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PACHEⅡ评分系统在SICU中MODS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该院SICU收治的41例MODS患者临床资料,计算各自APACHEⅡ评分及预计病死率,并进行病情评估.结果 41例MODS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范围为5.32~48.06分,平均(26.62±6.95)分;生存13例评分为(19.85±8.17)分,死亡28例评分为(29.77±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ACHEⅡ评分与实际病死率间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0,P<0.005).APACHEⅡ评分与预计病死率间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6,P<0.001).APACHEⅡ评分值以5分增加,实际与预计病死率也增加,且APACHEⅡ评分大于或等于25分时,实际与预计病死率也明显升高,提示预后较差.在APACHEⅡ评分低分值段敏感性偏低,预计病死率偏低.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可较好地评价SICU中MODS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判断预后,可客观地评价SICU 的医疗及监护质量,为合理利用SICU资源提供参考,但APACHEⅡ评分对低分值段MODS患者病死率有低估倾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APACHE Ⅱ及MEWS-4P评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相关预测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至10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患者,共计94例,按照排除标准排除未入组患者后,最终纳入61例,进行分组,分为:A组(内科组)、B组(外科组),亚组分为C组(内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D组(外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E组(内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F组(外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G组(内科+外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H组(内科+外科组,APACHE Ⅱ评分15分),分别进行两两亚组对照,比较转出人数、自动出院人数、死亡人数、住ICU时间等指标。结果其中亚组中C、D、E、F组转出人数、自动出院人数、死亡人数、住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G、H组在死亡人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与APACHE Ⅱ及MEWS-4P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APACHE Ⅱ及MEWS-4P评分在危重患者中与患者的死亡人数呈正相关关系,分值越高,死亡人数增加,提示病死率增加,两者均能够初步评估危重患者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APACHEⅡ评分在ICU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仕彦 《四川医学》2003,24(10):1003-1004
目的 应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 )评价外科ICU (SICU)中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 ,以证明其在SICU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连续观察入SICU资料完整的患者 2 980例 ,分别计算各自A PACHEⅡ评分及预计病死率 ,并进行验证。结果  2 980例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范围 0~ 34分 ,平均 11 86± 8 2 2分 ;生存 2 834例评分 (9 6 7± 6 12 ) ,死亡 16 5例评分 (2 2 6 7± 8 36 ) ,差异显著 (P <0 0 1)。APACHEⅡ评分与实际病死率间呈显著正相关 (r =0 72 ,P <0 0 1)。APACHEⅡ评分与预计病死率间呈显著正相关 (r =0 78,P <0 0 1)。APACHEⅡ分值以 5分增加 ,实际与预计病死率也增加 ,且APACHEⅡ评分 >2 0分时实际与预计病死率也明显升高 ,提示预后较差。在A PACHEⅡ评分低分值段阳性率偏低 ,高分值段敏感性降低。结论 ①APACHEⅡ评分系统可应用于SICU作为评估患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②通过分析与实际病死率间的差异 ,可客观地评价SICU的医疗及监护质量。③APACHEⅡ评分可为合理利用SICU资源提供参考。④APACHEⅡ评分在预测SICU患者预后时的有效性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对评估重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集入住ICU室的资料完整的重症患者85例相关数据,计算24小时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 Ⅱ评分,比较不同APACHE Ⅱ评分段与乳酸清除率的关系及对预后评估价值。结果:(1)不同APACHE Ⅱ评分段与乳酸清除率比较:≤10分值组与11~20分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0分值组乳酸清除率低于11~20分值组;>30分值组乳酸清除率低于21~30分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而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酸清除率与病情危重程度及病死率呈负相关,对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着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指导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59例资料完整的危重病患者,按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17例)和存活组(42例),比较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不同分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PACHEⅡ评分11~2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0分组(P<0.05);APACHEⅡ评分21~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1~20分组(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r=2.283,P=0.000)。结论:血乳酸水平随APACHEⅡ评分的增高相应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指导临床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6.
