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ABO新生儿溶血病与孕妇血型抗体效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628例孕妇常规进行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对有临床意义的抗体采用微柱凝胶法测定其效价。结果628对夫妇中ABO血型相合264对(42.0%),不相合364对(58.0%),其中IgG抗A(B)效价≥64的O型孕妇286例,B型孕妇1例。Rh血型相合626例(99.68%),不相合2例(0.32%),其中1例IgG抗D效价为256、合并IgG抗A效价为128,1例IgG抗E效价为32。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阳性率较高,且与其丈夫血型不同,AB型最高,B型次之,A型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1,P=0.021)。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血型孕妇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81,P=0.000)。结论O型孕妇比其他型孕妇更易引起新生溶血病,特别是孕妇为O型和其丈夫AB型更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2.
孕妇IgG血型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妇IgG血型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 对617例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包括孕妇ABO正反定型和Rh(D)定型;IgG抗-A(B)效价测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和效价测定.对其中分娩的388例新生儿进行HDN确认试验:包括患儿ABO和Rh(D)定型;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测定;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及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 1.孕妇617例中ABO血型不合者606例(98.2%),Rh(D)不合者15例(2.4%),ABO和Rh(D)同时不合者4例(0.6%).606例ABO血型不合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定为抗体阳性)者250例(41.3%),其中O型204例(33.7%);A型32例(5.3%);B型14例(2.3%);O型孕妇与A、B型孕妇抗体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617例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共10例(1.6%),经特异性鉴定均为Rh系统IgG抗体,效价8~256.2.新生儿388例共确认HDN 107例(27.6%).其中ABO-HDN 96例(24.7%),Rh-HDN 11例(2.8%);孕妇IgG抗-A(B)效价,低值组(≤64)与中值组(128~256)、高值组(≥512)ABO-HDN发病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11例Rh-HDN由抗-D(含抗-DC、抗-DE)引起6例(54.5%),抗-E(含抗-cE)引起的4例(36.4%),抗-c引起的1例(9.1%).结论 与A、B型孕妇比较,O型孕妇更易引起ABO-HDN,且ABO-HDN发病率随其母亲体内IgG抗体效价的升高而升高;Rh系统不规则抗体极易引起Rh-HDN,且与孕妇输血史和(或)不良妊娠史有关.  相似文献   

3.
54例IgG抗A(B)高效价孕妇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效价IgG抗A(B)的孕妇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的关系,提高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笔者自2000~2001年,调查了54例母婴ABO血型不合且IgG抗A(B)效价大于1:64的O型孕妇,并对其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ABO-HDN血清学检查。检查出ABO-HDN 12例,占22.22%;非ABO-HDN 42例,占77.78%;两组孕妇IgG抗A(B)效价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A(B)抗原效价与A(B)型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夫妻ABO血型不合的O型血孕妇测定IgG抗-A(B)抗原效价,对A(B)型血新生儿脐血做血清学检查,按孕妇妊娠的次数及检验结果 分组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发病时间.结果 (1) 第一胎与第二胎以上妊娠的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无显著差别,脐血检验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 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依次增高,新生儿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游离抗体阳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3) 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1∶64、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P<0.01).(4) 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依次增高,新生儿在出生3d内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次数与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无显著关系;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1∶32时,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增加;随着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增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概率增大,但对新生儿发病时间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ABO新生儿溶血病较多见,发病率为活产新生儿的11.9%,占母子ABO血型不合妊娠的43.1%。其中临床型发病率为4%,虽病情一般较轻,仍有死胎、死产者,加强产前咨询和预报对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是很重要的。我们在1981年5月~1982年4月,用巯基乙醇法(2-Me法)测定了527例母子ABO血型不合妊娠产妇血清IgG抗A(B)抗人球蛋白(AHG)效价和盐水效价,对照观察了IgG抗A(B)A-HG效价预报法和划区预报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ABO溶血病新生儿142例血清学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溶血病(HDN)在重庆市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A、B血型患儿发生溶血的比例.方法 对2000年6月-2007年6月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重庆市儿童医院142例母婴血型不合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A型血患儿和B型血患儿发生溶血的比例.结果 HDN患儿血型为A型90例(63.4%),B型52例(36.6%),A型血发生溶血的比率明显高于B型血(x2=20.34 P<0.01).三项均为阳性者80例(56.3%);释放试验及游离试验阳性者35例(24.6%);直抗试验及释放试验为阳性者9例(6.3%),释放试验为阳性者18例(12.7%),不同试验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38.34 P<0.05).结论 在重庆地区发生ABO溶血的患儿中,A型血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B型血患儿.血抗体释放试验对于确诊ABO溶血最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溶血病(HDN)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溶血性疾病。ABO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ABO血型不合,母体的IgG抗A(B)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高效价(≥1024)IgG抗A(B)引起的极少见。现报道2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病例可出现重度贫血、黄疽及核黄疸,甚至死亡。早期诊治是成功的关键。我科自1993年5月~1996年1月收治新生儿ABO溶血症共46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诊断标准;(1)ABO系统母子血型不合,结合临床表现.(2)直接Coombs’试验(改良法)及/或抗体释放试验及/或游离抗体阳性者.本组病例母亲血型均为O型。子为A型24例,B型者22例。2.资料分析:(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27例。入院日龄:<24小时9例;24~48小时8例;48~72小时9例;72小…  相似文献   

9.
