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62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及螺旋CT表现,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腰椎骨折中应用价值.结果 本组62例共计78个椎体骨折,其中单个椎体骨折者46例,多个椎体骨折者17例(2个椎体骨折例13,3个椎体骨折例2例).与手术诊断情况进行诊断符合情况分析发现X线平片诊断腰椎骨折31例,诊断符合率为61.29%(38/62);多层CT螺旋诊断腰椎骨折50例,诊断符合率达96.77%(60/6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55,P<0.05).结论 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各有优缺点,X线检查普及性较高,但是诊断准确性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非常清晰地显示骨折情况,为临床医师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手术的选择和术后随访、疗效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颈椎单关节脱位损伤的X线及CT诊断特点.方法 15例下颈椎单关节脱位损伤患者的X线及CT影像进行观察.结果 X线侧位片示:脱位椎体向前移位的距离<25% 15例;脱位椎下位椎体关节侧块后缘到椎板线的距离突然改变13例;脱位椎体的双侧上关节突"领结"征12例.正位片示:脱位颈椎的棘突脱位侧偏移15例.斜位片示:小关节脱位或交锁5例.CT示:异常的"汉堡包"征7例;合并单侧关节突的骨折8例;脱位椎及上方的椎体旋转13例;脱位椎体和下位椎体的"双环征"12例.结论 结合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和X线、CT的特征性征象,能对下颈椎单关节脱位损伤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胸腰椎骨折X线平片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和评价X线平片、螺旋CT平扫、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方法对42例经X线平片、螺旋CT平扫、三维和多平面重建确诊为胸腰椎骨折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平扫、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骨折及椎管狭窄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显示椎体压缩、椎体后突成角畸形方面基本一致,但明显优于螺旋CT平扫。结论胸腰椎骨折影像诊断X线平片是基础,CT检查是主要手段,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是补充,三者结合可详尽反映椎体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脊椎附件骨折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脊椎骨折患者的16层螺旋CT资料.结果 50例脊椎骨折患者,附件骨折发生率为66%,其中单纯附件骨折者18例,附件合并椎体骨折者15例.横突骨折25例(74处),骨折线多为纵行或斜矢状方向.椎弓根骨折8例(9处),椎板骨折8例(11处),多发生于椎体爆裂骨折患者,椎弓根骨折线均为横行方向,椎板骨折线多为纵行.关节突骨折5例(7处),均为粉碎性骨折,关节脱位1例,椎弓峡部骨折2例(3处),骨折均为横行骨折线.棘突骨折4例(7处),4处骨折线为横行,3处为纵行骨折线.结论 脊椎附件骨折分布及骨折线类型较复杂,多层螺旋CT横断面平扫图像、多平面重组图像及容积再现图像相互补充,能全面准确地诊断脊椎附件骨折.  相似文献   

5.
螺旋CT诊断脊柱骨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脊柱骨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脊柱骨折的X线平片及螺旋CT表现.结果螺旋CT诊断98例110个椎骨骨折,X线平片诊断94例106个椎骨骨折.螺旋CT横轴位、MPR和3D分别显示椎体骨折105,107,96个和椎弓根骨折19,23,加个以及椎板骨折32,35,31个和骨折片突人椎管61,66,66个;X线平片显示骨折线分别为56处(52.3%)、11处(47.8%)、10处(28.6%)和22处(33.3%).脊柱爆裂型骨折55例中,X线平片诊断为单纯性压缩性骨折12例(21.8%).3D重建显示椎体高度压缩、椎体旋转及椎体脱位比X线平片更直观.结论综合应用螺旋CT横轴位、MPR和3D图像能清楚显示脊柱骨折、椎管狭窄的程度,判断脊髓损伤的情况,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分型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与CT诊断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珑  冷考远 《放射学实践》2000,15(2):121-123
目的 :分析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CT表现 ,并评价其诊断价值和限度以及对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98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表现和临床资料 ,其中颈椎 12例 ,胸椎 16例 ,胸腰椎交界 5 0例 ,腰椎 2 0例 ;男 65例 ,女 3 3例 ,平均年龄 3 5岁。外伤后全部摄取X线正侧位片 ;73例行CT平扫 ,其中 3 4例行CT多平面重建。结果 :X线、CT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终板骨折移位突入椎管内、椎板骨折、椎体侧突成角后移、椎管狭窄、小关节脱位 ,棘突间或椎弓根间距增大、脊髓受压改变、椎间盘突出及椎旁软组织变化。结论 :投照质量良好的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但需与单纯性压缩骨折鉴别 ,明确诊断需CT证实。CT能较清楚显示脊柱的三柱结构 ,对脊柱爆裂性骨折能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 ,尤其是对骨折线显示、小关节脱位、椎管损伤及稳定性的判断CT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指导治疗作用不大 ,CT对其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对椎间盘损伤、脊髓受损及椎旁软组织显示的局限性 ,其对治疗指导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7.