吴海荣  关云艳 《重庆医学》2012,41(26):2742-2743,2748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浆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表达对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6例入住该院ICU的危重病患者,于入科第1天检测血浆中NT-proBNP水平,并行APACHEⅡ评分,根据28d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根据不同APACHEⅡ评分分值,分为小于15分、15~25分、>25分组。结果 APACHEⅡ评分15~25分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小于15分组(P<0.05),>25分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15~25分组(P<0.05);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r=0.658,P<0.01);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血浆NT-proBNP、APACHEⅡ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早期NT-proBNP水平升高,可提示危重病患者预后不良,对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APACHEⅡ评分与血小板水平用于评定和预测危重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水平变化在评定和预测危重病中的意义。方法 对96例重症监护患者于入院第1d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测定,根据APACHEⅡ评分值将患者分为A(<15分)、B(15~20分)、C(>20分)3组,分析3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和预后,并按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二组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水平。结果 A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B、C组(P均<0.001),C组明显低于B组(P<0.01),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C组(P<0.01),C组明显高于B组(P<0.05),生存组APACHEⅡ评分值明显低于死亡组(P<0.001),血小板数明显高于死亡组(P<0.001)。结论 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水平能准确地反映危重病人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刘静波  黄萍 《医学综述》2013,19(8):1491-1493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监护室老年患者158例,入院后分别给予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差别,分别比较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的区别及MEWS评分≤3分、4~6分,7~9分、≥10分患者病死率的区别,研究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8.06±2.71)分和(24.60±4.20)分,存活组分别为(4.80±2.47)分和(19.06±3.93)分(P<0.01),MEWS评分ROC下面积为0.814,与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MEWS分值增加,病死率升高(P<0.01);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0.647,P=0.001)。结论 MEWS评分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评分系统,和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评估急诊老年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危重病评分在急诊室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急诊观察室收治的AKI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危险亚组(n=15)、损伤亚组(n=27)、衰竭亚组(n=17);又按照28 d内存活情况分为存活亚组(n=39)和死亡亚组(n=20)。比较各组患者血肌酐(SCr)、尿量,并分别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性脏器衰竭评分(SOFA)、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Ⅱ,记录患者28 d的存活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8 d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病情的加重,AⅪ患者APACHEⅡ、SOFA、SAPSⅡ评分、病死率显著升高,衰竭亚组>损伤亚组>危险亚组(P<0.05);死亡亚组患者年龄明显大于存活亚组,且SCr、APACHEⅡ、SOFA、SAPS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亚组(P<0.05),尿量明显低于存活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KI分期、APACHEⅡ、SOFA、SAPSⅡ评分均是AⅪ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PACHEⅡ、SOFA、SAPSⅡ评分均可作为急诊室AKI患者病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在ICU创伤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综合ICU收治的190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ICU时即刻作为观察起点,通过查阅病历记录对每一例患者分别进行MEWS及APACHEⅡ评分,以经过治疗转出ICU为观察终点,资料收集完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WS与APACHEⅡ评分分值段越高,病死率越高,各分值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WS与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441、0.525;以死亡为预测指标时,MEWS评分界值是4分,敏感度是88.1%,特异度是51.2%,其ROC曲线下面积AZ=0.763(95% CI:0.693,0.832),P=0.000;APACHEⅡ评分界值是21分,敏感度是86.6%,特异度是54.5%,其ROC曲线下面积AZ=0.810(95% CI:0.744,0.876),P=0.000。结论MEWS与APACHEⅡ评分均可判断ICU创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其预后均具有中等程度预测价值,而MEWS操作简单快捷,费用低廉,可实现对患者快速动态的评估病情,更适用于ICU创伤患者。  相似文献   

11.
