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创伤早期的疼痛可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人们一直在探寻安全高效又简便易行的院前镇痛方法。近三十年来,随着院前镇痛技术的发展,创伤后院前镇痛尤其是儿科患者创伤后院前镇痛措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于儿科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和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使其院前镇痛的过程和成人迥异。现就目前创伤后儿科院前镇痛中疼痛评估的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案和应用中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院前多发伤病人对症镇静镇痛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多发伤于院前救治中采取的药物对症镇静镇痛措施.结果 采用不同药物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给药组疼痛耐受率72.09%,未给药组疼痛耐受率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院前有效处理创伤性疼痛,可提高创伤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急救中心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在急救中心进行院前院内一体化创伤救治的效果。方法总结我中心开展创伤救治的效果,分析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结果共收治创伤患者318例,其中严重创伤114例,死亡30例,救治存活率为90.56%。结论一体化救治模式明显提高了创伤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心脏创伤的早期救治经验,探讨改进围手术期的处理策略,以提高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心脏创伤患者的资料,分为1999~2005年和2006~2011年两组,比较两组病例数、创伤分型、诊断手段、救治方法及住院病死率等,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两组心脏创伤病例数、创伤分型比较差异不明显,诊断手段、救治方法构成有明显变化,2006 ~2011年组较1999~2005年组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加强院前救治及转运,及时诊断、及时开胸手术是心脏创伤早期救治的关键,心脏彩超是明确诊断的可靠手段,改进相关的救治策略可有效地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院前RTS评分促进早期医疗介入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胸部创伤早期伤情特点的分析,探讨在院前急救中应用RTS评分法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方法 按是否运用院前RTS将早期胸伤163例分为1998年前、1999年后两组,评分量化早期伤情和生存概率。分组比较两组伤情,考察1999年后组的院前时间、院前出诊率和死亡率。结果163例早期伤情评分和生存概率均降低、运用院前RTS评分的1999年后组院前时间缩短,院前出诊率提高,虽然严重伤情比例高但死亡率较低。结论 胸伤早期的生理紊乱以RTS<7为重度损伤,可导致生存概率改变,院前急救中以RTS评分结果作为分拣转送和提前医学介入的依据,尽早纠正生理紊乱可降低重度胸外伤死亡率。作者建议在院前急救中用RTS评估伤情指导分拣转运,为早期医学干预提供客观指标,可提高急救医学质量和胸伤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膝肢具在股骨干骨折院前急救固定中曲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2月-2019年2月大连市急救中心救治的8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固定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带规固定,观察组给予膝肢具固定。对比分析2组患者固定效果。结果:观察组固定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院前救治中,膝肢具固定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院前超声成像在腹部创伤处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的疑似腹部损伤患者230例.比较现场体格检查与院前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检查(PFAST)的准确性,以急诊科后续检查(超声检查和/或计算机断层扫描)为参考标准.结果 202例患者完成整个研究方案.现场体格检查的敏感性为93%...  相似文献   

8.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以其急危、凶险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清除毒物阻止其进一步吸收和早期使用特效解毒剂是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效果和成功率的关键。现就2001-2004年我院院前和非院前救治的126例AOPP患者的发病情况、治疗效果和不同院前治疗时间对病情转归进行统计分析,探讨AOPP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紧急救治方案用于急诊科严重多发性创伤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急诊科2017年5月-2019年5月接收的60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取紧急救治方案治疗,分析救治效果、救治用时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0例患者接受紧急救治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58/60);抢救反应时间为(25.12±10.27)分钟,现场救治时间为(17.21±8.49)分钟,转入急诊科用时为(60.07±12.26)分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4/60)。结论:紧急救治方案运用在急诊科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中效果显著,既能缩短救治用时,又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创伤的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创伤患者在院前急救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35%~40%)[1-5].本研究对2016年1~12月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救治的3 236例院前创伤患者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院前急救中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及规律,为院前急救资源的有效配置、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院前救治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崔定风  马咏梅 《新疆医学》2010,40(4):104-106