刘群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8):1249-1251
目的:探讨X线多体位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及影像学诊断证实的98例肋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X线正位片发现骨折65例(约占66.3%);正位片未发现骨折,而斜位,切线位和多层螺旋CT发现骨折分别为19例;5例;9例(33.7%)。结论:运用多体位X线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脊柱侧弯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脊柱侧弯患者90例,行64层螺旋CT扫描,根据侧弯程度确定扫描范围,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重组.螺距0.75、扫描层厚5 mm或10 mm、重组层厚1 mm,间隔0.5 mm.重组方法为MPR法,在SSD或VRT图像上调整重组出每一椎体的最佳椎弓根横断位图像.逐一测量椎弓根横径、椎弓根深度、椎管横径、椎弓根轴线与椎体、棘突纵轴夹角.结果 90例脊柱侧弯患者的MPR重组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椎弓根层面,并能同时显示椎体本身、椎管、椎旁组织的情况.以上参数均能准确测量.结论 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评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腕三角骨背侧骨折的X线及多排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资料完整的腕三角骨背侧骨折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6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5例行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 6例腕关节X线正位片均不能明确显示腕三角背侧骨折,而腕关节侧位片均能显示骨折片,多排螺旋CT能显示腕三角骨骨皮质缺损及骨折片移位.结论 X线侧位片可显示三角骨背侧骨折片,多排螺旋CT检查是良好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急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在急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GE Lightspeed 16多层螺旋CT机对胸部外伤患者在外伤后10d内进行多层螺旋CT肋骨扫描,并进行薄层重建,于工作站上进行VR、MIP三维图像重组,由2位医师对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并与肋骨平片结果对照分析。结果:66例中总肋骨骨折数为200根,CT横断图像直接显示骨折线63例198根,检出率99%。三维容积重组图像显示骨折197根,检出率98.5%。其中2根三维重组图像显示而横断面图像未能显示,3根横断面显示而三维图像未能显示。肋软骨骨折1例1根。平片诊断骨折152根,检出率76%;可疑骨折6例12根,CT确诊10根,排除2例;平片未见骨折5例,CT扫描发现10根骨折;另有4例确诊10根,可疑5根,CT确诊16根骨折,排除3根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普通肋骨平片,结合横断面CT图像可准确定位,发现合并症,是胸部外伤后常规肋骨平片的重要补充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以腰腿痛症状就诊,后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腰椎转移瘤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20例患者共涉及50个椎体,单发3例,多发17例。其中,X线发现10例28个椎体,CT发现15例40个椎体,MRI显示20例50个椎体。侵犯椎体附件12例,MRI最为敏感,主要表现为附件信号异常,X线仅能根据椎弓根征诊断。合并压缩骨折6例,三种检查方法均显示,表现为"上下内凹"的盘状。合并椎旁及椎管内软组织肿块9例,MRI及CT扫描均能明确其范围,而X线多不能发现。无1例椎间盘受累。结论 MRI是诊断腰椎转移瘤的可靠手段,而X线平片和CT检查依然是腰椎病变最基本和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腰椎转移瘤而X线平片或CT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应尽早进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对照其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表现.结果 CT阳性26例(100%),其中I级17例、II级0例、III级9例、IV级0例,X线平片阳性22例(85%),其中I级12例、II级2例、III级6例、IV级2例.CT显示肺部小颗粒状影、毛玻璃征、支气管充气征、气胸、肺出血和肺炎分别为26、26、15、5、4、 7例,X线平片分别为13、15、10、1、1、6 例.经过χ2检验,CT和X线平片在显示小颗粒状影、毛玻璃征、支气管充气征、肺出血、气胸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较X线平片有优势,CT和X线平片在阳性率和显示肺炎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较X线平片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显示病灶细节方面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CT表现进行研究,并与100例椎体非缺血性压缩骨折的X线、CT表现进行对照.结果:X线检查30例,显示椎体内横向真空裂隙征24个(78.1%)、空泡征5个(15.6%)、空穴征2个(6.3%).CT检查10例,显示上述征象者分别为6个(60%)、3个(30%)、1个(10%).X线正位片真空裂隙宽于侧位片,过伸位或仰卧背部加垫摄片显示更佳.CT除更清楚显示X线所显示的真空裂隙外,尚能显示微小线样裂隙,并真实显示空泡裂隙的数目、病灶范围.100例对照组中无1例显示椎体内真空裂隙征.