宋厚侠 《当代医学》2022,28(9):69-72
目的 探讨乳酸清除率(LC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在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分为轻度组(APACHEII评分10~19分,n=42)、中度组(APACHEⅡ评分20~29分,n=35)、重度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rSIG/A(reverse shock index multiplied by Glasgow coma score divided by age)在急诊创伤患者中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收治的1060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8d预后为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rSIG/A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rSIG/A≤0.34组和rSIG/A0.34组;根据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APACHE Ⅱ评分≤12分组、APACHE Ⅱ评分12分组。回顾性分析其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APACHE Ⅱ评分、rSIG/A、病死率等指标,并比较rSIG/A与APACHE Ⅱ评分间的关系,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存活组患者的rSIG/A、GCS评分均高于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1)。rSIG/A与APACHE Ⅱ评分对创伤患者病死率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56),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IG/A≤0.34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病死率均大于rSIG/A>0.34组(P0.01),APACHE Ⅱ评分≤12分组患者的rSIG/A值大于APACHE Ⅱ评分>12分组,病死率小于APACHE Ⅱ评分>12分组(P0.01)。创伤患者rSIG/A值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0.574,P0.01)。rSIG/A值(OR=0.008,95%CI:0~0.620,P=0.030)与死亡呈负相关;APACHE Ⅱ评分(OR=1.106,95%CI:1.009~1.213,P=0.031)与死亡呈正相关(P<0.05)。结论 rSIG/A、APACHE Ⅱ评分在创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方面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rSIG/A具有无创、简便、快速及持续评估的优势,因此,更加值得在急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糖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颅脑创伤患者116例,入院24h行APACHEⅡ评分,监测入院后四个时间点(入院时、12h、24h、48h)的血糖值。按APACHEⅡ评分分值分三组,按预后分存活组与死亡组,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评估早期血糖和APACHEⅡ评分、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创伤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糖;平均血糖值随APACHEⅡ评分上升而依次升高(P〈0.01);血糖值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各时间点血糖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且以入院时差异最大。结论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糖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其水平对判断病人的病情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川  尹昌林  周人杰 《重庆医学》2012,41(23):2371-2373,2376
目的探讨以APACHEⅡ评分标准衡量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时机以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24医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HVHF治疗的113例SAP患者,根据HVHF治疗前患者APACHEⅡ评分标准分A组(20~24分)、B组(25~29分)、C组(≥30分),按照APACHEⅡ评分标准作为HVHF治疗的时机,对比分析3组的病死率、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并将HVHF治疗前和治疗24h后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血浆IL-1β值、氧合指数、血浆肌酐(Cr)值、平均动脉压(MAP)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C组HVHF治疗前APACHEⅡ和SOFA评分、血浆IL-1β值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A、B两组(P<0.01),B组HVHF治疗前APACHEⅡ评分、血浆IL-1β值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1);(2)B组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P<0.05);(3)3组HVHF治疗24h后血浆IL-1β值、氧合指数、Cr值、MAP均明显改善,但C组IL-1β值仍高于A、B两组(P<0.01),B组IL-1β值仍高于A组(P<0.01);A、B两组HVHF治疗24h后APACHEⅡ和SOFA评分显著降低(P<0.01),C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HF对SAP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APACHEⅡ评分对HVHF的治疗时机有指导意义,早期(APACHEⅡ评分为20~29分)HVHF可明显改善SAP的预后,当APACHEⅡ评分20~24分时行HVHF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的关系,探讨血乳酸水平在ARDS病情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ARDS患者入住ICU 24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水平测定,比较不同APACHE II评分分值组、血乳酸水平和病死率。结果:APACHEⅡ评分≤10分组的LAC浓度显著低于10~20分组,APACHEⅡ评分11~20分组极显著低于21~30分组的,APACHEⅡ评分21~30分组极显著低于>30分组的。病死率与LAC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A-PACHEⅡ评分与LAC水平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血乳酸水平与ARDS严重程度正相关,血乳酸水平的升高可预示ARDS病情的恶化,血乳酸水平的检查方便、简单,临床实践中可以将其作为评估ARDS严重程度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CRRT治疗(CRRT组)的116例重症ARF患者的临床特点、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并与同期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IHD组)的102例重症ARF患者相对照。结果 (1)CRRT组患者的平均APACHEⅡ评分为27.0±7.5,其中≥29分56例(48%),24~29分36例(31%),<24分24例(21%);而IHD组患者的平均APACHEⅡ评分为21.9±5.2,其中≥29分0例(0%),24~29分44例(43%),<24分58例(57%)。CRRT组平均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IHD组(t=4.769,P=0.000),提示CRRT治疗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的重症病例。