IgG抗C抗体引起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IgG抗C抗体及其引起的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特点。方法 采用ABOHDN血型血清学检查、IgG抗C测定、放散液吸收后抗体测定检测患儿血清抗体和红细胞上的致敏抗体及种类。结果 240例高胆红素血症和(或)贫血患儿中51例红细胞放散出IgG抗A、抗B两种抗体系,经gG抗C测定证实为IgG抗C,其中第1胎27例,第2胎以及上24例,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X^2=0.936,P>0.05);男30例,女21例,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X^2=1.038,P>0.05);A型35例,B型16例,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X^2=4.589,P<0.05)。结论 IgG抗CHDN与胎次、新生儿性别无明显关系,以A型血新生儿中多见;IgG抗C可与IgG抗A(抗B)一起引起ABOHDN。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溶血病(HDN)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溶血性疾病。ABO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ABO血型不合,母体的IgG抗A(B)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高效价(≥1024)IgG抗A(B)引起的极少见。现表12例血型ABORh0(D)直抗实验游离试验ACBC1BD -4 2 2AD ±2 4 例1患儿男,第3胎第1产,其母前2胎人流产,患儿出生体重3500g。生后15h发现皮肤度黄染,波及手心、足心,心率128次/min,律齐音有力,无杂音。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直胆红素27.68μmol/L,Hb为85g/L,网织红细胞数0.30~0.54。例2患儿女,系第4胎第1产,其…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上以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后者又以RHD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常见,而非抗D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报道较少[1-3]。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2例非抗D抗体引起的新生儿RH溶血病,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在预防及治疗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20 h,体重3 600 g。生后人工喂养,一般状况良好,全身皮肤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前囟平坦,无饱满感,呼吸平稳,心率:136次/min,律齐,肝脾未及,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均正常。查血清总胆红素217μmol/L,结合胆红素25μmol/L,未结合胆红素192μmol/L。血型B型,Rh(D)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游离抗体试验阳性,抗体释放试验阳性。产妇Rh(D)阳性,血型O型,产前查血清抗B抗体效价1∶128。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给予常规治疗。患儿于生后第2天出现血便,腹胀,无呕血,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反应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照新生儿溶血症(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中,三项试验诊断标准,十年中共检出新生儿溶血症282例.男性156例,占55.31%,女性126例,占44.68%.年龄在出生后9小时至12天.在282例新生儿溶血症,抗体依次为抗A 124例(44%)、抗B 97例(34%)、抗D 45例(16%)、抗E 9例(3%)、抗cE 5例(2%)、抗Ce及抗C各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3.97%、34.39%、15.9%、3.19%、1.77%、0.71%.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15例占40.78%,释放试验阳性265例,占94.15%.游离试验阳性249例,占88.3%.结果提示,除ABO以外,Rh血型系统是引起上海地区HDN的主要血型抗体.对高危孕妇进行血清学检测来预报HDN,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及荆门市妇幼保健院产检至孕16周后、与配偶血型不合的O型血孕妇,采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孕妇IgG抗体效价,孕16~20周进行首次血型抗体检查,对抗体效价≥64的孕妇每4周测定一次,观察IgG抗体效价对新生儿发生ABO-HDN的影响。结果 纳入研究的1458例夫妻中,夫妻血型A-O组652例(44.7%),B-O组620例(42.5%),AB-O组186例(12.8%),其中母婴血型O-A者573例,O-B者435例。孕妇首次抗体效价≥64者1368例,异常检测率93.8%。对抗体效价≥64的孕妇动态监测抗体效价,64、128、256和≥512各组HDN发生率分别为0、11.8%、22.9%和42.2%,不同抗体效价组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45,P〈0.001),共发生ABO-HDN 249例(17.1%,249/1458)。