结论:椎体内空泡裂隙征是椎体缺血性压缩骨折的特征性表现,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X线与CT结合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诊断中多种影像的互补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讨论各种影像方法在诊断急性胸腰段脊柱和脊髓损伤的优缺点及其互补作用。方法 收集了 12 9例急性胸腰段脊椎损伤病例 ,均有X线和CT材料 ,其中 2 7例有磁共振成像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组 12 9例 ,14 4个椎体骨折共 15 6个骨折部位 ,其中 84例椎管损伤 ,72例椎管狭窄 ,MRI检查的 2 7个病例均有脊髓损伤。结论 在急性脊柱损伤的诊断中 ,X线平片是基础 ,CT检查可作为补充 ,而MR对脊髓损伤诊断最佳。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阳  高源统  李阳  罗敏 《放射学实践》2004,19(12):885-88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65例肋骨骨折患者行X线及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 ,观察和分析骨折的位置、数量及周边的其他病变。结果 :65例中 ,CT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 12 1处 ,肋软骨骨折 5处。冠状位及矢状位重组图像清晰地显示出骨折线的数目及断端移位情况。结合 4D重组图像 ,肋骨骨折线的显示更直观、明了。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 117处 ,肋软骨骨折 0处。结论 :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MPR及 4D重组图像的联合应用 ,对判断肋骨骨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优于常规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X线片与CT三维重建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37例患者中共有61处骨折。X线片明确骨折40处,可疑骨折9处,另12处未发现骨折,准确率65.57%,MPR及SSD均明确地显示了骨折,准确率100.00%,经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11.09,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MPR技术在骨盆骨折损伤中,可精确显示骨盆解剖结构,反映骨折部位、骨折移位及关节脱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诊断: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21例22个脊柱爆裂骨折的平片和体层X线表现。X线特征包括:(1)椎体矢状骨折线,并延伸至椎孔区;(2)椎弓根间距、椎体横径有明显增宽;(3)椎体前部楔形变;(4)椎体后缘线断裂、弓形、成角、S状变形及一段后移;(5)椎体后上或下缘骨碎片后移至椎管内;(6)单侧或双侧附件骨折;(7)椎管狭窄;(8)棘突间距增宽和后凸畸形及(9)好发于胸腰段,L_1占40.9%。并提出了平片诊断标准及分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应用于胸腰椎创伤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创伤性骨折62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并对比分析这62例患者的多平面重组图像(MPR)、横轴位图像、表面遮盖法三维立体重建(SSD)图像的优缺点.结果 在对于椎体部位的骨折以及脱位、轴向线的骨折、椎管狭窄、成角畸形的显示上多平面重组及表面遮盖法三维立体重建图像的显示效果较好,而在附件骨折脱位以及非轴向线上的骨折横轴位图像显示效果较好.结论 16层螺旋CT具有多平面重组图像、横轴位图像、表面遮盖法三维立体重建图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CT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和限度以及对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田。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表现和临床资料,其中颈椎8例,胸椎10例,胸腰椎交界37例,腰椎13例;男48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岁。外伤后全部摄取X线正侧位片;52例行CT平扫,其中20例行CT多平面重建。结果:X线、CT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终板骨折移位突入椎管内、椎板骨折、椎体侧突成角后移、椎管狭窄、小关节脱位,棘突间或椎弓根间距增大、脊髓受压改变,椎间盘突出及椎旁软组织变化。结论:投照质量良好的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能较清楚显示脊柱的三柱结构,对脊柱爆裂性骨折能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指导治疗作用不大,CT对其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秋利  周诚   《放射学实践》2009,24(9):1040-104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63个脊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及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63个椎体爆裂骨折中累及Th12~L2共52个椎体,占总数的82.54%,L1受累最高,达30个椎体,占47.62%;椎管狭窄的程度与神经损伤的关系为骨折部位越高、椎管狭窄程度越严重,发生神经损伤的可能性越大.结论:螺旋CT扫描结合MPR、SSD能很好地显示脊椎三柱解剖结构、爆裂骨折和椎管狭窄的程度,是诊断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重要方法,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