(2)CRRT组患者治疗后的存活率为37%(43/116),而IHD组为48%(49/10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678,P=0.1018);若仅选取APACHEⅡ评分≥24分的危重病人进行比较显示:CRRT组的存活率24%(22/92)显著高于IHD治疗组的9%(4/44)(χ2=4.229,P=0.0397),提示对危重ARF患者,CRRT效果优于传统IHD。(3)对CRRT存活与死亡亚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疾病的严重程度(用APACHEⅡ评分表示)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死亡亚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需要使用机械通气和升压药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存活亚组(P<0.05)。结论 (1)CRRT是治疗重症AFR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胡述立  汤浩  范学朋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5):1790-1795
目的 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不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拔管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1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气管插管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20老年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PACHEⅡ评分的高低将患者分为A组(APACHEⅡ评分<12分)、B组(APACHEⅡ评分12~24分)、C组(APACHEⅡ评分>24分),各40例;每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再分为亚组Ⅰ(HFNC治疗)、亚组Ⅱ(NPPV治疗),各2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呼吸指标、终点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H值、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血乳酸(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H值、OI、PaCO2、RR、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亚组Ⅰ、亚组Ⅱ再次插管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Ⅰ腹胀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B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H值、OI、RR、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PaCO2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H值、OI、RR、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在PaCO2上主效应显著(P<0.05);亚组Ⅰ、Ⅱ再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Ⅰ腹胀、肺不张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C组的治疗方法与时间在pH值、La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OI、PaCO2、RR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时间在pH值、La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在OI、PaCO2、RR上主效应显著(P<0.05);亚组Ⅰ再次插管发生率高于亚组Ⅱ(P<0.05),腹胀和肺不张发生率低于亚组Ⅱ(P<0.05)。结论 在APACHE Ⅱ评分<24分时,HFNC和NPPV序贯氧疗预防老年AECOPD拔管后呼吸衰竭的效果无差别;APACHE Ⅱ评分>24分时,HFNC预防老年AECOPD拔管后呼吸衰竭的效果劣于NPPV。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前白蛋白(PA)及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山东省泰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记录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根据治疗1周后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CHEⅡ)评分分为中低危组(APACHEⅡ评分≤20分,n=34)及高危组(APACHEⅡ评分>20分,n=31).比较两组PCT、PA、Pcv-aCO2水平,并分析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中低危组PCT及Pcv-aCO2水平显著低于高危组,PA水平显著高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Pcv-aCO2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48、0.772,P<0.01),PA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587,P<0.01).结论 PCT、PA、Pcv-aCO2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孙军浩  斯一夫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2):124-124,126
目的 探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预后的评估、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37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APACHEⅡ评分值,观察不同APACHEⅡ分值患者的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 APACHEⅡ分值>15分者的插管率较高(50% vs 5.26%),差异有显著性(P<0.01);APACHEⅡ评分>20分者的病死率较高(83.33% vs 41.9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APACHEⅡ评分对COPD呼吸衰竭选择气管插管时机,评估和预测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判断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ICU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n=27)和死亡组(n=16),所有患者行持续BIS监测并计算BIS平均值,计算首个24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BIS监测时Glascow昏迷评分(GCS),分析BIS值、GC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3者联合对判断急性脑损伤昏迷预后的价值.结果:除年龄外,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BIS值、GCS评分明显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BIS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385,P=0.008),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372,P=0.014).结论:BIS联合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可在早期判断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