结论 新生儿ABO-HDN的发生率随孕妇血型IgG抗体效价增高而升高,产前IgG抗体效价监测有助于筛选新生儿ABO-HDN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脐血做免疫血清学检验,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按检验操作规程,对916例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脐血进行免疫血清学检验,对红细胞被IgG抗-A(B)致敏的患儿,在出生7 d内分组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发病时间.结果 (1)脐血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患儿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分娩胎次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2)抗体释放试验阳性者血液中存在与不存在游离抗体的两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峰时间在出生后的1~3 d.结论 对脐血进行免疫血清学检验,可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血液中存在的游离抗体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黄疸时随着血胆红素值的增高,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机会增加。控制胆红素值使之小于342-427.5μmol/L已成为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针。我院自1999年4月-2001年12月共治疗ABO溶血病76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茵栀黄口服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均为1999年4月-200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无早产、窒息、缺氧、感染、低蛋白血症等高危因素,入院常规筛查产妇血型,母亲血型O型,新生儿血型A型30例,新生儿血型B型46例,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为8-10分 体重>2500g。日龄1-15d根据母子血型不同  相似文献   

17.
1病因 在新生儿期有多种疾病可引起溶血,包括:1.1 同族免疫溶血性贫血 即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在我国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其次为Rh血型不合,其他血型(MN、Kell等)不合则少见。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期主要的溶血性疾病,且本病仅见于胎儿、新生儿期。  相似文献   

18.
1·ABO,Rh,ABO,阴性2·RhD抗原,RHD,RHCE,弱D,部分D,RHD基因缺失,RHD基因部分缺失,RHD基因完整,存在3·胆红素,白蛋白,72,5·3,5·3~6·9,≥7·0,小于724·(1)母亲O型血,新生儿A型或B型血;(2)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3)间接高胆红素血症;(4)直接Coombs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阳性;(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及发病机理。方法报告我科近年诊治的3例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复习我科曾报道的另外2例,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国内近24年来报告的所有病例报告,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包括本文报道的3例,国内共报道31例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MN型25例,M型6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3例,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7例,患儿血型抗体IgG抗M型阳性28例;母亲血型抗体IgG抗M型阳性30例,IgM抗M阳性16例。31例患儿中6例(19.4%)为第1胎发病,贫血发生率67.7%,其中重度贫血发生率29.0%,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22.6%;较多患儿需要换血(29.0%)和输血(45.2%);病死率9.7%。结论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容易出现黄疸、贫血,可导致患儿急性死亡。光疗、输注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等治疗效果良好,严重病例需要换血、输血治疗。为了提高MN溶血病的诊断率,应检测孕妇MN血型及抗M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有关母子ABO血型分布及不合妊娠率的现场调查资料未见有报道。我们调查943例产妇及活产新生儿ABO血型,现报告如下。 凡1989年5月~1990年4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及母亲均为调查对象。母亲年龄在22~35岁之间,汉族。其中初产孕妇871例(92.4%),经产妇72例(7.6%);正常产749例(79.4%),异常产194例(20.6%)。胎龄≤37周49例(5.2%),~42周866例(91.8%),>42周28例(3.0%)。新生儿中男549例(56.1%),女44例(43.9%)。血型按常规方法检查。抗A效价128,抗B效价64,母血采自分娩前或后1d~3d,新生儿血样由脐静脉穿刺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