5~8kg55例,占611%;8~10kg10例,占111%。病种如下:单纯VSD53例;VSD合并房间隔缺损17例,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