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挤压、爆炸等因素常会引起多发创伤,机体通常伴随一系列复杂的应激反应和病理生理变化,发生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骨折常是多发创伤的一部分,因救治措施与护理监控不当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0月救治合并骨折的多发创伤患者56例,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规范化的护理,明显减少了多发性创伤合并骨折病人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院前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为院前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对我中心2009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院前严重创伤的146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66例严重创伤患者中主要病因为车祸外伤(占74.82%)、安全事故(跌落伤)占20.17%;按月份统计,从1月份逐渐增加,在7月份达到最高点,从8月份又开始逐渐减少,呈“弓形”分布;162例严重创伤院前死亡患者中,到达现场已经死亡为93例(占57.41%),途中抢救无效死亡为48例(占29.63%)。结论:车祸外伤、安全事故(跌落伤)是导致院前严重创伤的主要原因;院前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以现场未得到救治的为主,普及全民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可降低院前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蜂蜇伤患者院前救治中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近3年本院急诊院前救治的36例蜂蜇伤患者的治疗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蜂蜇伤患者中,全身症状消失当天返家11例,留观1d局部及全身症状消失返家6例,19例住院患者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蜂蜇伤患者在院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明显提高蜂蜇伤的院前及院后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对四肢骨折创伤患者治疗期间开展早期镇痛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四肢骨折创伤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没有接受镇痛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入院之后采取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开展早期镇痛,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12小时、48小时以及72小时的疼痛评分情况,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入院之后的12小时和48小时疼痛评分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入院之后的72小时疼痛评分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受伤肢体全部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在入院之后的72小时研究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四肢骨折创伤患者开展早期镇痛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使其局部循环获得改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没有提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创伤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命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 年1-12 月我中心院前救治的3803 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实施正确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安全送达医院,途中无病情加重及死亡病例.结论 及时正确的院前救治护理措施是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8年8月~2012年1月间52例严重创伤并骨折患者按损伤控制策略救治.应用损伤控制原则分三阶段治疗,早期骨折给予临时固定、清创、止血治疗,术后进入ICU监护治疗,病情平稳后行确定性手术.结果 52例严重创伤患者先进行急诊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然后给予ICU复苏,待生命体征平稳定,全身情况好转后再进行确定性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3.85%.随访1~ 38月,平均3.2±0.6月),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10例,经引流、换药后愈合.骨折顺利愈合,邻近关节功能恢复佳.结论 针对创伤的特点,按损伤控制策略进行救治,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李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91-2292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院前争分夺秒急救,早期救治心室颤动,院内急诊科抗凝、溶栓、生命支持,途中监护、密切观察、持续治疗转运至病房住院,通过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结果64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明显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胡陶  李淑芳  周建仪  曾奕云  罗桦杰 《中外医疗》2022,41(1):171-174,179
目的 分析基于院前创伤评分的预见护理在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创伤骨折患者84例,均经检查确诊,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院前创伤评分的预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急诊抢救、护送交接、入院检...  相似文献   

19.
赵永红  王俊生 《农垦医学》2006,28(3):199-200
院前救护是社会的一项任务,也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据有关资料统计,因多发伤而死亡的病人50%死于创伤现场,30%死于创伤早期,20%死于创伤后期的并发症。这足以说明院前救护和创伤早期妥善处理的重要意义。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及时查找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院前救护虽然时间短暂,但决定着患者的救治与预后,可为减少伤残赢得最宝贵的时间。本文回顾性调查2005年1-9月院前救护的200例患者,发现存在安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发挥"缓冲平台"作用,救治创伤患者后,对创伤患者救治及死亡情况的影响。方法统计2012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科救治的所有创伤患者预后资料,其中2012年月到2013年12月期间,对所有创伤患者只按"常规模式"救治,均未采取"缓冲平台"模式,而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患者均采取"缓冲平台"模式。将两种模式下的患者救治及死亡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急诊外科救治创伤患者时实行"缓冲平台"模式,能缩短创伤患者的救治时间,至2017年,院前到留观的时间由"常规模式"下约75min下降到并基本稳定在20~35(min),院前到入院的时间由"常规模式"下约90min下降到并基本稳定在35~38(min)。时间减少的非常明显。能有效缓解各个专科的住院压力,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使死亡率由"常规模式"救治下的高于0.6%,下降为"缓冲平台"模式下低于0.6%,使院内死亡率基本稳定在0.5%左右,院前死亡率降至0.4%以下。院前死亡率下降更明显。结论 "缓冲平台"模式下,创伤患者在急诊留观及住院比例均比"常规模式"下显著增加,中度及急危重度创伤患者的肢体伤残率及死亡率均比"常规模式"下显著下降。"缓冲平台"模式能明显缩短创伤患者的救治时间,能有效缓解各个专科的住院压力,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